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长江流域的古典诗词/长江文明之旅
分类
作者 楚兰//荆荃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长江流域的诗词创作,对诗词体式的演变和诗词流派的形成影响犹大,楚兰、荆荃主编的《长江流域的古典诗词》综观长江流域诗歌发展的悠久历史,赏析了名家创作的许多流传千古的诗词名篇,每页均随文附图,意在使读者获得文图相生的意趣和赏心悦目的美感。

内容推荐

《长江文明之旅》丛书分为《长江流域的名山奇峡》《长江流域的楼台亭榭》《长江流域的岁时节庆》《长江流域的饮食生活》《长江流域的名城古镇》等32册,着力把握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深入挖掘长江文化底蕴和特质,以求全面、系统地展示长江文明。全套书包括500多万字和上千幅图片,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可读性于一炉,雅俗共赏,适合全民阅读。走进长江文明馆,阅读“长江文明之旅丛书”,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慢慢打开,一条浩浩大江的光阴故事鲜活呈现!

楚兰、荆荃主编的《长江流域的古典诗词》为其中一册,介绍了长江流域的古典诗词的有关知识。

目录

绪言

 长江流域诗词的历史地位

 长江流域诗词突出的思想感情特征

 长江流域诗词鲜明的艺术表现特色

先秦

 南风歌谣

 屈原楚辞

 宋玉辞赋

两汉

 帝王绝唱

 贾谊悲歌

 文士骚赋

 乐府古诗

魏晋南北朝

 三曹父子

 阮籍嵇康

 陶潜田家语

 二谢山水诗

 庾信健笔

 南朝清音

隋唐五代

 初唐四杰

 子昂高蹈

 浩然逸兴

 岑参奇情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南籍诗人

 南方歌吟

 花间集

 南唐词

两宋

 宋初名家

 醉翁风范

 荆公格调

 柳永巨手

 东坡豪放

 江西诗派

 陆范杨文

 苏辛词派

 婉约词风

元明

 王孙松雪

 虞杨范揭

 铁崖诗体

 仲举雅词

 高杨张徐

 茶陵诗派

 前后七子

 升庵风骨

 公安三袁

 云间龙吟

清代

 遗民诗人

 清初大家

 乾隆名流

 词坛宗匠

 龚魏情怀

 诗坛流派

试读章节

诗圣杜甫

被尊为“诗圣”的杜甫,享誉李白之后而在中国诗史上与李白并称。

一般认为,李白狂放任达,杜甫恭谨端严;李诗豪放飘逸而雄奇恣肆,杜诗沉郁顿挫而厚重工稳;两人在精神上分别继承和发扬了以道家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传统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化传统,在诗歌创作上分别继承和发扬了“庄骚”传统和《诗经》传统,也因此分别成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实际上,两人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学巨匠,主要是由于家学渊源、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等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和诗风。李白并庄、屈也崇《风》《雅》,杜甫奉儒宗《诗》又攀屈法宋。

杜甫(公元712—770年),自称“少陵野老”,生长于河南巩县的一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世家,受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家学传统的影响,他也以“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的儒家理想为终身追求。不过,《旧唐书·杜甫传》记载杜甫“本襄阳人”,是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其家学也重楚地文化。杜甫的前半生,处于唐朝鼎盛之世。他漫游南北,人京求仕,却屡试不第,干谒无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不得实现,终怀“到处潜悲辛”的酸苦。自“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便开始流离颠沛,亡中原而漂巴蜀,泊荆楚而落潇湘,后半生可谓穷困潦倒、艰难坎坷、贫病交加。至长江流域,杜甫“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最终怀着“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的极度哀怨,竞死于湘水。

流寓长江流域的11年间,杜甫倾力于诗也精心为诗,竟创作了1000多首诗歌,其中律诗就有700余首,而传世的杜甫诗歌总共也就1400余首。杜甫在长江流域城创作的诗歌,笔健而“老成”,尤其是“晚节渐于诗律细”,不仅体现了杜诗艺术的高度成就,而且体现了唐代近体诗的高度成就。

杜甫“窃攀屈宋宜方驾”,自觉地追踵屈原和宋玉,志在“方驾”屈、宋而与之同调。受其祖影响,他也将屈骚宋赋看作文宗诗典,论诗最崇屈、宋的“清词丽句”,表示“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戏为六绝句》其五),并且推重继承和发扬了屈宋艺术传统的“庾信文章”、鲍照诗歌、“王杨卢骆当时体”及陈子昂、李白的作品。他写出那样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而被后人称为“得屈骚之神”的《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诗,岂只是因钦敬李白的才华所致?实为与李白情投意合、神通心印!他将李白比作屈原,不也是将自己引为屈原的同调么?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杜甫,一生经历多少有似于生活在楚国由盛转衰时期的屈原。杜甫报国无路而不得不流离以终的遭际,也多少有似于屈原忠君爱国却被放逐以终的遭际。因此,杜甫自然而然地读屈骚而悲其志、悼前贤而伤自己,想见其为人而仿效其行止。当政治抱负落空并目睹了王朝的腐败、国家的灾难和民众的痛苦之后,他激愤地呼道:“儒术于我何有哉?孔子盗跖俱尘埃!”从此,他像屈原那样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继承屈原“发愤以抒情”的创作精神,自言“遣兴莫过诗”(《可惜》)、“愁极本凭诗遣兴”(《至后》),用诗歌反映苦难深重的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记录个人生活的感触。他“读书破万卷”,通晓《庄子》,也时有“雅欲逃自然”的“逍遥”之思,但长期流离失所使他不能忘情于现实而“终无旷士怀”。他的诗歌,主要是发扬“风骚”、尤其是屈原《九章》的现实主义精神,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的社会面貌,同时又充分而真实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前人誉杜诗是“以时事人诗”的“诗史”,可其诗史之作皆饱含着浓烈的情感,且其一些作品中的深广忧愤殆不亚于屈骚。杜甫作诗不仅多咏屈原事、多用屈骚典,而且效法屈原希冀“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九章·抽思》)。他的名作《北征》,叙时局之事,表救世之见,陈类同屈原的念君忧国之情,明显为希望幸达“圣览”之作。他晚年的“老成”之作,更是多承屈骚文情,并且经常以屈原自喻。如《祠南夕望》所咏“山鬼、湘娥,即屈原也。屈原,即少陵也”(黄生《杜诗说》卷五)。

杜甫通合宋玉之情而师法宋玉之文。杜甫在晚年流寓巴蜀、漂泊长江期间,尤多悲秋之作。杜诗中的悲秋之作,亦淋漓尽致地抒发了类同宋玉遭弃不用、孤独飘零的悲慨,发展了宋赋借秋景以抒悲情的表现艺术。《宿府》《秋兴八首》《九日》等诗,都是因秋色而兴悲感、融悲情而人秋景的旷代名作,集中体现了杜诗的艺术成就。如被前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P66-68

序言

一馆览长江 水利写文明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一首《长江之歌》响彻华夏,唱出中华儿女赞美长江、依恋长江的深厚情感。

深厚的情感根植于对长江的热爱。翻阅长江,她横贯神州6300千米,蕴藏了全国1/3的水资源、3/5的水能资源,流域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她冬寒夏热,四季分明,独有的北纬30°神奇,形成了巨大的动植物基因库,蕴育了发达的农业,鱼儿欢腾粮满仓的盛景处处可现;她有上海、武汉、重庆、成都等国之重镇,现代人类文明聚集地如颗颗明珠撒于长江之滨;她有神奇九寨、长江三峡、神农架等旅游胜地,多少享誉世界的瑰丽美景如数家珍;她令李白、范仲淹、苏轼等无数文人墨客浮想联翩,写下无数赞美的词赋,留下千古情。

长江两岸中华儿女,繁衍生息几千年,勤劳、勇敢、智慧,用双手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巴蜀文明、楚文明及吴越文明。这些文明,如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水生生不息,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认识和开发利用长江的历史,就是一部兴利除弊的发展史,也是长江文明得以丰富与传承的重要基石。据史料记载,自汉代到清代的2100年间,长江平均不到十年就有一次洪水大泛滥,历代的兴衰同水的涨落息息相关。治国先必治水,成为先祖留给我们的古训。

为抵御岷江洪患泛滥,李冰父子筑都江堰,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就了千年不朽,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天府之国人人神往。

一条京杭大运河,让两岸世世代代的子孙受惠千年。今天,部分河段化身变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的主要通道,再添新活力,大运河成为连接古今的南北大命脉。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党和政府把治水作为治国之大计,长江的治理开发迎来崭新的时代。万里长江,险在荆江。1953年完建的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闸分洪抗击1954年大洪水,确保了荆江大堤及两岸人民安全。面对,54洪魔带来的巨大创伤,长江水利人开启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与时俱进,历经3轮大编绘,成为指导长江治理开发的纲领性文件。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毛泽东半个多世纪前的伟大构想,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期盼与等待呀。南水北调的蓝图,在几代长江水利人无悔选择、默默坚守、创新创造中终于梦想成真,清澈甘甜的长江水在“人造天河”里欢悦北去,源源不断地流向广袤、干渴的华北平原,流向首都北京,流向无数北方人的灵魂里。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长江水利人手中,长江流域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与此同时,沉睡万年的大小江河也被一条条唤醒,以清江水布垭、隔河岩等为代表的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嵌珠镶玉。这是多么艰巨而充满挑战、闪烁智慧的治水历程!也只有在这条巨川之上,才能演绎出如此壮阔的治水奇观,孕育出如此辉煌的水利文明,为古老的长江文明注入新的动力!

当前,长江经济带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一带一路战略正加推提速,长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优质的资源禀赋与三大战略息息相关,长江流域的健康发展关系着三大战略的成败。因此,长江承载的不仅是流域内的百姓富强梦,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长江无愧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的未来,价值无限,魅力永恒。

武汉,把长江文明馆落户于第十届园博会园区的核心,塑造成为园博会的文化制高点和园博园的精神内核,这寄托着武汉对长江的无比敬重与无限珍爱。可以想象,长江文明馆开放之时,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定将发出无比的惊叹:一座长江文明馆,半部中国文明史。

(作者系长江文明馆名誉馆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