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全视角下对P2P行业的全景透视。
从风口到路口,P2P借贷将走向何方?
抓住行业本质与发展逻辑,做真正的网贷人。
由李鸿、康会欣主编的《P2P借贷的逻辑(升级版)》运用典型的宗旨阐释法,分别围绕合理借款人、合格投资者和合规中介对P2P借贷的资产端、资金端和平台端动作状况进行解析,试图描绘P2P借贷的发展图景,探究其发展路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P2P借贷的逻辑(升级版)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AIC全视角下对P2P行业的全景透视。 从风口到路口,P2P借贷将走向何方? 抓住行业本质与发展逻辑,做真正的网贷人。 由李鸿、康会欣主编的《P2P借贷的逻辑(升级版)》运用典型的宗旨阐释法,分别围绕合理借款人、合格投资者和合规中介对P2P借贷的资产端、资金端和平台端动作状况进行解析,试图描绘P2P借贷的发展图景,探究其发展路径。 内容推荐 《P2P借贷的逻辑》第1版围绕P2P借贷的过程,建立了AIC系统分析框架,在业内率先运用全系统分析方法来对P2P借贷服务行业进行全景透视。升级版在其基础上更新了最新数据,详细补充了P2P借贷的国内外参照、国内P2P平台发展进程,以及如何挑选合规平台等内容。 由李鸿、康会欣主编的《P2P借贷的逻辑(升级版)》运用典型的宗旨阐释法,分别围绕合理借款人、合格投资者和合规中介对P2P借贷的资产端、资金端和平台端运作状况进行解析,试图描绘P2P借贷的发展图景,探究其发展路径。适用于P2P行业从业人员、金融行业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目录 推荐序一 逻辑是P2P借贷的立业之本 推荐序二 迎接互金之春,走合规发展之路 自序 AIC全视角下的行业透视 第一章 P2P借贷服务行业概况 第一节 定义、起源与发展背景 一、定义 二、起源 三、发展背景 第二节 发展历程与发展意义 一、发展历程 二、发展意义 第三节 行业特征与本质 一、行业特征 二、行业本质 第二章 A端视角:基于合理借款人的P2P借贷资产端逻辑 第一节 相关理论 一、金融资源理论 二、金融如水理论 三、二元金融结构理论 四、金融系统使命理论 五、要素缺口陷阱理论 六、金融发展理论 七、农村金融市场论 第二节 P2P借贷的资产端逻辑 一、我是谁:认清P2P借贷的定位 二、依靠谁:P2P借贷以信用为基石 三、为了谁:P2P借贷的合理借款人 第三节 合理借款人细分与目标市场 一、合理借款人的细分 二、合理借款人目标市场分析 第三章 C端视角:基于合格投资者的P2P借贷资金端逻辑 第一节 背景与理论基础 一、投资者走进财富管理时代 二、财富管理相关理论 第二节 P2P借贷的资金端逻辑 一、我是谁:认清P2P借贷的定位 二、依靠谁:P2P借贷以风险管理为圭臬 三、为了谁:P2P借贷的合格投资者 第三节 合格投资者细分与目标市场 一、合格投资者细分 二、合格投资者目标市场分析 第四章 I端视角:基于合规中介的P2P借贷平台端逻辑 第一节 P2P借贷的平台端分析框架 一、寻找切入点:谁是P2P平台的利益攸关者 二、认准定位:信息中介是P2P平台的身份标记 三、理顺思路:三大分析角度和三条红线 第二节 P2P平台常见经营模式 一、基于平台定位的常见模式 二、基于获客途径的常见模式 三、基于贷款类型的常见模式 四、基于资金用途的常见模式 第三节 P2P平台常见产品模式 一、基于贷款类型的常见模式 二、基于贷款用途的常见模式 三、基于贷款期限的常见模式 四、基于债权流通的常见模式 五、基于投资需求的常见模式 六、其他常见模式 第四节 P2P平台常见制度设计 一、合同签署 二、资金存管 三、债权保护 四、债权转让 五、产品设计 六、信息披露 第五章 蹄疾思步稳:P2P借贷服务行业基础分析 第一节 系统扫描:行业数据统计分析 一、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状况 二、借款人概况 三、投资者概况 四、停业及问题平台分析 第二节 重点监测:行业运营分析 一、行业风险 二、融资与经营 三、重要法规解读 第三节 他山之石:国外发展经验 一、英国P2P借贷的发展经验 二、美国P2P借贷的发展经验 第六章 从风口到路口:P2P借贷服务行业深度分析 第一节 登高望远:行业战略分析 一、行业战略环境分析 二、行业一般特征分析 三、市场供需分析 第二节 庖丁解牛:行业阶段分析 一、P2P借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二、规范调整是行业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问题聚焦:近期焦点分析 一、乱象迭起与监管风暴:巧合还是必然? 二、“妖魔化”与“背锅侠”:都是线下理财惹的祸? 三、问题平台与焦点事件案例分析 第四节 调查反馈:投资者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背景介绍 二、调查分析 第七章 行业发展前瞻与投资者升级 第一节 行业发展前瞻 一、P2P借贷将走向网络借贷 二、行业规模与借贷结构 三、平台规模与分布结构 第二节 投资者升级 一、炼就火眼金睛,形成自己的投资套路 二、有理有据有节,维护合法权益 三、拥有强大内心,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一)民间借贷说 一些学者认为,P2P借贷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我国民间最早的个人互助借贷模式——标会。标会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我国东南沿海及海外华人圈的民间借贷方式。在福建、台湾叫标会,在浙江台州叫印会,在法律上叫合会。在海外华人圈,英文名称为“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即“ROSCA”,意为“轮转储蓄与信贷协会”。 这种诞生于唐宋的借贷方式最初主要是为解燃眉之急,“凡中下层民众不能无缓急,有了缓急,因一时周转不灵,得不到现款,于是有合(标)会之举,仰求亲友帮忙以助其成”(《民国文献汇编》)。它是一种协会内部成员之间的民间借贷,是一种共同储蓄活动,也是一种成员之间轮番提供信贷的活动,具有筹措资金和赚取利息的双重功能,具备合作互助性质。 以海外的纽约温州标会为例,对于许多初到美国的温州人,标会就意味着希望。正规金融的准入门槛较高,初到美国时的身份限制使这些人只能寻找地下融资渠道。同时,独特的方言、相对集聚的居住形态、非精英群体的相互依存性以及标会传统,又给组织这样的金融活动提供了可行的环境条件。于是,即使在纽约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标会这种最传统的融资方式同样可以蓬勃发展起来。 在运作形式上,纽约温州标会一般每月投标一次,标会规模在50~80人之间,标会寿命在4~7年之间。这个规模并非是随机确定的:温州人在纽约多从事零售业,而一间纽约闹市区杂货店的初创资金约为10万美元,上述规模的标会刚好可以帮助已有部分积蓄的同乡创业。纽约温州标会每人的标金一般以每月500美元为基准,因为以收人较低的超市售货员为例,纽约温州人的月工资收入大多为1000多美元,节俭点的话,每月的结余就是500多美元,这样的金额设定让每个人都出得起这笔钱。 来看一个最为常见的60人的500美元标会:所有会员在人会时必须先交500美元,会首第一次无偿获得首期30000美元的会款使用权,但从此失去继续竞标的权利。第二个月的第二次聚会投标,其余59个会员按各自的资金需求情况,以自己能够承受的利息来竞标。 假设甲在第二次竞标时以100美元的最高标息得标,会首因已得标就变成死会,所以本月必须拿出500美元给甲,其他58个活会会员则各交500—100=400(美元)给甲,所以甲可以一次借得500+d00×58=23,700(美元)。这时甲亦丧失投标权成为死会,今后每月都要拿出500美元来交给下一个得标人。以此类推,第59个月轮到最后一人。此时,其他会脚都已死会,因而必须交500美元给他,后者因此可以一次得标28500美元,标会至此结束。 正常运作的标会兼具零存整取、理财获取利息收益、信用融资以备不时之需等功能。标会主要依托血缘、亲缘、地缘关系,极易被传统的东方人情社会接受;标会的利息比银行高,又比民间高利贷低,对借贷双方均比较有利;标会运作的时间周期长,对借贷双方压力都不大;此外,标会融资手续简单,组会规则通俗,利息计算也几乎没有任何技术门槛。 但标会毕竟只是一种非正规的地下融资渠道,其产生的直接动因是正规融资渠道无法满足民间资金需求。民间标会没有法律依据,其产生和运作完全自发。标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缺乏法律保障,因而极易引发道德风险。 (二)小额借贷说 一些学者认为P2P借贷起源于小额借贷。有国际小额借贷之父(也称国际普惠金融之父)之称的穆罕默德·尤努斯,被认为是P2P借贷服务行业的开山鼻祖。 尤努斯是孟加拉国人,生于1940年,他的贡献是做了穷人的银行,并且由于解决了穷人的借贷需求而获得了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小额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它的定义和解释有诸多版本,但核心要义却大抵类似,指向那些专门向小型和微型企业及中低收入阶层等金融弱势群体提供的小额度、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等方面。 1976年的一天,尤努斯在学校附近的乔布拉村做调查时,看到一个农妇在制作竹凳。尤努斯问:“做一个能赚多少钱?”农妇回答:“资金是高利贷者的,加工一个竹凳只能赚0.5塔卡。”他又问:“如果你自己有钱,加工一个竹凳能赚多少钱?”农妇说可以赚3~5塔卡。第二天,尤努斯组织学生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很普遍,村里还有42个同样的人,她们共借了865塔卡,合27美元。这使尤努斯很震惊,这42户人家的苦,难道就因为差这27美元吗?于是,尤努斯拿出27美元,让学生借给那42个人,让她们还给放贷人,等产品售出后再还钱,讲好不要利息。结果农妇们很守信用,实现了诺言。 P4-5 序言 推荐序一 逻辑是P2P借贷的立业之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发展之势如同春江潮涌,浩浩荡荡一往直前。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恰逢P2P借贷服务行业十年一遇之大变局,发展态势可以用三个频传来概括:一是喜讯频传。全行业单月成交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历史累计总成交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大关等好消息不断传来,让乐观者对行业发展前景满怀憧憬。二是警讯频传。从泛亚、e租宝、大大集团到快鹿、中晋、融宜宝、e速贷等,这一场场涉及人数多、资金规模大、影响范围广的群体性维权事件引起了各方关注,虽然涉事机构大多并不是真正的P2P平台甚至有些机构与P2P借贷毫无关系,但也让悲观者对行业发展前景丧失信心。三是春讯频传。随着《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及正式文件的相继发布,在为业内带来了期盼已久的监管规范的同时,也使理性前瞻者开始站在新的历史角度对行业发展前景再审视。 正在这时,友人送来了《P2P借贷的逻辑》这本书,让我眼前为之一亮。业内关于P2P借贷的一些同类书籍,要么站在行业和平台的角度谈宏观、谈发展,很少谈及投资者如何理财甚至有意回避之,容易产生角色定位的错失;要么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纯粹谈方法、谈技巧,而对行业、平台的整体概貌谈及甚少,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大众理财顾问》杂志的同人浸淫投资理财行业十余年,又自互联网金融发轫之时就对其进行了密切关注,他们对P2P借贷的探讨可能不是最专业的,但他们一直在朝着最系统和最客观而不懈努力。 站在合格投资者的角度,为合规平台张目,替合理借款人代言,不回避风险,不逃避问题,不片面说行业、平台的好与坏,围绕逻辑主线,揭开面纱,探究本质,为取得多方共赢和促进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尽一份心力,正是他们在行业由风口向路口的转变过程中推出《P2P借贷的逻辑》一书的初衷。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在本书第1版首印数千册迅速告罄之后,他们并没有选择加印,而是以系统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着手修订改版,结构更完整、内容更翔实的《P2P借贷的逻辑(升级版)》就要与大家见面了。鉴于书中展现的对投资者、借款人、P2P平台乃至全行业满满的诚意,我欣然答应为之作序。 一本好的书,需要自己去阅读消化,在此我只想谈谈对逻辑重要性的认识。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但在金融市场你会发现很多情况下道理根本讲不通,只能讲逻辑。逻辑即规律性,是行业的立业之本和平台的发展之基。离开了逻辑去谈发展,就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危险境地。P2P借贷最大的逻辑就是它做的既是金融业务又是信息中介服务,因此借款人不得不“合理”,P2P平台不得不合规,投资者不得不“合格”,而风控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作为一条主线把这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AIC系统分析框架的要义。 我非常赞同书中作出的大胆前瞻:在不久的将来,P2P借贷的概念将被更具广适性的网络借贷的概念所替代。未来的网络借贷仍将保持P2P借贷的某些重要特征,比如不会有资金池,更迅捷高效,但投资者与借款人之间点对点的特征变得模糊了,而且一路坚持走下去的P2P平台也大多会冠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之名。 这并不意味着P2P借贷的消亡,网络借贷是P2P借贷在新的时代特征下的更高形式。P2P借贷为网络借贷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但未来的发展之路并不局限于P2P借贷,但未来的发展之路并不局限于P2P借贷。P2P借贷和网络借贷所代表的金融业务线上化、“直接化”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一路浩浩荡荡向前,而我们现在正处于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轻舟上。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金融系主任、教授 韩复龄 2016年8月 书评(媒体评论) 《P2P借贷的逻辑(升级版)》一书创新性地提出了AIC系统分析框架,提出了“三合”概念,并且围绕风险控制和投资者升级大量着墨。相信无论是从业者、研究者还是投资者,如果对P2P借贷尚有疑问,都可在此书中找到答案。 ——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 市场上关于P2P借贷的书不少,但难得有一本书讲得如此全面系统,并且清醒地保持了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从事这个行业和想了解这个行业的人,都应该读读《P2P借贷的逻辑(升级版)》。 ——合力贷创始人兼CEO刘丰 《P2P借贷的逻辑(升级版)》一书在系统总结业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创新性见解,虽然一些结论还需要实践的检验,但对我们开阔思路、开展工作仍是十分有益的,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包括我的公司员工在内的业内人士看。 ——首创金服执行总经理岳明 事实证明,那种认为互联网金融可以忽略发展的规律性,可以颠覆传统金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P2P借贷必须按照金融的规律行事,这就是《P2P借贷的逻辑(升级版)》一书展现给我们的最大的规律性,也为我们展示了P2P借贷广阔的发展前景。 ——捷越联合创始人王晓婷 互联网浪潮带来的创新不可阻挡,P2P借贷也不例外。虽然行业遭遇了一时的困难,但规范发展是必由之路。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前所未有的规范整治将使P2P借贷服务行业焕发新貌,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 ——掌众金融首席战略官谭淳 由于互联网经济的壮大,整个社会正在经历从线下到线上一次伟大的迁徙。《P2P借贷的逻辑(升级版)》一书对行业发展之路的描述,让我对行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