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文著的《每天学点艺术常识(图文典藏版)》内容包罗万象,博而不乱,精选出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影视九个艺术门类的内容,每个章节中又分为中外两个板块,将中外常用的艺术知识都包含其中,语言简洁有趣,内容精彩纷呈,不仅适合学生阅读,也适合忙碌的上班族陶冶身心,阅读本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
另外,本书还穿插了各种精美的图片,既包括那些艺术作品的美图,还有艺术家的画像与旧照等,让读者朋友们能够文图结合,犹如置身一座目不暇接的艺术博物馆之中,更加直观、具象地感受到艺术的美!
艺术是人们对美、思想、境界的一种概括与表现,可以说,自人类产生以来,艺术就存在了,成为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的话题。艺术活动也是人类文明史开始的标志之一,代表着不同时期的人类生活场景和文化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想知道人类的发展史,要想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文明传承,要想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和创造能力,就去了解前人留下的这些宝贵的艺术遗产吧!诸葛文著的《每天学点艺术常识(图文典藏版)》内容包罗万象,博而不乱,精选出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影视几个艺术门类的内容,每个章节中又分为中外两个板块,将中外常见的艺术常识都包含其中,精彩纷呈,不仅适合学生阅读,也适合忙碌的上班族陶冶身心,便于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
中国篇
曹不兴为什么被称为“佛画之祖”?
谈论起三国时期的著名画家曹不兴,很多人肯定会把他和“佛画”联想到一起。为什么呢?因为曹不兴可是有名的“佛画之祖”!
据记载,曹不兴是文献记载最早的三国时期的一位传奇画家,擅长画龙、虎、马与人物图。当然,古时候有很多文人都喜欢画画,也擅长画画,但曹不兴能够脱颖而出,在于他高超的写实能力和超群的绘画技艺,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那么,曹不兴的绘画技术有多好呢?根据当时的古籍记载,以及专家们对模仿其手法的画作遗迹的分析来看,曹不兴一改之前“古画”的简略、规范,笔法精细,注重写实,创造了各种生动逼真的形象,为绘画界扩充了题材,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审美风气。
或许是因为名头打响了,或许是因为大家越来越注重绘画这门艺术了,或许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在曹不兴的带领下,绘画一派终于受到了上层文化圈的特别重视,不再只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成了当时比较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并且渐渐成了一个能够影响社会文化的独立的门类。
恰在这时,佛教也慢慢地在东汉时候传人了我国的中原地区。等到了三国时,僧人支谦和康僧先后步入江南,携佛像远游到达吴国,佛教开始在南方地区兴起。这时,吴国国君孙权建造了建初寺,还让人修建了佛像用来布道。曹不兴看到佛像后,便为之画像。
曹不兴画出来的佛画,即使是长达5丈,也能很自然地运笔而成,人物的头、脸、手、足、胸腹、肩背等地方没有一毫失误之处,而且,佛画生动欲活,给人一种气魄恢宏、妙相庄严的感觉,令人仰之弥高,肃然起敬。曹不兴也成为我国最早的佛像画家,被后人称之为“佛画之祖”。
难能可贵的是,曹不兴的画虽然影响深远,但他不藏私,带出了很多有成就的弟子,比如顾恺之等人。或许就是因为他高尚的品格和重视作品的艺术追求,才使得他的绘画能在较高的文化层次上产生一定的影响,才能得到后人的夸赞,与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三人合称为“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与卷轴画有什么关系?
在中国绘画历史上,有这么一种画——就像影视剧里演的圣旨一样,两边有轴,平常是卷在一起,当我们需要看画的时候,就顺着两边的卷轴将画展开。大家知道这种画的名字是什么吗?没错,这就是卷轴画。
其实说起来,中国人对卷轴画这种在纸张或绢布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并不陌生,要知道,卷轴画在我国可是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在这么长的历史岁月中,卷轴画无可厚非地被染上了时代的特色,形成了鲜明、浓厚的民族风格。不过,也是因为卷轴画的历史太悠久了,也有很多古人都研习琴棋书画,于是每个朝代都产生了很多代表性的画家。但是,要说起卷轴画的代表和翘楚,则属东晋画家顾恺之了。
顾恺之也是“六朝四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擅长诗赋、书法,更是曹不兴的再传弟子,绘画技术更是精湛,尤其是人像、佛像、禽兽和山水等主题的画作,非常受人欢迎。同时,他也是六朝时期唯一有画迹传世的画家。
此外,顾恺之作画,并不是一味苦作,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顾恺之作画,讲究“传神”二字,认为作画应该“以形写神”,还应该拥有想象力,能充分调动和运用生活积累,运用形象思维去“迁想妙得”,并在“置阵布局”中讲究画面的处置、构图、剪裁,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虽然画画技术好,但是,他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怎么说呢?对于中国的绘画史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重要。这个时候由于战乱不断,南北虽然处于对立之中,却也是思想大碰撞最激烈的时候,是南北的学术思想交流非常密切的时候,这对于艺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就是在这一时期,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石刻和漆画等艺术得到了充分的滋养和发展,具备了很高的水平,也出现了很多有名之士。
从绘画上来说,这一时期的“画祖”顾恺之和他的卷轴画则最具有代表性了。据记载,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七十多件,可惜的是,现如今流传下来的就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这三幅卷轴画了,而且还都是后人临摹之作。之所以说顾恺之是卷轴画的代表,也是因为这三幅画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较早的卷轴画作品。
现在我们去故宫博物院观看顾恺之的画,还能从年代已久的画像中清楚地看到人物的神情、衣着,用线条勾勒的山水紧劲连绵,如行云流水,十分自然,不得不令人叹服!
P3-5
当你游览天安门城楼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广场上庄重、威严的华表呢?当你看到《蒙娜丽莎》这幅画的时候,有没有困惑它为什么这么神秘呢?当你习惯了用钢笔、圆珠笔写字,是否还记得那些用毛笔书写的字帖、文章呢?当你沉醉于轻盈、优雅的芭蕾舞时,有没有想过这种舞蹈的起源呢?
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你都能回答出来吗?或许有人会说:“天天上课、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关心这些问题啊?”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是难以知道与理解的,也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是有助于我们开拓视野、培养情趣的。这些问题涉及的领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艺术。
什么是艺术呢?它是人们对美、思想、境界的一种概括,包括文学、书法、绘画、摄影、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方面。可以说,自人类产生以来,艺术就存在了,艺术是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艺术活动是人类智慧、思想和情感的结晶,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人类的生活缩影和文化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想了解人类的发展史,要想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文明传承,要想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和创造力,就去了解前人留下的那些宝贵的艺术遗产吧!
为了更通俗易懂地向大家介绍艺术领域的知识,我们编写了这本《每天学点艺术常识》。本书内容包罗万象,博而不乱,精选出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影视九个艺术门类的内容,每个章节中又分为中外两个板块,将中外常用的艺术知识都包含其中,语言简洁有趣,内容精彩纷呈,不仅适合学生阅读,也适合忙碌的上班族陶冶身心,阅读本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
另外,本书还穿插了各种精美的图片,既包括那些艺术作品的美图,还有艺术家的画像与旧照等,让读者朋友们能够文图结合,犹如置身一座目不暇接的艺术博物馆之中,更加直观、具象地感受到艺术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