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英主编的《黑格尔小逻辑绎注(精)》每节分为讲解和注释两部分:讲解部分主要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和讲解《小逻辑》同节的基本思想和内容。注释部分采用“以黑格尔注黑格尔”和“集注”两种方法:前者是就同一问题或同一术语,把散见在《小逻辑》其他各节以至黑格尔其他著作(包括一些尚无中译的著作)中的有关资料和论述都搜集在一起,俾使读者对某一问题、某一术语的理解能从多处收到互相参照、互相发明之便,为此,往往为了一个注释,要翻遍黑格尔的全集;后者则是引证一些现代西方黑格尔学者的论述和注释来注释黑格尔,作为理解黑格尔原著的参考。
序言
简称表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导言(第1-18节)
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第19-83节)
A.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第26-36节)
B.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态度(第37-60节)
Ⅰ.经验主义(第37-39节)
Ⅱ.批判哲学(第40-60节)
C.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三态度(第61-78节)
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第61-78节)
逻辑学概念的进一步规定和部门划分(第79-83节)
第一篇 存在论(第84一111节)
A.质(第86-98节)
(a)存在(第86-88节)
(b)定在(第89-95节)
(c)自为存在(第96-98节)
B.量(第99-106节)
(a)纯量(第99-100节)
(b)定量(第101-102节)
(c)程度(第103一106节)
C.尺度(第107-111节)
第二篇 本质论(第112-159节)
A.本质作为实有的根据(第112-130节)
(a)纯反思规定(第115-122节)
(1)同一(第115节)
(2)差别(第116节)
(3)根据(第121节)
(b)实存(第123 124节)
(c)物(第125-130节)
B.现象(第131-14l节)
(a)现象界(第132节)
(b)内容和形式(第133-134节)
(c)关系(第135-141节)
C.实在(第142-159节)
(a)实体关系(第150-152节)
(b)因果关系(第153-154节)
(c)相互作用(第155-159节)
第三篇 概念论(第160-244节)
A.主观概念(第163-193节)
(a)概念本身(第163-165节)
(b)判断(第166-180节
(1)质的判断(第172节)
(2)反思的判断(第174节)
(3)必然的判断(第177节)
(4)概念的判断(第178节)
(c)推论(第180-193节)
(1)质的推论(第183节)
(2)反思的推论(第190节)
(3)必然的推论(第191节)
B.客体(第194-212节)
(a)机械性(第195-199节)
(b)化学性(第200-203节)
(c)目的性(第204-212节)
C.理念(第213-244节)
(a)生命(第216-222节)
(b)认识(第223-235节)
(1)认识(第226-232节)
(2)意志(第233-235节)
(c)绝对理念(第236-244节)
附录 黑格尔论“反思”(Reflex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