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命的初醒
印度的传统文化有两大特色;一是对真理的探求;二是古茹对弟子的巨大影响。我也有一位古茹,与诸多圣者一样,他非常的伟大,曾给印度带来诸多福音。
我曾在冥冥中看到过自己的前世:我的前世是一名瑜伽行者,在喜马拉雅山中踏雪而行;同时,我的未来也一样清晰可见。这种充满自觉意识的记忆,并非只出现在我的身上,很多瑜伽行者都曾有过,它是人类对永恒灵魂的追求。与之相比,现世的肉体感觉不过是某种“寄托”。
我出生于19世纪末期,家乡在印度北部联合省的戈勒克布尔,取名默昆德·莱尔·高修,8岁那年离开家乡。我家一共有兄弟姐妹8人,我虽是次子,但排行老四。我的父母是孟加拉人,处于刹帝利阶层。他们品性高洁,为人礼让谦和,给我们的成长营造了最温馨的港湾。
父亲巴格巴特·沙兰·高修,让我们既爱又怕。他在孟加拉内格普尔铁路局工作,是那里的副总裁。迫于工作的需要,我们跟随他搬了很多次家。父亲在生活中非常理性,他具备数学家与逻辑学家的思维。母亲则是个注重精神生活的人,她教我们学习圣典,常用《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史诗故事启发我们。
父母都极富同情心,但在救济穷人方面,父亲更为理智。有一次,母亲在短短两个星期内,就把父亲一个月的工资都捐了出去。事后,父亲心平气和地对母亲说:“你这样做虽然没什么错,但施舍也该有个度,我们接济穷人应该在家庭开支允许的范围内,你说是不是?”
母亲听后没有发火,却收拾行李雇辆车要回娘家。
我们都慌了,正手足无措时,舅舅来了。他悄声说让父亲安慰安慰母亲,父亲照做了。母亲终于笑了,并答应留下来。这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争执”。
父母婚后不久就拜了南西里·马赫撒为师,他是北印度贝拿勒斯的伟大古茹。父亲也因此更加持守苦行僧似的生活。大姐从母亲那里听说,他们一年只过一次性生活。
父亲是经艾比纳先生引荐认识南西里古茹的,艾比纳先生是父亲所在公司的职员。一天下午,他给我讲了父亲成为南西里·马赫撒弟子的经过。当时,我正陪他在院子里坐着,他说:“这件事发生在你出生之前。有一次,我要去贝拿勒斯看古茹,就向你父亲请7天假,他不仅没准假,还讽刺我:‘难道你也变成了狂热的宗教徒?’接着,他又劝诫我说:‘艾比纳,你要想今后有所成就,现在就得安心工作。’
“我很失落,下班后一个人默默地往家走。这时,你父亲的轿子停在我身边,他下来随我一起步行。他劝我说:‘只要你努力工作,什么都能得到。’
“我哪里听得进去,嘴里只是念着:‘南西里·马赫撒!南西里·马赫撒!’
“我们缓步走向一片旷野,观赏风景。此时正值黄昏,突然南西里·马赫撒出现在我们面前。
“‘巴格巴特,你对员工太苛刻了!’他刚说完,人就消失了。
“我急忙跪下,高喊:‘南西里·马赫撒!’当时,你父亲在一旁惊得呆若木鸡。
“过后,他说:‘艾比纳,我要认识这位圣人!明天我和你一起去贝拿勒斯,我要和妻子拜投在这位古茹门下。你带我去行吗?’
“‘好好好!’我特别高兴,不停地说好。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