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游我庄(踢着影子去旅行)/旅行家游观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钟永丰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重游我庄

我家在台南高雄的美浓镇东边,庄名龙肚。

如果大冠鹫从庄北的茶顶山升空,俯瞰,会看见龙肚庄其实细扁如一片荷兰豆荚:东边有狮山,西边是龙山,两座高度不到一百米的小山脉夹着狭长谷地,中间最宽处一公里多,往南、往北收缩至六、七百米。中间是五千多米长的乡道51号;乡道略略蠕动,只在进庄出庄及至南边碰到狮山大圳时,才猛转个弓字弯。

严格说,龙肚并没有菜市场,在人口最多及我庄经济最旺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庄里最热闹的街上只有两个猪肉摊子与杂货店、中药行、理发店、冰店、饭条店各一家,大概也就反映了我庄的市场规模。这些店家所集中的龙肚庄西侧,人们称为“西角”,以今天的都市话语,算是我庄的CBD了。当时约略以龙肚庄为中心的生活圈人口曾多至五、六千人之谱,商业活动却如此不发达,实肇因于我庄特殊的人文社会性质。

亘古以来,农家向有粮食自给自足的理想。我庄祖先幸运找到应许地,清朝中期开恳以来就是台湾南部客家地区条件最优秀的稻米生产地。庄南的大份田与庄北的小份田有几百甲土质肥沃的良田,庄民从南边的老浓溪凿圳接引,水源终年不断,一年可收稻两获,羡煞北边的旱作恳民。

主食充份后,我庄农业伙房(合院)家族又兴起副食不外求的风气。蔬菜随四季变换:屋前屋后、路侧、水边的畸零空地,鲜少逃得过妇女们的勤快眼光与手脚。肉类蛋白质的培育更重要;鸡寮、鸭舍与猪栏是伙房空间规划的一部分。鸡仔喜欢土里捡食虫子,鸡寮就盖在屋后树荫下;鸭子喜水,吃水里的藻类、水虫、小鱼,鸭舍就设在半月池边,而池里养着草鱼、鯽鱼、大头鲢、南洋鲤。猪栏与人的排泄场所并置,既有臭味的问题也有风水的考量。它们通常座落在伙房的西侧,春夏的南风及秋冬的北风均无妨。

果树通常绕着屋子种,常见如芒果、龙眼、莲雾、香蕉、木瓜、芭乐、释迦、荔枝、杨桃等等,它们不仅供应各季水果,还帮忙挡煞、遮阴、修饰屋场风水,为土地公创造多子多孙的吉祥意象。

主副食自给自足的理想,及其实现,影响我庄深远。最表层的影响是菜市场也就不需要了;猪只宰杀得向政府缴税,不能私宰,所以肉贩尚能存在。七十年代经济好转,庄里出现了两个机车鱼贩。早上他们从隔壁的福佬(闽南人之谓)镇批到海鱼后,先在肉摊附近停一阵子。买肉的人减少后,他们才骑去庄外的伙房叫卖。我家伙房在更外围,他们溜进时已近中午。祖父又想尝海鱼,又气鱼仔早已不新鲜,每次都边买边骂他们奸商。

更深刻的影响是,伙房因此变成一个个食物与人际关系交换与更新的连结中心,每家消受不完或吃腻的蔬菜水果都拿去送邻居、亲友,用以还人情或增强关系。连结机制的发动机仍是在妇女身上,她们脑子里永远有一本随时更新的记事簿:阿龙嫂前天来聊,给了几条丝瓜,今天串门子可以回送一篮茄子;隔壁叔婆上周给了一袋芭乐,今天我们家收割香蕉,要留两串给他们;三姑的媳妇做月子了,鸡寮里有两只阉鸡七斤重,探视时正好抓它们当贺礼。

小孩子“消受不完或吃腻”的定义,与大人记事簿里的交换逻辑、优先次序与急迫性,常常不对盘。池塘里刚打上来的鱼、新季的水果、钓了一暑假青蛙养大的番鸭等等,明明就还没吃过癮或根本不够吃,就被拿去送人了!

妈妈们的食物交换意识,有时也会跟自己过不去。在大家族时代,年轻的妇女没有经济权,有时想多存点零用金,让子女多买几本参考书或添件新款式衣服,可是家长分配到的钱就这么一点,子女一撒娇就心酸。怎么办呢?母亲曾想把园子里盛产的青菜挑出去卖,可又怕碰到熟人,不好意思,于是就差遣勤快的大姊及三姊挑出去试看看。

结果呢?一样!连出声都不敢,狼狈而回,一把也卖不出。

所以我庄出不了生意人;乖乖把书念好,把该考的试考好,当个公教人员或任职稳当的公司,才是正规。整个美浓,也差不多是这般家道路数。镇上几个兴起于日据时代的政治望族,尽管家财万贯、权倾一时,后人仍是一关关挨过国家考试认证,出了一大堆老师、校长、公务人员、医师等等。说是“耕读传统”的发扬光大,其实是客家村落里严谨的副食品交换体系,抑制了功利性的人际关系运作,使得商业文化难以进展。大人如此,我们做孩子的当然也不会把做生意纳进人生选项了。

回到西角,我庄仅有的商业市集,还是有些乐趣。在美浓还是相对孤立与独立、龙肚相对于美浓镇上又带点倨傲不服的年代,那些乐趣简直是惊奇了。

我家至西角约九百米。进庄后转两个弯,第二个弯一转就是西角的小广场。到了傍晚,两部宾士老卡车一滑进来,安静的小广场开始滚动。老卡车上满载着猪与水牛的晚餐:蕃薯叶与甘蔗尾叶。卡车上的工人一揽揽地丢下来,司机在下面负责收钱。买蕃薯叶的清一色是妇人,买甘蔗叶的大抵是少年,说明了猪与水牛的家务分工。二十分钟内,不啰嗦,卡车上的食草就清光了。卡车一走,小孩子一拥而上,抢着捡拾掉落在广场上的蕃薯叶。他们不见得是穷小孩,那幅景象无非是我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时代精神表现啊!

小广场边,一东一西两对面,是我庄仅有的风骚了。东向的是冰果室,卖着全台湾只在本镇才有的香蕉油清冰。那种冰我不太喜欢,吃几口,前额就开始微晕。可那冰店在男女关系压抑的我庄,可是惟一的梦幻出口了。掌店的老板女儿有多美?我记不住了,但她的身影风景却与我庄的现代史同轨了。  她身材高佻,不多话,彩带束发,妆扮永远围绕着素白短袖上衣加淡雅花裙子的组合。她倾身搯冰,转身,花裙微扬,轻盈走步,放下冰,嘴角微笑丝丝,再转身离去,不知主演了我庄多少有志青年的性幻想场景。

西向的是理发店,但重点不在发姐,而是店老板兼师傅的老婆。她是我庄的猪贩仔中人,专为福佬猪贩穿针引线,仲介猪只买卖。她是本庄惟一可用“阿娜多姿”形容的女性:油亮侧梳的发髻上一定有朵塑胶花,花布上衣、黑长裤合宜地包覆她的修长体形,走路是莲花碎步,脚踏绣花鞋,上猪贩的机车一定是侧坐,右脚架在左膝盖上,右手搬住猪贩右肩,左手放右膝。那些福佬猪贩不知利用她赚了多少钱:养猪的农民一见着她,就像发春的猪公,神智不清,任人说价。难怪每次他们来买猪,母亲定把父亲支开,亲自上阵。外曾祖父是福佬猪贩,母亲自然洞悉他们的技俩。母亲直接用福佬话跟猪贩较量,每次都惹得那妖娇中人干瞪眼。

多年后问母亲,嫁来客家庄,你觉得好吗?

会做死哦!客家人太省,什么都要自己来。

她彷彿变成驻村研究的人类学家,总结五十几年的田野观察心得。P17-22

书评(媒体评论)

钟永丰有一双记者的鹰眼,一腔革命家的热血,和一副诗人的心肠。《重游我庄》写土地、诗歌与摇滚,写政治参与、社会实践,都是多年熬炼的心法,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广播人、作家,马世芳

钟永丰宛然一位社会学者,却井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是从田野调查出发,躺在土地上,透过树枝树梢的缝隙看台湾的一方天,一片云。如果你想了解台湾,想了解那边土地上生长出的民谣音乐,不能够绕过钟永丰。

——民谣歌手,周云莲

目录

Chapter 1 我庄

 重游我庄

 水泥的辩证史

 下淡水河写着我们的族谱

 上山试验春茶

 导游南台湾

Chapter2 朱老板与音响店

 不一定要点些什么

 北京人在台北

 朱老板(上)

 朱老板(下)

 阿勃勒的黄颜色夏天

Chapter3 他乡

 日久他乡是故乡

 碧山旅记

 潘乃德与居酒屋

 因为这里是波特兰(上)

 因为这里是波特兰(下)

Chapter 4 黑胶与Bob Dylan

 我的黑胶旅行(上)

 我的黑胶旅行(下)

 我的Bob Dylan旅行

 民谣之路

 踢着影子去旅行

附录:钟永丰访谈,乡村美学读台湾

序言

种树种歌者

在台湾客家民谣音乐家林生祥的专辑《种树》中,我第一次撞见了钟永丰。那张专辑的词都是由钟永丰一手操办的,尤其《种树》那首歌,它呼吁人们多种树,告诉人们树有多好,但写得不空洞,非常的优美、俏皮有趣,像一首童谣,又像一首严肃的环保公益歌曲。

种给离乡的人

种给太宽的路面

种给归不得的心情

种给留乡的人

种给落难的童年

种给出不去的心情

种给虫儿逃命

种给鸟儿歇夜

种给太阳长影子跳舞

种给河流乘凉

种给雨水歇脚

种给南风吹来唱山歌

——《种树》

第二次遭遇钟永丰,是在加拿大诗人歌手Leonard Cohen的诗集《渴望之书》中。我看到国语歌词的译者之一是钟永丰,翻译得非常生动。后来得知,钟永丰的职业是一名台湾地区行政官员,我想,一名行政官员做起艺术来一点不官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次看到他的随笔集,算是第三次遭遇了。第三次遭遇就不应该叫遭遇,而应该叫重逢了。在他的随笔集里,我看到的是另一种看台湾的视角,是从下向上看,从细节向广大看,比方他写淡水河,写阿里山的春茶,宛然一个社会学者,却并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是从田野调查出发,躺在土地上,透过树枝树梢的缝隙看台湾的一方天,一片云。

在我心里,钟永丰的底色始终是一位社会学者,并且是一位有行动力的社会学者。他与林生祥在美浓发起了许多社会运动,比如反对修水库,保护黄蝶,保护那里的土地与民风,都是又有见识又有行动力的善举。我曾有幸去过高雄美浓,那里是台湾民谣音乐家林生祥的家乡,也是他音乐的根。美浓有黄蝶栖息的山谷,还有很多钟永丰在随笔里写到的土地庙,很多淳朴的客家人在那里世代耕种。到了那个地方,你能感觉到钟永丰所做事情的价值,以及他文字中那种来自于土地的美与底气。

在这本书中,钟永丰写淡水,仿佛当年的郦道元写《水经注》。他将淡水的源头、两岸的风情、这片土地的历史写得淡妆浓抹总相宜,仿佛一个风俗小品,但后面却有着厚重的历史,民族的变迁,土地的成长,以及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在台湾这个舞台上,一代一代人的接力。

钟永丰写游记,也常常以社会学家的角度出发,比方写波特兰,他关注更多的是那里的社区建设。这与他在台湾所做的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立足自己的土地看往更远方,然后在远处回望自己的脚下。

通过几次在音乐中,在书中,在生活中,我与钟永丰的碰撞、偶遇与重逢,我感觉到他当然是一个好的词作者,一个好的社会学者,一个好的旅行者,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细致入微、充满善意的观察者。他的姿态缓慢优美,他的发力持久柔和,他在把他的周遭世界向他认为的好的方向,不断地推,推,推。就像老式推土机,他在推动的同时唤起我们对小时候,对孩童时代有关梦想的美好回忆。祝福他的书有更多的人去阅读。如果你想了解台湾,想了解那边土地上生长出的民谣音乐,不能够绕过钟永丰。

民谣歌手周云蓬

2016年6月于云南大理

内容推荐

《重游我庄(踢着影子去旅行)》是旅行文化类图书。作者钟永丰是台湾著名的作家,深受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青年读者的喜爱。在青年人中拥有很高的声誉。本书是作者的一次对家园、旅行的行纪。在书中,作者记录了他的人生中重要的旅行经历,以及路途中的人和故事,以及思考。在故土家园与地球村之间,在旅行者与还乡者的身份中,他不断思考,在笔下记录人生。

编辑推荐

《重游我庄(踢着影子去旅行)》的作者钟永丰写游记,也常常以社会学家的角度出发,比方写波特兰,他关注更多的是那里的社区建设。这与他在台湾所做的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立足自己的土地看往更远方,然后在远处回望自己的脚下。如果你想了解台湾,想了解那边土地上生长出的民谣音乐,不能够绕过钟永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