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缪斯之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晓声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夕阳红透,余霞许缕。

一声汽笛,似老翁之悲情一叹。长江——从武汉至黄石的一段江面,晚雾缥缈,倏浓倏淡……

轮船缓驶江中,锈迹斑斑,仿佛一条患了皮肤病的江豚仰浮于江面——这是1921年底一个阴霾的日子。

甲板上寂静悄悄,一男子背对层舱,抚栏而立,乃是清华学子闻一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闻多,出生于湖北蕲水县(现浠水县)巴河镇望天湖畔闻家铺,堂兄弟中排行十一,大家族中称其“一哥”或“一弟”,婚后顺称其妻为“一嫂”。因其清华学友潘光旦一句戏言“闻何谓多?”遂更名“一多”。时年二十二岁,此行乃遵父母媒妁之命赶往家中与表妹高真完婚……

下雨了。雨丝如发,闻一多长衫已湿,似乎浑然不觉,思绪回到从前……

篷船撞雾而现,闻父剪臂伫立船头。

闻父:“家骅,为什么不带领着背诗?”

席篷内探出少年闻一多的头:“父亲,背哪一首呢?”

闻父:“就背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吧!”

少年闻一多:“好……”

江上响起男童们语调稚嫩的背诗声: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日,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闻父:“停,这后一句怎讲?”

少年闻一多:“哪里想到二十年后,又能与君子您卫八处士相见于您家的厅堂呢?”

闻父点头:“继续。”

男童们的背诗声: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小船徐远,其声亦然。

一只花色的小皮球从一客舱蹦出,滚过湿漉漉的甲板,滚向舷边……

女人的声音:“别捡了,危险!”

闻一多转身,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在舱门外,挣着身子要捡球,然而小手被一只女人的手拽住;女人的身子隐在舱内,闻一多只能看见她的半条裸臂……

女孩:“我的球,我的球……”

闻一多快步走到舷边,撩长衫,弯下腰,以手挡住滚至的球,捡了起来……

一名船工恰在此时走过他身旁,恭敬地问:“您是……闻少爷吧?”

闻一多拿着球,疑惑地望着船工。

船工:“闻少爷,您也回客舱去吧,看您衣服都淋湿了!”  闻一多有些迟疑地:“我们……相识过的吗?”

船工:“闻少爷,您四伯父,不是在巴河镇里开着一家商铺么?我在他铺子里打过杂。还是他老人家托人介绍我到这艘船上的呢!我家在武汉乡下,这样对我来回探家方便多了。我给他老人家打杂的时候见过您几次。”

闻一多:“那么,是自己人了,何必在船上也叫我少爷?”

船工:“越是自己人,越该分清身份嘛。要不,这大千世界人和人的关系,岂不就乱套了嘛!”

闻一多摇头道:“不好,不好,人生在这个世界上,本是不该被什么老爷、少爷或下人的名分区分开来的。总之,别人若叫我少爷,小时候还听得,现在长大了,听着就不知如何是好了。”说罢苦笑。

船工:“那,以后再遇见您,我称您闻先生就是了。”

闻一多认真地:“闻一多。以后直呼我的名字吧。我还是名学子,哪里当得起别人称我先生。”

船工也认真地:“偌大中国,不是仅有一所著名的学校叫清华么?您家乡人,谁不知您是清华的才子呢?我一个目不识丁的普通人,岂敢直呼您的名字?”

别处传来叫声:“韩福禄,这边舱里有人晕船吐了,快来收拾一下。”

船工:“闻先生,我得去了。您还是别在甲板上了,快进舱里吧!”

船工离去,闻一多又将身体转向了大江……

凭栏的闻一多,双手无意识地转动着球,轻而长地叹息一声,低吟出两句诗:

暮雨朝云几日归

如丝如雾湿人衣……

他的表情随之惆怅。与表妹的包办婚姻,委实是他不甚情愿的。

背后女孩怯怯的声音:“先生……”

闻一多缓缓转身,见女孩站在离他几步远处,正望着他……

闻一多:“小姑娘,有什么事吗?”

女孩:“还我球……”

闻一多低头看一眼手中的球,恍然大悟地:“噢,我都忘了,当然应还给你!”

女孩伸着手正要走向他,闻一多制止地:“别过来,船边太危险。”

他掏出手绢擦擦球走向女孩,将球还给她,同时抱起了她……

闻一多对小女孩柔声地:“记住,这个球,你也要当它是有性情的东西看待它。它是小球,所以你不能踢它,更不能踏它,你拍它时,要轻轻的。你拍得太重,它就不高兴了。一不高兴,它就会滚向一边去,不想跟你玩了……”

女孩似懂非懂地点头。  闻一多抱着她走到舱门口,将她轻轻放在舱门内,待直起身时,才见是个小舱,仅两张铺位;而一位二十六七岁的女子,一手握卷,斜坐于铺位,正面带微笑,神态端庄矜持地望着他。她身穿旗袍,看去是位生活优越的少妇。

闻一多也微笑了一下,退开。又踱回到船舷边凭栏而望。

少妇注视他的背影……

韩福禄提着手提话筒喊:“各位先生,各位女士,现在餐厅已为诸位备好晚餐,诸位文明舱的先生女士们请用餐了……”

闻一多一扭头,与少妇的目光相视。

韩福禄匆匆走过来:“闻……您一直没离开甲板啊!您可真是的!”

闻一多一笑:“我有换的衣服。再说我喜欢在这样的丝丝细雨中独自待会儿。”

P1-3

后记

后记

梁晓声

两年前我创作了电视连续剧《闻一多》。这从根本上说是一次任务性质的创作,对于任务性质的创作,一向是再三畏退的。更何况闻一多其人,所历时代,血雨腥风,波诡云谲。所蹈命运,潮推沙掩,一波三折——自忖非我所能把握。

然各方热忱人士,还是一致认为编剧重任非我莫属。而我委实是盛情难却,也就只有从众所爱。一经承诺,竭力以匮乏之才情,求非分之成果。及完成,觉得自己差不多是半个闻一多研究的专家了。

我认为,闻一多的一生可划为三个阶段——诗人闻一多时期;文学学者闻一多时期;民主志士闻一多时期。

而不管哪一个时期的闻一多,都首先是一个爱国者闻一多。强烈的爱国情感,不管在哪一个时期的闻一多身上,都体现得真挚而又饱满。即使在他面对尖锐国是和复杂时局无所抉从的情况之下,亦然。

这是我极敬闻一多其人的一点。

而不管哪一个时期的闻一多,都一直是个诗心不泯的闻一多。即使在他成为民主志士那些凶险四布的日子里,他也仍然同时是一个诗人。他在那些日子里为中国之民主前途所作的多次演讲,都更意味着是一个诗人为国家兴亡所发的呼号。

政治上的闻一多,始终是一个天真的闻一多。

但是古今中外,又有哪一个诗人在政治上不是天真的呢?

屈原是天真的;李白是天真的;杜甫是天真的。

闻一多的灵魂中,有屈原的孤哀;有李白的清高;也有杜甫的悲悯。

这是我极爱闻一多其人的一点。

电视剧总是要具有一些虚构成分的。此乃电视纪实片对电视之剧难免要做出的妥协。

我也不得不这么做。但落笔时,心中总是特别惶惶不安,唯恐虚构而造成对真实的不敬。

好在,我笔下的闻一多,毕竟是有几分形似也有几分神似的。

我对闻立雕和闻立鹏两位长者感激至深。他们作为闻一多的儿子,对我信任且宽容。岂止他们两位长者,有时闻家三代,都那么友善地来做我的创作顾问和参谋。我和他们结下了良好的情谊。他们帮助我的诚意,每思每慰,百问不厌,实可亲也。尤其立雕前辈,亲笔所写供我参考的文字,足三五万矣!

由于经费的原因,剧本没有拍摄。现在,我斗胆将它印成书,权作最后的了结。在我,实在是为闻一多这一值得以文艺形式再现的人物,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他的朋友们心存一份侥幸——或许有水平远在我之上的人士,裁陋料而成裳,并有能力促使它的拍摄……

那么,我将无私奉献这一点点素材。  我想,所有我的闻家的朋友们,也是愿意这样的。

2005年11月30日

于北京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关于闻一多

后记

序言

诗人成为斗士的年代,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堪回首的。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成为斗士的诗人的死,首先当令他的同胞因之心疼。怀着心疼的情感来读诗人的诗,其诗宛如圣徒蘸自己的血写成的血经;怀着心疼的情感来细看诗人竟成斗士的心路,于是明察那历史不堪回首的病症,才是对诗人斗士之死的大敬……

梁晓声

2011年8月29日于北京

内容推荐

梁晓声的小说《缪斯之子》讲述的是:诗人成为斗士的年代,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堪回首的。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成为斗士的诗人的死,首先当令他的同胞因之心疼。怀着心疼的情感来读诗人的诗,其诗宛如圣徒蘸自己的血写成的血经;怀着心疼的情感来细看诗人竟成斗士的心路,于是明察那历史不堪回首的病症,才是对诗人斗士之死的大敬……

编辑推荐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缪斯之子》是作者梁晓声先生依据大量史料内容,新近创作的纪实文学。作者用细腻、形象、优美动人的文笔,描写了闻一多自清华求学,赴美留学至结婚生子,回国任教的学习、工作以及情感生活的一生,是闻一多生平的写照,也是文学欣赏、学习和写作的范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