《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传》是研究那段历史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资料,作者洛桑·赤列朗杰曾长期在第十世达赖喇嘛身边工作。由于其作者是位僧人,因此该书的很多内容是记载十世达赖喇嘛的宗教活动。但是对十世达赖喇嘛在世期间西藏所发生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譬如《铁虎清册》的酝酿、制定;噶厦出兵波密的社会、经济背景等,作者也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了介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洛桑·赤列朗杰 |
出版社 | 西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传》是研究那段历史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资料,作者洛桑·赤列朗杰曾长期在第十世达赖喇嘛身边工作。由于其作者是位僧人,因此该书的很多内容是记载十世达赖喇嘛的宗教活动。但是对十世达赖喇嘛在世期间西藏所发生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譬如《铁虎清册》的酝酿、制定;噶厦出兵波密的社会、经济背景等,作者也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了介绍。 内容推荐 洛桑·赤列朗杰所著的《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传》是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的传记。他是历史上第一个通过金瓶掣签、由中央政府认定的达赖喇嘛,其传记的出版不仅填补了目前对于达赖喇嘛世系研究的一个空白,更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政治意义。 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降生概述 第三章 寻访灵童 第四章 认定转世出家受戒 第五章 坐床承先饶益众生 第六章 听闻佛法 第七章 接受灌顶精益修行 第八章 圆寂 第九章 僧俗共祈转世速降 参考文献 附录: 1.第十世达赖喇嘛大事记 2.《喇嘛说》 3.《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 后记 试读章节 《显密经典》及《末尼全集》等书记载,池中生大师(无量光佛之化身)曾给法王公确蚌说道:“此地往东有金刚座——释迦牟尼高三世诸佛成道处或菩提道场,该地北处有一遍布充斥无慈无悲之非人称之为藏地雪域边疆之地,此地众生均轮回于下世道。为此,我将派一位和我法力等同的化身,先降伏那些凶恶的非人,消除灾难和恶行,让众生幸福吉祥。之后您的化身,一位国王,将引导雪域众生,大显神通。汉地和尼泊尔之佛祖真实化身之塑像也将被迎请至雪域。由于雪域之地充斥恐怖之恶行,两位静猛女神(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也将被迎请前来救度八难。该地(拉萨)将成为地域之中心(卫为中间、中心之意),众生开始以虔诚心期待佛法时,您将化身为由北向北之地精进勤勉、众人敬仰的一个人,并以此被你加持的化身前来印度迎请我,从此雪域众生将永久地过上安逸生活。”至尊圣度母也将如所承诺的那样利益雪域。雪域之地在还没有被其他菩萨教化之前,唯有观世音菩萨承担起了教化该地的任务。从起初进化成人、繁衍后代,到发展物质,最后接受佛法教化的时期即将来临。于是会出现幻化成国王、大臣、贤者、译师等无数难以言表从事利乐众生善业的化身。这些转世接踵而至如同珍珠链般紧密相连,在三有之顶高举佛法永兴之幢。 在此需断一谬见,《噶当书》中有关公确蚌的世袭历史中,提到对热振寺授记时,谈到热振寺周边柏树的功德。那里的每株柏树都有七层树皮,象征在最后一个五百年纪元之时,将有七位有缘法主相继前来救度众生。同理,遍知一切根敦嘉措也曾言道:“转世七次为利乐众生,终将归附于无漏法界。”《密经》又日:“将现救度众生之七代转世,而你将是那第五代”等等。对于诸如此类预言,作为睿智不足,又没有从圣贤处授记、从思想精华中汲取营养的卑微者我而言,将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阐释。有很多人对此犹豫彷徨,有些则很武断。另外一些格鲁派以及其他教派中自诩为圣贤者也认为只能出现七次转世。为了扫清那些仍然时佛教还不置可否人心中的阴霾,我将就这些授记的内容做一些解释。 授记中提到热振寺柏树有七层树皮象征观音菩萨将依次化现为七位袈裟持以无量慈悲化度雪域众生的缘起。这个殊胜的象征意义绝不是说只会出现七位化身,而是说这七位还将不断乘愿再来普度众生。实际上七层树皮七位转世的象征意义在授记里写的非常清楚。其他与此类似的授记也有很多,就不在这里赘述了。为什么说不能将授记中有关七位化身狭隘地理解为就只出现七位化身。比如说住果七返,即在未证得阿罗汉果位前住于预流果尚未断除烦恼之圣者,必须在人天之中经历死有七、中有七、生有七等,即经历二十八次轮回流转。以此类推,说有七位袈裟持不间断地降临,只是拿数字“七”为一个单位而已,并非上限。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说诸袈裟持会从身、语、意、功德、功业、慈悲、愿力七个角度出发利益众生。同理,世上所谓七代才成婆罗门,就是说只有连续七次投胎婆罗门,才能成为殊胜的婆罗门。其肉体、舍利子能够阻堵众生往生恶趣之门,因而极为珍贵。倘若能像大自在观音菩萨般只为利益众生着想,那么就能连续七次乘愿再来人世。而在见闻觉知等方面远高过婆罗门的诸大自在菩萨则可以远不止七次地往生人间。另外,《噶当书》就热振寺、曲阔杰寺及周遭山湖林等七个为一组进行了殊胜授记。 不过根敦嘉措所说的:“转世七次为利乐众生,终将归附于无漏法界”,是不是能理解为转世七次后就不再利益众生呢?绝非如此。诸菩萨七次降临人间后,仍然会一而再、再而三,甚至成百千万计地化现而来。诸菩萨化现自己的功德不需要精进修行也能轻易做到,这就是菩萨们与众不同之处。尽管他们七个一组地降临人世,但对于众生的功德是无量的。因此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只转世七次。正如《宝性论》所记载:“虽法身不动,且自性种种,仍转世救度”。又如:“于众不净之界及世间永驻”等论述。《现观庄严论》:“如此轮回之世间,业力永不终止”。这些都是在说只要六道不空,(菩萨)种种化身都将不断涌现。(那种认为达赖喇嘛只存在七辈的观点)不仅同以上论述矛盾,且持此观点就等同于说菩萨功业将终止,这实属造无穷恶业。因而任何时候都不能有这种想法。 P2-P4 序言 第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于藏历第十四饶迥的火鼠年(1816年)三月二十九日出生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境内一个被称为雪周卓东的村庄,藏历水马年(1822年),被认定为第十世达赖喇嘛,人布达拉宫坐床。藏历火鸡年(1837年)在布达拉宫圆寂,年仅21岁。尽管十世达赖喇嘛终其一生也未能亲政一天,但是在历辈达赖喇嘛中仍然是值得人们关注的一位。他是自清乾隆皇帝于乾隆五十八年(1798年)正式颁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来,通过金瓶掣签选出来的第一位达赖喇嘛。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金瓶掣签制度,对当时的西藏、蒙古地区和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且意义深远。首先,在政治上,金瓶掣签是对活佛转世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呼华勒罕通过制定颁布法规文书和采取一系列措施,在重要的活佛转世的呼毕勒罕的认定程序中,确定要举行金瓶掣签来决定。究其实质,这是清朝中央政府以此维护和保持呼毕勒罕对认定大喇嘛转世的权力,这就进一步体现并强调了清中央在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转世问题上的权威。此外,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示寂后,从转世灵童寻认、掣签乃至坐床都是遵照法规制度按部就班进行的,由驻藏大臣亲自料理,按照程式逐一报经皇帝批准。其次,从宗教上看,由于金瓶掣签制度的实施完全按照藏传佛教仪轨来进行,在宗教上符合藏传佛教的基本教义,参考了五世达赖喇嘛认定时进行摇糌粑团子决意的办法,同时结合了明清时代任命官员时在候选人中掣签的办法,这就确定了金瓶掣签在宗教上的合理性,顺利地解决了宗教首领的地位和政治、经济权力的传承和延续问题。因此被佛教界、上层贵族世家和信教群众所接受。再次,呼毕勒罕实施金瓶掣签制度,把认定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和大呼图克图、大活佛等转世呼毕勒罕的权力,从西藏地方集中到清朝中央,以防止藏蒙上层贵族完全控制宗教权力,造成地方势力的膨胀。避免了历史上教派内部、教派与世俗贵族势力因争夺转世而发生的矛盾纷争乃至战乱,使得藏蒙社会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金瓶掣签制度是清朝中央政府整饬、改革西藏的行政管理体制,也是确立系统治藏法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管理大活佛的一项关键措施。它既符合政治手续、法律手续,也符合宗教手续;既体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又证实了西藏地方隶属于清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事实;争取宗教上层人士和广大僧俗信众。有利于维护和稳定藏蒙地区的社会局势,安定边疆。金瓶掣签制度的设置和实施,其立法思想是正确的,具体操作是可行的。经过百余年的实践证明,它是一次具有现实意义的创新。不仅给令人以启迪,还为后世积累于丰富的经验。 对于十世达赖喇嘛生平的系统记载,现在能够看到的也只有第十世达赖喇嘛当年的僧官达尔汗罗桑陈列南杰撰著的《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殊异宝鬓》。作者在该书的最后一章称撰写第十世达赖喇嘛传记是受了当时的摄政、第三世热振·阿旺益西次臣嘉措以及基巧堪布洛桑嘉措的再三委托后起笔的。从该书的内容来看,作者曾长期在第十世达赖喇嘛身边工作。由于其作者是位僧人,因此该书的很多内容是记载十世达赖喇嘛的宗教活动。但是对十世达赖喇嘛在世期间西藏所发生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譬如《铁虎清册》的酝酿、制定;噶厦出兵波密的社会、经济背景等,作者也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了介绍。无庸讳言,《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殊异宝鬟》是研究那段历史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资料。对《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殊异宝鬟》进行汉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的藏汉文古籍和档案文书,对前几世达赖喇嘛转世程式的发展与变化进行研究时,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达赖喇嘛转世程式的形成、发展与完备绝不仅仅是宗教程式的一种自然成熟过程,而是同历史发展的脉络尤其是与中央政府同西藏之间日趋紧密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对《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殊异宝鬓》进行翻译和整理,阐明历史的真实情况,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罗旦博士在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攻读学位期问,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来翻译这一部藏文古籍,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笔者将翻译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通过查阅有关的历史档案和学术论著,对传记中的相关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考证,对有关的人物、地点等,也力求做到准确有据。毕业后,他又对原来的译文做了认真的修改,现将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对罗旦博士来说,是一项重要成绩,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希望这位生长于拉萨的藏族青年学者,在他的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和攀登,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后记 此译著是本人博士论文《第十世达赖喇嘛研究——首次程式完备的转世》中译文部分。2010年5月博士学位答辩期间,众多学者、专家对此译文也提出了宝贵意见和中肯建议,至今本人已对此译本进行了多次译校。 在此要特别鸣谢西藏大学客座教授甲日巴·洛桑朗杰先生在宗教、历史、民俗、语法等方面为我提供的宝贵建议及鼎力协助。老先生常讲:“趁我现在还有一点用,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我,不然过几年秃鹫就该造访我了”。 2007年进人中央民族大学时,我的藏文基础几乎为零。开学伊始,本人导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庆英先生立即为我明确了从翻译古藏文开始开展藏学研究的学术方向。三年来先生呕心沥血,三年来我苦苦求知。如今,本人的学术研究能力总算有所起色,有所发展!这每一点成绩都让我难以忘怀陈庆英先生。感恩我的导师! 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次旦扎西教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喜饶尼玛教授、西藏大学副校长强俄巴·次央教授、中央统战部霍钟权先生、四川大学康·格桑益西教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郑德强处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索珍处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央珍女士、中央民族大学王璐及杨渭滨教授、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信息中心巴桑副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苏发祥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副教授却吉卓玛博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熊文斌研究员、哲蚌寺寺管会宗教事务管理处罗追副处长、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宗教处(白玛朗杰、洛桑达瓦、扎西伦珠、尼玛央金、边巴德吉、)西藏大学留学生处魏红处长、西藏宏利永顺商贸有限公司王英董事长、西藏江苏商会常务副会长宋明董事长、陕西智鑫有限公司巴桑次仁副总经理、西藏阜康集团副总经理徐小博夫妇、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索郎卓嘎副教授、国家级拉萨经发区达娃卓嘎局长、西藏电信德吉卓嘎女士、中央民族大学赵桐华博士等长期的引导、督促,使我的藏学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走越顺!谢谢你们! 还要感谢长期以来在工作、生活中给予本人关心、激励的“娘家人”:旺堆、白玛扎西、德吉曲珍、次旦多吉、卫锋、张星民、顿珠江才、次仁顿珠、王朝晖、白文静、范四方、李宇杭等,你们令我骄傲! 感谢众好友:达瓦仓决、宗吉、仁增曲珍、土登次仁、徐文漪、郭思言、陈卿及谈敏华夫妇、刘果及张洁夫妇、卓玛木、谭骁、高小莉、王文婷、昂桑、卢钟德等,能与你们同行,我将一路欢歌! 特别感谢江苏邳州史庆华先生、江苏徐州袁圆居士、主远居士、江苏邳州马启迪居士,对此书顺利完成的良好发心,一切进行的竟如此圆满,法喜盈盈! 《西藏法制报》热爱藏文化、深谙藏文化的学者型报业人漆小林、张韬副总编那坚毅的目光让我充满上进的信心和前行的动力。 此译著的完成还得益于西藏人民出版社刘立强社长、计美主任、郭荣原主任、杨芳萍主任、拉姆曲珍副主任,卓玛措和增太加两位出版界的青年俊才的倾力支持,同你们的合作让我收获了友情,友谊万岁! 最后,感谢给予我亲情之暖的家人、爱情之蜜的妻子,你们的爱如滔滔江水般给力,如港湾般淡定,令我这一叶小舟体味乘风破浪的磅礴之美时,又了然那“退一步海阔天空”般的怡然之乐!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洁白的月亮\美丽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眼前”,幽幽的道歌声在心底泛起涟漪。 “吉曲河水千年流\玛吉阿米把客迎\莫问逻些今安在\道歌声中有人来”,这又是谁谱写的诗句?犹如一阵和风,荡涤一切混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