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编著的《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全书以主人公安利柯的口吻,讲述了从四年级十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他在校内外的见闻和思想活动,中间还穿插了多篇父母为他写的劝诫性的文章,以及老师每个月在课堂上宣读的感人肺腑的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爱的教育/典藏书架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意大利)埃得蒙多·德·亚米契斯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埃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编著的《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全书以主人公安利柯的口吻,讲述了从四年级十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他在校内外的见闻和思想活动,中间还穿插了多篇父母为他写的劝诫性的文章,以及老师每个月在课堂上宣读的感人肺腑的故事。 内容推荐 由埃得蒙多·德·亚米契斯所著的《爱的教育》讲述的是,安利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用日记写下了一学年中,在学校和家里发生的一件件虽然平凡、细微但有趣、感人的事情。这些记录让人懂得只有爱才是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 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会被它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纯洁、温馨的情感所感动。1886年出版后畅销不衰,现已有一百多种译本,是一部孩子和大人都值得一读的爱的经典。 目录 译者序言 第一 十月 始业日 十七日 我们的先生 十八日 灾难 二十一日 格拉勃利亚的小孩 二十二日 同窗朋友 二十五日 义侠的行为 二十六日 我的女先生 二十七日 贫民窟 二十八日 学校 二十八日 少年爱国者(每月例话) 烟囱扫除人 十一月一日 万灵节 二日 第二 十一月 好友卡隆 四日 卖炭者与绅士 七日 弟弟的女先生 十日 我的母亲 十日 朋友可莱谛 十三日 校长先生 十八日 兵士 二十二日 耐利的保护者 二十三日 级长 二十五日 少年侦探(每月例话) 贫民 二十九日 第三 十二月 商人 一日 虚荣心 五日 初雪 十日 “小石匠” 十一日 雪球 十六日 女教师 十七日 访问负伤者 十八日 少年笔耕(每月例话) 坚忍心 二十八日 感恩 三十一日 第四一月 助教师 四日 斯带地的图书室 铁匠的儿子 友人的来访十二日 维多利亚爱马努爱列王的大葬 十七日 勿兰谛的斥退二十一日 少年鼓手(每月例话) 爱国 二十四日 嫉妒 二十五日 勿兰谛的母亲 二十八日 希望 二十九日 第五 二月 奖牌授予 四日 决心 五日 玩具的火车 十日 傲慢 十一日 劳动者的负伤 十五日 囚犯 十七日 爸爸的看护者(每月例话) 铁工场 十八日 小小的卖艺者 二十日 “谢肉节”的最后一天 二十一日 盲孩 二十四日 病中的先生 二十五日 街路 二十五日 第六 三月 夜学校 二日 相打 五日 学生的父母 六日 七十八号的犯人 八日 小孩的死亡 十三日 三月十四日的前一夜 奖品授予式 十四日 争吵 二十日 我的姊姊 二十四日 洛马格那的血(每月例话) 病床中的“小石匠” 二十八日 卡华伯爵 二十九日 第七 四月 春 一日 温培尔脱王 三日 幼儿院 四日 体操 五日 父亲的先生 十三日 痊愈 二十曰 劳动者中有朋友 二十日 卡隆的母亲 二十八日 寇塞贝马志尼 二十九日 少年受勋章(每月例话) 第八 五月 畸形儿 五日 牺牲 九日 火灾 十一日 六千英里寻母(每月例话) 夏 二十四日 诗 聋哑 二十八日 第九 六月 格里勃尔第将军 三日 军队 十一曰 意大利 十四日 三十二度的炎暑 十六日 我的父亲 十七日 乡野远足 十九日 劳动者的奖品授予式 二十五日 女先生之死 二十七日 感谢 二十八日 难船(最后的每月例话) 第十七月 母亲的末后一页 一日 试验 四日 最后的试验 七日 告别 十日 试读章节 代洛西听见先生这样说,就抱了那小孩的头颈,用了响亮的声音说:“来得很好!”格拉勃利亚小孩也热烈地吻代洛西的颊。我们都拍手喝彩。先生虽然说:“静些静些!在教室内不可以拍手!”而自己也很欢喜。格拉勃利亚小孩也欢喜。一等到先生指定了座位,那个小孩就归座了。先生又说: “请你们好好记着我方才的话。格拉勃利亚的小孩到了丘林,要同住在自己家里一样。丘林的小孩到了格拉勃利亚,也应该毫不觉得寂寞。实对你们说,我国为此曾打了五十年的仗,有三万的同胞为此战死。所以你们大家要互相敬爱。如果有谁因为他不是本地人,对这新学友无礼,那就没有资格来见我们的三色旗!” 格拉勃利亚小孩归到座位。和他邻席的学生有送他钢笔的,有送他画片的,还有送他瑞士的邮票的。 同窗朋友二十五日 送邮票给格拉勃利亚小孩的,就是我所最喜欢的卡隆。他在同级中身躯最高大,年十四岁,是个大头宽肩笑起来很可爱的小孩,却已有大人气。我已认识了许多同窗的友人,有一个名叫可莱谛的我也欢喜。他着了茶色的裤子,戴了猫皮的帽,常说有趣的话。父亲是开柴店的,一八六六年曾在温培尔脱亲王部下打过仗,据说还拿到三个勋章呢。有个名叫耐利的,可怜是个驼背,身体怯弱,脸色常是青青的。还有一个名叫华梯尼的,他时常穿着漂亮的衣服。在我的前面,有一个绰号叫作“小石匠”的,那是石匠的儿子,脸孔圆圆的像苹果,鼻头像个小球,能装兔子的脸,时常装着引人笑。他戴着破絮样的褴褛的帽子,常常将帽子像手帕似的叠了藏在口袋里。坐在“小石匠”旁边的是一个叫作卡洛斐的瘦长、老鹰鼻、眼睛特别小的孩子。他常常把钢笔、火柴空盒等拿来做买卖,写字在手指甲上,做种种狡猾的事。还有一个名叫卡罗·诺琵斯的高傲的少年绅士。这人的两旁有两个小孩,我看是一对。一个是铁匠的儿子,穿了齐膝的上衣,脸色苍白得好像病人,对什么都胆怯,永远没有笑容。一个是赤发的小孩,一只手有了残疾,挂牢在项颈里。听说他的父亲到亚美利加去了,母亲走来走去卖着野菜呢。靠我的左边,还有一个奇怪的小孩,他名叫斯带地,身材短而肥,项颈好像没有一样。他是个暴躁的小孩,不和人讲话,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可是先生的话,他总目不转睛地蹙了眉头、闭紧了嘴听着。先生说话的时候,如果有人说话,第二次他还忍耐着,一到第三次,他就要愤怒起来顿脚了。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个毫不知顾忌的相貌狡猾的小孩,他名叫勿兰谛,听说曾在别的学校被除了名的。此外还有一对很相像的兄弟,穿着一样的衣服,戴着一样的帽子。这许多同窗之中,相貌最好最有才能的,不消说要算代洛西了。今年他大概还是要得第一的。我却爱铁匠的儿子,那像病人似的泼来可西。据说他父亲常要打他,他非常老实,和人说话的时候,或偶然触犯别人的时候,他一定要说“对不住”,他常用了亲切而悲哀的眼光看人。至于最高大的和最高尚的,却是卡隆。 P(6-7) 序言 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地流泪。 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因了这种种,早想把这书翻译。多忙的结果,延至去年夏季,正想鼓兴开译,不幸我唯一的妹因难产亡了。于是心灰意懒地就仍然延搁起来。既而,心念一转,发了为纪念亡妹而译这书的决心,这才偷闲执笔,在《东方杂志》连载。中途因忙和病,又中断了几次,等全稿告成,已在亡妹周忌后了。 这书原名《考莱》,在意大利语是“心”的意思。原书在一九零四年已三百版,各国大概都有译本,书名却不一致。我所有的是日译本和英译本,英译本虽仍作《考莱》,下又标《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几字,日译本改称《爱的学校》(日译本曾见两种,一种名《真心》,忘其译者,我所有的是三浦修吾氏译,名《爱的学校》的)。如用《考莱》原名,在我国不能表出内容,《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似不及《爱的学校》来得简单。但因书中所叙述的不但是学校,连社会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爱的教育》。这书原是描写情育的,原想用《感情教育》作书名,后来恐与法国佛罗贝尔的小说《感情教育》混同,就弃置了。 译文虽曾对照日英两种译本,勉求忠实,但以儿童读物而论,殊愧未能流利生动,很有须加以推敲的地方。可是遗憾得很,在我现在实已无此功夫和能力,除草草重读一过,把初刷误植处改正外,只好静待读者批评了。 1924年1O月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