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杨瀛文集(上下)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杨瀛文集》共分上、下两卷,上卷曰《人到世上》,下卷日《草野秕子》。

《人到世上》一卷,是先生呈现给我们的一份大礼,是一个勤奋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老者一生心血的精华。书中蕴含的对于治家、立世、学习、保健等方面的辩证思考,或摘录名言警句,或阐释自己的见解.但无一不是至深至精。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作者与子女后辈的谈话、书信中精辟的内容。

《草野秕子》一卷为作者多年来所写的古体诗词以及部分现代诗。

内容推荐

《杨瀛文集(上下)》为个人文集,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散文、随笔,蕴含了作者杨瀛对于治家、教养、学习、立身处世等方面的辩证思考。下卷为作者多年来所写的古体诗词以及部分现代诗。本书是一位老者生活经验的概括,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目录

(上卷)

 品读老杨(序)

 夕阳未了情(序一)

 秕子弁言(序二)

 又来一生献绿忙(序三)

 家道

综述

孝敬

爱情

教养

 学习

 立身处世

 辩证

 保健

 后记

(下卷)

 第一辑 旧体诗韵

题己

花烛夜

《青春之歌》读后

七绝·自持

七律·记事

七律·魇梦

七律·沙尘暴

辩证入门

蓄志

杨柳花

感事杂咏

问春

中伤自慰

述怀

七律·答友人问家事

闻惊记(两首)

七律·怀念周总理

七律·给毛主席制花圈.

无题

问天

见轮胎有感

暮春雪霁.

七律·生日述怀

致病者

机耕

心事(二首)

夤夜请医

送王勇参军临别赠言

七律·治山致富

纪念朱总司令诞辰九十二周年

七绝·梦喻

读《鲁滨逊飘流记》

七律·面谢

在秦川

七律·盩厔桥上

七律·东口

七绝·读书

致园丁(两首)

七绝·变

祁连情

七绝·唐汪接杏

七律·政府楼上会诸老

七律·牡丹亭中口占

季春雨夜

看电视剧《古墓悲歌》有感

偶题

别唐汪

题《唐汪日记》

七律·东乡玉人

七律·望旰

中秋夜随笔

走白杨

握别赠句

登山

石心

黄昏雨

七绝·糊涂过早

七绝·丧场

七律·春歌

七律·冒雪聘礼

庚午生日记实

东西系念

故旧幸会话《秕子》

七绝·春情

七律·咏芨芨(三首)

与东乡朋友的劳务协作

想仲强(三首)

七绝·春不老

七律·踏春剪影

五律·小别

七律·答友人问路

父子初登嘉峪关(两首)

七律·西望西

七绝·七夕

七律·孤身盼月

七巧感怀

批书梓里

七律·中秋

五绝-题玉人登峰照

七律·听

七绝·握

五绝·忧风

题夕晖照

七绝·澳门回归

七绝·文明户

五律·先妣二周年纪

七律·灞陵桥观光

赞孺珍书法

致宝宝芳芳升学

七律·战SARS

七律·孙女弥月赋

七律·中秋

七律·六十周岁过中秋(两首)

总书记从我心中走过

七律·丁亥中秋夕

七律·英才赞

七律·赋诗(两首)

在西岩牡丹园

七律·题《九曲黄河阵图》

七律·奥运北京

七律·上坟

七律·家宴

和常霖同学诗(两首)

七律·人——是灵动的风景

七绝·凤城逢陈玑

还书

七律·留给孙儿雅龙

“甲流”流行期的几事感慨

七律·求索

七律·观书有感

庚寅上坟日

生日讴歌(四首)

七律·勉示芸郁

七绝·策励茏郁

七绝·致外孙女红霞升学

七绝·警示

七绝·得砚偶成(两首)

七律·前途

七律·祝婚诗

五律·生辰感慨

七律·雪

七律·解嘲

题《佳偶呢喃图》

七律·草兴

题《春景图》

七律·家语

中寨百货市场改建开工献词

无题

咏内官

七律·贺新居

七律·造访孙彦林先生

附彦林先生原诗

七律·规劝

五绝·题《花鸟图》

七律·慈帏弃养

七律·求知

七律·新柳

七律·诒喻芝兰

七律·牡丹魂

七律·曾孙

七律·寻宝地

暮兴

附:陈先生原诗:

异能有为刘岐江(两首)

中秋节

七律·又遇张仲泰老师

七律·苋郁·喜得第七孙(两首)

趣忙

七律·甲午生辰

处理家事的手札后缀诗

七律·无题

七律·哭棣(两首)

七律·创作

七律·莉莉索句回赠一枝君子兰

七律·内官商贸中心开业庆典

接彦林君贺信依韵酬和

示儿·桢子生日

七律·情系桑梓

七律·感恩.-

七律·赠二仙庄人附刘树武诗

七律·生辉山庄

专辑之一·采风剪影

 世变

 七律·梦成真

 七律·石门恋

 七律·佛殿颓垣感

 七律·观赏怀故

 七律·即圆绿化梦

 七绝·“咋存下来的文物?”

 七律-采风感触(两首)

专辑之二·安定·月圆·追梦”

 七律·晚会即兴

 月圆追梦怀孔圣

 七律·感谢小赵

 七律·拙作即将付梓而感怀

专辑之三·海南六日游

 七律·初飞南国

 海之情

 七律·天下第一弯

 排律·遂愿

 排律·天堂问路

 游鬼城

 五律·登南山

 五律·盘中餐

 无题

 五律·论宝

 大海

 第二辑 词苑风采

东风颂·看电影,学填满江红调

西江月·雨雪行

江月令

巫山一段云·听中央5号文件有感

卜算子·大势

江月令·饭桌寄语

江月令·扉页题句

卜算子·中秋寄语后

江月令·己已中秋

江月令·读桢子静宁电大毕业饯行诗

思帝乡·失恃守丧

阮郎归

霜天晓角·中秋夜奠母

苏幕遮·咏时

鹊桥仙·生日悼母·

江月令.与右丰学校全体师生欢度“六一”节

芳心苦

玉交枝·病中伉俪

玉交枝·挽夕阳·

寿南枝·生日忆想

水仙子过折桂令·生日填词

东风第一枝·绽《安定文化》

 第三辑 异体谜语

对口吹

咏满路旁的特别塑像

求爱信的缩写·

不尽然

赠小军(四首)

五绝·赠何斌强同学

七绝·观崔双胜画偶题

答周先生

与陈玑君切磋诗联·

新编安定地名谜(谜底)

春节灯谜(谜底)·

 第四辑 藏头嵌字

咏杨

凤翔

七绝·咏当家

七律·书雕东乡族人家

何老师雅正

中山桥上

七绝·留别

七绝·再问春

见滕老师书法有感

承赐墨宝

看《寇准背靴》

赠唐文国

赠友人

乡思寄桢子

复桢子

答晓梅问名(三首)

七绝·答海宽

感谢

示儿

嘱海荣

七绝·感时撰句赠吴老

七绝·盼秋实

闻树森又当文书(四首)

年端饮食即兴(四首)

挂画

七律.思校友赠墨宝即兴作藏头

七绝·贺陈先生,

望二郎想“花儿”

七律·庚寅除夕

绝句·送荟郁一中报名

赠高经理

游山忆景君

嘱葆郁

藏头绝句

 第五辑 回、环文诗

环文笑语

藏头回文

有感偶得

感念

 第六辑 对联精选

唐汪联·书雕廊壁留念

不只赞颂白杨

白杨村速写

黑石山好

为内官商贸中心大楼奠基礼联

七旬自撰联

 第七辑 民歌·花儿

民歌·花儿

 第八辑 现代诗囿

浪花

杨苗的志向

一个希望

口粮

哭奶奶

恸怀亲人

春播

旱苗

忆友

行路难

交公粮晚归遇雨

青杨梦

识友

寄王勇

记烧灰

修建民校见闻

自惭

犁铧赞

悼火柴盒

笑声

葵花和墙头草

记拜访杨老师

步春拾零

黑燕麦的困境

暴风雨后见彩虹

你的心胸

献给病床前的玉兰花

知足常乐

月光下的旋律

端午游记

在酒泉

心儿在思念

眼睛的祝福-

顺口溜

把酒裁句

东乡三餐记

叹息

做水磨石

思花偶题

登山杂记

洮河边断想

登山笑事

“一纸情”赞

中秋夜话

寄语爸爸

黄昏浪浪滨河路

生活

初尝《琼瑶·小说选粹》

你是什么?

时光已到晚秋

我喜欢——

深秋的杨叶

和桢子《真想》

附:树桢原诗

联想二题

惜花

想你

四月的——

是水,不管是谁

附桢子原诗

门在手上

回声

秋神

局部一点

放牧

黄土坡的浪

山旮旯儿的人

弄瓦之歌

逢芊芊周岁,撰句共祝孙儿女

登山

“逼”上会川

送——接幼儿

中五班的作品

除夕驰念

寄梦

自度曲儿唱内官

署都月圆追梦

 跋

 源自心灵的震撼

试读章节

孝敬

母爱浇开了人性的光华,“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况人乎?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是对母爱的敬意。虽然无论多么珍贵的东西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但母爱的精神却在那一刻达到传递,不论是反馈,还是播撒,她让人类的情感由此升华。母亲不纳,因为她的无私,她在付出的那一刻就没想过要有回报,她的付出就是她的快乐,她的伟大就在于她的奉献。

母亲将生命给予每一个人,告诉他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作爱。于是孩子长大了,长成人了,他知道了自己也应该将母亲给予的爱给予别人。这种爱就一代代传递下去——通过母爱,通过母亲的爱。

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弟子规》一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书中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有关几段简解和故事顺记于此。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能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孩子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戒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中的黄香九岁时,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当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确有规律,做事要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昕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亲情绪较好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严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

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P23-24

序言

夕阳未了情

我四五岁的时候,晚上睡在奶奶的怀里,听着奶奶像唱歌一样背诵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奶奶唱,我也跟着唱,唱着、唱着,我睡着了,奶奶还在唱,直到她发现我睡着的时候才停止了唱声。

奶奶夜夜如此唱着,我也渐渐地会唱了。我会唱了,却不懂其中的道理.只图好听。奶奶也不懂,可有一句她懂,就是“幼不学,老何为?”她懂,我也就懂了。还有两句,她半懂,就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她还“石头瓦渣”地讲了一大套,这一讲,她半懂,我却“全懂”了。这一懂,大大地启发了我学习的兴趣,于是便下了决心从奶奶的唱声中学,跟小朋友玩耍中学,听大人的谈话中学,我的脑袋里装了很多“知识”。

后来我上学了,学会写日记,便把一天学到的新知识写在日记里。司惜只上了四年半的学(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初一半年)就辍学了,参加了农业社的集体劳动,但我的学习并没有辍止,在耕耘中学,在收获中学;眼望着那天空中变幻莫测的行云学,耳听着那枝头上娇歌婉转的鸟鸣声学;在轰轰烈烈中学,在饥寒交迫中学。正像朱熹说的:“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我把学到的新知识同样写在了日记里。

我以学到的知识来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发挥。

以后,我成家了,有了孩子。我就以从别人口中和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再加上自己推理而得来的知识,建立自己的家庭,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用这种知识在社会上待人接物,帮助我做好一切应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理想。

“热爱生活.就会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热爱生活,就会不断有新的知识有新的追求。我在前进中以学到的知识为基础,辩证思维,发觉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发展新知识。时时践行着。

现在,我已跨入垂老之年,回想一生,碌碌无为,但我很乐观,乐观源于学习。我也很幸福,从不背精神包袱,“满目青山夕照明”,近二十口人的大家庭,和睦融洽,上慈下孝,这给我晚年生活增添了许多恬静、快乐和温馨。

人到晚年,总想留点东西给后代,留什么呢?我一没钱财,二没贵器。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当年奶奶夜夜对我的“唱歌”声,奶奶当时的心情肯定跟我现在是一样的。奶奶留给我一生用不完的财富。我也学着奶奶给后代留一些精神食粮.我一生是靠精神食粮活过来的,我的孩子虽没有多大作为,但却很诚实,这也是靠那精神食粮养育的结果。于是便把“我学过,我做过,我说过”的从我多年的日记本里搜寻归纳,分项整理出来,编印成册,留给他们。  人心若路直行好,世事如棋宽着高。

事可向心宁任怨,功难藉于敢辞劳!

杨瀛

2014年9月

后记

(一)

我,似生长在“苦瘠甲天下”、干旱穷窭的黄土梁上的一株杨苗。杨属木,喜水。可黄土梁上所含的水分太少太少了。先人期望这苗长成有用之材,在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把理想、希望寄托在朦胧的玄理上面,苦思一番,从起名人手,用一个相应的好名字来改善一下恶劣的环境。于是便把世界上的全部水用来做了大名,从此人人呼喊这株苗为“瀛”。然而这种起名可能有同于“揠苗助长”的做法,黄土山梁哪能承受住这么多的水啊!所以这株苗便在漩涡式的环境中挣扎了三十多年。后来,这株苗萌生了自己的想法:大名是先人给的.不能随意改动。便自出心裁地运用复原相辅相承的办法,把世界全部地域请来再加一个春字做为“表字”,就叫“寰春”,“寰”与“瀛”自相融合,构为一体,一个“春”字便给这株苗予以精神,予以希望。正好!刚过而立之年,中国社会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革,这株苗也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东风,如温馨的春意沁人心脾,于是乎这苗精神倍增,开始舒枝展叶,扬花放蕊……沐风雨,搏旱魔,蓦然回首,而今已是七旬将奇。

先人的期望很高,自身的挺劲很强,虽经七十年的砥砺,也没长成个多大用材。真愧对大自然恩赐的一席之地,愧对壤土多年的供养。不过,就从即将飞入广宇的片片黄叶来看,也不枉到世一回,每一张金色的叶片,纹纹道道,记述着一段经历;每一张金色的叶片.密密麻麻,叙说着一个故事,碰上个热心者,把他串联起来,将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反映。现在它借着强劲的金风,在舞蹈、在歌唱,向大自然演奏着土味的情曲。最后它回归壤土的怀抱,再化营养,促成又一个春的温馨,萌发春的绿意,配合阳光雨露酿造一派翠微.让一层层滚动的绿浪覆盖了黄土山梁。“苦瘠”将永远成为历史。

(二)

人到世上,不由自主的咀嚼着五味的生活。这咀嚼的时候.是一种感受;咽下去的时候,百感交集,又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在体内运转着,慢慢地进入领悟;突然发狂,将这种悟性喷吐出来的时候,却成了一种享受,这种享受是对己而言。吐出来的东西,别人当垃圾,自己当珍宝,敝帚自珍,把它收集起来,时不时地欣赏着,也自我陶醉几回,后来却认为这不免太浅薄。真的太浅薄!因本身还在底层摔打着.“搂、打、腾、封、踢、蹬、扫、挂。”不过是“井蛙”之技能。所表现的任何招式都还带有寂寞的底色。那么,本该耐得寂寞,却又不甘寂寞,心中始终没有沉默,醉心于锤炼锤炼,积累积累,先将功底加厚,再渐渐地使自己灵性清澈,胸怀空明,到那时才能领悟鸟呜虫叫所传递心声的信号,才能参透花艳丽草葱茏所表现自然规律的形式。于是将吐出来的东西再咀嚼,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磋磨成人味之品。

(三)  经几十年的辛劳,捡拾了一些“秕子”,同时痴心地反复培植,直到今天,“秕子”才萌发了新芽……

秕子心中启嫩芽,全凭湛露润尘沙。

当年每每风嘲笑,现在常常雨饰夸。

山借春晖千壑秀,地接瑞气万川华。

得时绿浪酬乡土,挽住秋光系彩霞。

在作品修改、整理、编撰过程中得到了很多老师,朋友的鼓励和帮助,李万龙老师、陈玑学友、张小军女士对手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审阅,并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

赵东平先生在忙碌的工作中挤时抽空,加班加点,化了近两年的时间进行打印并反复校正。

安定区文化馆孙彦林馆长的热情帮助,对文集的问世给予大力支持.并在百忙中欣然作序。

王军先生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应邀担任责任编辑。邵继红先生为本文集精心设计封面及版式,编印彩图。

在此,我谨怀至诚的敬意,表示衷心感谢。

另外,我的儿孙也为本书的问世费了心,出了力,我就将此书留给他们作为谢意。

杨瀛

甲午小春于凤城宏通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