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豪尔,瑞士洛桑靠前管理发展学院科技与创新管理教授。作为多家企业的咨询顾问,他通过对创新过程的有效管理以及科技的商业化创造了大量价值。过去十年间,乔治·豪尔多次受邀到中国讲学。
马斯·冯·泽德维茨,GLORAD 靠前研发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在旅居中国的12年里,曾执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同济大学。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如何成为优选创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完成了从工业到工业强国的转变。除了生产全世界近半数的电脑、数码相机和厨房电器,中国的制造业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自主产品的开发中,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能否顺利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决定着每一个中国企业的命运。
面对未知的挑战与机遇,中国企业的选择与行动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以华为、海尔、联想为代表的大型企业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究,凭借大量技术开拓靠前市场,将中国创造的能量辐射到优选。另一方面,遍布各地的中小型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走出一条以低成本投入获得高回报产出的创新之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企业的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离不开教育系统大批高素质人才的供给、离不开整个社会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的创新现状等
●前言
●第1章概述
●第2章中国创新的辉煌历史
●四大发明
●培育资本化的失败——孤立假设
●道家和儒家学说
●传统教育模式
●把中国式创新置于历史背景之中
●日本模式
●第3章适用于中国的创新指标
●数字能够捕捉创新进程吗
●非技术密集型创新
●为竞争力创新
●创新指标
●研发投入占GDP的百分比
●产出
●和《合作条约》
●研发人员
●出版物产出
●科技园区和孵化器
●部分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