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千古第一官(况锺)
分类
作者 周国荣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况锺,明朝一位享受“正三品”待遇的苏州知府(明代知府一职一般为正四品),任职长达十三年,最后过度劳累倒在了岗位上。周国荣著的这本《千古第一官(况锺)》以电视剧本手法,摒弃戏说乱编而取正剧路子,以饱含深情的笔触,真实地、全方位地反映了况锺治苏十三年的艰辛历程,刻画出了一个足智多谋、嫉恶如仇、勤政爱民的能官形象。

本书反映的虽是明朝贤吏况锺在担任苏州知府期间的故事,但其在反腐倡廉的今天也极具有教育意义。

内容推荐

公元1430年,况锺出任被称为“天下第一剧繁难治”的苏州知府,惩治贪官污吏,为民请命减赋税,治冤狱,整肃社会风气……为苏州而后的大繁荣奠定了基础。但他因呕心沥血,卒于任上。

况锺,民间称为“况青天”,《明史》上评价“前后守苏者莫能及”,“终明一代,一人而已”。

您知道况锺,或许源自《十五贯》。况锺的其他故事在周国荣著的这本《千古第一官(况锺)》中为您徐徐道来……

目录

编者的话

故事梗概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第十集

第十一集

第十二集

第十三集

第十四集

第十五集

第十六集

第十七集

第十八集

第十九集

第二十集

第二十一集

第二十二集

第二十三集

第二十四集

第二十五集

第二十六集

第二十七集

第二十八集

第二十九集

第三十集

第三十一集

第三十二集

第三十三集

第三十四集

第三十五集

第三十六集

试读章节

第六集

(一)

时间 白天。

场景 聚丰酒楼内外。

人物 况锺、况寰、况和;府衙五书吏;酒楼方数人;数捕快。

酒桌间五书吏掷着骰子……淘汰一个……又淘汰一个……再淘汰一爪。

五人中剩下两人出“红”:工房吏朱阿土与吏房吏尤大刚。

朱阿土朝尤大刚道:“六房中你吏房排第一,你是我等的老大,那个雌儿吾不跟你争了,吾不掷骰子了!”(中央六部直到县衙六房,排列位序为吏、礼、户、刑、兵、工。)

“尤老大!姓朱的让,不真的是讨好你呀,他家里有只雌老虎呀——任你奸任你刁,敢对旁女瞄一瞄,老娘一脚踢断你的腰!”礼房吏杨大力真是猥亵到家了。

“好,那就承让了!”尤大刚见父女俩已吃好,就拉过盲老人对他说,“你女儿现在归吾了!你呢,吾给你一贯钱,就自己走吧!店老板,拿一贯铜钱来,是向你借的啊!”

“吾父女俩愿意这么做么?!”卖唱女既惊且恨,“吾就是饿死也不会跟你这种人的!!父亲,我们走!”

尤大刚一把拉住女子,说道:“走?你俩已经受了聘,居然想赖婚——”

“你、你们有钱的,怎么这般无良?!无耻!我、我问你,我何时何地,受过你何物之聘啊?!”盲老人真的被击蒙了,激怒了。

尤大刚一把拉过盲老人,随手抽了他几巴掌,大声道:“打你几巴掌,因为你口吐恶言骂人!你问我何时何地何聘物,我现在告诉你,是此时、此地、小笼包为聘!”说毕,用力一推,把老人摔到了墙角里……

卖唱女大惊恐,奔过来救父亲,况锺也急忙跑过去帮忙扶老人……

况寰义愤填膺地站在了尤大刚面前:“泱泱苏州,怎可容下你这么一个歹毒奸刁、披着人皮的畜生?!不过,我倒想听你说说小笼包是聘礼的歪道理。”

尤大刚刚见况寰富商衣饰还不敢太造次冒失,现听对方骂得十二分难听,不禁怒从恶胆生,一把揪住对方衣领,伸出另一掌掴了好几下,接着说:“你听好了,为何小笼包是聘礼?小——她做我的小妾,还是第三房呢;包——我包下她了,包多长时间,我说了算!两碗汤——她父女俩端了我的碗,就得听我的管!混账的东西,你明白了?快快滚蛋!”其余恶吏也围了过去……

况寰临时双拳难敌四手,就擦着脸面嘴角上的血渍,走向店门口,朝大街对面两捕快急招手,碰头,急声吩咐:“快再召几位伙计过来!”

一捕快吹起了响亮的呼哨,紧跟着陆捕头带着四名捕快飞奔而来……

陆捕头等捕快一进店门即趋步伏叩于况锺跟前:“府衙捕头陆大根拜见知府况大人!听候差遣!”

店内人众,无不大惊失色,尤其五个恶吏由惊愕到讶异再到肢体开始“筛起糠”来……

“你快去左近请外科郎中到这店里来看诊!”况锺吩咐过一名捕快,就厉声命令陆捕头,“把那五个人面畜生捆起来!先把他们押在吴县县狱里,你派队上的伙计守着!除我外任何人不许靠近!”

店小二对最靠近的一名捕快悄悄说:“捆的绳子不够,我伙房里有!”

店门口以及大街两岸聚观的人群,见捕快们牵着五花大绑的五个家伙,从身边经过,绝大多数人眉飞色舞,鼓掌叫好,有些大声喊:“杀!”“杀!”“杀!”……

店内,郎中为老者和况寰敷好了药,禀报况锺说:“大人!这老人脸颊重掴掴伤,头颅碰到了墙角,预后就很难说,得好好将息些日子,这里有张方子,先服上几帖,再看看吧。这位大官人,除脸颊小伤外,无甚大事!”

况锺付了郎中诊金,喊过店老板吩咐道:“替这父女俩在你楼上挑一间好的客房,一天三顿,不可怠慢!一应开支都由本府结算!闺女呀,吾这里先给你三十贯钞,实抵铜钱两千文,先用着。过几天吾再派人来看望你父女。”(宣德年间纸钞与铜钱约15:1。)

老人与女儿跪伏于地泣不成声……小二领父女上楼……

况寰:“父亲,早过了午餐时刻,我真的饿了……”

“好吧,就在此吃吧。”况锺伸手召了召,“小二倌,给菜一荤一素一只汤。”

小二愣了一下,走近老板低声说了说,老板却脱口吩咐他:“上四冷盆六热炒一汤!”一会儿两个小二轮番端上来一满桌肴菜……

况锺连忙大声喝住:“拿回去!拿回去!只用一荤一素一汤!”

老板赶忙跑过去,甚至跪求:“大人!这是小人真心实意孝敬的!你为百姓做了如此大的好事……”

况寰一把把老板拉起:“我父亲从二十四岁做事起,就坚持每顿只吃一荤一素一汤的铁规矩,从未曾破过!等会钱还得照付!快去把饭菜端来吧!”老板应声,与小二-齐动作……

饭罢,况锺付钱给小二,老板自己端上了茶盘,斟了茶……

况和:“想不到这些坏家伙,三下五去二就抓起来了,真是老天开眼呀!”

况寰:“看来‘老大难’中的有些难也不一定真的那般难……”

“此话不对!漫说兵房的钱吏还漏网在外,还得用心设法去抓捕。”况锺以手指朝上戳了戳,“他们的上头,有好几个是带品级的朝廷命官,这些人比这些吏更奸猾更阴毒!多年来他们之间上下勾结、盘根错节,要抓出他们罪行之铁证,委实不易呀!”

茶已过二巡,况氏三人起身离酒店,跨过店门槛时,刚才人群眉飞色舞、叫好声轰响的景象又浮现在三人的脑际……

况寰:“父亲,儿子已看到了,那伙贪官恶吏,他们长期欺压善良、鱼肉百姓,对农、工、商、民敲骨吸髓,无法无天……一时问真似万马齐喑!个个噤若寒蝉!但一当我们出头真正来压邪扶正,万民就发出响应……”

况锺感慨系之:“吾等柄政人,看事得看深!苏州民心大可用呀!大可用呀!”

P42-45

序言

编者的话

况锺(1383—1442),明朝一位享受“正三品”待遇的苏州知府(明代知府一职一般为正四品),任职长达十三年,最后过度劳累倒在了岗位上。《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终明一代,一人而已”。苏州人民称他为“况青天”,和包拯、海瑞并称中国民间的“三大青天”,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政绩斐然的官员中,况锺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历史上的苏州,有过辉煌,也有过磨难,建城25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根起伏波折的曲线图。当历史的进程到了明朝中期后,苏州步入了她的辉煌时期,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数据,抑或文学艺术,都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数一数二。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几句话是对苏州这一时期的最好诠释,他说,苏州“以它的繁华富饶,以它的人口众多和以使一个城市变得壮丽所需的一切事物而闻名”,在这个地方,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在这个市场上样样东西都能买到”。

但,利玛窦看到的是16世纪末的繁华的苏州,他没有看到,在他170多年前的苏州竟是“天下第一剧繁难治”的地方……

宣德五年(1430),况锺出任苏州知府。其时的苏州府,“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明史·况锺传》中这短短一句话道出了苏州府难题:赋役繁重。重到如何境地?况锺到任苏州府后给皇帝的奏章中说:“臣所领七县,秋粮二百七十七万九千石有奇。其中民粮只十五万三千余石,而官粮乃至二百六十二万五千余石,有亩征至三石者。”苏州府所缴纳的“皇粮”占到全国总额的30%。再加上地方奸吏的贪墨,百姓几无生存之能。于是大批百姓纷纷逃离这一“赋役重府”,致使苏州粮田荒废,五年的时间竞“欠下皇粮”近九百万石。

况锺到任后,治贪官污吏。他罢免贪官,当众处死了数名污吏;平冤狱,对所辖七县的案件轮流勘查,“勘部过轻重囚一千一百二十余名”,著名的昆曲《十五贯》艺术地反映了况锺断案如神的一面;他屡次上疏请求减免赋税,为苏州百姓争取到减免皇粮“七十二万石”,减少了近四分之一,还奏请免除徭役,使苏州百姓喘了一口气。在况锺和周忱的努力下,一年后,苏州府再获免税粮八十万石。此外,他还在苏州奖教育、兴商贸、选能人、办慈善等,为苏州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身为苏州一府的最高行政首长,况锺的一日三餐,每餐仅一荤一素;他的居所简陋至极,没有“华糜之物”。他在任满后按例应调离苏州府时,作了_一首饯别苏州父老的诗,诗中写道:“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他对在苏州的所作所为,敢向青天盟誓。

这样一位为民请民、为民谋福祉的官员要离任,饱受赋役之苦的苏州府百姓当然是依依难舍。于是,以张翰为首的二万多名苏州百姓联名上书,乞求况锺连任。皇帝也难拂民意。明英宗朱祁镇“诏进正三品俸”,仍留任苏州知府。可瞄,正统七年(1442)十二月,况锺因劳累过度,卒于苏州任所,享年60岁。他死后,苏州百姓罢市痛哭祭拜,他的灵柩从运河运回故里时,两岸站满了祭送哭奠的人。而运载况锺灵柩的船中,“惟书籍,服用器物而已,别无所有。”

为纪念这位刚正不阿、智勇双全、情义兼具、受民爱戴的清官,苏州一府七县都建起了况公祠,百姓家中均立其牌位。清道光年间,苏州人民在沧浪亭建“五百名人祠”时,况锺也赫然在列。现在,苏州西美巷的况公祠仍保护完好。这是苏州人民对这位为苏州做出贡献的清官表达的爱戴和崇敬。

《千古第一官——况锺》以饱含深情的笔触,真实地、全方位地反映了况锺治苏十三年的艰辛历程,刻画出了一个足智多谋、嫉恶如仇、勤政爱民的能官形象。

本书作者退休前是苏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他在30多年研究、教学明清苏州社会的同时,涉猎多种体裁的文学写作,曾创作了《西施》《黄道婆》《姑苏奇男:葛贤》《人生长恨水长东》等十多部电影剧本、戏剧本以及电视剧剧本,先后获得过省、市级的大奖。2012年,他精心创作的《千古第一官——况锺》完稿,后又几易其稿,终成。

本书是电视剧剧本,但其摈弃了戏说成分,尊重史实,其中细节真实到位,特别是剧本中涉及到的明代的礼仪、官职制度、社会秩序等细节,足以补充或纠正大众读者对明朝历史知识的认知。作者又根据剧情需要,铺设的情节曲折,环环相扣,使剧中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独特,情节跌宕、故事性强,读之如饴。

本书反映的虽是明朝贤吏况锺在担任苏州知府期间的故事,但其在反腐倡廉的今天也极具有教育意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3: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