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鲸书》是一本散文集。作者廖鸿基用亲切动人的笔调,为每一种他们发现的鲸豚作传,给予这些海洋中的巨人和精灵美丽的生命剪影。作品中,作者以充满诗意的灵巧之笔,纯粹之眼,描刻了鲸豚之美,而那美竟如此透净、灵犀,于海洋之中倏忽来去,仿佛神的使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后山鲸书(海洋文学三部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廖鸿基 |
出版社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后山鲸书》是一本散文集。作者廖鸿基用亲切动人的笔调,为每一种他们发现的鲸豚作传,给予这些海洋中的巨人和精灵美丽的生命剪影。作品中,作者以充满诗意的灵巧之笔,纯粹之眼,描刻了鲸豚之美,而那美竟如此透净、灵犀,于海洋之中倏忽来去,仿佛神的使者…… 内容推荐 当世人急于解读鲸豚的神秘语言时,廖鸿基却以诗化般温暖的文字描刻了鲸豚之美。 鲸豚的恩爱,是没了呼吸,仍相随的影子;鲸豚的游行队伍,使海神可以梦游,世界得以运转;而海豚每趟来去,如花开、花谢,根本不需要理由。 如“海王子”般,《后山鲸书》的作者以神(海)、人(老船长与我)、使者(鲸豚)三者的对话,演绎了一段海上故事。 让我们一起学习尊敬、爱护天地派来的使者一鲸豚,乃至万物。 目录 1 表达 2 远方 3 初航 4 在哪里 5 孕 6 灵跃 7 游行队伍 8 洄游 9 合流 10 角落 11 鲸书 12 小强 13 动荡 14 悬浮 15 你们四个 16 落 17 沉潜 18 回来 试读章节 “相信远方吗?”你们身上常刻着类似的问句。 相信离岸后那云朵坐落的远方,有座苍翠的小岛浮在澄静的海面上。 那里的天神,时常悄悄俯近沉睡的海神,用他那云絮般柔软的指头,用他那珍视温暖阳光的眼神,如此轻柔而疼惜地抚摸海神的脸颊。 多么恬静淡若的表情,海神似是在熟睡又仿佛有知觉,他的胸口微微起伏,皮肤轻泛着涟漪。 有时,天神也闭着眼,他们有时脸触着脸,轻轻摩挲,那模样有几分似婴孩,又有几分像是情人。 于是,海神薄柔若烟的水裳里,情绪涌动,影痕纷纭。 花彩的、透明的、灰蓝的、银白的、黝黑的、修长如鞭的、纺锤如梭的、细如针尖的和硕如岛礁的,有些是浮游甲壳,有些是鱼儿,有些是你们海豚和巨鲸们。 那微风般轻漂的水势,悄然带起一股无心无边的漩涡。大大小小、形形色色,这里所有的生命和你们一起,顺流而漂。 种类繁多,队形庞大,看似纷沓浮涌,其间又仿佛依循着某种秩序。 你们参差其间,像牧者驱使你们的羊群,也像是猎者追随你们的猎物,主动或被动;你们所有的动作看似有意,其实无心。 一遍遍盘转,气势相当肃穆、沉着,仿若云飘,也仿如血脉循环,更像是海神浮泛的心情或他洄游的梦。 醒不过来也停不下来,这场洄游已经开始,行列一旦启动,自然便成为漾漾泱泱没有宽度、长度及终点限制的庞大队伍。显然,你们是这场游行队伍的主要驱动力。 这支庞大的队伍,仿佛由海神的意志撑持,但又比较像是随你们的机运进行。你们组织它、催促它,使队伍浮泛于无形的轨道,以花瓣伸展的弧度、以风翼开张的旋律、以水浪踢踏的舞步,悄悄但热烈地驱动了一场大洋洄游。 这到底缘于天神的触发,还是海神的多感,似乎无关紧要。意志与渴望的互动,无论温柔或暴烈,一旦盘转成势,谁也分不清到底是谁引起谁的血脉循环。 海神流转不曾歇止的情怀,终于放开。 他不迎、不拒地坦然接受天神创世以来不停洒落的种种痕迹。 无论冲突或弭融,那裂自天际的雷闪、号啕沱泣的雨水、冲流而下的洪涛,那流光般轻飘而过的云底、风底,一一都抱着尘埃、灰烬,一一都带着痕迹。 再怎么微不足道的一丝毛茸,只要沾了时光,就都将凝成分量扎实的屑絮,有了重量,终将有归宿似的,一一释怀,陨落于海神怀里。 他的怀里,允许悬浮、暂漂,但所有过去的点滴、曾经的纷扬,自肉身而化为骸骨进而化为灰烬,步骤明确,无可豁免,注定都将历经剥离、腐败、销蚀,终要在旋转不定的暂时的情绪之后,一一没入海底。 每一场风雨,每一则故事,关于生死轮替,无论残暴或温馨;每一朵玫瑰、每一滴鲜血……都将收纳于海神固着的心床。每一句话语,无论真伪,信与不信,泡过海水以后,他无心编造,谨按先后层次,岁月浓缩,高压层叠为世纪的密码,这亦是他心底最沉重的压力。 他的心,拢集了创世以来天地岁月流淌沉淀后的所有讯息。 以他的深和冷,几近空寂,以那永无天日压抑再压抑的无明、无欲和荒芜,一一收拾和编藏。他的心,是一座无比浩繁的储存库。 海水淹过的每一寸,均埋藏了水面上下所有曾经的声色。他的心,一层层掩埋了创世以来难以透视的所有奥秘。 这座远方小岛,埋藏了一切答案。 关于生命的启始和死亡,关于神话和先知所喻示的玄虚,关于累积到今天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技术都无从解释的现象,关于每个生命一辈子的苦恼与追寻…… 航行到这里,将一颗铅锤,系住引绳,从舷侧缓缓垂落海床。 当铅锤探底,触碰到海床、触碰到他心底的刹那,那引绳上回传的触觉,让人恍然警醒。 若睁开了眼,看见水深。 原来一辈子所有的疑惑与不安,不过一如此刻舷底深度的无穷叠影。 这些奥秘,所有生长在这里的海豚和巨鲸们,你们都清楚明白,好比在神的国度里,他的子民自然了解他的旨意;如季节讯息散布在春天的风里,再微不足道的每颗芽苞,自然都知道绽开及伸展的时机。 你们在这里成长、休息、出发和归来,不停地流转,一圈又一圈地循环。你们从来不曾想过什么目的或什么意义,如天神怀里无比轻盈、来去自在的云朵。 云雾被你们带引着,一朵朵贴着远方的海面缭绕。那里有光,流动是缘起,循环受到驱动。你们盘转时空,将远方奥秘的讯息、玄妙的故事,一圈圈、一遍遍地往外流传。 P11-14 序言 那讯息仿若天机——读廖鸿基《后山鲸书》 我热爱大海,从骨子里就热爱。 我曾经去过许多地方旅行,城市、沙漠、高山、海岛……但唯独对于大海,我有一种不可抗拒的思念。海的气味,海的密度和触感,都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的体内了,或者说,它根本就是我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吧。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大海便要浮现出来,召唤着我回到它的怀抱。 不过,奇怪的是,以前的我,并不知道自己喜欢海。如果知道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当一名海洋生物学家,而不是文学系的教授。但我又是如何发现自己和大海之间的神秘血缘关系的呢?直到十年前,我来到花莲,居住在这座滨海的小城,才开始有机会亲近海。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搭上了多罗满的赏鲸船,由廖鸿基领航出海,并由其负责解说。那一次,我们的运气并不是太好,除了飞鱼以外,并没有看到任何的鲸豚。不过,看到与否,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因为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发觉搭船并不可怕,而海洋又是如此的辽阔美好,让我为之着迷、疯狂。 海洋仿佛有一种神秘的韵律和节奏感,就如同人类的心跳,而当我发现,自己的呼吸和脉搏居然可以与海的节奏相互应和时,我几乎感到自己的四肢无限地延展开来,与大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而在那一刻,我简直以为,我是一条自在悠游在大海中的鱼,或是一座安安静静、风雨不惊、漂浮在海洋之上的美丽的岛…… * 从那以后,我便爱上了搭船出海。 我曾多次搭乘赏鲸船,也曾拜托廖鸿基带领我和学生们一起出海。日后,我开始学习潜水,也特别喜欢住在船上,一住就是八九天,住到不想下来。换言之,我对于船和大海的热爱之情,其实是在花莲、在廖鸿基的引领下,被无意中开启的,也正是从廖鸿基的书中,我才逐渐学会以海洋的角度,去观看台湾这座岛屿,并且耐心注视海面的变化,倾听海洋万物的吐纳和声息。在大海之中,当与鱼群、鲸豚相遇时,它们那从容不迫又奥妙神秘的姿态,往往令我惊叹,被震慑到无法言语。而它们所生活的世界,又是如此的深不可测,相比之下,人类只能算作地球上一个鲁莽无知的幼儿罢了。 也因此,我一直是廖鸿基的忠实读者。透过他的文字,我追随他航行的轨迹,从花莲、台湾岛巡礼,直到远洋大港。我本以为,他的航线将会继续延伸到更远的地方,但没想到,这一次,他又选择回到最初的起点:花莲,清水断崖,岛屿东部的边缘。这一片在地理位置上虽然距离台湾人很近,但在心理位置上,却是距离非常遥远的神秘海域。廖鸿基写下了从最初到如今,他与鲸豚之间的美丽相遇。在这本《后山鲸书》中,廖鸿基抛开科学的语汇,也突破了《讨海人》《漂流监狱》的忧郁、困惑与挣扎,以充满诗意的灵巧之笔、以充满智慧的纯粹之眼,描刻鲸豚之美,而那种美竟是如此透彻、干净、灵犀,于海洋之中倏忽来去,仿佛是神的使者灵光乍现,挟带着某种自天上而来的、令人费解却又至关重要的讯息。 而那讯息,恐怕已经超越了科学所能解释的范畴,因此它更像是一首诗,需要我们去谦卑地聆听。 《后山鲸书》写出了台湾岛屿边缘的盎然生气,但它的结尾,却也是令人无奈感伤的。从鲸豚、曼波鱼到海中的所有生物,岛上的人们似乎只是在一味地消费它们。假如,人类都认定它们是一科资产,故可以尽情地捕食、滥杀,而从无一点敬畏之心的话,那么,我们最终将会换得的,便是一个死气沉沉、静默无声的地球。反之,假如我们可以从此多一点谦卑之心,而不再视自己为万物之灵,对其他生物予取予求的话,那么或许,我们就会有一座很不一样的岛屿。 * 关于海洋,我虽热爱,但只是一个连起步都算不上的初学者。我仍然在摸索,学习如何与海洋里的生物接触,并且经常懊恼于自己的莽撞和无知。我很惭愧自己缺乏耐性、毅力,虽然已在花莲教书多年,却远不如我的同事吴明益对于花莲山川的考察,更遑论如廖鸿基一般,长期为台湾的海域投注莫大的心力。廖鸿基经常让我想起珍·古德,或是《迷雾森林十八年》中研究非洲高山黑猩猩的黛安·佛西,他们都不是学院出身,但是对于生物的了解却不亚于学者。或许,在动物的世界中,人类的知识不过如一支掉落在黑暗太空中的手电筒,那光芒是何等的微弱啊,故不妨收起学术的傲慢,或是科学的自信吧。感受性的文字虽然抽象,但是它的真实度和真诚度,恐怕要甚于一些冰冷的数据。 我始终不能忘记,几年前,我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Miline Bay潜水,当时住在一艘小船上,每天傍晚,小船便会驶回同一个海湾歇息。每当船要驶入湾内时,一大群约莫百来只的海豚便会出现,并快速地跳跃在海面上,朝我们而来,然后穿梭环绕在船的四周,一路伴随我们回到海湾。那群海豚从来没有爽约过,而它们的脸庞也总是带着快乐的笑,兴奋地迎接我们的归来。 不过,每当我跳下海去,想要追寻它们的身影时,却又不可复得了。 德国籍的船长说,这群海豚已经住在海湾多年,它们最喜欢追逐船只溅起的浪花,但从不允许人主动靠近。 听了船长的话,我仍不死心,果然,不管是背氧气瓶潜水,还是在海面游泳,有时分明看见它们闪亮的身影就出现在前方的海面上,但当我奋力游近时,却又在转瞬间失去了它们的踪影。于是,我潜入幽暗的海水中,前方几乎什么也看不见,那无边的深邃的蓝与黑,环绕着我,令我恐惧,也令我无力,但我知道,它们应该就在那儿了,我伸手向前,却在刹那间忽然了解到,这片海洋是属于它们的世界啊,而我,只不过是悬浮在边缘罢了。 我遗憾地望着深深的大海,超过海面以下三十米,人体就几乎不堪水压的负荷,但鲸豚不然,它们可以潜到海底不知多深处,在那里,黑暗无光,充满了各种奇妙的生物,而人类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我体悟到自己的局限,也莫名地激动起来。因为,就在与海豚交会的那一瞬间,这个世界已经非常慷慨地并且充满善意地向我展现了它那无比的容量、宽宏的气度,以及它那不可言喻的关。它并没有要粗暴地征服我,只是无言而温柔地告诉我一些什么,那些话语,正如《后山鲸书》中所言: 地籁写在土地,天书飘在空中,鲸书,当然刻于鲸背、驮于鲸身。 来自远方那座苍翠小岛的许多讯息,以多种方式携于游行队伍当中,一趟趟绕境散播。 那讯息仿若天机,感观可见、可闻、可感的一笔一画,全是喻示,全是密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