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作者奥尔罕·帕慕克蛰伏六年动情写就,全球60个语种正在流行。

让一千万人聚集在伊斯坦布尔的东西是生计、利益和账单,但只有一样东西支撑着这茫茫人海中的人们,那就是爱。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讲述嘈杂腐败而又日新月异的城市史诗,天真、正派又卑微的街边小贩的人生传奇。

内容推荐

奥尔罕·帕慕克所著的《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是一个讲述钵扎小贩麦夫鲁特的人生、 冒险、幻想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同时也是一幅通过众人视角描绘的 1969—2012年间伊斯坦布尔生活的画卷。

在麦夫鲁特还是一个生活在安纳托利亚中部穷山村少年的时候,他就不住地幻想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

十二岁时他辗转来到“世界的中心”——伊斯坦布尔打拼,立刻被那些老城消逝、新城待建的景象所吸引。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在土耳其的街道上贩卖钵扎。他与那些在城市繁华外荒凉处的居民一样,渴望致富。但是运气似乎永远都不追随他,他看着亲戚们在伊斯坦布尔暴富并定居;而自己却花了三年时间给一位仅在婚礼上有过一面之缘的女孩儿写情书,最后却阴差阳错地和那女孩儿的姐姐私奔。麦夫鲁特人到中年,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巷里做过许多营生,酸奶小贩、鹰嘴豆鸡肉饭小贩、停车场管理员……

他珍惜自己的家人和妻子,可工作失意、生活窘迫仍不断挤压着他。无论如何,他仍然夜复一夜,漫步在伊斯坦布尔街头,一边卖钵扎,思念自己的真爱,一边琢磨着脑袋里冒出的一个又一个怪怪的东西,这些念头让他自感与众不同。他,一个没钱没地位的钵扎贩子,既属于这个大都市,又在头脑中不停地寻找着另一种生活。

目录

第一章(1982年6月17日,星期四)

 麦夫鲁特和拉伊哈

 私奔不易

第二章(1994年3月30日,星期三)

 二十五年里麦夫鲁特在每个冬天的夜晚

 放开卖钵扎的人

第三章(1968年9月—1982年6月)

 1.麦夫鲁特在村里时

 这个世界要是说话,会说些什么?

 2.家

 城市尽头的山头

 3.在一块空地上盖房子的有魄力的人

 啊呀,我的孩子,你被伊斯坦布尔吓着了

 4.麦夫鲁特开始小贩生涯

 你没资格摆架子

 5.阿塔图尔克男子高中

 良好的教育可以消除贫富差距

 6.初中和政治

 明天不上学

 7.埃雅扎尔电影院

 生死攸关的一件事

 8.杜特泰佩清真寺的高度

 难道那里有人生活吗?

 9.奈丽曼.

 让城市成为城市的东西

 10.在清真寺墙上张贴共产党海报的后果

 神灵保佑突厥人

 11.杜特泰佩和库尔泰佩之间的战争

 我们是中立的

 12.从村里娶姑娘

 我的女儿不出售

 13.麦夫鲁特的小胡子

 契地皮的主人

 14.麦夫鲁特坠入爱河

 这样的不期而遇只会是天意

 15.麦夫鲁特离家出走

 要是明天在街上看见,你能认出她来吗?

 16.如何写情书

 从你眼睛里射出的魔力之箭

 17.麦夫鲁特服兵役的日子

 这里是你的家吗?

 18.军事政变

 工业园区墓地

 19.麦夫鲁特和拉伊哈

 私奔殊非易事

第四章(1982年6月—1994年3月)

 1.麦夫鲁特和拉伊哈结婚

 有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

 2.麦夫鲁特的冰激凌生意

 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3.麦夫鲁特和拉伊哈的婚礼

 卖酸奶人当中的可怜人是卖钵扎的

 4.鹰嘴豆饭

 不干不净的食物更好吃

 5.麦夫鲁特当爸爸了

 千万别下车

 6.萨米哈的私奔

 人为什么活在世上

 7.第二个女儿

 他的人生仿佛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一件事情

 8.资本主义与传统

 麦夫鲁特的安乐窝

 9.加齐街区

 我们将躲藏在这里

 10.擦去城市的灰尘

 我的真主,哪来的这么些脏东西啊?

 11.不见媒婆的女孩们

 我们顺道拜访一下

 12.在塔尔拉巴什

 世上最幸福的男人

 13.苏莱曼挑起事端

 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14.麦夫鲁特在另外一个角落

 明天一早我就去把它要回来

 15.先生阁下

 我遭遇了不公

 16.宾博快餐店

 千万别让人亏待你

 17.员工们的阴谋

 你什么也别管

 18.在宾博的最后日子里

 两万只羊

第五章(1994年3月—2002年9月)

 1.连襟钵扎店

 一件光荣的爱国之举

 2.和两个女人待在一家小店里

 别的电表别的人家

 3.费尔哈特的电力爱情

 咱们离开这里吧

 4.孩子是一样神圣的东西

 让我去死,你和萨米哈结婚

 5.麦夫鲁特当停车场管理员

 又愧疚又困惑

 6.拉伊哈之后

 如果你哭,谁也不能跟你生气

 7.用电消费的记忆

 苏莱曼遇到麻烦事

 8.麦夫鲁特在最远的街区

 狗只对异己号叫

 9.整垮夜总会

 难道对吗?

 10.麦夫鲁特在警察局

 我的一生都是在这些街道上度过的

 11.内心的意愿和口头的意愿

 法特玛还在上学

 12.菲夫齐耶私奔

 让他俩都来亲吻我的手

 13.麦夫鲁特孑然一身

 两人彼此这么合适

 14.新街区,旧相识

 这是一样的东西吗?

 15.麦夫鲁特和萨米哈

 那些信是写给你的

 16.家

 我们谨言慎行

第六章 (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

 十二层的公寓楼

 城市的外快是你应得的

第七章 (2012年10月25日,星期四)

 一座城市的外形和面貌

 只有行走时,我才能思考

 人物索引

 大事记

试读章节

麦夫鲁特和拉伊哈

私奔不易

这个故事讲述麦夫鲁特·卡拉塔什的人生和梦想。故事的主人公麦夫鲁特,一个叫卖酸奶和钵扎的街头小贩,1957年出生于亚洲最西端的安纳托利亚中部的一个小村庄,那里可以远望迷雾湖畔,却一贫如洗。十二岁那年,他来到世界之都伊斯坦布尔,便一直生活在这里。二十五岁那年,他从邻村抢了一个女孩,虽然其中发生了一些怪异的事情,但此举决定了他后来的一生。回到伊斯坦布尔,他结婚并有了两个女儿。他不停地劳作,做过各种营生,类似叫卖酸奶、冰激凌、米饭的小贩,餐馆服务员,但夜晚从未放弃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叫卖钵扎,也从未放弃构筑他怪异的梦想。

我们的主人公麦夫鲁特,高高的个子、健壮、谦和、英俊。他有一张激唤女人怜爱的孩子气脸庞,一头棕色的头发和专注、聪慧的眼神。不仅在年轻时,甚至在四十岁之后,他的脸上依然保留着稚气,依然是女人们心目中的俊男。记住麦夫鲁特的这两个基本特点,有助于对故事的理解,所以我会不时地提醒我的读者。至于麦夫鲁特的乐观和善良—某些人认为是单纯—就无需我提醒了,你们自会发现。如果我的读者也能像我这样结识麦夫鲁特,那么他们也会对那些认为他英俊和孩子气的女人表示赞同,相信我没有因为想给故事添彩而夸大其词。因此,我要说的是,在这本完全依据真实事件写就的书里,我不会采用任何夸张的叙述手法,对于那些怪异的事件,我仅以有助于更好地跟随和理解故事的形式,将它们一一呈现给读者。

为了更好地讲述主人公的人生和梦想,叙述将从故事的中间开始。首先说的是,1982年6月他和邻村一个女孩私奔的故事。邻村的名字叫居米什代莱,隶属于科尼亚市的贝伊谢希尔县。麦夫鲁特第一次见到那个自愿和他私奔的女孩,是在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婚礼上,也就是他伯父的大儿子考尔库特于1978年在梅吉迪耶柯伊举行的婚礼。麦夫鲁特根本无法相信,他在伊斯坦布尔婚礼上见到的女孩也会喜欢自己,她很漂亮,还是个孩子(十三岁)。女孩是堂兄考尔库特的妻妹,因为姐姐的婚礼,她人生第一次来到伊斯坦布尔。麦夫鲁特给她写了三年情书,尽管他从未收到过女孩的回信,可是为他送信的考尔库特的弟弟苏莱曼,一直在给他希望,并让他继续写信。

即便在此刻抢亲时,苏莱曼依然在帮助叔叔的儿子麦夫鲁特。苏莱曼开着自己的福特小卡车,和麦夫鲁特从伊斯坦布尔回到了他们度过童年的村庄。两个朋友背着所有人,制订了抢亲计划。按照计划,苏莱曼将在离居米什代莱村一小时路程的地方,等待麦夫鲁特和他抢来的姑娘,当所有人认为两个恋人去了贝伊谢希尔方向时,他将载着他们朝北行驶,穿过群山,送他们去阿克谢希尔火车站。  麦夫鲁特仔细地把计划琢磨了四五次,冷洌的水池、涓细的小溪、丛林密布的山头、女孩家的后花园,诸如这些重要的地方,他都已偷偷地去察看了两回。半小时前,他从苏莱曼开的小卡车上下来,走进路边的村庄墓地,看着墓碑祈祷,祈求真主保佑他一切顺利。他不信任苏莱曼,这点他对自己都不敢承认。他想,如果苏莱曼没开车去水池边,那个他们约好的地方,怎么办?因为会搞乱脑子,他禁止自己去想这个可怕的问题。

麦夫鲁特身穿一件蓝色衬衫和一条新的布裤子,那还是早在他和父亲一起卖酸奶的中学年代留下的,是在贝伊奥卢的一家商店里买的,脚上的鞋还是当兵前从苏美尔银行开的商店里买来的。

天黑后不久,麦夫鲁特摸近了残缺的院墙。姑娘们的父亲是歪脖子·阿卜杜拉赫曼,他们住的白房子的后窗一片漆黑。来早了十分钟,他无法控制自己,不断朝那扇漆黑的窗户张望,他想起了过去抢亲时陷入血仇陷阱而被打死的人、黑夜奔跑时迷路而被抓的人、因为女孩最后一刻放弃私奔而尽失颜面的人。他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告诉自己真主会保佑他的。

狗叫了,窗户亮了一下又黑了。麦夫鲁特的心狂跳起来。他走向房子,在树间听到了一声响动,女孩悄声喊着他的名字:

“麦夫—鲁特!”

这是一种充满爱怜的声音,来自一个读了他当兵时写的情书、信任他的人。他想起了那上百封蘸满爱情和渴望的情书,为了说服美丽的姑娘而愿意付出一切的承诺和美好的梦想,最终他成功地感动了姑娘。他什么也看不见,在这神秘的黑夜,他梦游般径直朝发出喊声的地方走去。

在黑暗中他们找到了彼此,自然地牵起手奔跑起来。但刚跑了十几步,狗就狂吠起来,麦夫鲁特慌乱中迷失了方向。凭着本能,他努力向前跑,但脑子一片混乱。夜色中树木忽隐忽现,犹如一堵堵水泥墙擦身而过,仿佛就在梦里。

就像计划中的那样,跑完羊肠小道,一段陡坡出现在麦夫鲁特的面前。岩石间蜿蜒而上的窄道越发陡峭,仿佛直指乌云密布的漆黑夜空。攀爬了近半小时后,他们继续在坡顶手牵手不停地奔走。在这里,可以看见居米什代莱的灯光,还有后面的杰奈特普纳尔,他出生长大的村庄。如果有人追来,为了不被抓回村子,甚至为了应对苏莱曼的另外一个秘密计划,麦夫鲁特凭着本能朝相反方向走去。

P3-5

书评(媒体评论)

帕慕克作品里最令人愉悦的一本小说,也是新读者深入了解这位文学大师最好的入口。

——《华盛顿邮报》

伟大、真挚,叉令人动容的一部关于伊斯坦布尔的编年史,不同章节中细节的丰富程度可以媲美市面上任何单行本小说。帕慕克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政治激荡这一大背景下小人物们的日常。麦夫鲁特这个角色以及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都令人难以忘怀。

——《华尔街日报》

在奥尔罕帕慕克的疯狂里有卓尔不群的才华。

——翁贝托埃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5: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