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史(藏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蔡巴·贡噶多吉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红史》(亦名《乌兰史册》,为《红史》的蒙古语译名)系藏族重要历史典籍,由蔡巴·贡噶多吉撰著。《红史》创作于第六饶迥火狗年(公元1346年),成书于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四世活佛乳必多吉由内地回到西藏之年(第六饶迥水兔年,公元1363年)。它记述了印度古代的王统及释迦世系;介绍了汉地历代皇帝的事迹以及从周代到南宋的历史;简述了蒙古、西夏的王统;重点介绍了吐蕃王统、佛教后弘的产生、阿里王统和萨迦、噶当、噶举、帕竹、止贡、蔡巴等各教派的传承历史。

内容推荐

蔡巴·贡噶多吉著的《红史》在藏文历史书籍中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史籍。记述了印度古代王统及释迦世系,汉地历代皇帝的事迹,蒙古王统和西夏史迹。重点记述了吐蕃王统和萨迦、噶当、噶举、帕竹、止贡、蔡巴等各教派的源流、世系和有关历史。作者不仅引证了大量的藏文史籍,在记载汉地与吐蕃的历史时,参考了《唐书·吐蕃传》;记载蒙古王统时,参考了元代宫廷秘籍《伯尕托钦》等史籍。该书详细地记述唐和吐蕃的关系,特别是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和亲的史实,还重点记述了元朝和西藏地方各教派的关系。

目录

一、众人共敬之王的世系

二、薄伽梵(释迦牟尼)的历史三次集结教法传承及佛法住世的时期

三、印度王统简述释迦灭寂年代的算法

四、汉地由周至唐的历史简述

五、由汉文译成藏文的唐朝历史中的唐朝吐蕃历史简述

六、汉地由梁至南宋的历史简述

七、西夏简述

八、蒙古(元朝)简述

九、吐蕃简述

十、佛教后弘的产生

十一、阿里的王统及佛教弘传

十二、萨迦派世系简述

十三、萨迦派历任本勤

十四、教法传承 戒师传承 因明传承

十五、班钦戒律传承

十六、噶当派传承

十七、噶当教典派的传承

十八、噶当教授派传承

十九、噶当派道阶派传承

二十、桑浦寺世系

二十一、噶举派总说

二十二、塔布噶举

二十三、噶玛噶举

二十四、帕竹噶举和止贡噶举

二十五、蔡巴噶举

二十六、元成宗完泽笃赐给乌思藏僧人的《优礼僧诏书》

重要名词注释

藏族古籍《红史》评介

译后记

试读章节

一、众人共敬之王的世系

最先,应当讲述众人共敬之王的世系,这是因为其最早产生而且最为高贵的缘故。最初,三千世界形成之时,世界为一大海,海面上有被风吹起的沉渣凝结,状如新鲜酥油,由此形成大陆。此后,有一些极光净天的神祗死后转生此处为人,他们身具光明,能够空行,依靠静定喜乐之食生活,能够无限长寿。此时,星辰、季节、男女俱无分别。其后,有一人发现地醍醐滋味甚美,渐次众人皆取食之,由此身体变重,光明消失,星辰、季节、昼夜等产生。地醍醐食尽后,依次有甘露、观音土、谷芽菜、不种自生之庄稼生出,因取食此等食物,人生男女之别,出现交合之事,时感羞愧而盖房居住。此等不种自生的庄稼并无人照管和占有,何时需要,即可割取,割后再生。后有人提议众人将粮食储积,因此粮食成为防灾的储存品。有一人未得别人同意强行拿取,为了对其惩罚,众人商议,选举一身体健壮、行为正直之人为王,断决其事,其后使其人总管事务,称其为众人共敬之王。众人将秋收的六分施给众人共敬之王,此王就是人间最早的国王,此时众人被称为众有情。众人共敬之王的儿子是俄则,人们称为“过来”,俄则的儿子是格瓦,人称为“斜眼”,格瓦的儿子为格却,人称“云嗓子”,格却的儿子为索江帕,人称为“椰子脚”,这五人合称为最先之五王。索江帕头顶长一种瘤,穿破后生出额乃努王,统治四大洲、四大天王、三十三天转动金轮。从额乃努王之右腿上生出则巴,统治四大洲,转动金轮。从则巴的腿上生出列则,统治三大洲,转动银轮。从列则的腿上生出则巾,统治两大洲,转动铜轮。从则巾的腿上生出则丹,统治一大洲,转动铁轮。以后合称转轮五王。此时为元劫时期,有拘留孙佛降世。从则丹的儿子桑波开始王统依次下传三十代,有贡尼俄赛王,他的后裔在普陀洛伽国传一百代,此后在无军国传五万四千代,在波罗匿斯国传六万三千代,在根巴拉国传八万四千代,在大象城传三万四午代,在圣石城传五千代,在仲格德地方传三万二千代①,在甲哇勒甲哇地方传三万二千代,在伽努古擦地方传一万二千代,在赞巴地方传一万八千代,在达里仓地方传二万五千代,在达玛勒传一万二千代,在巴塞城传一万八千代,在嘉波喀传二万五千代,在波罗匿斯国传一百代,在扎尖地方传八万四千代,在波罗匿斯国传十万代。此时为三分时,世人寿命为三万年,有拘那含牟尼佛降世。此后在无军国又传十万代,在未特那又传八万四千五十代,在兖都朗巴又传七万七千代,在波罗匿斯国又传一百代,至支支国王,此时为二分时,世人寿命为二万年,有迦叶佛降世。此后,在普陀洛伽国又传一百代,有那瓦巾王出世,那瓦巾王有两个儿子,乔达摩出家为僧,巴那达扎继承王位。这时有一无赖男子白玛扎勒因争风吃醋,杀死妓女卓瓦桑姆,却将刀子抛在乔达摩的草屋中,乔达摩发现后拿去交给国王,国王不知其无罪,亦不知是其兄长,乃将乔达摩杀死。乔达摩临刑前遇见堪布仙人多那,在回答多那的询问时,乔达摩证实自己无罪,故死后变为堪布色尔多。乔达摩死时心念仙人多那之言,种子与鲜血一起滴出,变为两个肉蛋,穿破后生出两个男孩,放在甘蔗园中,堪布色尔多给一个男孩起名为尼玛日,另一个起名为布仁香巴,并养育他们。后来巴热达扎死后无嗣,众人寻找乔达摩,堪布色尔多讲述先前无辜被杀,遗留二子的经过。于是众人迎回两个男孩,立哥哥尼玛色为王,亦无子而死,又立弟弟布仁香巴为王,其子孙称为布仁香巴族(即甘蔗族)。其后裔在普陀洛伽国传一百代,为帕吉波王,他有四个儿子,而王妃死去,又续娶另一有权势之王族的女儿,续娶时立约,若后娶之妃生子,则立为王。后来后娶之妃生一子,名王子嘉师噶。因为要立其为王,前妃所生的四个哥哥与他们的妹妹都遭放逐,在恒河边上仙人迦毗罗的住所附近用树叶搭建房屋居住,以打猎为生。其后,王子兄妹们长成。经仙人允许,异母兄妹共居,后代繁衍,迦毗罗和勒丹二地皆成为大城镇。后来王子们的父亲向人询问王子们的情况,听到上述事情后,因彼等兄妹共居之事,惊叹道:“释迦”!“释迦”!释迦族一名即由此而来。父亲死后,由嘉师噶继位,又无嗣而死,乃由前妃之四子依次继位。三个哥哥都没有儿子,弟弟冈吐巾的后裔在迦毗罗传五万五千代。此后有十乘王,这十位国王之后为徐丹王。徐丹王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僧格赞木王,一个是僧格扎王。僧格赞木王有四个儿子:净饭王、色噶则俄色、杜智色、蔡梅色。净饭王有二子:薄伽梵、仲噶波。色噶之子为嘉哇、桑丹。则俄色(应为杜智色)之子为敏钦、玛格巴。蔡梅色之子为贡噶波、勒敬。薄伽梵之子为罗喉罗尊者,以上共计有国王九十二万一千五百零一代,加上薄伽梵和罗喉罗尊者为九十二万一千五百零三代。罗喉罗尊者以后,释迦族长系的传承断绝。

P2-5

序言

近年来,“国学热”在海内外不断升温,“大国学”理念受到许多国学大家提倡。国学之兴,彰显着中华文化纵贯古今的传承和认同、横跨四海的魅力和影响。国学之大,在于其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在于其厚重深邃、历久弥新。《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本着传播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宗旨,觅不朽于浩瀚,收录了包括汉、藏、满、蒙、回和西南各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传世作品,希望能帮助捧卷品读的朋友,从中启迪智慧、激荡情怀、汲取力量。

文化有渊源,但文化无疆界,中华文化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能够向世界展示我们继承独特文化传统、独特历史命运、独特基本国情的鲜明中国特色,展示我们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展示我们兼爱非攻、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平发展理念,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当前,全世界都在关注和聆听中国。我们负有责任和使命,推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

文化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根本要义。国际传播是文明交流、民心沟通,不是灌输教化、强弱分明;是润物无声、滴水穿石,不是立竿见影、一役之功。以文化人、以理服人,本身就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契合我国的国家形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作为我国主要国际传播媒体,一直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努力搭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通过65种语言的文化节目、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吸引了数以亿计的海外受众和数以万计的汉语学员,许多国家的朋友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对中国的典籍和故事津津乐道。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推出《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正是我们深化文化传播的一次新的努力。

“居高声自远”,站在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高地上,我们有信心把中华文化的思想价值和智慧光芒传播得更远,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

后记

对《红史》本身的学术价值及海外学者翻译、研究的情况有专家撰文做过论述,故勿需在此重复。但是,在根据民族出版社的校勘、注释本译完《红史》之后,感到仍然有两点需要在此提及:

1.民族出版社的校勘、注释本在内容和质量上都超出国外翻译出版的版本。《红史》的重要性不仅在对吐蕃王朝及唐蕃关系的记述,更主要的是在于它成书于元末,作者本人即长期担任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_的蔡巴万户的万户长,因而,他记载的元朝与西藏佛教各教派和地方势力的关系,成为研究元代西藏历史的重要资料。元朝与西藏的关系,前期是以扶植萨迦教派为主,后期与噶玛噶举和帕竹噶举的关系也很密切,因此这次整理中增补的噶玛噶举和蔡巴噶举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另外,由于《红史》叙述简略,又多宗教用语及古词,所以在理解上往往容易产生歧义。东嘎·洛桑赤列先生为此做了大量的注释,不仅解释了历史事件,提出了其他藏文史料对这些事件的记载的出处,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而且对一些宗教术语及典故加以说明,使读者不仅明了《红史》本身的内容,而且得到对整个藏族文化和宗教、历史方面的知识。东嘎·洛桑赤列先生的这一工作,对于后人学习和研究藏族历史,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2.《红史》的整理、注释者东嘎·洛桑赤列先生,1927年生于西藏工布地区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七岁时被认定为扎西曲林寺活佛的转世灵童,后入拉萨格鲁派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攻读佛教典籍,二十三岁在拉萨考取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拉然巴格西”,后又入拉萨上密院学习密宗,二十八岁时考取密宗“昂然巴格西”的密宗学位。以后在中央民族学院长期任教,1980年被中央民族学院评为副教授,1986年评为教授,1987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后调到西藏大学担任教授。历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常务理事、西藏自治区政协常委、西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第六届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他学识广博,对藏族文学、历史造诣很深,尤其致力于整理、校勘藏文古典名著的工作,为国内外知名的藏族学者。他的著作有:《汉藏历史词典》、《汉藏历史年代》、《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西藏各教派斗争史》、《诗学明鉴》、《西藏目录学》、《论西藏教育》、《西藏中小学藏文文法》、《西藏古籍出版情况》、《东嘎·洛桑赤列选集》、《古藏文生词注释》、《藏汉大辞典》、《藏语大辞典》、《布达拉宫史》、《拉萨志》、《西藏历史档案词汇》、《西藏印刷术》、《西藏壁画》、《西藏佛教》、《西藏历史年鉴》等22部;此外,还校勘、注释了6部藏文典籍,即《贤者喜宴》、《红史》、《颇罗鼐传》、《旧式公文》、《西藏王臣记》和《西藏宗教哲学基础》等。  《红史》的翻译工作,先是由王尧老师倡导,准备由几位同志合作翻译,但后来适逢王尧老师外出讲学,故只能由我们勉力进行。翻译过程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得到了已故的东嘎·洛桑赤列先生和洛桑群觉老师的指教,但是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老师们又忙于别的工作,无暇细顾,因此我们的译文中错误之处一定还不少,真诚希望这方面的专家和读者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红史》汉译本1988年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已经过去了二十七年了。现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此书,这是书所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的一个体现。这次再版我们又进行了校对和一些修改,同时在附录中加了一篇“藏族古籍《红史》评介”,供大家参考。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的领导对此书的出版非常重视,特派优秀的编辑负责此书,对全书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校对和编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为此书做了精心的设计并付出了大量辛勤劳动,我们在此一并向为此书做了工作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庆英 周润年

2015年7月6日于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