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文、庞绍堂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以全方位的角度,来掌握抗日战争复杂的前因后果。丛书从中日整体国力的评比、主要会战的叙述与检讨、战略与政略的分析、中国战区与史迪威事件、开罗会议的急转直下、英苏两国打击中国的不择手段……都以最清楚的笔法表达出来,对于当时历史的决策与作战胜败的原因,都有相当深入的解说。
本卷聚焦1944年1月-1945年8月,主要描写了盟军在欧洲、太平洋战场的进展与日本的投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4卷国际反法西斯的大好局势与日本投降1944.1-1945.8)(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张宪文//陈谦平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宪文、庞绍堂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以全方位的角度,来掌握抗日战争复杂的前因后果。丛书从中日整体国力的评比、主要会战的叙述与检讨、战略与政略的分析、中国战区与史迪威事件、开罗会议的急转直下、英苏两国打击中国的不择手段……都以最清楚的笔法表达出来,对于当时历史的决策与作战胜败的原因,都有相当深入的解说。 本卷聚焦1944年1月-1945年8月,主要描写了盟军在欧洲、太平洋战场的进展与日本的投降。 内容推荐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幢幢华裔,将即为奴;寂寂江山,日变其色”。1931年,侵华日军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到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等地相继失守,华北、华中、华南等大片河山沦陷。 中华民族被推到了悬崖边上。生存还是毁灭,独立还是亡国,要自由还是被奴役?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长城内外、大江上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共同发出了血战到底的怒吼。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四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由著名抗战史权威学者张宪文教授领衔,组织民国史中心集体编写,洋洋百万言,完整叙述了从1931年至1945年14年抗战的烽火历史,编织了一幅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抗战图卷,是一部全面系统、客观科学的抗战史巨作。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四卷时间跨度为1944年1月—1945年8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之际,转而在中国大陆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攻势——“一号作战”。洛阳守城战、四守长沙、衡阳鏖战、反攻缅北滇西作战……1944年战局的发展给中日两国都带来了至关重大的影响。1944年春至1945年夏,敌后战场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局部反攻,予敌沉重打击。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加速了日本法西斯末日的到来。 目录 第一部分 豫湘桂正面战场的重挫 第1章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一、太平洋战场美日力量的逆转 二、日本策划“一号作战” 第2章 河南境内的战斗 一、日军打通平汉线 二、洛阳守城战 三、豫西山地的作战 第3章 四守长沙与衡阳鏖战 一、长沙、衡阳作战的中日部署 二、日军合围与长沙失陷 三、日军“扫荡” 湘江两岸 四、血战衡阳 第4章 日军打通交通线与中国军队的华南反攻 一、湘桂边界的争夺 二、桂林、柳州之战 三、日军突入黔南 四、湘西会战前的中日双方部署 五、湘西反攻 第5章 反攻缅北滇西作战 一、反攻计划的形成和战前准备 二、驻印军反攻胡康河谷作战 三、中英美联军孟拱河谷与密支那作战 四、驻印军攻占八莫与腊戍 五、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作战 第6章 战云笼罩下的大后方 一、经济的发展与萧条 二、国民党腐败的加剧 三、民主宪政运动之再兴 四、史迪威事件与中美关系的低潮 五、美国与中共的关系 小结 第二部分 敌后战场的战略出击 第7章 根据地的局部反攻 一、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的攻势作战 二、八路军晋冀鲁豫部队的攻势作战 三、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的攻势作战 四、八路军晋绥军区部队的攻势作战 五、华中新四军的攻势作战 六、华南抗日武装向日伪军出击 第8章 解放区的扩大 一、发展河南, 开辟中原 二、八路军挺进湘鄂赣边 三、山东军区对伪军的讨伐 四、晋察冀军民开辟雁北察南新区 五、新四军创建苏浙皖抗日根据地 第9章 敌后战场的全面出击 一、晋察冀军区部队进攻大中城市 二、晋绥军区部队向日伪军广泛进攻 三、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向日伪军全面出击 四、山东军区部队向日伪军全面出击 五、新四军各部队的全面出击 六、华南各抗日游击队的全面出击 小结 第三部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10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 一、苏联的战略大反攻与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二、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密约 三、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攻势 第11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垂死挣扎 一、日军对苏联参战的判断和对策 二、日本的“本土决战” 计划和准备 三、日本摆脱困境的对华战略 四、汪伪政权的垂死挣扎 第12章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胜利前夕的国内政治力量 二、苏联出兵东北 三、波茨坦会议与《波茨坦公告》 四、苏联红军进军东北 五、《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六、中国战场的战略出击 七、日本投降与中国战区受降 八、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小结 参考文献 首版后记 试读章节 一、太平洋战场美日力量的逆转 1943年,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相互交战着的两大集团来说,是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转折的一年。年初,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30多万德军精锐部队全部被歼,苏联红军从此开始了战略反攻。8月份的库尔斯克战役取胜之后,苏军更牢固地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在北非,英法联军迫使德意军队于5月份投降。7月,联军又在西西里岛登陆,战火燃至意大利。墨索里尼被囚之后,意新政府于10月份反戈一击,对德宣战。德国法西斯处处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 欧洲战场的巨大变化,也强烈地冲击着远东的日本,它预示着德日会合、图霸世界的计划彻底破产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的半年里,日军曾依仗其先发制人的强大攻势,先后占领了菲律宾、马来亚、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澳大利亚本土也直接受到其威胁。但日本究系小国,力量扩张也到了极限。当经济实力强大的美国也加入了反法西斯阵营之后,日军在太平洋上的优势便被彻底动摇。中途岛海战以日本的惨败而告终.是役,日本海军损失4艘航空母舰和250多架飞机,日军只得由攻势转为守势。1943年初,经过瓜达尔卡纳尔岛的几番激战之后,日军不仅海空军损失惨重,又丧失了两个精锐的陆军师团。随着该岛的丢失,日军在太平洋的作战主动权已经完全丧失。 美军的反攻,先是从日本东南方的岛屿开始,继而深入到广阔的中太平洋海域。在“跳岛战术”的攻击下,日军被分割围困,后勤供应断绝,只得步步后撤。 8月5日,天皇谕示不能这样“步步受逼”,“要研究给美方一击”。①但军方(特别是陆军方面)却意识到力量对比的严峻情况,开始考虑后撤问题。9月25日,“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决定了《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其中划定日本所要确保的“绝对国防圈”。其范围包括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内南洋群岛(指日本所有在太平洋上的委任统治地,大致包括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一带)及西部新几内亚、巽他、缅甸在内。②日军在缺乏足够实力的情况下划定的这个“国防圈”,自然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美国军事力量的急剧增长,大大超出了日本人的预料:在10月6日、7日对威克岛的攻击中.美军动用了6艘航空母舰和30余艘巡洋舰及驱逐舰,飞机1200多架次;11月底,在吉尔伯特一处作战的美军航空母舰就达ll艘,另外还有数十艘其他各类舰只。1944年1月底,轰炸拉包尔的美军飞机在4天内出动了1000余架次……在这样庞大的攻势面前,日军将海军主力撤到马里亚纳及加罗林海域一带。3月18日,又制订了一个迎击美军舰队的“Z”作战计划.准备在太平洋正面与美军进攻部队交锋。但刚到月底,日本联合舰队待命攻击的地点——帕劳群岛就遭到美军的猛烈空袭,仅3月30日一天内,就有11批美机来此轰炸,该计划便以流产告终。3月31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大将因飞机失事而丧生,这是继山本五十六大将被击毙之后,联合舰队在战场上毙命的第二位司令长官。6月份,规模空前的马里亚纳海战打响了。该群岛被日本视为本土对太平洋的防波堤,自1943年7月起便“锐意加以整备”。这里配备了由日本海军基地全部力量编成的第1航空舰队主力。决战开始时,联合舰队的新任司令官丰田副武曾训示全军:帝国兴亡在此一举。在他看来,这是日本海军以航空及水上部队之全力实施最后决战的时刻。结果却是:美军的航空母舰和潜水艇再一次显示了其雄厚的实力。日本海军先失掉了基地航空队的大部分,又有3艘航空母舰被击沉,4艘受重创,至于航空母舰上的飞行机队,则几乎全军覆没,360架战机仅剩25架。这些对技术有高度要求的兵种,“为训练之故,需要大批的教官及乘员,且费时颇多。今既损失如此,则日本海军已丧失了再建决战舰队之希望”。① 战火一步步逼近日本本土。6月份,以成都为基地的在华美国空军袭击了北九洲的八幡小仓。7月初,日军重兵把守的塞班岛又被美军攻占。这一连串岛屿的占领,使得美军飞机有了一个前进的基地。以B一29型重轰炸机为主力,针对日本本土的大空袭即将来临。P3-5 后记 “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是国家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1987年被批准立项。至2001年,已经过去十五个年头。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们编著《中华民国史纲》的时候,我分工撰写抗日战争部分。当时,国内对抗日战争的研究,还不全面,也不深入。为了写好《中华民国史纲》,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档案。我接触了相当多的军事档案,对抗日战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完成“史纲”的写作后,我们开始研究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并且写出了《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那部书,应该说在当时它是较早较全面客观论述正面战场的著作。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产生了一个念头,希望写一部全面反映抗日战争历史的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李宗一研究员告诉我,国家社科“七五”规划有一个关于抗日战争的重点课题,希望我接过来。就这样,我和一些年青学者开始了抗日战争史的课题研究,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完成了100万字的书稿。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出版,最后在南京大学领导的关心下,交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也使我们了却了一个心愿。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本书尽可能反映各民族、各阶级、各政党团体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尤其是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敌御侮中的重要作用。在史料方面,我们搜集并运用了大量军事档案,其中包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和各战区档案,以及八路军、新四军的重要文献,也参阅了日本军方的史料和台湾刊布的档案,发表的研究著作等,力求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史料,以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我们努力完成一部科学的战史著作,但是由于能力所限,愿望和现实仍有差距,在这里诚恳地欢迎朋友们指正。对长期为我们查阅、汇集资料提供方便条件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对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任天石教授和责任编辑杨金荣博士等,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具体撰写情况如下(以其所写部分在书中出现的先后为序): 张宪文总论,提出编写大纲,负责全书修订、定稿。 庞绍堂 第一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左用章 第二卷第二部分第一章二、四,第四部分第五章,第三卷第二部分 第三、第四章,第五部分。 吴伟荣 第一卷第三部分,第二卷第一部分第一~第三章、第二部分第二章 一、三、五、六。 申晓云 第二卷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二部分第三章、第三部分第四章,第三 卷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 陈红民 第二卷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三卷第一部分第三章、第三部分第一~ 第三章,第五章一、第五部分第三章。 陈谦平 第二卷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三部分第一~第三章,第三卷第五部分 第二章。 李继锋 第二卷第四部分,第三卷第一部分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章,第 三部分第四章。 武菁第三卷第六部分,第四卷第二部分。 朱宝琴 第三卷第三部分第五章二、三,第四卷第三部分。 冯治第三卷第五部分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四卷第一部分第五章。 张益民 第四卷第一部分第一~第四章、第六章 参考书目由陈红民整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