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丝路之旅--重走玄奘西游路/独行天下旅行文学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厦门山羊
出版社 中国测绘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汉武帝在世时的很多名臣、大将、爱侣就陪葬在附近,继续听任其使唤。看来汉武帝并不寂寞呀!

汉之骄子霍去病的墓地就在距离茂陵不远处那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公园里,公园的中心为一座据称以祁连山为原型,石头堆垒而成的小山包,山上松柏遮天蔽日。墓前的“马踏匈奴”的骏马石雕昭显其短暂一生的盖世功绩。骁勇善战、立功无数的霍去病深受汉武帝宠爱,他那句“匈奴不灭,何以为家”的豪言壮志,又让多少立志报国的青年热血沸腾哪!霍去病24岁就病死了,有人说是因为他杀孽太重,折了阳寿。

苍松翠柏,昭烈士铁血丹心;一代风流,却终被雨打风吹去!

国家危难时刻呼唤英雄,需要霍去病们驰骋疆场;一个民族需要英雄,以引领时代进步。

来到西安,怎能不带女儿去看看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呢?我们雇的司机孙师傅竟然还是秦俑村人!他家就住在秦始皇兵马俑展馆近旁,健谈的他还给我们讲了很多小时候的故事:童稚无知的他竟然把地里捡来的国宝竹简削成筷子来玩耍,真是玩得奢侈呀!更让我们惊奇的是,他们几个顽童还从考古队工地里偷过两个兵马俑的“人头”回家玩耍,以致招来了派出所警察的追查,曾给他爹娘惹尽了麻烦!他还热邀我们去拜访当年打井时第一个发现兵马俑的老人杨志发……我们的福气太大了,所以上天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好向导。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距离秦始皇陵1500米,为秦始皇陵的众多陪葬坑之一。自1974年发现并发掘至今,共出土8000多件陶俑。兵马俑分为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等,它们个个形态逼真、神情各异、排列成阵、气势壮观,真实再现了大秦帝国昔日的辉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大规模的军事陪葬坑?陶俑是怎样烧制成的?据称,秦始皇曾下令用4000名童男童女为其殉葬,并降旨令李斯承办此事。李斯心中惧怕,未敢马上执行,因为大量征调民力已惹得民怨沸腾,再让如此众多的童男童女殉葬,岂不是火上浇油?于是,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制作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陶俑,守护其亡灵,以壮声威。闻听此言,始皇帝大喜,于是重新降旨,命李斯征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以他的8060名御林军将士为原型,制作陶俑,但这些俑必须手握实战兵器按实战队形排列,展示帝国军威。于是,工匠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制俑工程。

秦兵马俑其实就是一支象征着守卫秦始皇灵魂的卫戍部队,看来秦始皇依然希望有一支强大的地下大军来保护自己不灭的灵魂。

来西安旅行,肯定要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看看的,不管它的门票有多贵!  现在的不少旅游景区,为了坑游客的钱财,往往把大门设在距离景点遥远的数公里以外,并沿途开设大量的旅游类店铺,还美其名日景区保护。游客想轻松抵达,还得再破费坐电瓶车!想省钱?那就请走路吧。为了省钱,我们父女俩只得跟随着人流,一边躲闪着关中平原的炎炎烈日,徒步行走两公里以上才到达博物馆的大门。可是从大门到最近的1号展馆还有好几百米距离呢!

博物馆目前出土并开放展览的分别有1、2、3号坑。每个俑坑特点各不相同,参观的顺序一般以1号、3号、2号为佳。

1号坑是一个长方形的步兵、战车军阵,以战车、步兵混合编组,由前锋、后卫、侧翼和主力组成。古代打仗以地面作战为主,为了保持强大的杀伤力,他们主要排成有利于自己的作战队形,正前方是三排手持弩的武士俑,他们先万箭齐发,压制敌人的攻击力量,其后面紧跟着38路纵队的主力部队,在战车的推动和掩护下,直扑敌军。俑坑的两侧和后方,各有一排向南、北、西的武士俑,他们手持兵器担任警戒,防止敌军从侧翼或后面发起攻击,以保证主力部队的安全。

3号坑距离1号坑仅20米之遥,从1号坑右边的一个小门轻轻闪出就到了。3号坑出土的兵马俑最少,武士俑基本上以面对面的警卫队形排列为特征,给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感觉,充分说明3号坑为秦军指挥部,古称“军幕”所在地。

P7-8

后记

苦与甜

当最后一章的最后一个段落终于“尘埃落定”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痛快。从拜读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行纪》和唐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时梦想启程,到谋划旅行路线,再到与志同道合的同伴们走在丝绸之路上,一直到书稿成形,付出太多辛劳。已经习惯于追求极致境界,又因丝路沿途厚重的自然人文胜景,所以写这本书我是非常谨慎的,不敢有任何马虎。2013年底到2014年6月一直都在读书、做攻略,2014年8月底旅行回来后又不停歇地阅读写作,至今折腾了一年半时间,现在还有海量的照片等待整理呢。

虽然辛苦,但抚摸起手边捡自罗布泊的这块温润的彩玉,幸福感油然而生,因为见证过大美河西走廊、大美南疆,品味到丝路上纷繁复杂的地质地貌、唯美的自然景观、极致的人文胜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后,这次旅行的收获太大了,张掖丹霞地貌、库车大峡谷、浩瀚的塔克拉玛千大沙漠、“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周公故里、敦煌莫高窟、玉门关、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克孜尔千佛洞、高台故城、塔吉克族的民风民俗等壮丽景观,还有千姿百态的沙漠死胡杨,它们至今仍如不断翻动的幻灯片,不时映现在我的脑海里,留下诸多难以磨灭的印记。

丝路上无数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扩大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

写作虽苦,生活却甘,旅行是甜。

厦门山羊

2016年6月

目录

第一章 长安怀古——游古城西安

第二章 “梦见周公”——访岐山周公庙

第三章 “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石窟

第四章 梦幻河西走廊——张掖七彩丹霞地貌

第五章 越雄关,夜宿瓜州——游嘉峪关

第六章 历史和艺术的殿堂——敦煌

第七章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过星星峡,奔向西域

第八章 虔诚信仰和真挚友谊的千古佳话——高昌故城之梦

第九章 完美的废墟一交河故城

第十章 夜宿天山之巅——穿越天山大峡谷

第十一章 “一棵草两个蛋”——巴音布鲁克大草原

第十二章 古老而神秘的族群一罗布人

第十三章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克孜尔千佛洞

第十四章 不逝的灵魂——沙漠死胡杨

第十五章 绚丽的中亚之都——历史文化古城喀什

第十六章 寻梦“不周山”——探访帕米尔高原

第十七章 云彩上的民族——塔吉克族

第十八章 唐僧玄奘回归之路一丝绸之路南道

第十九章 昔日的于阗王国——美玉之乡和田见闻

第二十章 穿越“死亡之海”——行走在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上

第二十一章 “最早的安琪儿”——米兰古城见闻

第二十二章 梦回楼兰——穿越“生命禁区”罗布泊

后记

序言

丝路漫漫,梦里几回

公元前138年,一个叫张骞的探险家,怀揣着建功立业的梦想,肩负着大汉帝国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外交使命穿越河西走廊,走在漫漫西域的路上。张骞的出使与其说是一次外交重任,不如说是一次具有国家使命的探险活动,因为当时的大汉帝国对河西走廊以西的中亚地区几乎是一无所知,还因为张骞访问的大月氏国早已西迁至遥远的中亚地区后,不知所终,须一路寻找过去,且途经地区又多为死敌匈奴牢牢控制,风险极大。

张骞虽饱经磨难,但九死一生后不辱使命,并极大地开阔了中原王朝的视野,得以知晓穿越河西走廊后,西域地区别有洞天。从此,汉武帝的国家战略由原来纯粹的抗击匈奴侵袭转变为向西域扩展广阔的空间。

公元前121年,张骞率领庞大的外交使团再次出使西域,足迹遍及中亚广大地区,最远到达伊朗高原上的波斯帝国,表达了大汉帝国友好往来的愿望和诚意,各国也纷纷派使者回访。

史学家司马迁高度评价了张骞的探险之旅,称之为“凿空”——“开凿通道也”。张骞两次西行探险之后,一条从中原出发连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东西方陆上军事、外交和商业通道开通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轮台建立西域都护府,开始经营帕米尔高原以东的西域地区。

公元73年。一个叫班超的小书吏发出“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的呐喊,不甘心一生碌碌无为的他睫然奔笔从戎,随汉军走上西域之路,并屡立战功。后来,班超以喀什和库车为中心,经营西域近30年,中原和西域地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

公元627年,一个名叫玄奘的僧人一心求佛,冲破唐朝政府的重重阻拦,毅然决然地穿过河西走廊,走在西行印度的路上。他的故事离奇但又真实,他的意志坚韧执着而又感人。走过长达18年的求学之路,历经无数坎坷后,玄奘满载硕果归来,成为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代佛学宗师,并留下《大唐西域记》一书,介绍自己卓绝的求佛之路和旅行之路的所闻所见,给后世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

公元1271年,一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和他的商队从南欧意大利半岛上的威尼斯出发,翻过险峻的山脉,越过漫漫戈壁、草原与森林,来到欧亚大陆东端的大都(现北京),自称得到元朝皇帝忽必烈的信任和重用,游历中国大江南北十几年后,于公元1295年自海道满载财宝回到故乡,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留下一本轰动整个欧洲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中对东方财富极尽夸张地渲染后,勾起欧洲人的垂涎,成为后来哥伦布、麦皙伦开辟新航路的社会动力。

黄沙漫漫,驼铃声声,两千年来,形形色色怀有不同目的和梦想的人们熙熙攘攘地往来穿梭于这条欧亚大通道,有使节,有官吏;有旅行家,也有亡命者;有商人,还有僧侣传教士……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道出了多少西行路上的离愁与悲歌,因此,这条欧亚大通道又成了人们生离死别之路。

曾经在东亚激越回旋的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匈奴人、鲜卑人、回鹘人、党项人、蒙古人等,在“舞台竞技”失败后不断地往西迁徙,西迁路上还有许许多多诸如乌孙人、大月氏人这样在历史的风沙中淹没的族群,他们梦想着拥抱更为广阔自在的欧亚大地。与此同时,欧亚大陆的西端又有许多民族,诸如高加索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粟特人、罗马人、希腊人源源不断地东来,还有南来的古印度人……这些西去东来的族群在这条民族大通道上交流、碰撞、融合。这又是一条民族迁徙和融合之路。这条贯穿欧亚大陆的通道上,有着数不清的新奇商品,如丝绸、茶叶、香料、瓷器、玻璃制品、金银器、玉石、乐器,乃至于各种动植物贩运于东西方之间,宗教、思想、艺术和各种新鲜技术也源源不断地在传递交流,中国的“四大发明”不经意间传遍欧亚大陆广大地区。这条欧亚大通道极大地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不同文化交流和社会的进步,成为联结起东西方文明的纽带。所以,它又是一条商业贸易之路、文明传递和交流之路。

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斐迪南·冯·里希特霍芬给这条穿越欧亚大陆的商路取名为“丝绸之路”,并得到广泛的认同。

本书是以追随唐代著名旅行家玄奘西行印度的脚步为线索,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旅行书。笔者从西安出发,不断紧随玄奘西行的影踪,横穿河西走廊,走过哈密、吐鲁番和乌鲁木齐后,行进在南疆广袤的土地上,登临号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走访了“云彩上的民族”塔吉克族,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千大沙漠后,还深入到“生命禁区”罗布泊湖心寻找神秘的楼兰古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整个行程超过1万公里。笔者试图用历史的严谨与鲜活的文学语言和不断拓展视野的镜头介绍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和自然、历史、宗教等极致风景;文中还渗透了许多笔者在身临其境后对历史文化乃至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指正。

厦门山羊

2016年6月

内容推荐

《新丝路之旅--重走玄奘西游路》是一本以唐代著名旅行家玄奘西行印度为线索,关于丝绸之路的旅行书籍。作者厦门山羊从西安出发,不断紧追着玄奘西行的脚步走在丝绸之路上,越过河西走廊、哈密、吐鲁番和乌鲁木齐后,勇敢地行走在南疆广袤的土地上,登临巍峨的帕米尔高原,走访了“云彩上的民族”塔吉克族,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后,还深入到“生命禁区”罗布泊湖心地区寻找神秘的楼兰古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作者通过鲜活的语言、细致的解说、精美的照片来展现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历史脉络、自然景观,极大拓宽了读者视野。文中还渗透了许多作者在近距离感受中对历史文化乃至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指正。

编辑推荐

《新丝路之旅--重走玄奘西游路》以作者厦门山羊重走古代高僧玄奘走过的丝绸之路国内段为核心,穿起了古代与现实,丝绸之路与怀旧,意志与坚强,行走与探索等多个话题。全书潇潇洒洒二十二章,既有丝绸之路沿线详尽的地理人文故事,又有今天重走这一段艰险的旅途所带来的欢乐与苦恼,是一本厚重的旅行文学之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