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往事尚堪回首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宋志明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学者、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宋志明教授的学术自传。在宋志明著的《往事尚堪回首》中,内容真实,文笔生动,将作者过往的经历娓娓道来,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作者的经历以及情感变化。同时,在他的自传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

内容推荐

作者学习、研究和讲授中国哲学近四十年,在宋志明著的《往事尚堪回首》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的故乡、亲人、求学和治学经历,着重叙述了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教学科研的情况,总结了自己的治学经验,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及中国学术、教育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目录

一、我的故乡

二、我的父亲

三、我的母亲

四、开蒙求学

 (一)烽火小学

 (二)师专附中

 (三)吉林一中

五、从学生到知青

 (一)卷入

 (二)逍遥

 (三)务农

六、笔杆子

 (一)产业工人

 (二)写作工段

 (三)大学编书

 (四)准备考研

七、研究生

 (一)硕士生

 (二)博士生

八、教书匠

 (一)本科生教学

 (二)本科生管理

 (三)研究生教学

 (四)晋升教授

 (五)公众讲座

九、双肩挑

 (一)副处长

 (二)总编辑

 (三)做学问

十、收获季

 (一)重返第一线

 (二)视频公开课

 (三)笔耕的果实

附录

 一、《中国哲学史》(古代)课程大纲

 二、《国学十八讲》答问(选)

 三、当代哲学视野下的新儒家与新儒学——宋志明先生访谈录

 四、论著系年

试读章节

清顺治十四年,清政府在此地设立“打牲衙门”,奉旨专为皇室采捕东珠、鲟鱼、鳇鱼、貂皮、人参、松子等佳珍,岁贡不断。由于乌拉街为“本朝发祥之地”的缘故,康熙每次东巡,都必到此地。

另一处“吉林乌拉”,在松花江上游,叫作“小乌拉”,取满语“吉林乌拉”的前两个字,称为吉林市。“小乌拉”后来居上,城市规模超过了“大乌拉”。在历史上,吉林市长期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中心,是省会的所在地。直到1954年,省会才迁到长春市。省会迁走后,吉林市改为吉林省直辖市。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远古时代,吉林市团山子一带就有原始人活动的遗迹。在先秦时期,吉林市是古肃慎国所在地,也叫作“息慎”,其实是一个部落的集聚地。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东北地区先建立扶余国,后设置四郡。扶余国原属玄菟郡管辖,后属辽东郡管辖。扶余国王城设在吉林市东团山麓“南城子”,当时称为“秽城”。东晋永和二年(346年),该城被鲜卑慕容皝派军攻占,扶余王室才“西徙近燕”。在这454年间,吉林市一直是扶余国的首都。

东晋义熙六年(410年),高句丽王国第十九代王谈德,又称广开土王、好太王,把势力扩展到今吉林市一带。为防止勿吉王国南下侵扰,他在今吉林市龙潭山、东团山和三道岭子等地,修建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军事城堡。

668年,高句丽灭亡。在勿吉王国七部之中,有一个粟末靺鞨部。其首领大祚荣,于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在敦化、宁安建立震国,后改称渤海王国。渤海王国设置三个独奏州,也就是中央政府直辖州。其中涑州治所,设在原扶余国首都吉林市东团山麓的“南城子”。大湮撰时(926年),渤海国被契丹国所灭,共历229年。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他灭掉渤海国之后,统一东北全境,于947年改国号为辽。吉林市一带,处在辽东京道的辖区。公元1115年,靺鞨族的后裔女真人建立金国。1125年,金国灭掉辽国。吉林市最初属金国咸平路管辖,后来改属上京路会宁府管辖。在吉林市地区,有辽代修建、金代沿用的江北土城子、江南官地等古城堡30余座。在元朝,吉林地区为辽阳行省开元路海西辽东道管辖。

从明朝开始,吉林地区隶属海西女真乌拉部统辖,称为“乌拉国”。明永乐七年(1409年),为了加强辽东都司与奴尔干都司之间的联系,明政府在吉林市设置造船基地,负责建造运载官兵、粮草、赏赐品、贡品的船只。明政府把吉林市当作为运输官兵、粮草的转运站,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于是,吉林市有了第二个名称,叫作“船厂”。这个别称,有很浓的军事色彩。在明清两代,吉林市都是水军造船基地。清代所造之船,规模更大,数量更多。为了防御沙俄入侵,保障边疆安定,自顺治十八年(1661年)起,清政府在今吉林市松花江畔临江门至温德河口一带,设厂造船并组建水师营,担负修造战舰和训练水军等任务。所造木船顺松花江驶入黑龙江,直抵出海口。造船的主要材料是木材,所以吉林市集聚的木材特别多。为了造船,大量木材从松花江上游水运到吉林市,使吉林市几乎成为一座用木材建造起来的城市,就连排水沟上,都盖着木板。由于木材多,带来的隐患就是容易失火。据记载,吉林市曾多次发生大火灾,有时甚至烧毁城市的三分之一。地方官对火灾甚感畏惧,曾在吉林市北部玄武岭修“避火图”,祈求上苍保佑。在东北,流传着“火烧船厂,狗咬沈阳”的民谣,意思是说,在沈阳,狗特别多;在吉林市,火灾特别多。

到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建都于盛京(今沈阳),国号为“后金”。吉林市遂成为后金的领地。清兵入关灭掉明朝后,皇太极改国号“后金”为“清”,建立清王朝。清政府把盛京和吉林市都视为清朝的发祥地,施行严格的封禁政策,以免满族人被汉化,并且保护当地土特产品资源。在顺治、康熙年间,清政府先后修建两条柳条边墙(壕),圈定保护区。第一条边墙在盛京一带,叫作“老边”;第二道边墙在吉林市一带,叫作“新边”或者“边外”。至今在吉林地区舒兰等地,还能见到边墙(壕)的残迹。

清政府在全国确立统治地位后,派两位将军在东北驻守要冲地区。一位驻扎在今沈阳市一带,叫作盛京将军,以现在的辽宁省为防区;另一位驻扎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叫作宁古塔将军,以今吉林省、黑龙江省乃至整个黑龙江流域为防区。那时黑龙江是“大清国”的内河。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设昂邦章京(意为总管)镇守宁古塔。每年六月,清政府派官员到黑龙江下游普禄乡,收受库页岛(今萨哈林岛)居民进贡的貂皮。(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