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姓爱新觉罗?这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天上的三个仙女下到凡间在长白山的湖中沐浴,一只神鹊将叼来的一枚果子放在三个仙女沐浴的地方,其中年龄最小的仙女把果子吃了,因而怀孕并且生下一个男孩,叫布库里雍顺。这个男孩被称为“天童”,正是努尔哈赤的老祖宗。
努尔哈赤到底姓什么?一般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姓爱新觉罗。关于努尔哈赤的姓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大家都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推断。有文献记载的努尔哈赤的姓氏就有六种说法:佟、童、崔、雀、觉罗、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相貌不凡,父母非常喜爱他。但是,在努尔哈赤十岁的时候,他老妈突然病死了。他老爸又给他找了一个后妈。他的这位后妈尖酸刻薄,弄得家里“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简直是“鸡犬不宁”。更不幸的是,他的老爸还总是听信后妈的挑唆,使努尔哈赤的生活变得比较悲惨。
据说,努尔哈赤少年时代,曾在别人家里打工。一次.主人宴请宾客,主厨是一名女子,努尔哈赤为其打下手,但在做最后一道菜的时候,主厨突然中暑晕倒。那么,烧最后一道菜的重担就落到了努尔哈赤身上。他把肉浇上鸡蛋,放在锅里一炒便送上了桌。众人尝了都说好。宴会结束后有人问他这道菜的名字,他为讨吉利,答道:“黄金肉。”
努尔哈赤曾经当过自食其力的小商贩。由于努尔哈赤经历了“血与火”的现实,让他认识了无钱无权日子是无法过下去的。为了糊口,他每天去挖人参、采蘑菇、摘木耳、拾松子等,然后再将这些东西运到各地去卖。而且,在这个时期,他还广交朋友,并学会蒙古、汉语言文字,深受汉人文化的影响。
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曾把努尔哈赤收在帐下.而李成梁正是杀害努尔哈赤爷爷的凶手。可是,当时的努尔哈赤不能替爷爷报仇,况且李成梁又感觉这个小毛孩是个人才,非常赏识他。他也只好屈居李成梁大营中。一段时间后,他竟然做了李成梁的贴身随从和侍卫。
努尔哈赤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当年,爷爷惨死,他很想替爷爷报仇,但想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就假装表面上对杀害爷爷的仇人恭顺、效忠,心里却恨之入骨。在李成梁帐下生活了大概三年,他才借机逃走。
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父亲实际上是被内奸害死的。当年,努尔哈赤的堂姐夫阿台为了替父报仇,屡屡带兵袭击明军。明军将领李成梁为了杀死阿台,就招诱了内奸,并诱惑阿台上钩。阿台不知是计,听信了内奸的话,结果上当了。努尔哈赤的爷爷和老爸赶紧去营救,并试图说服阿台投降,结果也被内奸陷害,三人全都死于乱军之中。
努尔哈赤能够当上明王朝的官是沾了他爷爷的光。努尔哈赤的爷爷和老爸都被明军杀死后,努尔哈赤悲痛欲绝。他就向明王朝的官吏讨说法,并说自己的爷爷和老爸都是忠于朝廷的,不应该被杀死。明朝官吏自觉理亏,就送还了二人的尸首,还说这是误杀。后来,明王朝还为此让努尔哈赤当了指挥使。
努尔哈赤决定与明王朝为敌是从爷爷和老爸死后开始的。努尔哈赤自从当了指挥使,便开始在东北地区女真各部间出名了。但是,他一点儿也不享受这个光环,而是更加痛恨明王朝。因为自己的爷爷和老爸一向都是忠于朝廷的,却落得个惨死的下场,于是决定要与明王朝决裂,替爷爷与老爸报仇雪恨。
害死努尔哈赤爷爷与老爸的内奸是建州女真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尼堪外兰根本不把努尔哈赤放在眼里,气焰非常嚣张。其实,尼堪外兰也不过是个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的小人。由于他一直仗着自己有明王朝作为靠山。整日饮酒作乐逍遥自在。有一天,努尔哈赤突然带兵来攻打他,他吓得屁滚尿流,连自己的部将也不要了,仓皇而逃。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努尔哈赤又一次攻打自己的仇人尼堪外兰。尼堪外兰知道自己打不过努尔哈赤,就赶紧向明王朝的边关守将求救。但是,这时明廷早对他采取“人走茶凉”的态度,迟迟不派兵救援。于是,努尔哈赤的部下就把尼堪外兰砍死了,努尔哈赤终于报了仇。
这之后,更激起了努尔哈赤的野心与征服欲。他决定要统一整个女真族.甚至有更大的欲望在蠢蠢欲动。
女真族在明代中叶其实被分为三大部:建州、海西、东海。东海女真又叫作野人女真。他们主要是以渔猎为主,没有市井,更没有城郭。哪里有水和草,就在哪里定居。而其他的两个部落呢,生产水平相对来说,比野人部高多了,他们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还学会了冶炼,会制造农具。P3-5
第一章 由家奴到可汗——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
第二章 清代的政治家与改革家——清太宗皇太极时期
第三章 爱江山更爱美人——清世祖顺治帝时期
第四章 千古一帝——清圣祖康熙帝时期
第五章 勤政的帝王——清世宗雍正帝时期
第六章 有才的风流天子——清高宗乾隆帝时期
第七章 盛世虚名下的悲惨皇帝——清仁宗嘉庆帝时期
第八章 打补丁收银子的节俭皇帝——清宣宗道光帝时期
第九章 时运不济的苦命天子——清文宗咸丰帝时期
第十章 女人当家下的短命皇帝——清穆宗同治帝时期
第十一章 对女人叫爸爸的无权皇帝——清德宗光绪帝时期
第十二章 末代皇帝——清宣统帝溥仪时期
微历史即用“微博体”的形式来记录历史。近年来,微博成为一种便捷的交流方式,它具有精练、及时和适于传播等独特优势。对于评述历史来讲,微博同样是一个好工具。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耐心静下心来阅读冗长繁杂的历史巨著,因而造成当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历史知识匮乏的窘况。“微历史”的出现,除了“微时代”的推动之外,更是民众自身的一种需求。因为它将微博体与历史进行了有机结合,在有限的字数里浓缩精华、言简意赅、字字珠玑,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历史的可能性。我们无须非常集中的阅读时间,无须专门的历史或理论素养,在茶余饭后、公交车上,花费五分钟翻阅一下,就会有良多收获。
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王朝——清朝,是一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王朝。因为在这个历史时期,所涌现出的皇帝是各具特色的:有的让我们为之赞叹,有的让我们扼腕叹息,有的让我们为之倾洒热泪,有的让我们怒其不争,有的让我们哀其不幸……
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定都于赫图阿拉。努尔哈赤从一个小小的家奴奋斗成一个大汗,是一个小属丝到大福大贵的蜕变。在他统治时期,明朝正一步步地走向衰亡。
清太宗皇太极可以说是清初的政治家与改革家。皇太极不仅武艺超群,领兵打仗也是一流的。他在位期间,实施的很多政策都是很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的。在他统治的时期,大清渐渐地被汉人所接受。
清世祖顺治帝是一个爱感情用事的皇帝。他是一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虽然也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但是他却为了一个死去的妃子而痛苦欲绝,早早地撒手西去。
清圣祖康熙皇帝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国家逐渐安定、富强。
清世宗雍正帝被公认是一个勤政的皇帝。雍正帝是颇有心计与政治才能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革除积弊,整饬财政,开一代清廉之风。
清高宗乾隆帝是一个好作诗的天才皇帝。他与他的爷爷康熙一生的作为有很多雷同的地方。
清仁宗嘉庆帝是一个悲惨的皇帝,在盛世的虚名下,可真苦了嘉庆帝,他压力山大啊。
清宣宗道光帝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也是一个奇怪的皇帝。他的一生总是在倡导清廉,自己也穿得破破烂烂,但是还向老百姓收银子。可让人又搞不明白,他收的银子都弄哪里去了。
清文宗咸丰帝是一个苦命天子。咸丰帝统治时期,清朝已经变得千疮百孔,所以他也只能哀叹时运不济了。
清穆宗同治帝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同治帝统治时期,幼年丧父,又有一个“权力控”的老妈。女人当家,日子不好过啊!他早早地就死了。
清德宗光绪帝是一个可怜的、没有实权的皇帝。光绪帝统治时期,皇太后慈禧把持朝政,根本不给光绪帝掌握实权的机会。好不容易想夺一回权——戊戌变法,变法没成功,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清宣统帝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傀儡皇帝。溥仪在位时期,是中国自己人的傀儡皇帝倒也罢了,可他后来还当了外国人的傀儡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清王朝的覆灭,民国的成立,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终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清王朝虽然已成历史,但这一段历史却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与启迪……
丁振宇编著的《微历史(清朝其实很有料)》是《微历史》系列图书中的一部。该系列图书以史料为基础,将每个时代的掌故、人物、言论、事迹用“微博体”描述,一段一事一人,力争轻松活泼风趣,使读者无需搬动大部头的史书,在愉悦的阅读中就能了解到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明朝是一个复杂的朝代,它承接蒙古人统治的元朝,下联满族人统治的清代,它的兴与亡都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这本书便是记录了这样一个年代的人和事,通过这一个个的历史小故事,一段段的人物小传奇,引领读者走进时光隧道,使读者能见微知著,管窥明朝,去回味,去思索。
“微博体”时空直播,明朝历史恢弘再现!用新视角解读历史大事件,从小段子评析明朝大人物,生猛、有趣、活色生香的明朝史!
丁振宇编著的《微历史(清朝其实很有料)》在编写上本着既严谨又不失生动活泼的原则,遵循引导广大读者在轻松惬意的阅读中获取历史知识的宗旨,选材以正史为主,野史为辅,在笔法上力求做到短小精悍,生动幽默,令阅读者徜徉历史海洋时兴致盎然,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