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祥记编著的《青年黑格尔与马克思》以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在联系为题,对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思路历程进行深入细致地梳理,较为准确地揭示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对于推进新时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全书分四篇十五章。第一篇主要说明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前提,即主体与实体问题;第二篇从这一哲学前提入手,梳理青年黑格尔派诞生与发展的脉络;第三篇进一步介绍了青年黑格尔的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哲学批判、社会批判,勾勒出青年黑格尔派分化、解体的思想路径。前三篇揭示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哲学问题及其形成、发展和自我批判的全貌,描绘出马克思哲学思想由之诞生的哲学土壤,在此基础上,第四篇阐述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和他的新的哲学观念的萌芽,即“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草创”。简而言之,全书系统论述了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诞生基地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思想,和马克思对它的革命性批判,揭示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路线图。
导言 让历史出场
第一篇 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前提
第一章 “先验自我”的构建与哲学、宗教的划界
第一节 “先验自我”的构建
第二节 哲学与宗教的划界
第二章 “绝对自我”的逻辑设定与理性主义的道德宗教
第一节 消解“先验自我”独断论成分的“绝对自我”
第二节 理性主义道德泛神论的宗教哲学
第三章 实体与主体无差别的同一与启示神学
第一节 作为直接真理的实体与主体的“绝对同一”
第二节 非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的启示神学
第四章 实体与主体、哲学与宗教的思辨统一
第一节 实体即主体
第二节 泛逻辑主义的宗教哲学
小结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
第二篇 青年黑格尔派的诞生与发展
第五章 作为一个学派的青年黑格尔派
第一节 知识考古学语境中的政党界定与青年黑格尔派
第二节 知识考古学语境中的政党、派系与青年黑格尔派
第三节 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政治主张与党派
第六章 施特劳斯的实体哲学
第一节 实体哲学的宗教背景
第二节 “神话说”的实体哲学
第三节 实体哲学的反响
第七章 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
第一节 基督教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基督教的起源
第三节 宗教异化论
第八章 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立场的宗教批判
第一节 从康德到黑格尔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哲学立场及其潜在的张力
小结 黑格尔思辨哲学的世俗化
第三篇 青年黑格尔派的分化与解体
第九章 宗教批判的政治化
第一节 从实体哲学出发的短暂的自由主义宗教批判
第二节 以自我意识哲学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政治批判
第三节 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怀疑与民主主义的政治批判
第四节 马克思与卢格的决裂
第十章 从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
第一节 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
第二节 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
第三节 从“自我意识”到“人民理性”
第四节 对黑格尔哲学的怀疑与动摇
第十一章 从宗教批判到哲学批判
第一节 从黑格尔的学生到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者
第二节 神学的秘密就是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秘密
第三节 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深入批判
第四节 费尔巴哈与施特劳斯、鲍威尔的哲学之争
第十二章 从政治批判到社会批判
第一节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本质影响
第二节 作为现象层面的社会批判与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初始批判
小结 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怀疑与批判
第四篇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第十三章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与新世界观的萌芽
第一节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第二节 对国民经济学前提的哲学批判
第三节 对“共产主义”思潮的哲学批判
第十四章 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初步清算与新世界观的初步归纳
第一节 “三大批判”的推进与“感性活动”的新进展
第二节 作为批判核心的哲学批判与“感性活动”的具体化
第十五章 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彻底批判与新世界观的草创
第一节 对施蒂纳批判的批判
第二节 对费尔巴哈的清算
第三节 新世界观的草创
小结 全新的哲学境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