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3部)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帆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于右任——举债度晚年,长眠在高山

朱家骅——学界泰斗挥泪递辞呈,万年贫寒又落寞

马鸿逵——败军之将,赴台马上遭弹劾,无可奈何,终老异国他乡

吴铁城——主沪主粤,是非功过难说清;败逃台湾,倚老卖老遭羞辱

王云五——政治新贵,官居五院之首;花甲之年,再掌商务印书馆

……

他们是国民党高官中最具争议的一群人,有的是德高望重的大书法家,有得的是享誉天下的出版家,也有沾染了人民鲜血的杀戮者,于右任、马鸿逵、王世杰、王云五等数位民国高官在败逃台湾后,又将经历怎样的坎坷命运?杨帆所著的《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3部)》为你揭秘一切问题。

内容推荐

杨帆所著的《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3部)》力求通过最原始史料,揭示他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于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亲身经历、赴台后的最后结局,以及在民国历史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是非功过。

目录

于右任:长眠高山上望故乡

小档案

简历

一、亡命上海,与复旦结缘

 1.西北奇才脱颖而出

 2.逃亡上海绝处逢生

 3.协助恩师创办复旦

 4.多次救援复旦重生

二、东渡扶桑,追随孙中山

 1.创办“神州日报”

 2.“戴罪”回乡奔丧

 3.被冤无端入狱

 4.文人总司令

 5.靖国军解体

三、人生鼎盛,出任监察院长

 1.出任监察院长

 2.打虎遭遇失败

 3.被挟逃往台湾

四、败退台湾,再任院长15载

 1.弹劾俞鸿钧

 2.一个字批文

 3.晚年遇不公

五、寄情诗文,雅集中解乡愁

 1.与好友雅集

 2.老少皆朋友

 3.举债度晚年

 4.长眠高山上

 历史评说

朱家骅:学界泰斗挥泪递辞呈

小档案

简历

一、两度赴德,终获博士学位

 1.剪辫的小革命党

 2.发起中国敢死团

 3.赴德国留学不成

 4.阿尔卑斯山遇险

二、贵人相助,以学者从政

 1.领导“首都革命”

 2.整顿中山大学

 3.在粤“好管闲事”

 4.执掌浙江民政

三、仕途通达,出任封疆大吏

 1.中央大学校长

 2.首任教育部长

 3.危难中主政浙江

 4.抵制焦土抗战

四、主持党务,不忘经营文教

 1.以学者身份办党

 2.与CC系相抗衡

 3.困境中拯救教育

 4.组织文物大迁移

五、一生清廉,晚年生活贫困

 1.重建“中研院”

 2.挥泪递辞呈

 3.晚年贫寒落寞

 历史评说

马鸿逵:“宁夏王”的二度出逃

小档案

简历

一、“宁马”后代,战场上锋芒初露

 1.八龄童险遭不测

 2.“宁夏王”的序曲

 3.侍从武官喜与忧

 4.清水营小试牛刀

二、见风使舵,择良木而栖

 1.投靠直系“曹吴”

 2.冯玉祥的冷板凳

 3.北伐中小立战功

 4.小德张的宝物

 5.审时度势投蒋

三、中原大战,立下赫赫战功

 1.冯部三将领叛变

 2.投身中原大战

 3.夺取泰安立功

 4.教导团的反叛

四、放弃豫省,做了宁夏土皇帝

 1.父亲撒手人寰

 2.一槽难容二马

 3.巧妙应对蒋介石

 4.二马争夺“西北王”

五、败军之将,赴台后处境迥异

 1.大陆的最后挣扎

 2.赴台之初遭弹劾

 3.终老异国他乡

 历史评说

吴铁城:党国“铁老”的荣与辱

小档案

简历

一、投蒋反共,当了一回替罪羊

 1.追随孙中山

 2.廖案有嫌疑

 3.被囚上横档

二、三赴东北,一张巧嘴行天下

 1.促成东北易帜

 2.再度游说少帅

 3.展开银弹攻击

三、主沪主粤,是非功过难说清

 1.出任上海市长

 2.对日委曲求全

 3.三吴大闹上海滩

 4.建设大上海计划

 5.主粤“吴铁失城”

四、败逃台湾,倚老卖老遭羞辱

 1.力劝总裁出国

 2.为李宗仁奔走

 3.无冕“巡回大使”

 4.遭受意外打击

 历史评说

王云五:出版大亨的宦海生涯

小档案

简历

一、自学成才,活跃于教育界

 1.短暂的学校生活

 2.夜校的特殊遭遇

 3.出任总统府秘书

 4.京城教育部任职

二、进入商务印书馆,成就辉煌业绩

 1.出任编译所所长

 2.一年后再创佳绩

 3.开创“四百万事业”

 4.荣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5.劫难后起死回生

三、政治新贵,官居五院之首

 1.变身政治新贵

 2.提出币制改革

 3.政绩中的败笔

 4.赴台后重操旧业

四、花甲之年,再掌商务印书馆

 1.70高龄再任“部长”

 2.“博士之父”终圆博士梦

 3.又一次救援“商务”

 4.另一个辉煌时期

 5.幸福晚年意外离世

 历史评说

周至柔:开创国军现代化第一人

小档案

简历

一、半路出家,一步登天

 1.贵人相助半路出家

 2.“夫人路线”一路畅通

 3.中国空军从无到有

二、战鹰出击,血战长空

 1.迎战日机首战告捷

 2.“四大天王”为国捐躯

 3.武汉空战三创大捷

 4.空投“纸弹”震撼东瀛

三、国共内战,不遗余力

 1.内战中失去威力

 2.截击轰炸“重庆号”

四、败退台湾,恩宠不减

 1.开创“国军”现代化

 2.引导台省工业化

 3.工作至生命最后

 历史评说

余汉谋:“南海名将”的无声撤退

小档案

简历

一、暂露头角,粤军中起家

 1.私下里抵制清党

 2.粤桂战争声名起

 3.蒋陈对立中观望

二、倒陈投蒋,助蒋统一广东

 1.倒陈投蒋序曲

 2.扫除最后障碍

 3.公开倒陈投蒋

 4.未能取而代之

三、“余汉无谋”,两战粤北显神威

 1.被迫放弃广州

 2.破釜沉舟抗敌

 3.首次粤北大捷

 4.抗战中再创佳绩

四、一代将星,抗战后被释兵权

 1.驰援湖南广西

 2.当了受降主官

 3.沦为光杆司令

 4.大闹救国日报

五、为避猜疑,隐居郊区北投

 1.不起义不抵抗

 2.晚年远离政治

 3.一切听之天命

 历史评说

王世杰:“王世杰事件”有惊无险

小档案

简历

一、创建武大,功在千秋

 1.求学之路一帆风顺

 2.组建《现代评论》社

 3.蒋氏的“稷下”问客

 4.创建武汉大学

二、出任要职,影响中枢

 1.出任教育部部长

 2.荣登参事室主任

 3.率团赴英国访问

 4.对苏谈判的失败

三、三年内战,主持外交

 1.重庆谈判的代表

 2.签订《中美商约》

四、陷入绝境,有惊无险

 1.与蒋经国作对

 2.突发“王世杰事件”

 3.出任“中研院”院长

 4.晚年安全退休

 历史评说

张厉生:反共中坚派清廉耿介

小档案

简历

一、寒门才子,家庭事业双丰收

 1.南开学校的优等生

 2.拉开反共的序幕

 3.受青睐的单身汉

 4.送上门的好姻缘

二、经营党务,进入中枢

 1.CC系的重要成员

 2.国民党的三陈派

 3.唯蒋氏之命是从

 4.转入陈诚营帐中

三、败逃台湾,与陈诚共进退

 1.最后的挣扎

 2.辅佐陈辞修

 3.对日散余热

 4.败给共产党

 5.清贫的晚年

 历史评说

王叔铭:“王老虎”一生仕途通达

小档案

简历

一、空军起家,一心追随蒋氏

 1.留苏生驾机“潜逃”

 2.取得蒋介石信任

 3.为争取苏援奔走

二、空中老虎,有功亦有过

 1.抗战中功勋卓著

 2.三大战役中惨败

三、败逃台湾,官运不衰

 1.退台后反攻大陆

 2.对朋友肝胆相照

 3.认了一个干女儿

 历史评说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于右任10岁时,他的父亲带着第二个妻子刘氏回到三原。为督促于右任学习,其父每天晚上都在灯下与于右任一起研读诗文与经书,加上伯母房氏的谆谆教诲,17岁时,于右任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三原县学,后又到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和西安关中书院求学。

1898年于右任参加岁试,以第一名成绩补廪膳生。于右任的文章,深受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赏识,称“人关以来,未见第二人”,“作者奇才妙笔,可以自成一家”,誉于右任为“西北奇才”,并着力培养。

于右任也因为叶尔恺的重视而名声渐大。后来沈淇泉(沈钧儒先生的叔叔)督学陕西时,面对陕西严重的旱灾,筹集奖学金开设了三原粥厂,于右任被推荐任粥厂厂长,负责救济灾民。第二年新粮下来,施粥工作才告结束,于右任被送到当时关中著名的陕西中学继续学习。

2.逃亡上海绝处逢生

青少年时期的于右任,由于接受了新思想,对清朝的腐败统治心怀不满。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到西安,于右任所在的陕西中学堂以及巡抚衙门被充当慈禧和光绪的行宫,学堂因此被迫停课。

不仅如此,慈禧一行进入西安前,当局还命令学堂师生出城跪迎圣驾。师生们只好赶到城外,在路边跪了整整一个多小时,才等来了慈禧的銮驾。直到銮驾进城远去,师生们才被允许站起来离开。

于右任为此十分愤慨,回到宿舍便对同学说:

“如今国难当头,慈禧、光绪逃难中还要如此兴师动众,实在是腐败透顶!”

说完,当即坐到书桌前,给陕西新任巡抚岑春煊写信,请求他“手刃西后,重行新政”,即诛杀慈禧,拥护光绪实行新政。

信写好后,放在书桌上,准备第二天一早投呈,被同窗好友王麟生看到。王麟生大为惊诧,极力劝阻于右任不要投呈此信:

“岑春煊巴结太后还来不及呢,怎可能去杀她?这封信只会给你带来灭顶之灾!”

在王膦生劝说下,于右任这才觉得此举幼稚,遂打消上书的念头。

由于学堂停课,于右任只好离开学堂,返回三原。这一时期,于右任与陕西提倡新政、新学的名人志士多有来往,并拜推行新学最有力、最彻底的朱佛光为师,诗文水平更上一层楼,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喜怒哀乐,视野拓展至亚洲甚至世界的范围,其中《和朱佛光先生步施州狂客原韵》犹有气势:

愿力推开老亚洲,梦中歌哭未曾休。

人权公对文明敌,世事私怀破坏忧。

偶尔题诗思问世,时闻落叶可惊秋。

大平思想何由见?革命才能不自囚!  与此同时,于右任从游关中诸多著名学者,吸取他们所长,提升自己。关中经学家领袖、主持味经学院的刘古愚,享有“南康(有为)北刘(古愚)”之誉,于右任对其推崇备至。

戊戌政变发生后,刘古愚因遥祭六君子,引起清吏注意。清吏暗中调查与刘古愚往来之人,刘古愚的故交好友怕受牵连,纷纷避而远之,一时间,刘宅门可罗雀。

但于右任却在风声正紧时,登门拜访,令刘古愚大为意外,不禁问道:

“你怎么在这个时候来?”

“正因为是这个时候,我才来拜访先生。”

于右任的坦诚、正义与执着令刘古愚十分感动,当即吩咐家人设家宴款待于右任,并让于右任留宿家中,对其学业上的问题悉心指导。

经过众多名师指点,于右任眼界日高,对中国的处境万分担忧,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抨击清末政治的诗篇,自编为《半哭半笑楼诗革》,于1903年冬在三原印发。

P8-P9

序言

1949年4月1日,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团抵达北平,与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

4月20日,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泽东与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阴、西至九江的千里长江一线,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很快土崩瓦解。

4月23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解放。

5月20日,西安解放。

5月27日,上海解放。

8月26日,兰州解放。

10月14日,国民政府临时所在地广州解放。

11月30日,国民政府临时所在地重庆解放。

12月初,解放军从东、南、北三面向成都进攻,取大包围态势,迅速逼近成都。刚刚在此安顿的国民党逃亡政府惊魂未定,便于12月7日,由行政院长阎锡山带领,仓皇飞往台湾。

但此时,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尚坐镇成都,下榻中央军校。

此前,蒋介石企图在成都组织川军,及胡宗南的40万中央军,与解放军展开殊死较量,保住大西南这块立足之地。在将中央政府迁往台湾的同时,将大本营设置于西昌,在成都设置防卫总司令部。

然而,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宣布起义,打乱了蒋介石的部署。尤令蒋介石震惊的是,10日,卢汉致电川军首领刘文辉,要刘会同四川各将领,效仿张、杨西安事变之举,抓捕蒋介石。

但蒋介石似乎很镇定,10日上午,当长子蒋经国告诉他今天必须走,车辆已在后门等候时,蒋介石问:

“为什么不在前面?”

“后面离机场近,比较安全。”

“那不行,我从大门进来,一定要从大门出去!”

午后,蒋介石从中央军校前门登车,旋即离去。

下午2时,蒋介石一身戎装,出现在成都凤凰山机场。他面色阴沉,迈着沉重的步子,登上“美龄号”专机。进入机舱前,他在寒风中回首,默默与大陆道别。

与他同时登机的,有蒋经国和侍卫党春明等人。

很快,飞机起飞,在成都上空盘旋两周,即向东南方向的孤岛飞去。

坐在飞机上,蒋介石的沉痛心情可想而知。想当初黄埔起家、北伐督军,势头何等强劲!蒋家王朝的开张盛典,又是何等显赫!想当年,抗战领袖,行宪总统,威震四方。而如今,兵败如山倒,只能逃离大陆,出走孤岛,偏居一隅,苟延残喘。

令蒋介石倍感伤心的是,树倒猢狲散,许多党国要员、嫡系心腹,在动乱之中弃蒋而去,争相逃往海外。

蒋介石的大舅哥、豪门权贵宋子文,早在蒋介石下野第三天便挂冠归隐,携夫人远赴美国;蒋介石的连襟、中国头号财阀孔祥熙,更是于蒋氏政权覆亡前的1948年,偕夫人宋霭龄赴美,一去不归。

孙中山之子、前行政院长孙科,早已挂冠远去;前行政院长翁文灏借赴欧洲考察之机滞留法国不归;东北大员熊式辉滞留香港;数次逼宫最终取而代之的代总统李宗仁,早已经香港远走美国……

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也相继走上不同的归宿,除了阵亡的、被俘的,更有起义的、投诚的……

当然,更多的党国要员、高级将领选择了赴台。尽管他们有的曾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建立功勋,但也因参加“剿共”、内战,站到了共产党的对立面。他们选择赴台,或出于自愿,或出于观望,或出于被裹挟。

赴台之后,蒋介石与他的国民党政权,以及所有赴台高官,他们将怎样在弹丸之地的台湾岛生存、发展?

追究丢失大陆的责任,是蒋介石赴台之后首先要做的一件大事。蒋介石不会自己承担此责任,那么必然要有人承担;

稳定台湾局势,需要美国的援助,亲美派派上了用场;

传位于子,需要扫清障碍,大陆时期的“重臣”只能靠边站;

经济建设,需要起用少壮派新锐力量,大陆时期的“老臣”似乎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

在赴台后的国民党改造中,所有赴台高官都经历了命运的“涤荡”。

有的为丢失大陆承担责任,被迫出走;

有的在权力角逐中败下阵去,身陷囹圄;

有的因原先的派系之争,被监视,被软禁;

更多的,被纳入“中央评议委员会”,颐养天年。

于右任、朱家骅、马鸿逵、吴铁城、王云五、周至柔、余汉谋、王世杰、张厉生、王叔铭……这些曾经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版图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命运,将会怎样?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批批文献档案被相继公开。

面对这些尘封已久的、原始的历史档案,我们不禁扼腕叹息:原来我们以往看到的,许多并非历史真相……

由于《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一部、第二部相继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因篇幅所限,每书仅收录国民党去台高官8—10人,现应广大读者要求,精选在大陆时期地位最为显赫,与蒋介石关系最亲近或最微妙,也因此最富争议的赴台高官10名,推出《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三部。

本书力求通过最原始史料,揭示他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于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亲身经历、赴台后的最后结局,以及在民国历史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是非功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