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精要”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
曾晓红著的《神秀/大家精要》为丛书的其中一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神秀/大家精要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曾晓红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大家精要”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 曾晓红著的《神秀/大家精要》为丛书的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神秀(605~706),唐代高僧,北宗禅创始人,达摩以来传统禅法的继承、实践与发扬者。他所创建的北宗禅被立为禅门正统,是大唐盛世最流行的禅法。与惠能共创“南能北秀、南顿北渐”的盛况。神秀继承了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禅法,将“坐禅习定、住心看净”作为一种观行方便,由方便人为渐门,区别于惠能的“直指人心”为顿门,成就了北宗禅的主要思想,促进了中国本土佛教宗派——禅宗的发展。 曾晓红著的《神秀/大家精要》以十万之言讲述了神秀的生平经历、思想,着重阐释了传统禅法的继承、实践与发扬者神秀的“渐悟”思想与北宗禅法,深入探究了数千年前的禅门公案,并依据事实,进一步理清神秀与惠能之间微妙、复杂的师兄关系,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神秀。 目录 第1章 慕法多曲折 一、年少结佛缘 二、游方参禅学 三、求法东山门 第2章 声名动两京 一、十年隐居玉泉开法 二、两京法主三帝国师 三、百岁人灭示寂天宫 四、法脉传衍禅法东渐 第3章 一宗分南北 一、法统之争 二、南北分宗 三、南北调和 四、是非余论 第4章 创教北宗禅 一、禅法渊源 二、禅法著述 第5章 禅法之要旨 一、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心性论 二、摄心修定观心看净——修行观 三、离念息心戒禅合一——菩萨戒 四、藉教悟宗方便通经——五方便 附录 年谱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佛禅巡礼 在经年游历名山大川、访师慕道的过程中,神秀在佛学义理上的修为日渐深厚,然而,他在佛学理论及实践方面获得突飞猛进的长足进步,则在拜蕲州双峰山(一名破头山,今湖北黄梅地区)东山寺弘忍为师之后。在了解神秀这段经历前。不妨对其所处时代的佛教发展背景及禅宗的发展概况作一次巡礼。 源于印度的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便开始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这一进程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进行矛盾斗争,继而融摄协调、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直至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思维深处,被包容、改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式佛教。而这一过程,自两汉至唐武宗“会昌废佛”,大约经历了初传时期、迅猛发展时期和宗派分立三个时期。 佛教的初传期,大体始于两汉之际,终于4世纪末。这一时期的佛教在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前尚处稚嫩,处在附庸地位,还需要通过依附黄老之学或攀缘玄学以求立足。随着大量佛教典籍源源不断地被译为中文,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民间知识分子,从京都到长江中下游各地,佛教的信徒层面大大扩展,传播地域日益扩大。 以东晋时期鸠摩罗什抵达长安并开创关河学派为契机.佛教在中国进入迅猛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印度佛教的各种学说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为中国人所学习、理解,从而形成了各种学派,同时印度佛教的各种教团仪轨也开始被普遍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在极力将佛教纳入自己的体系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了各种排佛论调。为调和两者间的矛盾,佛教理论的创新也逐步展开。至南北朝末期,流行于中国南北两地的各家师说逐渐调和,佛教义理大大深化,佛教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开始酝酿成学派的结构。随着提倡某一学说的人定居一地.设立门庭,传授学徒,佛教宗派俨然成立,南方有慧远及其庐山教团,北方则出现了研习鸠摩罗什《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的“三论学派”,研习《成实论》的“成实学派”,研习《大般涅粲经》的“涅槃学派”,此外还有“毗昙学派”“地论学派”“摄论学派”“俱舍学派”等。诸学派理论的争鸣、学风的差异,使佛教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佛典的传译与讲习蔚然成风.佛教成为中国社会中与儒、道两家鼎足而三的独立的力量.开始在更高的层次上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 自南北朝晚期始,南北佛教已经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随着隋朝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加强,隋、唐王朝的统治者自觉且成熟地推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政策,使佛教在数百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摩擦、濡化和融合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融合各家学说的佛教思潮开始崭露头角,中国式佛教宗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一时期至唐武宗“会昌废佛”,被称为佛教宗派分立时期。中国人自己创宗立说,如最早在南北朝晚期由智凯创立的天台宗,隋朝产生的三论宗、三阶教,唐代出现的法相宗、律宗、华严宗、禅宗、密宗、净土宗等,以一定的佛教学说为理论.以一定的寺院经济为依托,以较为严格且相对稳定的佛教僧团为组织,成为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神秀到双峰山谒见弘忍、拜师求法之时,正处于这一阶段宗派大兴、高僧辈出的初唐时期。 P4-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