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冰川著的《我的种菜歌(孙冰川微信随笔)(精)》全是乐,是“门缝儿”里的朋友和朋友圈里的朋友们给的乐,让作者好像找回了当年年轻时的自己,又开始学着写点儿东西。
本书收录了《老僧闲》《达摩为什么去面壁》《谁说共产党里没有真佛》《郑板桥真善人也》等文章,让读者能够享受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种菜歌(孙冰川微信随笔)(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孙冰川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孙冰川著的《我的种菜歌(孙冰川微信随笔)(精)》全是乐,是“门缝儿”里的朋友和朋友圈里的朋友们给的乐,让作者好像找回了当年年轻时的自己,又开始学着写点儿东西。 本书收录了《老僧闲》《达摩为什么去面壁》《谁说共产党里没有真佛》《郑板桥真善人也》等文章,让读者能够享受阅读。 内容推荐 孙冰川著的《我的种菜歌(孙冰川微信随笔)(精)》为作者撰写的随笔、杂文集,共100篇,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领域,如《佛门之外看丹霞烧佛》、《“胡说八道”的文化猜想》、《蒲松龄说“俗不可耐”》、《想得开就不妨终日忙碌》、《佛道与中国的“孝道”》等,内容言之有物,语言通畅洒脱,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可读性。 目录 自序 佛门之外看丹霞烧佛 拈花微笑与佛祖传法 达摩为什么去面壁 地藏菩萨与马克思主义 一副好对联 谁说共产党里没有真佛 庄子的“忘”的哲学 健忘症与不忘症 云在青天水在瓶 老僧闲 “胡说八道”文化内涵的猜想 布袋和尚的智慧 “释迦牟尼”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歇不得处?” 关于“碰响头”的科技猜想 从要饭说到读书 上殿放屁遭贬 黑色幽默的断头故事 六一节献给天下老顽童、老顽婆们 什么叫“食斋” 郑板桥真善人也 抬杠——佛门真的不杀生吗? 说说今日之“放生” 蒲松龄说“俗不可耐” 无事生非说“俗”字 大事、小事、真本事 “寻思去!” 想得开就不妨终日忙碌 这才叫“盗亦有道” “先赏”、“后赏”与人才管理 《大风歌》与《还乡歌》 苏轼兄弟怎么起了这样的名字 中国古代的针拨白内障 再补点儿古代针拨白内障的事儿 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吗? 雍正废除腰斩之刑 佛道与中国的“孝道” 白居易正经是个佛教徒 住在树上的鸟窠和尚 刘邦也有使小性子的时候 从康熙禁止缠足谈起 《诗经》读出个《东方红》 我敢读《尚书》了 读《诗经·二子乘舟》心情被伤 什么叫“新转世活佛学习班”? 从《韩诗外传》看用《诗经》治国 所谓“兴勃亡忽”的周期率存在吗? “与人为善”之我见 与人为善之眼善 与人为善之耳善 与人为善之鼻善 与人为善之舌善 与人为善之身善 与人为善之意善 袁世凯的皇后是个“外行” 读《夸父逐日》的遐想 “大跃进”时的一番昏话 我们现在怎样聊打苍蝇、轰麻雀 佛教怎么改革成这样了? 我们的读书与藏书 亡国之君与亡国之因 孔老夫子还是个懂马的大师 颜渊也是个懂马的大师 秦始皇长什么样儿? 馒头还真是包子 王林事件让人害怕 感叹李时勉的硬气 李寻欢像鲁迅么? 《黔之驴》说的是谁? 谁还再唱《一分钱》? 陈抟老祖论睡觉 读颜驷不遇的故事 郑板桥为什么竹子画得好 袁世凯的金匮石室 讲团结不是件简单的事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历史原型 吴趼人还是寓言作家 要养生,千万别“堵”着过日子 都是一块羊肉惹的事 曾有个“文艺皇帝”叫李存勖 察言观色东郭子 中国古代怎么养鱼 古人钓鱼也讲哲学 晏子如何当地方官 老板请喝酒的时候 作为和尚的僧一行事迹 晏子与拆迁户 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吗? 《王子猷雪夜访戴》欣赏 看看这份和珅抄家清单 祝我亲爱的老母亲健康长寿 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怕帝国主义 杂谈给孩子起名字 其实介子推也没那么委屈 父亲说过的两句话 我住过的那条小胡同(上) 我住过的那条小胡同(下) 晒篇三十三年前的旧作 周武王是怎么当皇上的 大战在即说“淡定” 试读章节 拈花微笑与佛祖传法 过去无知,可能是受小说《西游记》的影响,总觉得佛教里最高的佛就是如来佛;后来读书多了点儿,知道了如来佛在佛教里正式称呼是释迦牟尼;后来又知道,中国的佛教是从西土的印度传来,在古佛教历史中有“七佛”之称,释迦牟尼只是其中之一。不过,传到中国的佛教理论,主要是释迦牟尼这一派,所以中国佛教认释迦牟尼为佛祖。 佛祖的职位是通过在职佛祖自选接班人的方式代代传承的。佛门有个“拈花微笑”的典故,就是讲的释迦牟尼选接班人的绎讨。 《五灯会元》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就是说,佛祖举起一支金波罗花,众皆默然,只有大徒弟迦叶微笑了。于是,佛祖指定迦叶尊者成为传人。 我没有想到,佛教博大精深,佛门人才济济,然而佛祖选人传位这么大的事,竟然如此简单,确实会让我们这些佛门之外的现代俗人摸不着头脑。但也没听说当时众僧们有什么不满,或要求搞民主投票选举,或者要求搞竞争上岗什么的。 还有,释迦牟尼说到自己的“正法眼藏”(即正宗理论)时,说这东西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事也费解。如果说佛教正宗理论本是“不立文字”,那我见到的浩如烟海的佛门经典典籍算什么?还说佛法是在“教外”传承,难道佛教的佛法传承,要到佛门以外去找接班人? 我向一位比我懂佛教的朋友提出我的疑问。这位朋友虽不是佛门中人,但阅历丰富,爱琢磨事,常发些“不羁之论”。我估计这事他肯定也琢磨过。朋友故作深沉地说:“不必钻佛教理论,只要比较当世之事,就可知佛祖做法的道理。”我洗耳恭听,记下他的解释: 一个,释迦牟尼传的是“法”,不是“位”。这个“法”,不等于已经形成文字的“理论”,而是指佛教理论的“真谛”,或用现在的话说是“精髓”。就好像马克思主义,谁能说把马克思的书籍全都看了,就能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和精髓?中国革命历史上,领导人中据说王明读马克思的书最多,但当了掌门,却把革命路线领了个左倒右歪。反而是毛泽东,马克思的书读不多,据说连《资本论》也没读过,却最终领导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的第一场成功。原因就在于,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在马克思全部著作的文字中找不到的。这不是靠书读得多,而是要靠悟性。所以说,那个“不立文字”,乃相对而言,是在强调文字的局限性,强调对理论精髓的悟性。 再一个,是“教外别传”。这个教外,不是指佛教宗门之外,而是指宗门内对自己的佛法已经形成的常规理解之外。释迦牟尼认为,佛法理论的传承,必须是在创新和发展中传承。上上下下只会众口一词地重复已知的现任佛祖的认识水平,这就是僵化。思想认识的僵化,只会造成事业的停滞,甚至在与社会不断发生发展的新生事物对抗中无可奈何地遭到失败。这与“不立文字”的意思本是相通的。 朋友说了半天,我的脑子有点儿乱,怕他把自己绕进去。难道佛门里的事与我们现时世俗世界里的事,竟能如此相通?因为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是把法位传给了微笑的迦叶,但迦叶后来在佛法上有何创新和发展,还真没看到什么说法。所谓“拈花一笑”的故事,也未见有什么历史学家的严格考证,也没有什么出土文物佐证。但在中国佛教禅宗历史上,五祖弘忍确实将法位传给了六祖慧能,而六祖慧能却只是个在碓房干粗活儿的杂役,而且是个文盲。那首著名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实是请别人帮他写上墙的。那本被禅宗奉为圭臬的《坛经》,其实是他的无稿讲课,弟子整理而成,使得一个文盲却有了一部博大精深的禅门经典流传中国,真是不可思议。(P4-7) 序言 在微信上发完第99篇随笔《周武王是怎么当皇上的》,我松了一口气。按传统说法,可以算完成当初对朋友说要写100篇的承诺了。 记得是2015年3月底,我与老朋友王若竹,两家人一起出去旅游,途中聊天儿甚欢。若竹劝我,没事儿把过去看书积累的一些知识和感想,不妨写出来,在网上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有些动心。但那时我用的还是老式手机,不懂微信。回来后,4月底,女儿强行给我换了个高档手机,教我什么是微信,什么是朋友圈。然后4月30日发了个钓鱼的照片,圈里朋友一呼应,自己开始觉得这玩艺儿挺有意思。5月初,写了个《佛门之外看丹霞烧佛》的帖子,学着发朋友圈,又莫名其妙、弄拙成巧、歪打正着地建了一个群,一帮好朋友开始在群里聊东聊西,热热闹闹,还起了个“门缝儿看佛”的名字,这才真正成了动力,继续写下去,以至于在写了七八篇后,加上个“冰川随笔”的名义。当时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与若竹说要写100篇,并把这看成是对朋友们的一个承诺,没想到写起来是这么苦的一个差事。之后这几个月,搜索枯肠,苦思苦虑,翻书查书,熬夜码字,几次欲停难停、骑虎难下,真是个忧乐交加的随笔岁月。文章写得烂,难得朋友们心理承受力强,不挑食。现在,承诺基本完成了,心情静了,回头一看,又觉得哪有什么忧,全是乐,是“门缝儿”里的朋友和朋友圈里的朋友们给的乐,让我好像找回了当年年轻时的自己,又开始学着写点儿东西。真得谢谢朋友们! 一开始的时候,我曾把写这些随笔说成“种菜”。这也事出有因。若竹在郊区有个别墅,号称常年居住,并开了个小菜地,在网上晒丰收的大南瓜彩照。想到他那悠哉游哉的活法,我羡慕死了。羡慕转化成嫉妒,嫉妒转化成牢骚,牢骚转化成文章,好像许多古人都是如此,我为什么不敢?所以我把写随笔也说成是“种菜”,并在“门缝儿”里发了个打油,日:“读书如耕地,作文即种菜。一日收一棵,朋友圈中卖。品味或不足,自信无公害。赔本赚吆喝,只图心自在。”其实,这分明是有点儿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几天网上朋友们劝:“别停了,接着写吧。” 写这几个月,过了把瘾,挺好。我想:也对,闲着也是闲着,再有题目,写呗,但不承诺而已。我把前段的心情又总结了一首打油,叫《种菜歌》,还想按《诗经》的范儿来打油。杂糅煌煌然的《诗经》和下里巴的打油,这不是瞎掰吗?唁,玩儿呗。朋友们,请听我的《种菜歌》: 耕兮耘兮,畦而种之。灌兮溉矣,惜之护之。 忧其旱矣,忧其涝矣。忧其无得,心力瘁矣。 纷其花开,蜂蝶飞来。百日之成,冀其硕哉。 紫曰茄也,赤日椒也,韭绿瓜黄,缤纷炫也。 筐盛于街,且行且唤。欲购君子,莫争贵贱。 羡彼有邻,别墅种菜。不问收成,悠哉游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