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杰,笔名军中雨巷、慢刀。70年代生于江苏沛县,陆军某集团军处长,上校军衔,中国作协会员,全军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泛军旅诗歌”倡导者。曾获建国六十周年、建党九十周年和“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全军文学征文奖,全军网络文学大赛一等奖,《西南军事文学》文学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等。诗集《秋天的兵器》入选江苏省作协“壹丛书”文学工程,获第二届“剑麻诗歌奖”。《遥远的老营盘》是该作品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遥远的老营盘/青春军旅美文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赵宏杰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宏杰,笔名军中雨巷、慢刀。70年代生于江苏沛县,陆军某集团军处长,上校军衔,中国作协会员,全军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泛军旅诗歌”倡导者。曾获建国六十周年、建党九十周年和“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全军文学征文奖,全军网络文学大赛一等奖,《西南军事文学》文学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等。诗集《秋天的兵器》入选江苏省作协“壹丛书”文学工程,获第二届“剑麻诗歌奖”。《遥远的老营盘》是该作品之一。 内容推荐 赵宏杰著的《遥远的老营盘》精选新锐军旅作家赵宏杰在《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的军旅散文四十余篇,其中有的被畅销书刊转载,有的入选高校考试的阅读分析试题,有的获全国全军征文奖项。摸爬滚打总是诗,奔跑匍匐皆文章,这位时刻以“战士——战斗的勇士”自勉的军人,将多年行伍所历、所闻、所思真诚诉诸笔端,文风朴实而又清新,不仅身在军旅、曾在军旅的战友多会引起共鸣,身在军营之外的朋友也不禁生发出“男儿何不带吴钩”之念想。 目录 第一辑 青春激越,火焰绚烂 军歌嘹亮 军旗飘扬 军号激昂 军礼无言 军装飒爽 军邮遥远 军嫂美丽 军语闪亮 军车奔腾 军被渐白 睡觉的方法 睡觉的方式 兵营明月心 遥远的老营盘 打赌 第二辑 在兵营中行走 延安散记 蓝军司令的前世今生 战友啊战友 帅哥刘的后公务员生活 犹记长江红嫂 泽朗多基的世界 湮没的特等功臣 犟营长 紫薇花开 跟着英雄走 感悟徐洪刚的三股气 他们的名字不详 直面甲午,复盘殇痛 中国抗战:世界凯旋之门 第三辑 钢枪在左,温情在右 回故乡,去看娘 想起父亲为我梳头 梦中的丁香 从来读书长精神 没有谁能阻止我们去西藏 青春若梦,雪舞飞扬 战友相见 随感三题 找到人生那一撇 轮椅上的行走 多少“鸡汤”成“鸡肋” 八万里风光一路看过 故乡的味道 感谢两棵树 小小的女儿 试读章节 军歌嘹亮 口歌,是军营永远的流行曲。古往今来,凡有军人的地方,几乎都 十有军歌存在。那铿锵有力的歌声,激励着多少军人为了理想和信仰,英勇无畏地去冲锋、去战斗。在我多年的军旅生涯里,军歌同样曾带给我许多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鼓舞引导自己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农村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陆军军官。 初入军营时,每天除了参加正常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之外,重要的科目之一,就是学唱《解放军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战友之歌》等一些基本的军旅歌曲,不仅队列行进唱、授课训练结束后唱,就连一日三餐之前,也都要唱上那么一两首。一帮十八九岁的新兵蛋子,身上有劲儿得很,唱起歌来也不管有没有跑调,个个吼得脖子上青筋直暴,喉结突出,煞是可爱,大强度训练带来的诸般苦累也似乎减轻了不少。 新兵连的大年初一,连队全天放假。难得享受这片刻的空闲,战友们在宿舍里看书的看书,写信的写信,听音乐的听音乐。就在大家正各得其乐的时候,班里年龄最小的小李突然在一旁哭起了鼻子。情绪这东西真是旮隆,仿佛受到传染一般,刚才还其乐融融的另外7名新兵,此刻脸上也齐刷刷地“晴转多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家。副班长见状,这边劝两句,那边再安慰一下,却始终不见效。关键时刻,还是班长当机立断,立即集合全班人员,组织大家唱起了军歌。“穿上了军装,我是一个兵……”随着歌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高亢,那些想家的愁绪也越来越弱,最终被抛到了一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军人的血气和豪迈。在歌声里,我们这群稚气未脱的新兵,度过了入伍后第一个难忘的春节,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从普通百姓到合格军人的蜕变。 真正见识到军歌的雄壮,是在当兵一年后。那年初,营队从单独驻防的苏北搬回位于皖东的师部大院,每逢部队集会或看电影前,都要组织各单位互相拉歌,可容纳一千多人的礼堂内,歌声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一浪高过一浪。这个时候,歌声的高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士气的高低,相互间是不比较的比较、不比赛的比赛。特别是每次重大演习出征前,部队都要在大操场举行誓师大会,几千人同唱一首军歌,声音直冲云霄,军旗猎猎飘扬,置身其间,不由得会深受感染和震撼,胸腔中那股热血一点点沸腾,恨不得立刻就奔赴沙场、杀敌建功。 当兵第三年秋,师里担负实兵检验性演习,这既是师组建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演习,也是全军范围内首次某种师综合检验演习。经过全师官兵一个多月的栉风沐雨、顽强拼搏,演习取得圆满成功。演习结束返回驻地c市时已是傍晚时分,远远看见进城处搭着高高的凯旋门,市委、市政府等几套领导班子冒着绵绵秋雨前来迎接,许多市民和学生自发地涌上城区主干道两旁,争相把掌声和鲜花献给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虽然雨越下越大,裹挟着阵阵寒意,但群众却越来越多。目睹此景,战士们也纷纷把车顶篷卷起来,枪靠左肩,用一首接一首威武、雄壮的军歌来答谢群众的厚爱。沉没在这排山倒海般的歌声中,当时自己不仅感到了一种深深的自豪,更对军人职业的神圣、对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有了崭新的认知与体验。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军歌相伴的日子,时间总是过得太快。 记忆中,最让人难受的地方是每年送别老兵的站台。随着兵龄的逐年叠加,早已记不清究竟迎来了多少批战友,又送走了多少批战友。每次送别老战友,送别这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士兵兄弟,感情上都不吝于一次折磨,那种失落和难过,经常好几天仍缓不过来。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年到车站送老兵,列车已经启动,一位列兵用唢呐吹奏着那首著名的《骆铃》,追着军列不停地跑,送别的人群也不停地跑,车上车下,不管是离开的还是送行的,都一齐边哭边唱——“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多年之后,每当想起送别老兵的场景,这个画面都像电影镜头一样反复在我眼前闪现,闪得心一阵阵地疼。 近些年到了机关工作,起初是搞新闻报道,后来从事材料整理工作,每晚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因为机关工作的自身特点,相对连队而言,和战友们集体唱军歌的机会也少了许多,便特地在电脑里存放了大量的军旅歌曲MP3,从传统军旅歌曲到当代军营民谣,足足有两百多首。夜阑人静时,总喜欢将音箱打开,将音量调到最低,在低而有力的军歌声中,困意顿失,往往文思泉涌,激情进发,思路大开,妙文必成。 有一天深夜,我正在一边放着军歌一边赶写材料,电话骤然响起,话筒中传来一串倒豆子般的声音—— “排长,我是小陆啊!刚才在听你送给我的那张光盘,突然就发疯一样地想部队……” 原来,这是我当排长时排里的一个战士小陆。那一年,小陆等六个老兵退伍,我曾给他们每人赠送了一盘当时风靡全国的军营民谣光碟。这天晚上,小陆闲来无事,打开了这盘光碟,就再也睡不着了,半夜从别的战友处要来我的电话号码。 电话中,我们急切地谈着老连队,谈连队的战友,谈战友们分别后的一切一切。到最后实在无话可谈了,还是小陆打破了沉耽“我们唱支部队的歌吧,就唱小曾的《战士》,我来起头——‘战士、战士,战士’,预备——唱!……”P2-5 序言 持枪站立,安雅飞翔 ——关于军旅、青春和人生的非线性对话对话人资料:雪之安雅,济南军区某部军人,7月14日生日。军中雨巷,南京军区某部军人,7月14日生日。 雪之安雅: 《就当这一回兵》 小的时候,妈妈曾指着我和哥哥斩钉截铁地说:这两个孩子长大后一个也不许当兵,哪一个也不许离开我。可是…… 我和哥哥都是在山沟的部队里长大,我没有上过幼儿园,只听说过幼儿园里有秋千,有大象滑梯。有关丽的女老师,有穿着漂亮衣服的小朋友。他们天天唱歌跳舞做游戏。我很向往,以至于我总是大言不惭地对小学同学说:我上幼儿园时怎么怎么样,其实我连见也没见过。 而我哥就更惨了,他不仅没见过幼儿园,连小学也没有上全。因为爸爸频繁地调动工作,他也频繁地转学,不是留级就是跳级,那成绩……我曾说过一句很伤害他的话,我说:哥,你要能考上大学我围着东三省跑三圈,还是倒着。 可是,我们很聪明,不得不承认的很聪明,但我们家的考学大军仍旧全军覆没。 先是我,因为团部所在的山沟里没有一所中学,而到百里以外的县城读寄宿,爸妈无论如何是不放心的。 于是我到了省军区办的一所军校里读书。那里,只有一个舞蹈班招收像我这样的小学毕业生。于是,我开始学习舞蹈。而在这之前,我不知道何为舞蹈,也从没表现出什么天赋来,那时的爸爸妈妈是没有选择余地的。我还不知道什么是选择,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我们虽然穿着军装,但没有一个人把我们这一班孩子当作军人,包括我们自己。因为,除了早操我们不参加任何军事训练。 妈妈放心地送走我,因为她知道,我是风筝,只要她遥远地紧一紧手中的线,我就会落在她的身边。她放心地只嘱咐我一句:听老师话,遵守纪律,就把我送上了车。 哥哥却彻底让她伤透了心。 对于这个漂亮而体弱多病的儿子,她投入了所有的心思。 从小就记得,每天早上,妈妈围着餐桌端着奶:好孩子,喝了吧,喝了又聪明又健康。而哥哥总是逃也似的背起书包就跑。我总在旁边接着说:妈,我喝。 还有那一个黄澄澄的大鸭梨,爸爸说足有两斤重,我摸了又摸。而妈妈总是在临上班前又探回头说:留着你哥回来再吃。我每天都要抱在怀里摸几遍,终于盼到了周日,哥哥从城里读书回来了,我急忙跑到厨房拿刀,切开梨我就哭了,里面已经坏了。 在这个闭塞的营区里,家长们不必担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我们的乐园除了四周矮小的山包之外,就是那块不大的训练场了。哥哥从没有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过,也没有被铁丝网划破过衣服,甚至回家时还会主动拍干净身上的沙土。尽管这样妈妈还是警惕地注视着这个沉默寡言的儿子。只要他一摆弄那些小坦克、小士兵的模型,妈妈就会不动声色地说:好铁不打钉,好孩子不当兵,你看你爸现在腿还疼呢,都是那时拉练冻的。 而对于我这个又壮又听话的女儿,连她自己都说:你好像一蹦就这么大了,没让妈操过心。又说,除了石头你不啃,什么都吃。还说,要是个男孩倒是个当兵的好料。 所以,当我知道哥哥伤透了妈妈的心,妈妈哭红了眼睛时,我是多么幸灾乐祸啊。瞧瞧,这就是您的宝贝儿子。 那时我们全家都随着爸爸调到了市里,高三复读的哥哥偷偷应征去了,事情败露后,为对抗妈妈他还绝食,死活非要去当兵。而且像离家最远的大学就是最好的一样,哥哥不仅要离开辽宁而且要离开东三省。 而我当时已在舞蹈班足足吃了一年半的苦头了。听说了这件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意外的。因为对于军营中长大的我来说,部队没有什么新奇和神秘的地方。至少我对它从来没有感兴趣过,也不厌倦,是因熟悉而没有什么感觉了。 可是,我的哥哥,这个可以用英俊颀长来形容的哥哥,怎么那么想当兵呢? 但我幸灾乐祸地安慰妈妈:妈,你就让我哥锻炼锻炼吧。以后一定很强壮的。你看我……还没说完,她就啪一下挂了我的电话。 爸爸又持放任的态度,孤立无援的妈妈为此第一次对爸爸发了火:你还没受够罪,让孩子也去吃苦? 哥哥最终还是走了。走时他没有流一滴眼泪。妈妈没有去送他,也没有和他说一句话。 但大家都知道妈妈在家里哭红了眼睛,要命的是,每次从武装部门前经过,她都眼圈红红的。更要命的是不久这个大院里就分来了几个新兵,每次看到那些稚气未脱的脸她都要流下泪来,一直到寒假我回家。中秋月更明”了,与七月十四日这个生日却毫无半点关联。只好掷笔掩卷,拉灯睡觉,等第二天头脑清醒时再重新选材、另架炉灶吧! 计划赶不上变化。哪知,周一一上班,就被领导召去,要求两天内必须赶出一份急要的会议材料来。公务大于一切。没办法,只好把重新写篇生日纪念小文的事放在了一边,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材料的撰写中。等闷头闷脑地终于将材料呈给领导,已到周二傍晚时候。吃过饭上线,突然发现频道版区早已喧哗一片,大家已经提前一天为7月14日的两位“寿星”过起了生日,场面热闹而感人。安雅正在线,见面即问: “你的稿子呢?我的已经投了!” “我的没有写,还在肚子里呢!”顾不得多说,急和安雅跑到版上去一一答谢各位朋友。唱喏一圈,张罗完毕,进入频道主页,突然发现安雅的从军记——《就当这一回兵》已被性子急的玄玄编辑给发了出来,赶紧去看。 虽然稿件的大致主题前几天就已经知道一点,可以说预先有了些精神准备。但从头到尾认真读完这篇“从军记”,看着那些真实、平静而不加任何装饰的叙述,还是不由自主地被感染和打动。 我们为什么要当兵?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抛开保家卫国这些大的层面上的理由不谈,仅从个体的目的和缘由去解构,一百个人也许会有一百零一个不同的答案。 有的人也许是为了实现一个执着的军校梦、大学梦。 有的人也许是为了减轻就业的压力,通过当兵实现“曲线就业”。 有的人也许是为了实现“鲤鱼跳‘农’门”,拿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资。 有的人最直接的目的也许仅仅只是想在部队锻炼锻炼,感受一下绿色军营的氛围和气息。 人是社会的,同时又是自然的。因此,在强调大目标的前提下,每个人有自己的小目标都无可厚非。大目标和小目标也是一致的。我们强调大目标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小目标的存在。只要我们不为这些小目标而“束缚了脚和手”,这些具体的、琐细的小目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统一的、协调的和广泛意义上的报国情怀。 那么,当兵多年之后,面对军旅生涯中的得与失、成与败,我们现在或以前有没有后悔?以后会不会后悔? 安雅说: “我只是名合格的军人,我从不问自己这个问题。只是经常想起,同是军人的一位朋友的话:纵使这钢铁般的军营,风雨如磐;你也要坚持,飞翔的姿势。” 而我说: “我只是一名中国军人。我的信仰让我相信人只有一辈子的生命。有幸走入这个神圣方阵,终生无悔。如果祖国需要,我会毫不犹豫献出自己的生命和身躯。” 愿同一天过生日的战友安雅,今天的生日是快乐的,更愿生日之外的其余日子也同样是快乐的。只要保持一个快乐的心境,那么天天都是生日了。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生日。同样的祝愿也送给每一位身在军营或曾在军营的战友,及所有支持和理解军营的朋友们。 愿我们的灵魂和思想,时时都能保持飞翔的姿势,不管岁月多长,不管路途多远,都能勇敢面对,执着向前,安静而雅致地飞翔。这是一种很关很酷的生存状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