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树平著的这本《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研究》比较全面地阐述思想政治新课程理念下的中、高考与学习评价理论和实践操作方式方法,并以案例与实践展示、分析之;同时还提出了一些研究课题,帮助一线思想政治教师了解学科评价的前沿研究动态,把握评价实践中的难题与探究课题,推进教学评价反思和创新,促进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本书在全面系统地阐述思想政治新课程理念下的中、高考与学习评价理论和实践操作方式方法,总结十年多来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改革和中、高考改革实践所取得优秀经验的同时,针对改革中的一些重大难点和热点问题作了专门探讨和研究。
谢树平著的这本《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研究》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教育教学规律,以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评价理念为指导,以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以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为研究主题,结合十多年来思想政治新课程日常学习评价与中、高考改革的经验教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内涵、特点和基本原则与方法;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代表性、关键性指标的提取,学习质量标准的制定,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筑和不同任务下评价量表的设计与运用;思想政治课日常学习评价和思想政治课考试及其改革,突破制约思想政治课课内外学习嵌入性表现性评价和新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因素的技术路径等等。本书不仅有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基本理论、学术观点的阐述和学习评价改革先进经验的总结,而且有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梳理和研讨。同时,配合理论阐述、问题探讨,还提供一些体现新评价理念、富含经验智慧、具有示范性和指导性的典型评价案例、方案和建议。总之,本书努力融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可操作性为一体,力求回应思想政治课学习改革实践的呼唤,更好地服务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有效实施、研究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前言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总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内涵和功能
一、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内涵和特点
二、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功能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谋求三维素质全面评价
二、着眼于功能复合,谋求评价效用最大化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谋求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四、坚持民主评价,谋求评价的权威性与民主性的有机统一
五、立足科学性,谋求学习评价理念追求与可操作性的统一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改革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一、明确了评价改革方向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二、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 遵循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评价的目的
二、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三、收集和获取评价信息
四、整理和评价信息
五、分析和处理评价信息
第二节 契合本课程性质特点的学习评价方法体系
一、坚持检测方法的多样性
二、坚持评价方法的综合性
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和操作程序
一、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
二、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程序
第二节 重建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一、克服旧评价指标体系缺陷,加强难测因素的评价
二、掌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具体表现,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
三、研制概括性、引导性评价指标和可观测性行为特征指标
四、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筑与呈现
五、树立整体观,创建与综合素质评价相融的思想品德指标体系
第四章 思想政治课日常学习评价
第一节 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课日常学习评价
一、强化过程性,突出学习性评价
二、注重发展性评价,增强评价的多元性
三、强化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注重综合素质评价
四、重视非规范性评价,增强评价的灵活性
第二节 抓好做实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学习评价
一、思想政治课堂学习评价的价值定位
二、思想政治课堂学习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操作要领
三、嵌入型表现性评价在思想政治课堂主要学习活动中的运用探索
第三节 强化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评价
一、社会实践活动评价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
第五章 思想政治课考试及其改革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考试的性质类型与模式
一、思想政治课考试的性质类型及其融合创新
二、思想政治课考试的模式及其改革优化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考试的考核目标澄清
一、考试考核目标的特点
二、思想政治课考试应当且可以测量的主要考核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主要的可测性行为特征目标解析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考试的命题
一、把握课程标准或考试大纲及其说明
二、设计命题蓝图
三、命制试题
四、组卷与审题
第四节 思想政治考试评价
一、思想政治考试评价的要义
二、思想政治考试的质性评价
三、思想政治考试的量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