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修良工作笔记--1956年-1957年3月/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编写的《陈修良工作笔记--1956年-1957年3月》为陈修良同志1956年-1957年3月的工作笔记。《陈修良工作笔记--1956年-1957年3月》内容包括了在此工作阶段的方方面面,例如一些重要会议的纪要、讲话实录,关于教育、经济等各项工作的总结及经验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内容推荐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编写的《陈修良工作笔记--1956年-1957年3月》为陈修良1956年至1957年3月的工作笔记。

陈修良。1907年生于浙江宁波。 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1930年7月在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历任中共汉口市委宣传部秘书、江苏省委妇委书记、《新华报》总编辑、南京地下市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常委、妇委书记、中共上海市基层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全国妇联华东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第二届执委、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代部长等职。1957年被打成“极右派”,1977年被摘去“右派”帽子,1979年获彻底平反,任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顾问、学术委员会顾问等。1998年11~6EI病逝,享年91岁。

目录

出版说明

编校说明

正文代码查询表

陈伟达在宣传干部会议上的工作总结(1956年1月2日)

关于宣传等工作的讨论(1956年1月3日)

陈伟达同志在宣传干部会议上的结论(1956年1月5日)

宣传干部会议上的情况汇报(1956年1月5日)

市委书记联席会关于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座谈

(1956年1月17日)

李丰平同志关于工商业改造问题的报告(1956年1月19日)

私改小组的汇报(1956年1月20日)

私改小组的汇报(1956年1月20日)

私改小组讨论(1956年1月21日)

私改小组讨论(1956年1月22日)

宁波地委的报告(1956年1月22日)

绍兴县汇报(1956年1月24日)

江华在省城市工作会议报告(1956年1月28日)

金部长传达北京会议(1956年1月30日)

宣传工作会议报告(1956年1月)

四十条学习情况汇报(1956年2月3日)

江华同志在省委座谈会谈四十条问题(1956年2月6日)

学习四十条讨论记录(1956年2月7日)

量变到质变根本转化的规律(初稿)(1956年2月16日)

林乎加同志关于宣传四十条问题的报告(1956年2月20日)

四十条学习问题汇报会(1956年2月23日)

部务会议(1956年2月27日)

关于小商贩改造问题的座谈r1956年2月29日)

陈毅同志谈四十条(1956年2月)

在宣传部长会议中提出来的问题(1956年2月)

越南代表问题(1956年3月6日)

三八节对省级各机关干部的讲话稿(1956年3月8日)

教师会议(1956年3月16日)

宣传部党委成立会议(1956年3月16目)

工资问题(1956年3月16日)

宣传工作座谈会(1956年3月17日)

业余学校的问题(1956年3月20日)

中央关于演讲工作指示(1956年3月20日)

量变到质变根本转化的规律提纲(1956年4月6臼)

否定的否定规律(1956年4月11日)

吴植椽传达刘少奇在中央农村工作部会议的发言

(1956年5月2日)

部务会议(1956年5月3日)

业余学校教师座谈会(1956年5月5日)

五云山学习情况汇报(1956年5月23日)

海宁县问题(1956年6月8—14日)

硖石第三丝厂党委书记孙康兰谈话(1955年6月10臼)

对金韬问题的发言提要(1956年6月19日)

各民主党派学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讨论

(1956年6月20日)

关于海宁县委领导问题的记录稿(1956年6月)

关于浙江省各县领导问题意见稿(1956年6月)

文化局会议记录(1956年上半年)

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小组讨论记录(1956年7月4日)

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小组讨论记录(1956年7月5日)

江华在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上的发言摘录(1956年7月6日)

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小组讨论记录(1956年7月6日)

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候选名单讨论记录(1956年7月9日)

金韬鉴定(1956年7月9日)

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小组讨论记录(1956年7月10日)

对陈修良综合发言稿的讨论记录(1956年7月上旬)

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宣传分团发言摘要(1956年7月上旬)

陈修良在省党代会几次讨论发言摘录(1956年7月上旬)

陈修良综合宣传分团发言记录要点(1956年7月上旬)

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发言记录(1956年7月上旬)

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的讨论记录(1956年7月11日)

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小组会记录(1956年7月13日)

各分团关于大会报告讨论情况纪要(1956年7月14日)

关于省委宣传部门各单位综合意见的说明(1956年7月16日)

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主席团扩大会议记录(1956年7月26日)

谭震林同志在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上的讲话

(1956年7月27日)

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宣传分团讨论记录(1956年7月28日)

就宣传分团发言稿中措词问题致大会主席团并转谭震林

同志的说明(1956年7月28日)

谭震林在浙江省第二次党代会扩大会上的讲话

(1956年7月30日)

谭震林在省委各部委处长和县委书记以上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956年7月31日)

宣传分团关于综合发言申明问题讨论记录(1956年7月)

关于综合发言稿问题的说明稿(片断)(1956年7月)

对岢代会综合发言严重错误的检讨稿(1956年7月)

关于加强工矿企业中宣传工作问题的讲话稿——省工会干部

训练班报告(1956年8月10日)

浙江省宣传部部务会议记录稿(1956年8月15日)

浙江省工会干部训练班的课后情况反映记录

(1956年8月16日)

部务委员会记录(1956年8月17日)

宣传部部务会议记录(1956年8月18日)

宣传部部务会议小结报告(1956年8月侣日)

省委选举工作会议(1956年8月25日)

宣传部讨论(1956年8月27日)

省常委会议(1956年8月28日)

宣传部部务会议记录摘要(1956年8月30日)

八大文件学习布置问题(1956年8月)

省委扩大会记录(1956年9月1日)

宣传部部务会议的讲话稿(1956年9月3日)

关于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重要文件的学习意见

(1956年9月21日)

党委书记关于八大文件学习安排问题讨论(1956年9月24日)

霍廉在党组书记会上关于八大文件学习情况的讲话

(1956年9月26日)

全党学习八大文件的初步意见稿(1956年9月)

关于学习八大文件干部集训计划(1956年9月)

关于学习八大的笔记一则(1956年9月)

关于最近学习八大文件情况的汇报(1956年9月)

关于政治业余学校问题发言提纲——省地市县政治业余

学校问题座谈会上发言(1956年9月)

在省地县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1956年9月)

向省委汇报八大文件学习情况稿(1956年9月)

杭州市关于八大文件学习典型情况的汇报(1956年10月4日)

教育机构学习八大问题座谈会(1956年10月6日)

商景才汇报宁波情况(1956年10月11日)

杭州工矿企业关于八大学习宣传的汇报(1956年10月24日)

嘉兴地委在省委常委扩大会上关于农村工作情况的汇报

(1956年10月24日)

地市委书记会议(1956年10月29日)

省委学习八大会议文件讨论纪要(1956年10月)

江华关于学习八大文件等问题的谈话(1956年11月1日)

省委常委会议(1956年11月2日)

政协座谈会记录(1956年11月4日)

林乎加在学习座谈会上的发言(1956年11月8日)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报告提纲——在工商界学习班对各民主

党派人士演讲(1956年11月8日一1957年5月侣日)

各省级机关汇报(1956年11月9日)

各界人士对于陈修良部长报告的反映(1956年11月12日)

在箫项平同志客厅谈话记录(1956年11月18日)

李正文同志的反映(1956年11月18日)

张际春在中宣部会议上传达刘少奇的报告(1956年11月19日)

陆定一在中宣传部会议上的报告(1956年11月20日)

陆定一在中宣部会议大组会上的结论(1956年11月22日)

各界人士对“八大”讲座第八讲“关于人民民主专政问题”的

反映(1956年11月下旬)

反右时期的宗教问题(1956年12月10日)

各机关党委书记会(1956年12月19日)

余纪一在省统战部长会议上讲话摘录(1956年12月21日)

陈××在上海报告摘录(1956年12月25日)

关于四十条问题讨论(1956年)

谈人民内部矛盾(1956年)

组宣工作会议问题(1956年)

关于学习马列主义哲学问题的发言稿(1956年)

对干部学习问题的讲话(1957年初)

宗派主义的产生根源和危害(1957年1月5日)

季明谈话记录(1957年1月5日)

宁波地委宣传部谈话(1957年1月8日)

宁波市宣传部谈话(1957年1月9日)

宁波地委各部门座谈会(1957年1月10日)

学习《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发言提纲

(1957年1月12日)

备厅局对于毛主席报告情况汇报(1957年1月13日)

宁波市委扩大会议情况汇报(1957年1月15日)

各县委宣传部长座谈会(1957年1月15日)

宣传部长座谈会(1957年1月中旬)

江华在干部会议上的谈话(1957年1月20日)

城市工作问题讨论会(1957年1月23日)

江华结论(1957年1月27日)

林乎加传达中央指示(1957年1月29日)

地市委宣传部长座谈会(1957年2月7日)

林乎加传达陆定一同志关于若干问题的报告

(1957年2月8日)

学习《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1957年2月22日)

机关文化学校报告(1957年2月25日)

理论教员训练班讲稿(1957年3月4日)

大专学校马列主义教研室情况(1957年3月5日)

三八妇女节报告提纲——社会主义制度下怎样生活得更好些

(1957年3月8日)

学习《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辅导报告——对社会

民主人士的演讲稿(1957年3月29日)

嘉兴地委汇报(1957年3月31日)

关于再论无产阶级专政(1957年3月)

政协高教组发言提要(1957年3月)

陈修良、杨源时在师范学院发言摘记(1957年3月)

后记

试读章节

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发展,注定要消灭。社会主义一定成为全世界的制度,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平同处的原则,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可以永远长存。但是方式是多样的,即不一定要用武力来解决。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可挽救,这两个矛盾因素的发展结果,社会主义革命是不能避免的,但是过渡的形式可以不同,这是马列主义中所早已提出的问题。列宁说:“在不同的国内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平过渡的可能性,中国用和平改造的方式(即用说服教育方法)改变所有制,已经完全证明了。毛主席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方法,即用说服教育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是列宁主义的具体化与发展的伟大表现。我国农业合作化与工商业的改造事实证明了这一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因此他具有国际的意义(如尼赫鲁对中国资本主义改造与合作化问题,很有兴趣)。

其次,如法国的议会选举的胜利,这一事实也说明,所以赫鲁晓夫说:“许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也许会成为一个真正民主的机关。”自然这种地方斗争是激烈的,而要取得这个胜利,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共产党的领导,日本与英国、美国采取什么方式,要看他们国内的条件。

(四)东方的和平,同时也是国际和平[的]是台湾问题。中国妇女要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而奋斗。

第二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周总理提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号召,这对缓和国际的局势,为世界和平是有重大的意义。台湾是我们领土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解放他,而且也有力量可以解放他,一五。海面在现代武器的装备下是不成问题的,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的事实已经证明我们的力量的巨大,美国要想阻挡也阻挡不住,朝鲜战争不是事实吗?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要用武力解放方法呢?

1.因为台湾是被美[帝]国主义所占领着,我们要以和平方法去解放,是为了避免国际局势的紧张。

2.同时也因为和平解放的条件是存在的(可能性)。北京绥远、湖南、新疆、西藏也是和平解放的,台湾自然也有这个可能。那里的国民党的军政人员,他们很大一部分人也不愿再跟着美帝走,他们的爱国心、良心也还是有的,大陆上还有他们的家属,谁愿意让自己的同胞作无谓的流血呢?特别是台湾人民看到了祖国建设的空前成功,国内社会主义已经起了根本变化,而他们在美帝主义的侵占下面生活不下去,他们要求和平解放,不愿作无谓的牺牲。

我们妇女也是不要战争的,和平解放台湾对国家对人民(有不少人的家属在台湾,谁愿与自己的亲人作战。)自己有利。所以我们必需努力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口号能够实现。重要的方法是要依靠政治上的宣传与加强沿海的防御,提高警惕性,肃清内部反革命分子,防止其挑拨,作好一切的准备以备万一。

党中央的号召:“一切跑到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凡是愿意回到祖国大陆省亲会友的,都可以回来。”(人民日报社<会>论)这一个号召对在台湾和海外的同胞是一个响亮的号召,我们相信有爱国心的人们是不会拒绝祖国对他们的关怀的!他们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为了他们的利益,共同来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他们最好的幸福道路!

有人怀疑:说这样是不是太宽大了,这是不对的,因为①只有这个措施才是真正有效的,能够顺利达到统一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的办法;②为着和平建设祖国,不流血的解放台湾正是符合全体人民的利益与希望,所以我们要坚决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现在美国还在用一切方法加以阻挠,我们要注意。

四、女干部必须加强马列主义的学习。

妇女要求彻底解放,除此以外,还要在文化上思想上提高,因此机关干部要学习文化与理论,马列主义的思想水平愈高,工作效率愈大,这是不移的真理。P110-111

序言

《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是一套记录1949年以来中国历史的资料丛书,由本中心组织编辑。这套丛书收录的是流散于社会的各种民间文献,包括日记、笔记、记录、信函、小报、表格、账册、课本等等。与已经出版的许多中国当代史资料不同,这套丛书以反映社会底层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家庭关系、个人境遇等为内容,为读者提供记录底层历史变迁的原始资料。

相对于中国古代和近代各种民间史料,中国当代民间史料数量更大,种类更多,抢救、发掘的难度理当比前者要小得多。但实际的情况却颇不乐观。由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政治运动频发,特别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以后,许多私人记录性史料大量抄没、毁坏或遗失。而各种运动过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也曾将大量个人材料交还个人处理,或由组织代为销毁。再加上单位变动频繁,过去曾经保存在单位里的各种油印资料或个人记录材料,也不断地被处理或销毁。所有这些都使得原本应该浩如烟海、取之不尽的当代民间史料,如今竟成急需抢救的“国宝”。

近十几年来,意识到并重视当代史料搜集和抢救工作的民间人士和专业研究者,已不在少数。但十分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工作迄今为止仍处于一种分散游击、割据自守的状况。由于收藏者多将自己搜集到的史料藏诸深山、秘不示人,从而使得原本就显得十分稀少的民间史料愈显其缺。

历史研究,关键在史料。当代史料通常有几类,一是官方档案文献;二是口述或回忆;三是影像或录音;四就是民间记录的各种文字材料了。在所有这些史料当中,官方档案的形成、留存和开放,都难免会受到时政的极大影响,因而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口述回忆史料因时过境迁,加之当事人的主观意向和记忆误差,也极易造成对历史的误读。至于影像录音之类的史料价值,自然局限更为明显。因此,当代史料当中最大量的,也是最能够真切反映社会当时各种情况的,恰恰是这些民间史料。如今,当代中国历史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学生开始关心和研究当代历史的问题了,但因为民间史料查找不易,除极少数近水楼台者外,真正能够利用民间史料来做研究的学者和学生,还寥寥无几。

本中心成立不久,但深信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因而不惜大家动手,不取分文,费时费力并以极为有限的财力资源,编辑出版这样一套丛书,以利推动民间史料的整理与出版,进而逐渐打破现在史料收藏过于分散、难以利用的情况。

必须说明的是,本中心在民间史料搜集上着手较晚,故我们所推出的史料无论从面上,还是从点上,都不成系统。同时,由于整个当代史料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在全国范围也都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无论编辑还是出版工作都还有一个摸索适应和逐渐规范的过程,因此,在许多方面都难免存在着缺失甚或不当之处。凡此种种,还有望各方读者包括原文作者及时提醒和指正。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

2010年7月

后记

刘建平、赵晋、刘彦文、徐进、于之伟、张放参加了沙文汉、陈修良工作笔记的编校工作。沙尚之先生参与了部分三校工作。杨奎松负责统编并终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