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地的铃铛(校园景物美文集)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毛芦芦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与其说毛芦芦老师的这本《大地的铃铛(校园景物美文集)》是一本景物美文集,不如说此书是一本精美细致的校园森林公园画册。

在这本清新隽永、生气沛然的画册里,有鹭鸟洁白丰盈的翅羽,有白头翁活泼欢快的歌声,甚至有刺猬灵巧翻滚的身影。在这本秀丽婉约、灵动脱俗的画册中,你能闻到结香花、苦楝花、栀子花的芬芳,你能读出樟树、银杏树、栾树的别样风采,你甚至能嗅出校长、老师、学子那质朴纯净、善良儒雅的灵魂的芬芳。

本书发现和记录了浙西大地上一所中学校园景色的美,也发现和记录了这所校园人性的甘醇和温暖。

内容推荐

毛芦芦著的《大地的铃铛(校园景物美文集)》是毛芦芦以衢州二中校园为背景最新创作的散文随笔,专注写四季流转,校园、学生背景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作者文笔热情奔放,华丽和质朴同在,热烈却不矫情,柔软的心大声唱着对世界的由衷赞美。其中有许多篇章是适合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的,是有热度有激情的昂扬向上的美文。

目录

就这样回家了(代序)毛芦芦

一 树的姿态 花的语言

 微小的春天

 结香花

 女儿红

 楝花之佛,

 婷婷在此岸

 最朴素的繁花

 低处的你

 大地的铃铛

 爬山虎之瀑

 在苦楝花的摇篮里

 佛树

 岁月的针线

 玉树临风

 落木萧萧

 石板上的太阳

 哒哒作响的冬天

二 不会说话的朋友

 白头翁的春天

 小黄麂的奇遇

 刺猬回家

 给蛇让个路

 博文猫,闺秀猫

 玻璃小鹭

 沸腾的树

 鹭鸟陪我写小说

 再见萤火虫

 一只四喜鸟

三 一起远飏

 樱草花女孩

 为努力奔跑的女孩加油

 三块卤香干

 少年与水

 彼岸的舞台

 越努力,越幸运

 栾树下的奇遇

 老墙上的故事眼

 十八岁的诗篇——写给十八岁成人礼上的所有女孩

 你十八啦——写给成人礼上的男孩们

 隔岸风景

 一起远飏

一本知音之书

一本校园森林画册

试读章节

青苔发芽

每次经过校园门前那二十四棵大槐树,我都喜欢伸出手掌,一棵棵地把那些树全抚摸一遍。

树老了,树干上有青苔。我最爱手心触摸青苔时那传入我心灵深处的一丝柔软。仿佛,那是树的呼吸、树的心跳、树的梦呓在轻轻撞击着我的灵魂。仿佛,高耸入云的树冠,也在那一触之间,温情无限地被我揽入了怀中。

而雨后的苔,质地最好。

不管天有多冷,不管雨水干了没有,那树上的苔总是暖暖的,给我无限绵慈的爱。

入春以来,被一场豪雨滋养了十多天,二十四棵大树上的苔,就更丰腴更青翠了。

从落满柳花的江岸边回来,我满心感慨地把自己的手掌按在了西边第一棵大树上,哦,那一刻,春风所有的柔,春花所有的灿,春阳所有的暖,几乎都融化在了我小小的掌心。

我忍不住将脑袋也凑了过去。今天若不是开学的日子,校门口都是来来往往的学生和家长,我一定会偷偷地亲吻一下那大树和青苔的。

可是没想到,我的眼睛告诉我,我的手掌闯祸了。因为那绿绿的青苔上,竟然长满了细如发丝的叶芽。苔是绿的,它的叶芽儿是暗红的。而我的手,已经把一大片绛色的青苔芽儿压倒了。

我慌忙撒手,可撒得太急,脑袋不由得往前一冲,哇,我的唇真的印在了大树的青苔上,印在了那一溜儿世界上最幼弱的小芽上。芽儿一定是吃了一惊,因为它们浑身一抖,洒给我一嘴的雨珠。

清凉、清新、清芬。一个微小的春天,就那么猝不及防地亲吻了我一下。

我不禁傻乎平地冲着大树笑了起来。

叶芽也笑了,风中,它们那一对对小小、小小的手掌,轻轻拍动着,把更多的雨珠洒到了我脸上。我细细地凝视着它们,发现它们其实远比我想象的要坚韧,因为,在我手掌和嘴唇按压过的地方,并没有看到小芽的断茎。

这时,一缕久违的阳光,从天而降,洒在那些合掌微笑的青苔芽儿身上,它们手心的那些雨珠,就全成了人间最闪亮的宝石。

原来,春天,就连最不显眼的青苔芽儿,也是天地的至宝啊!

黑鸟散步

初春,只要出门,到处都能看到飞翔的鸟儿。它们在草地上翔集,在矮树上游戏,在小花间蹦迪,在秋千边游荡,是天地间最调皮的一群精灵。

可是,今天,我在校园里老初中楼前的石桌上写东西,却遇见了一只斯斯文文的黑鸟,一直在我石桌不远处,绅士般地散步。

黑鸟散步,不是一步一步地走,而是把三四个步子压成一组,一束一束地挪动。只见黑鸟一连快速地走上三四步,停一停,然后又迅疾地走上三四步,停一停,再灵敏地走上三四步,又停一停。

这位乌绅士,散步时,脑袋一直呈四十五度角微仰着。不知道它在看什么。只见它一会儿哒哒哒地来到栀子树下,笃笃笃地用黄色的小喙碰碰树干;一会儿哒哒哒地来到紫荆树下,笃笃笃地用黄色的小喙碰碰树干;一会儿,又哒哒哒地凑近含笑树,笃笃笃地用黄色的小喙碰碰树干;一会儿呢,它又哒哒哒地走到草丛中,用黄色的小喙去触碰野水仙、彼岸花、春兰它们的茎叶。

我的目光随黑乌走了很久,散了很久的步,才终于弄明白,原来,那鸟儿,是在拜访那些还不曾开花的花树、花草呢。

它那呈四十五度仰着的小脑袋里,原来渴念着一片春暖花开的美景啊!

我正为自己的发现窃喜着,没想到,黑鸟竟迈着接连不断的快步,走到我身边的柳杉下来了,歪着头,瞪着黑黑的眼珠子,静静地听起了我电脑里的音乐——《雨花石》。

亲爱的黑乌,难道,你也跟我一样,希望世界温柔?温暖得连石头也开出花来吗?

我从键盘上轻轻抬起手,拿起手机,想为这只黑鸟拍张照片,黑乌却急急后退了两三步,一展翅膀,飞走了。它仅在久违的阳光下,留给我一个小小的渴念春花的背影和一怀无尽的念想。

豆豆欢笑

黑乌飞走了,我正怅惘间,从栀子树甬道北边的树丛里,一蹦一跳跑来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蓝衣的男孩高些,黑衣的女孩矮些。他们头挨着头,不知在谈论着什么,清脆的声音从栀子树的绿叶间飞出来,像笛音一样悠扬轻快。虽然,有树枝掩映,我看不确切他们的脸,但他们那蓦然撞入的小身影,那抑扬顿挫的脆童音,一下子,就把我满心的寥落撵走了。

我兴奋地抬眼望着他们。不知不觉间,那对七八岁光景的孩子已来到了我面前的樟树下。男孩手里舞动着一把金色的塑料剑,女孩手里紧捏着一张毛白的图画纸。哦,这个秀丽可爱的女孩我认识的。她叫豆豆,是我多年前一位老同事的女儿。当年我和她父亲同时被分配在石梁中学教书,两人常在一起吃饭、读书、赏月、远游,情同手足。只是后来由于工作调动,才慢慢少了联系和走动……

蓦然邂逅老友的女儿,我自然满怀欢喜。不过,我怀疑那孩子已压根儿不记得我了,我们总共才见过两次面。一次在夏天,我穿着绿色的连衣裙。一次在秋天,我穿着灰色的小西装。而此刻,我穿着蓝色的大棉袄,还用棉帽子盖着头遮着额,像只蜷缩在树下的熊……

哦,那小豆豆朝我这只大熊转过身来了。我内心张着一个希望的袋子,又擂着一面忐忑的鼓。我静静望着那孩子,暗想,她一定认不出我了。  哪料到,豆豆只轻轻地瞥了我一眼,就绽开一脸惊喜的笑,咧嘴欢呼起来:“啊!阿姨,你好!”

“你好,小豆豆!”我也孩子般地欢呼起来。

“你在这里干什么呀?”豆豆问。

“写点东西呢!”

“哦,那你好好写吧!阿姨再见!”小豆豆说着,冲我扬了扬手中的白纸,一转身,就和那男孩跑远了。风送着她活泼的背影,把她脑后那两条小小的麻花辫,吹得像两只上下翻飞的燕子。

就在我微笑着目送豆豆远去的时候,刚刚出来的太阳,又被乌云吞没了,风骤然变冷变硬。

也许,新一场绵绵细雨就在眼前。

但是,我心里,因为留下了小豆豆的那张笑脸,已经驻进了一轮永恒的暖阳。

孩子的笑脸,永远是春天里最美丽的一朵花儿。

孩子的笑脸,就是一个微小而灿烂的春天。

不管前路会遭遇怎样的风吹雨打,只要有孩子,人类就会有永不凋零的春天啊!

P10-14

序言

就这样回家了(代序)

第一次来这校园里写作,就坐在一棵梓树下的石桌旁。

那是前年秋天,我还不认识梓树。虽然我知道“桑梓”二字,代表的是家园、故土,但我以前只见过桑树。想知道梓树长什么样,这愿望就像一枚凝固的琥珀,已在我胸口挂了二三十年。

那时,我刚搬来城北不久,坐在自己的新书房里写东西,总觉得心里闷闷的,不舒展。这天下午,仅仅出于一股莫名其妙的冲动,我背上电脑包,就冲向了离家不远的衢州二中。进门时,幸好保安没有拦住我问东问西,否则,我这么个面子薄薄的人,早就往后缩了,那日后,也就没有我与这个校园的深深情缘了。

真是感谢衢州二中用那么开放的胸怀,默默接纳了我这颗流浪的灵魂。

因为一走进校园,那些高大的樟树、栾树、枫杨、水杉、合欢就把我的灵魂一把摄了过去。我悄悄、悄悄地在校园里溜达着,很像一只小松鼠,东游西窜的,就怕遇见人类好奇的眼睛。而我自己,一直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看个不停。

以前,也不是没来过这里,也不是不知道这校园美得像座花园,但我以前从来没有这么久地独个儿盘桓过。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我就来到了校园西侧的一幢孤单的旧教学楼前。

楼前有两排石桌,正被层层叠叠的落叶包围着,有些冷清,有些荒凉,但也透着一股别样的宁静。于是,我选了一张较干净的石桌,放下电脑包,掏出小电脑,在桌边坐了下来。

没想到,这一坐,心就起不来了,这校园就成了我的“桑梓”之地。

那天,我在开始写作前,曾无意地扭头看了看身边的那棵树,视线恰好撞在一块蓝色叶子形的树牌上,那上面,正一清二楚地写着那树的名字呢——梓树。

哦,没想到就这样与你相遇啊,梓树!

顿时,我感觉自己胸口那挂了多年的愿望琥珀融化了,化成了两股热泉,一下子喷出了眼眶。

看着梓树那米白的树干,细数树干上那一个个沧桑的疤痕,抚摸它被九十一年的岁月掏出的深深的树洞,我忍不住将激动又怜惜的泪水,洒在了它的树根上。

仰脸,我看到了它容长、椭圆的叶子。因秋还不深,它枝头的叶子基本上还没被掳走,但都已被秋色染黄,所以看去特别丰盛、华贵。

梓叶的黄色,不是金黄,不是橙黄,更不是焦黄,而是浅浅的鹅黄,在刚刚西斜的阳光照耀下,那黄色浅得近乎透明,柔得像颤颤的蝶翅。那一扇扇蝶翅,约有书签大小。正在向晚的风里,翻飞,舞动,翱翔。

啊,整个大地,仿佛都要被它们抬到空中去,飞起来了。

我的灵魂,也就此跟着不断地上升、上升、上升。升到最高处,又嗖地落下地面,在这树旁扎下根来。

就这样,我的心回家了。

那天傍晚,傍着那棵慈爱的梓树,我思绪飘飞,文思泉涌,手指在键盘上快捷地挪动着,多年来,我的写作,第一次如此顺畅。

从那以后,我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衢州二中。只要不出差,哪怕再忙,都会来向这棵梓树报个到,在这校园的角落里写点东西。天寒地冻、刮风下雨下雪的日子,我就去图书馆,和那些青春学子们挤在一起,或一个人偷偷溜到图书馆二楼报告厅的南窗下去,对着窗外一墙浓郁无比的爬山虎,对着窗外一棵潇洒无限的枫香树,写几个文字。

梓树,因为你,我就这样回家了!

三年来,因为一日日徜徉于衢州二中的“家”里,我对这里的每棵树、每株草、每朵花、每只鸟、每爿石头,都生出了浓浓的亲情,它们的美,它们的故事,它们和全体师生一起谱写的大自然与人高度和谐的交响乐,无时无刻不感动着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催动着我的笔,去记录,去描摹,去讴歌。这样,就有了这本散文集。

这集子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我躲在衢州二中的一个个偏僻角落里悄悄写成的。这集子里的每一篇文章,写的都是衢州二中的景物和学生。

但是,她又不仅仅是“衢州二中”的景物和学生,我知道,每一个读书的孩子心目中都有一个美丽的“衢州二中”,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岁月里都有几所这样的“校园”相伴,我只是渴望和你们一起,去发现我们身边校园的美好,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就让我们从衢州二中出发,从这个集子开始,看到更多美好,抵达更多美好。

谢谢那些促成美好的人和事,也谢谢正在阅读的你们。

后记

一本校园森林画册/汪芦川

2014年暑假,初一的我第一次步人衢州二中图书馆,坐在二楼窗边自习。虽然久闻二中优雅美丽的校园环境,但当窗外那大团大团的绿树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微笑着、挨挤着、推搡着涌入我眼帘时,惊讶和欢喜之情还是在我心上打了一个碧绿的结,从此牢牢拴住了我的心,那一刻,我感觉我一生的希望与憧憬好像都跟这个校园打上了结,再解不开。

相信每一个初遇二中的人,都会和我一样,先被这儿的美景打动。因为,当你走进这所校园时,空气中温润、清新的草木气息会使你有置身森林公园的错觉。与其说毛芦芦老师的这本《大地的铃铛》是一本景物美文集,不如说此书是一本精美细致的校园森林公园画册。

在这本清新隽永、生气沛然的画册里,有鹭鸟洁白丰盈的翅羽,有白头翁活泼欢快的歌声,甚至有刺猬灵巧翻滚的身影。在这本秀丽婉约、灵动脱俗的画册中,你能闻到结香花、苦楝花、栀子花的芬芳,你能读出樟树、银杏树、栾树的别样风采,你甚至能嗅出校长、老师、学子那质朴纯净、善良儒雅的灵魂的芬芳。

还记得初二时,语文老师曾让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去二中校园里寻找秋天(我就读的华茂外国语学校与二中只有一墙之隔)。我一直忘不了那个午后,空中有飞机飞过的白白的印痕,像醉意朦胧的画家的涂鸦。榔榆的叶子,小小的,浅褐的,铺满一地,像块灰底黄花的地毯,让人想躺上去睡一觉。银杏叶杵在那儿,却不显愚笨,它那被时光揉黄的叶子,黄得那么澄澈而自在。不远处,高中的学长正坐在草坪上念英语、语文、历史,琅琅书声应和着几声清脆的鸟鸣,让我听到了世上最美的音乐。靠在操场边的二球悬铃木身上,眯着眼睛看太阳,我心头竞缓缓涌上了一股宁静甜蜜的世界独享感。

那一次,衢州二中——这个独特的森林公园式的校园带给我的,不仅有视觉上的美丽,更有一种精神上的皈依之感。

一个校园里有如此多的花草树木、鱼鸟虫兽已是十分不易,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校园里的每一个人,对校园里的每棵草木、每个小生灵还都怀着一颗敬重、呵护、感恩的心,这令我十分感动。体现二中人这种敬重之心、呵护之心、感恩之心的文章在芦芦老师的这本书中比比皆是,《给蛇让个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二中这样一所绿意弥漫的公园式校园里,学生们看惯了鹭鸟的飞翔、松鼠的跳跃、刺猬的滚动。但是,如果有一条“一米多长、半拳粗细”、“银灰色带棕红小斑点”的蛇,正在校园中心大道上缓缓地游移,大家不免会惊讶好奇甚至害怕。更何况很多学生从小生活在城市,蛇的真实身影,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其实,蛇那细长的身子,冰凉滑腻的触感,不高的“颜值”常使它们惨遭屠杀。若是这样一条蛇游走在大街上,一定会被抓、被打或被送进药房、酒店。

但是,二中人以他们的善良和包容给这条蛇让了路,让原本极有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变成了美好的故事。在这个温暖人心的故事里,校长助理郑友民老师率先提出了给蛇让个路的倡议,行政楼的老后勤徐大爷则小心翼翼地将蛇送往了安全地带,甚至连工作非常忙碌的潘志强校长,也如此满怀善意地提醒全校师生:“给蛇让个路,让我们的校园也成为野生动植物的领地。”

哦,一所学校,对一条蛇、一个小动物省5如此关爱有加,对一棵棵大树、一幢幢老建筑都如此呵护不已,更何况对人、对学生呢?

所以,这所学校,在我心目中就是一所满怀大爱的学校。芦芦老师用细腻优美又奔放热情的文笔把这种爱这种美记录了下来,真像一幅幅动人的图画,一笔一画里都饱蘸着惊喜与感动。

这就是《大地的铃铛》和其他很多散文集的不同之处,这也是《大地的铃铛》和很多校园书籍的不同之处。《大地的铃铛》发现和记录了浙西大地上一所中学校园景色的美,也发现和记录了这所校园人性的甘醇和温暖。这样的一所“衢州二中”,难道不正是咱们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学子所向往的求学殿堂吗?

有幸成了衢州二中高一新生的我,在此,想借这篇小小的后记,对芦芦老师说一声大大的感谢。芦芦老师,感谢您用隽永的笔绘出了我心目中的这个理想国!

书评(媒体评论)

读她的文字,鲜活、跳跃、奇巧、快乐,不管什么样的东西,都能让这些文字营造出一片葱茏,而文字后面,就是一颗真诚、敏感、善良而又丰盈着爱意的心。

——谢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在毛芦芦这本校园美文中,一草一木在她笔下都是有情的,一鸟一猫在她笔下都是鲜活的,一花一果在她笔下都是有灵的,学校里的一个个少男少女在她笔下,更是可爱的人间天使。

——潘志强(浙江衢州二中校长)

芦芦老师用细腻优美又热情奔放的文笔发现和记录了浙西大地上一所中学校园景色的美,也发现和记录了这所校园人性的甘醇和温暖。

——汪芦川(浙江衢州二中高一学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