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史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规划并陆续出版的一套大型学术书系,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重点图书项目。“百科史学”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坚持原创性、权威性、独特性的出版理念,选题多为近现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口述史、传记、回忆录及史学著作,绝大部分图书系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李立编著的《中国远征军(滇印缅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是其中一册,口述者多为第一次参加远征缅甸作战,以及驻印军在印度生活和后来的反攻缅北作战的亲历者,他们的口述全面地还原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原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远征军(滇印缅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台湾中研院口述历史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百科史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规划并陆续出版的一套大型学术书系,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重点图书项目。“百科史学”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坚持原创性、权威性、独特性的出版理念,选题多为近现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口述史、传记、回忆录及史学著作,绝大部分图书系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李立编著的《中国远征军(滇印缅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是其中一册,口述者多为第一次参加远征缅甸作战,以及驻印军在印度生活和后来的反攻缅北作战的亲历者,他们的口述全面地还原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原貌。 内容推荐 1942-1944年,为保卫滇缅公路,中国政府先后两次派出近30万部队进入缅甸与日寇作战,在付出了10余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全歼缅甸日军。此战中,中国远征军反攻胜利,大放异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能够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李立编著的《中国远征军(滇印缅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口述者为参战将士,他们的口述全面再现了中国远征军历史。 目录 导言 本书口述者简介 第一章 挥师缅甸 一、中国远征军组织的由来 二、远征以前形势 三、在缅军事部署 四、杜聿明与史迪威从合作到分裂 五、二战期问印度纪行 六、赴缅甸接机及随“飞虎队”在仰光作战 七、第一次见到“飞虎队”的P一40战斗机 第二章 血战同古 一、浴血奋战固守同古 二、安全撤退寻求战机 第三章 仁安羌大捷 一、英军丧失斗志撤退被围 二、国军英勇攻击解英军之围 第四章 缅北大溃退 一、放弃平满纳会战 二、乔克巴当上大当 三、棠吉攻克,又转皎克西 四、惨败后的总退却 五、远征军失败原因分析 第五章 兵败野人山 一、野人山英灵知多少 二、不堪回首野人山 三、背戴安澜将军回国 四、浴血热带丛林 五、逃出野人寨 六、随杜聿明撤退野人山 七、唯一走出野人山的女兵 第六章 驼峰航线 一、念奴娇·飞越驼峰 二、印度见到史迪威将军 三、远征军成了冰冷的“摆子军” 四、光荣的岁月 悲壮的历程 第七章 远征归来 一、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二、驻印远征军缅北战役 三、滇西远征军在滇西缅北战役 四、远征军和驻印军与敌作战总检讨 五、美军战俘眼中的远征军将军 试读章节 早在1938年春,我国即开始修筑滇缅公路,于是年12月间初步通车,以后陆续加以修改,成为支援中国抗战的一个重要的交通动脉。可是通车不久,即被英国殖民主义者不断留难,甚至在1940年7月18日英日正式成立封锁滇缅路协定,自是日起英国封锁滇缅路三个月,到10月才又开放。 虽然我们祖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的是人民群众的不可战胜的力量,可是也不能全无外援。外援的最可靠的力量是苏联,而且苏联是抗日一开始首先援助中国抗日的社会主义国家。但蒋介石只相信他自己和依靠资本主义国家。记得在。1940年底有一次官郾会报中,蒋介石对一位交通部次长(姓名已忘记)说:“苏联担任的西北运输工作应全部停止。”这位次长吞吞吐吐地说,新疆尚有许多物资未曾运完,而且都是急要的。蒋介石一听,怒气冲冲地命令他:“你照我的意思办不会错,你不要再想运了,再这样下去,都成他们(指中共及苏联说的)的世界了。”我当时听到有些诧异,觉得苏联援助我国抗日的飞机、坦克、枪炮等都需要大量的油料、弹药补充,为什么要停运呢?特别是我所带第五军的坦克等装备迫切需要苏联的补充,可是慑于蒋介石的淫威,始终未敢出声。 蒋介石坚决站在反共反苏的立场上,当时断然拒绝了苏联的援助。他集中全力经营滇缅公路,任命宋子良为滇缅运输总局局长,设立许多汽车保养站,集中主要车辆担任运输。 由于宋子良搞得一塌糊涂,以后改由交通部部长俞飞鹏亲自兼任总局长,后来并有美国人参加整理,也都不见起色。1941年春又发行修筑滇缅铁路公债一千万美元,发动当地民众日夜赶修路基,很快即将大部路基修好。昆安(昆明至安宁)段于1941年4月通车。 修筑这段铁路时,当地人民激于民族义愤,情绪非常高涨,参加筑路的工农劳动人民极为踊跃,有许多还是由原来津铺、平汉等铁路撤退下来的老工人。修筑这条公路和铁路对于抗日战争起了一些作用,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是主持筑路工程的各级人员贪污腐化、剥削压榨,使广大劳动人民受到重重的灾难。可以说,滇缅路的建筑是染满了劳动人民的血汗的。 在蒋介石集中全力经营这条国际路线时,他同统治云南的龙云发生着尖锐的矛盾。蒋、龙各怀鬼胎。蒋介石企图利用抗日幌子,处心积虑“统一”云南。而龙云则处处防备蒋介石的这一手,坚持龙氏小王朝独揽云南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的局面,关于云南的政治蒋介石不能过问。经济方面一直到1941年前后,云南仍使用它自行发行的“滇币”,军事上则中央军不能人境。 蒋介石这时对龙云所运用的政治手腕是:一面派中央大员如宋子文等人向龙云多方疏通、拉拢,一面以准备远征为理由,将他的嫡系部队先后向滇黔、滇川、滇康边境陆续集中。计先后集中的部队有: 滇黔边境:在兴仁、兴义附近整训的为第六军甘丽初部三个师(第四十九师、第九十三师、暂五十五师);在安顺、盘县附近整训的为第五军杜聿明所部三个师(新二十二师、第九十六师、第二百师)及机械化部队。 滇川边境:在泸州、叙永附近整训的为七十一军钟彬部两个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另有新二十九师马维骥部。 滇康边境:在西昌、会理附近为第七十一军等三十六师。 滇桂边境:第五十四军黄维(以后为阙汉骞)部的第十四师、第五十师、第一九八师。 川黔境内:第二军王凌云部的一九八师、第七十六师、第三十三师;税警总团孙立人部(1941年底编为新三十八师),新二十八师刘伯龙部——这两个单位以后编为第六十六军,属张轸部(另外有远征以后增调的部队未列入)。以上部队大概是自1940年9月间 .日寇侵入越南时即开始集中,但因蒋、龙间的矛盾,长期未能人滇。一直到1941年中英军事同盟酝酿期间,准备双方协力保全滇缅路及仰光国际交通线,蒋、龙之间经过长期曲折的商讨,这年秋冬间,第六军四十九师彭璧生部先开滇缅路担任护路,第五军也开入云南杨林、沾益、曲靖等处。不久蒋介石在云南成立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以林蔚任团长,并成立昆明防守司令部,以我兼任司令。接着第六军九十三师陆续开往车里、佛海布防。至12月间又将新二十八师、新二十九师、新三十八师三个师编为六十六军,以张轸任军长,准备参加缅甸远征。P6-8 序言 近些年,“口述历史”在学术界风靡一时。作为一种史学新流派,虽说发端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然考其源流,实滥觞于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众多形同“口述历史”的经典了。“六经皆史”,其中就有大量的口述。对中国几千年文明延续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论语》,亦不失为一部经典的“口述历史”。班固《汉书·艺文志》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问夫子之语也。”《论语》除了其思想、人文价值外,我们从中亦可探寻到当时的社会制度、礼俗形态和生活方式等,其史学价值自不待言,或可称作“有韵之史记”。《礼记·玉藻》中有言,“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可见,中国古代早就有专门记载“口述历史”的史官了。一个时代的历史,不是由后人写出来的,而是由当世人共同塑造的,对他们言行与感悟的记载才是最真实的历史。今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这套《口述历史辑要丛书》,正是对中国古代“记言修史”传统的传承与光大。 “口述历史”项目最初是由台湾近代史研究所首任所长、著名历史学家郭廷以先生拟订并组织实施的。历时40余年,共收集整理了70多名民国时期名流硕彦的记忆资料。受访者都是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贡献和影响的知名人物,或是与重要人物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士,包括国民党党务要人、民国军政元老、科学教育方面的著名学者、经济及工业界人士、社会名流等,内容涉及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层面。而这套《口述历史辑要丛书》正是从“台湾口述历史”项目所搜集编撰的120余种访谈录中,精心筛选后,按专题分册辑录而成的。这些内容系首次在大陆出版,可以说是继沈云龙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资料》和台湾版《传记文学丛书》之外的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又一史料全、涉及面广、忆述人士关键、史料价值极高的大型系列读物。 中国的近现代是一个命运多舛、艰难困苦的时代,亦是一个奋发图强、英才辈出的时代。这套书里既饱含了当事人血泪沧桑的经历、颠沛流离的人生,以及一种痛入骨髓的情感,也饱含了他们心系社稷、忧国忧民的感叹和抵御外辱、献身民族的理想与志向。这样的历史才是丰厚鲜活、有血有肉的历史。但是,该书的口述者大多是当年国民党的党政要员,其忆述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再加上所述内容皆为个人所见所闻,其中难免有记忆不周之处,亦有主观成见或为名人、友人、亲人讳。这就需要我们阅读时能兼收并蓄、去伪存真。他们许多看法观点,我们不一定赞同,但是我们应该尊重。因为它给我们展示的是历史的另一面,只有多面向的历史才是最接近真实的历史,这也使得这套书的出版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 其一,补阙拾遗。研究历史的人都很明白,离当代越近的历史越难研究。单凭文献研究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局限性很大。许多重要事件,不是没有留下文字,就是重要档案尚未公开,。甚至有许多东西被涂上了太多的脂粉。那么这套口述厉史,或许可以给我们拓展史学空间、廓清历史谜团带来一份惊奇与裨益。 其二,承前启后。按照“春秋三世”的说法,书中的口述者是“所见世”,在今天我们这些人是“所闻世”。我们能听到当世人的讲述,是我们的幸运。但是我们亦有责任把这些“所见世”者掌握的资料记录下来,把许多事情弄清楚,留下信史,这样才有“所传闻世”。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才不会因此而断绝,中华文明才能不断地繁荣发展。 其三,鉴往昭来。回顾近现代的中国,天灾人祸,更迭相加,国破家残,生灵涂炭。如今时过境迁,进入21世纪的中国已与往昔大不相同,国泰民安、物阜民丰,处处散发着和谐之气。然《易经》有云,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出版这套书,不仅是要提供一个认识近现代中国的完整视角,更是要“以史为鉴”以“知兴替”,从而可拒乱,乃至升平,直至万世太平。 愿我中华民族从此复兴,永享盛世。 泛泛为之一序,无以益其善美。 辛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