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雾霾防治与经济结构优化路径--鱼和熊掌何以兼得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华臣主编的《雾霾防治与经济结构优化路径--鱼和熊掌何以兼得》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论关系入手,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从全国、地区、行业、重点城市等视角比较分析了我国雾霾污染的分布特点,从要素形成机理上揭示了产业结构重型化与雾霾频发的深刻联系。在此基础上,作者采用较为常用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及探索性空间数据研究工具、面板门限回归等现代计量方法,从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约束等角度,实证研究了雾霾防治与经济结构优化的路径,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内容推荐

孙华臣主编的《雾霾防治与经济结构优化路径--鱼和熊掌何以兼得》以事关国计民生的雾霾污染防治为切入点,采用大量的经验数据,依托科学的数量方法,结合国家的环境规制政策,综合分析了大气污染的现状与特征,探索提出了经济结构优化的路径,促进实现“鱼”和“熊掌”的兼得。

此书研究直面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等经典理论的支撑,也有分地区、分行业大气污染现状剖析;既有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双约束”等政策影响计量分析,也有优化经济结构的具体应对策略既有全国视角的研究透视,也有地方层面的典型例证;既有对历史数据的实证检验,也有对未来优化路径的数值模拟,深入浅出,逻辑严谨,不失为环境经济学领域尤其是雾霾研究方面理论、政策与实践三者有机结合的佳作。

此书贯穿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主线,研究提出了雾霾防治与经济结构优化双赢的路径,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提供新依据,能够为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新思路,对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和全局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文献述评

 第一节 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二节 对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质疑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节 环境质量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第三章 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第一节 1985~2013年全国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第二节 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及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情况

 第三节 分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行业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第一节 2004~2012年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第二节 2004~2012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第三节 2004~2012年我国工业烟(粉)尘排放情况

 第四节 2004~2012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情况

 第五节 2011~2012年工业各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情况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变动及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

 第一节 直辖市(4个)

 第二节 省会城市(25个)

 第三节 计划单列市(5个)

 第四节 2008~2012年东部地区重点城市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

 第五节 2008~2012年中部地区重点城市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

 第六节 2008~2012年西部地区重点城市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

 第七节 2008~2012年东北地区重点城市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分析

 第一节 空间相关性检验

 第二节 计量模型构建

 第三节 变量选择

 第四节 空间模型的计量分析

第七章 雾霾污染空间非均衡分布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产业结构

 第二节 工业结构

 第三节 能源消费结构

 第四节 汽车保有量

 第五节 火力发电占比

 第六节 高污染行业产品分布

 第七节 环境污染治理强度

第八章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与经济结构优化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假说

 第二节 门限模型介绍

 第三节 门限模型计量分析

 第四节 对京津冀鲁4地的考察:模拟与校准

第九章 “双约束”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第一节 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

 第二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

 第三节 短期动态关系

 第四节 长期均衡关系

 第五节 技术进步及新能源替代的影响

第十章 强化雾霾治理、优化经济结构的具体路径

 第一节 着力实施联防联控,提升雾霾防治效率

 第二节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第三节 着力完善考评机制,引领资源优化配置

 第四节 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第五节 着力创新发展途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附 录

第三章 附录

 表1 全国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指标

 表2 全国工业增加值及污染物对GDP占比

 表3 东部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指标

 表4 中部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指标

 表5 西部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指标

 表6 东北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指标

 表7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2011~2013年度氮氧化物排放指标

 表8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1985~2013年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表9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SO2和烟(粉)尘排放强度情况

 表10 长江经济带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指标

 表11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指标

 表12 京津冀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指标

 表13 3大支撑带2011~2013年度氮氧化物指标

第四章 附录

 表14 2004~2012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表15 2004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表16 2005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表17 2006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表18 2007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表19 2008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表20 2009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表21 2010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表22 2011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表23 2012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表24 2004~2012年工业烟(粉)尘排放量

 表25 2004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表26 2005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表27 2006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表28 2007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表29 2008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表30 2009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表31 2010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表32 2011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表33 2012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表34 2011~2012年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

 表35 2011年工业各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

 表36 2012年各行业二氧化氮排放量

第五章 附录

 表37 2014年各直辖市AQI指数表

 表38 2014年东部地区省会城市AQI指数表

 表39 2014年中部地区省会城市AQI指数表

 表40 2014年西部地区省会城市AQI指数表

 表41 2014年东北地区省会城市AQI指数表

 表42 2014年各计划单列市AQI指数表

 表43 2008~2012年东部地区重点城市SO2平均浓度表

 表44 2008~2012年东部地区重点城市NO2平均浓度表

 表45 2008~2012年东部地区重点城市PM10平均浓度表

 表46 2008~2012年中部地区重点城市SO2平均浓度表

 表47 2008~2012年中部地区重点城市NO2平均浓度表

 表48 2008~2012年中部地区重点城市PM10平均浓度表

 表49 2008~2012年西部地区重点城市SO2平均浓度表

 表50 2008~2012年西部地区重点城市NO2平均浓度表

 表51 2008~2012年西部地区重点城市PM10平均浓度表

 表52 2008~2012年东北地区重点城市SO2平均浓度表

 表53 2008~2012年东北地区重点城市NO2平均浓度表

 表54 2008~2012年东北地区重点城市PM10平均浓度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2: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