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德·戈德伯格和保罗·斯特潘斯基编的《精神分析治愈之道》是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的最后遗作,它是精神分析学的重要一章。它表明了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概念的发展状态。它产生于科胡特与同仁们的讨论,有些则是他对《自体的重建》一书出版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回答。然而本书并未局限于对《自体的重建》一书的探讨,因为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引导科胡特形成了一套有关分析性治疗的治愈本质的假设,这个假设与他早期有关治疗的观点有根本的不同。沿着这种理论进展,在各种主题的探讨中,科胡特尤其对共情概念、俄狄浦斯情结的发生状况、防御与阻抗的本质,以及各种形式的自体客体(selfobject)移情等进行了详尽探讨。本书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科胡特对自体心理学中尚未被研究和有待最终解决的问题的清晰描述。
海因茨·科胡特著,阿诺德·戈德伯格和保罗·斯特潘斯基编的《精神分析治愈之道》是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的最后遗作,不仅回应了针对《自体的分析》与《自我的重建》的批评,而且从根本上修正和发展出了完全不同的精神分析治疗的思想基础,并对共情、俄狄浦斯情节和自体客体转换等核心概念作了细致的阐述;结合重新评估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实践,陈述了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并通过临床案例,着重强调了精神分析治愈的本质。
第一部分 自体的重建:回应与反思
第一章 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可分析性
第二章 对阉割焦虑的再思考
第三章 科学客观性的问题与精神分析治疗理论
第二部分 精神分析治疗的本质
第四章 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的再思考
第五章 精神分析的疗效:以自体心理学的发现为基础的初步声明
第六章 精神分析的疗效:自体心理学对治疗进程的重估
第七章 自体心理学对防御和阻抗的看法
第八章 对自我分析功能的反思
第九章 共情在精神分析治愈过程中的作用
第十章 自体客体移情及其解析
附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