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由林怡芬著的《十二味生活设计》以众多精美图片真实展现创作大师们的生活、想法、创意,以及执着的创作力,勾引读者的创作欲。
在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中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不忘初心,不为利益、不为表现自己、不为吸引目光,带着梦想努力地生活,也会有简单的幸福。
了解大师们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他们全部都是以非主流方法经营,但却慢慢走出自己的路,只是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想做的事。这本书让人深刻感觉到:人生最重要的事是思考后的“实践”。
对创意工作有兴趣的人,读了这本书后,一定会被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感染,“想到什么就尽量做,让多一点人看见自己的作品”,领会创作大师们的精神,激发自己的创作欲。
“如果有机会,真想和这个人见见面,看看他的工作室,和他谈谈话。”
——林怡芬
这本《十二味生活设计》所介绍的十二位大师,他们共同的特色都是低调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不哗众取宠,不追求流行,甚至不接受主流媒体采访。但是,他们的创意与思考方向,在业界都是先驱的代表。更值得学习的是,他们的设计都不只是为了表现自己而已,如何让人类的生活更加便利,内在更加丰富,才是他们创作的原意。
大桥步
Ohashi Ayumi
插画家。
1940年日本三重县生。多摩美术大学油画科毕业。1964年首屈一指的男性时尚杂志《平凡PANCHI》创刊时,她从第一期即担任封面插画绘制长达七年。活跃于杂志、书籍、广告等各领域。以日常生活为主题所创作的插画和短文,受到广泛年龄层的读者喜爱,出版超过一百本以上的书籍。2002年,独立制作从企划、采访摄影到编辑的杂志《Arne》。掀起了日本生活杂志盛行之风潮。
·从插画家到杂志创办人
2002年的夏天,我在日本的书店无意间看到一本薄薄的、封面“朴素”的杂志,是刚创刊的第一号《Arne》。
翻了翻前几页,是鼎鼎大名的工艺设计师“柳宗理”的专访。谁有本事采访到极少曝光的大师,甚至拍到他的家居生活呢?翻到发行页,出现的竟然是我喜爱的插画家大桥步的名字,惊讶开心之余,期待着一年只有四本的季刊——《Arne》,成了我生活中的乐趣之一。
在遇见《Arne》之前,我所熟悉的大桥步是插画家。她为《平凡PANCHI》所绘制的封面时尚插画,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了当代年轻人的服饰品味。当时,银座街头每到假日即聚集一群年轻人,模仿着她所绘制的服饰穿着风格。《平凡PANCHI》也因此成为当时年轻男性的服装圣经,她独特的画风也为插画界注入了一股新流。九十年代初,她为村上春树的书《村上收音机》所绘制的版画作品,张张精彩,在周刊杂志《anan》与村上春树连载将近一百张作品,也令读者印象深刻。另外较常见到的还有生活随笔、配上涂鸦风格的插画作品,出现在女性杂志的连载专栏。几十年来,她这一类的图文连载,已出版了一百本以上。
然而,才华洋溢、活力充沛的大桥步似乎是要告诉我们,她还不止于此。到了一般上班族的退休年龄时,她竟然办起了杂志,挑战一个从未尝试过的领域。“过六十岁后,来邀稿的工作,多半是小插图之类的工作,广告案子的话,还要跟五家公司比稿,或一家需要提出五案的要求,我想,再这样下去连自己也会变得相当无趣,于是全都拒绝了。”
“接下来该做什么好玩的事呢?我一直很想纯创作,但是又觉得纯艺术作品,只有少数人才能接触到,自己还是比较想做多数人能见到的创作,像是插画一样,可以透过印刷传达出去。由于插画家的工作和杂志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所以我也和编辑变成了好友,对他们的工作内容也相当感兴趣,自己就想应该也可以做做看吧!这就是我做杂志的开始。”
杂志《Arne》
《Arne》刚创刊时,设定为一本40页一期2000份的杂志,页数薄到大桥步都对读者感到过意不去,但在可负担的印刷成本上,也无法再增加页数。想不到销量每个月成倍成长,尤其村上春树与吉本芭娜娜专访的几期,销售更是突然标高,目前销售数量与创刊时相比,已经成长十倍以上。但大桥步说:“我不去在意营销数量的事,因为这样想的话就不再有乐趣了,终究《Arne》是一本个人志。”
另外有个小插曲是,在制作创刊号时,大桥步抱着创刊号一定要介绍柳宗理专访这样的决心,多次与柳宗理事务所联络,但提出草稿后依旧没有得到首肯。她告诉自己不能这样就退缩了,辗转经由柳宗理的夫人向柳宗理说明此事后,才在第一期顺利刊出柳宗理专访,也大大地满足了身为读者的我们。“刚开始一个人去采访时有许多网难之处,常常手忙脚乱的,因为要见自己想见的人,更是格外紧张。还有不太熟悉相机,经常照出模糊的相片。不过能采访自己想见的人,足个开心的工作。”
P3-9
自序
“如果有机会,真想和这个人见见面,看看他的工作室,和他谈谈话。”这就是我做这本书一开始的动机。
在2005年到2008年,我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刚开始时以插画创作为主业,多数的时间,都是一个人面对着桌子埋头画画。在画完绘本《橄榄色屋顶公寓305室》后,觉得自己有这个机会来到日本生活,只是待在房子里画画好像有点可惜,应该和这个环境有所互动才是,在编辑韩秀玫不断来信鼓励兼施压下,我开始了生平第一次的采访写作工作。
自己从事了几年创作的工作,再回到日本实地生活后,所体会到的日本与留学时代或是通过媒体、观光所观察到的有所不同。日本在生活设计上,追求本质和简朴之美,重视实用与人性的部分,从日本的自然景观与武士道精神可以了解到之间的关系,了解更多后,也更能去欣赏这个国家的美学。
这本书所介绍的,都是我自己十分喜爱的创作者。这十二组创作者的创作领域涵盖了食、衣、住、文化等各个层面。他们共同的特色都是低调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不哗众取宠,不追求流行,甚至不接受主流媒体采访。但是,他们的创意与思考方向,在业界都是先驱的代表。更值得学习的是,他们的设计都不只是为了表现自己,如何让人类的生活更加便利,内在更加丰富,才是他们创作的原意。
有机会可以见到这十二组创作者,是我人生很大的收获,很高兴能把这些创作者的理念及对谈时的感动分享给大家。也谢谢编辑沛伦和美术编辑小花总是配合着我任性的要求,让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