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齐默尔曼电报(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美)芭芭拉·塔奇曼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刘啸虎翻译的《齐默尔曼电报(精)》一书是美国普利策奖两度获得者、著名历史作家芭芭拉·塔奇曼成名作之一。非虚构历史小说写作范本。

在《齐默尔曼电报》中,她以短小的篇幅、精湛的文笔描绘了世界大战背后的谍报事件与外交权谋,把一个已知结果的历史事件描绘得疑云丛生,堪为非虚构历史写作范本。

内容推荐

由美国芭芭拉·塔奇曼所著、刘啸虎翻译的《齐默尔曼电报(精)》一书讲述了:一条偶然被英国截获的密电如何把顽固中立的美国拉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历史进程,奠定了美国世界霸权的第一步。齐默尔曼电报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桥段。1917年,德国外交大臣阿图尔·齐默尔曼向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发去密电,令其以美国南部领土利诱墨西哥入盟,以便拖延美国向欧洲派兵。不巧,此密电为英国海军情报局第40号办公室所截获破译。一道重量级的选择题摆在了海军情报总监威廉·雷金纳德·霍尔少将面前,如何利用这条电报将美国拉入战团呢?

目录

作者的话

1966年版前言

第一章 截获电文 A Telegram Waylaid

第二章 德皇英明,黄祸凶猛 The Clever Kaiser and the Yellow Peril

第三章 “立即占领海关!”“Seize the Customs House at Once!”

第四章 第三方——日本 The Third Partner-Japan

第五章 “冯·林特伦先来一步,他后面还有几百万……”“Von Rintelen Came Here, Backed by Millions…”

第六章 维拉万岁!——德国炮制 Viva Villa!-Made in Germany

第七章 “我们的朋友齐默尔曼”“Our Friend Zimmermann”

第八章 陷阱 The Trap

第九章 电报发出 The Telegram Is Sent

第十章 “我人生中最戏剧性的时刻”“The Most Dramatic Moment in All My Life”

第十一章 电报传到华盛顿 The Telegram in Washington

第十二章 不得不信 Obliged to Believe It

附录 电报全文 Code Text of the Telegram

参考文献 Sources

试读章节

《齐默尔曼电报》

第一章 截获电文

早上的第一条情报,从气压管里滚出来,啪地一声掉进铁丝笼,动静并不比往常有何异样。英国海军情报处的值班军官拧开套筒,检视起这份截获的德国无线电报。没有任何不同寻常之处。军官瞧过一眼,发现这份电报不是用德国海军密码编发的,便将这份情报转给了里屋的政治组,没再多想。这天是1917年1月17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行了三十个月,里程过半。这场战争充斥着不计后果的惨烈杀戮,各方却一无所获。

里屋是白厅最隐秘的地方,负责密码破译工作的所在。这里有一个朴实无华的代号——第40号办公室。这天早晨,两位自民间征召来的密码专家在第40号办公室值班。一位是里弗伦德·威廉·蒙哥马利,46岁,高个子灰头发,战前是一名学者;另一位是年轻的出版人奈哲尔·德·格雷,31岁,从威廉·海涅曼出版公司借调过来的。两人都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一桩重大历史事件的助产士。德·格雷摊开这份拦截到的电报,破解起一排排密码。这份电文的密码按照四个或五个一组编列,还有一小撮按三个一组编列。电报本身不会说话,它无法主动告诉密码专家,打破战争僵局的关键就隐藏在看似杂乱无章、不循以往的密码编列之中。德·格雷只是注意到,这份电文的长度跟从前大不一样——他估计密码编列超过了一千组。

这个早晨如同英国的命运,灰暗而阴冷。天色就像时值战争中第三个冬天里的希望那样,昏暗而渺茫。索姆河战役,英军遭受了骇人听闻的惨重损失——一天之内,6万英军倒在战场上;战役历时五个月,协约国军队与敌人合计伤亡过百万。牺牲至此,竟毫无意义,兴登堡防线仍旧坚不可摧。整场战争都与之大相仿佛,虚掷生命贱如泼水,仅凡尔登一役双方就各自付出伤亡50万人的代价,却没有任何一方取得战术上的优势。双方有如两头斗红了眼的麋鹿,脑袋上的角死死顶在一起。现在,法国的血已经流干了,俄国濒临绝境,就连最近才加入协约国一方的罗马尼亚都被打到了穷途末路。

敌人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德国人靠马铃薯充饥度日;军队里满是强征来的十五岁半大孩子;德国皇帝用愈发严酷的手段强化统治,政局不稳的迹象已然出现。德国一度耗时数周进行谈判,以谋求和平,这其实不过是掩饰而已。德国人早已谋划好,故意让和谈遭拒。所以德军总参谋部才能从后方拼命压榨盟友,支支吾吾地要奥地利忍耐更多苦难,付出更多牺牲。第40号办公室怀疑,德国人如此做法应该自有其长远目标。因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德国领导人在取得战争全面胜利的目标上有所改变。这一点,协约国方面也是一样。

英国总算还是坚毅不屈,但财政已经耗到油尽灯枯。更糟糕的是,没人能拿出主意。新将领沿着老路子,不想不问就继续在西线发动进攻,结果只能是继续头撞石壁。完全看不到任何战争结束的前景。

蒙哥马利和德·格雷查看着这一组组密密麻麻的数字,尽力将密码译成文字。此时他们还以为,这不过是又截获了一份最近柏林和华盛顿之间有关和谈问题的电文,冗长而无甚意义。斡旋和平乃是美国总统威尔逊魂牵梦萦的目标。他决心制止这场战争,寄希望于敌对双方灵光一闪、良心发现而达成妥协的和平。双方的军人皆尽抵制妥协行为,威尔逊却视而不见。柏林方面一直与威尔逊对话,为的是让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这样的对话让协约国方面颇为恼怒。协约国要的不是美国的中立调解,而是美国这股强大的新锐力量直接参战。没有其他东西能打破战争的僵局了。武器,资金,船舶,兵员——一切资源协约国全都耗尽,寄希望于美国来填补。但威尔逊偏偏不肯改变立场。他向敌对双方说教,指挥双方该如何行事,眼镜片背后的目光稳如泰山。看起来,在欧洲流尽最后一滴血、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之前,是没法让美国人参战了。(P010-013)

序言

1966年版前言

自本书问世以来,新史料逐渐开放,对齐默尔曼电报事件中的密码破译问题做出了补充。不过,涉及当时历史和政治情景的内容仍像我先前描述的那样不可动摇。

有一份保密至今的美国陆军通信兵部队出版物——《1917年1月16日的齐默尔曼电报及其破译背景》,作者为威廉·F.弗里德曼和查尔斯·J.门德尔松(美国陆军部,通信兵部队总部,华盛顿,美国政府文献,1938年),这份出版物直到1965年方告解密。该出版物的第一作者于1921年一1947年任陆军部首席密码破译专家,领导了1941年对日本密码的破译,是美国密码界的领军人物。写作本书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份出版物的存在。我曾向弗里德曼先生求借书稿一阅,他虽态度友善却守口如瓶,使我无法检视此书并得其要旨。新披露的一件事将略有修正我的故事。纽约密码协会前主席戴维·卡恩即将出版一本新书,名叫《密码破译者》(The Codebreakers),里面会透露齐默尔曼电报还使用了第二种德国密码,即0075号密码,关于这种密码的破译将在新书中得到分析。新证据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齐默尔曼电报破译完成,更大程度上靠的是“破解”,而非第40号办公室获得了德国密码本或它的副本。

我不想引起争议,但我还是保留了塞克偷抄密码副本和英国人自瓦斯穆斯那里缴获密码本的故事。因为某些真实的情况就隐藏在这些故事中间。特别是第二个故事,有霍尔海军少将本人的证言为基础: “记载着德国密码系统的密码本落到了我们手里。英国当局在一个名叫瓦斯穆斯的德国领事的行李中缴获了它。瓦斯穆斯被派驻设拉子,但是他致力于切断英国的输油管道。”弗里德曼和门德尔松有充足的理由质疑,外交密码本怎么会被授权给像瓦斯穆斯这样的谍报人员在高度危险的任务中使用。不过,其他的新证据在支持这种质疑的同时,也证明了从波斯湾地区缴获密码本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C.J.埃德蒙兹先生1915年曾任英国驻波斯湾地区布什尔的代理副领事。本书初次问世即打动了他。埃德蒙兹先生随即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手经历,讲述了彼时彼处发生的故事(《齐默尔曼电报的波斯湾前奏》,《皇家中亚学会会刊》,1960年1月)。按照他的讲述,瓦斯穆斯的脱逃,促使驻布什尔的英国人员(包括他本人)对德国驻当地领事赫尔穆特·利斯特曼博士采取了完全非法的逮捕行动。作为这场行动的成果之一,他发现“几条羊毛长衬裤包裹下”有“两本伪装成词典的密码本”。埃德蒙兹先生写道,拦截瓦斯穆斯,逮捕利斯特曼,是“一场单独行动的两个部分”,但这场行动的第一部分公开了出去,第二部分则“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没有公开。这便可以解释霍尔少将的证言。既然逮捕利斯特曼是非法的,霍尔少将便宁可忽略此事,秘而不宣,将密码本乃至几个密码本的得手全归功于瓦斯穆斯的行李。有如目前我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谍报活动记录的了解,写进档案的往往是编出来的故事,而不是事情的真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缴获的德国外交部档案进行了摄影和分类,取得了不小进展。这使得相当一些学术研究成为可能。就本书所写的内容而言,涉及1915年-1916年的德日和平谈判,1917年1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关于这些,格哈德·里特尔著有《执政的悲剧:战时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1914-1917》(1964年3月);还有一篇研究缴获文件档案的法语论文,作者是安德烈·谢雷尔和雅克·格鲁内瓦尔德,题为《德国与和谈问题》,载于《关于无限制潜艇战的背景说明,1914年8月-1917年1月31日》(巴黎,1962年)卷一。另有弗兰克·W.伊克尔教授的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德和谈》,载于《美国历史评论》,1965年10月。研究成果补充了本书的内容,但是还不足以从本质上改变本书写作年代的历史认知。

德国的研究者弗里德里希·卡茨博士最近考证出,一个德国外交部中的下级官员——公使馆参赞冯·科姆尼茨(只有姓,名字不得而知),乃是齐默尔曼电报这个主意的始作俑者。这见于卡茨博士的《德意志、迪亚兹和墨西哥革命;德国的墨西哥政策,1970-1920》(柏林,1964)。他的研究已经由阿瑟·S.林克教授翻译成英语,刊登在后者威尔逊传记的第五卷,于1965年出版。尽管卡茨博士没有提及,但冯·科姆尼茨的故事是由莫里茨·J.波恩教授率先披露的,见于1918年10月德国媒体的报道。下一个提及此事的正是冯·科姆尼茨自己,当时是1920年,正值他作为德国人民党候选人竞选国会议员的时候。我没有将这个情况不明的人物写进自己的书里。既然无论如何责任都是齐默尔曼的,既然冯·科姆尼茨的资料少之又少,以至于无法对其加以关注,那么此人究竟有什么故事都是不确定的。对他的描述不一,有的说他是德国外交部里的远东问题专家,有的说他是拉美问题专家。显然这里一直有混淆,因为卡茨博士说他是前者,而林克教授说他是后者。

卡茨博士进一步的观点值得一提:齐默尔曼的结盟提议是当时德国最高当局高度认可的。因为在电报惨遭曝光之后,是德国最高统帅部派出了代表将新修订的结盟提议带到了墨西哥,再次交给卡兰萨。

芭芭拉·W.塔奇曼

1966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