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古今,畅游庙堂江湖;剖析人性,再观盛衰之道。帝王将相,前车之鉴;此书如镜,映人功过。兴对亡,盛对衰,古往对今来。荒淫对勤政,酷法对仁怀。定六合,平四海,隋殁对唐开。明镜太宗喜,弄獐明皇爱。安史之乱社稷忧,黄巢起义江山坏。盛衰循环如春秋之交替,兴亡轮转似日月之瓜代。成败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吹散厚厚的尘埃,古月著的《唐盛唐衰(5晚唐血泪)》展开讲述盛衰兴亡的历史长卷,让我们回到一千五百年前,尽量擦掉成功者撰写历史时对自己的粉饰和对失败者的抹黑,还原最真实的风流人物,细细体会其中的盛衰之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唐盛唐衰(5晚唐血泪)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古月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驰骋古今,畅游庙堂江湖;剖析人性,再观盛衰之道。帝王将相,前车之鉴;此书如镜,映人功过。兴对亡,盛对衰,古往对今来。荒淫对勤政,酷法对仁怀。定六合,平四海,隋殁对唐开。明镜太宗喜,弄獐明皇爱。安史之乱社稷忧,黄巢起义江山坏。盛衰循环如春秋之交替,兴亡轮转似日月之瓜代。成败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吹散厚厚的尘埃,古月著的《唐盛唐衰(5晚唐血泪)》展开讲述盛衰兴亡的历史长卷,让我们回到一千五百年前,尽量擦掉成功者撰写历史时对自己的粉饰和对失败者的抹黑,还原最真实的风流人物,细细体会其中的盛衰之道。 内容推荐 古月著的《唐盛唐衰(5晚唐血泪)》以唐朝历史发展为主线,掺杂民间趣闻和传说,使历史故事更加饱满有趣: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期间,李世民也不甘寂寞,风风火火地加入到革命队伍中,带领尉迟恭、秦琼等一群英雄豪杰驰骋沙场,灭隋建唐。当代新历史写作作家古月,耗时五年,终写成“唐盛唐衰”系列五卷本,全系列百万余字,堪称巨著,完整再现了三百年大唐帝国气势磅礴的恢宏传奇。本书为“唐盛唐衰”系列最后一部,主要讲述了从唐肃宗到唐宪宗,再到唐昭宗这一时间段的历史。在本书中,纵然有元和中兴的出现,但也终究没能改变唐朝走向没落的命运。唐末时期,割据势力纷纷建国称帝,五代十国的局面出现,中国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目录 第一章 唐顺宗和唐宪宗 二王八司马 开门大吉 以太宗为榜样 奸臣与圣主 讨伐成德 合格的宰相 魏博之变 淮西之变 李愬雪夜入蔡州 连锁反应 淄青之变 自满与堕落 美业难终 行百里者半九十 第二章 唐穆宗 及时行乐 藩镇再乱 萤火之光 穆宗驾崩 第三章 唐敬宗 有惊无险 时辰已到 第四章 唐文宗 出师大捷 南诏之乱 各种纷争 理想主义 宰相杀手 甘露之变 文宗的痛苦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第五章 唐武宗 新皇是否英明 立威回鹘 昭义之乱 太监的座右铭 致命金丹 第六章 唐宣宗 焕然一新 人间炼狱 叛乱平息 君臣相宜 再蹈覆辙 第七章 唐懿宗 晚唐第一把火 运筹帷幄 南诏之乱 糊涂皇帝 叛乱再起 泗州之围 叛乱终结 满头包的宰相 瑶池宴罢归来醉 第八章 唐僖宗 小皇帝难当家 待到秋来九月八 仙芝之败 死里逃生 北伐 满城尽带黄金甲 屠杀 败北 菊花残 凄凉 荒城一座草没了 欲望和理智 贻笑大方 良臣的悲哀 第九章 唐昭宗 欲破格局 混战 西川易主 讨伐李克用 皇帝的无奈 失控 欲望的奴隶 京城之变 可怜的太上皇 独揽四镇 惆怅 名存实亡 名实皆亡 后 记 试读章节 公元805年1月26日,唐德宗李适的长子李诵登基,庙号唐顺宗,改年号为“永贞”。 由太子到皇帝是个质的飞跃,但李诵并不开心,因为病魔夺走了他的快乐,中风的李诵长期失语,基本就是个哑巴,很难胜任“皇帝”这项异常艰难而复杂的工作。虽说皇帝当得不好,但他还是很快“升”了职。同年8月,李诵的长子太子李淳(后改名为李纯)登基,庙号唐宪宗,李诵升职为皇帝的爹,也就是太上皇。 几个月的皇帝不可能有什么亮点可言,但这几个月中朝廷还真有大事发生,那就是“永贞革新”,这是一场政治改革,当时年号是“永贞”,人们称其为“永贞革新”。 这场改革的主角是王叔文、王侄、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这些人被后世称为“二王八司马”,至于为何有这样的称谓,答案一会儿揭晓。 以这十个人为核心的团队干了什么呢? 总结下来有这样几件事: 第一,打击宫市。在《唐盛唐衰(四)——龙游浅水》中介绍过“白望”,那也是白居易创作《卖炭翁》的背景,宫市对京城百姓的影响相当大,就拿五坊使(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的工作人员)来说吧,他们把为朝廷工作当借口,欺压百姓,横征暴敛,哪个小老板要是得罪了“五坊小儿”(当时人们对五坊使的蔑称)就别想做生意,“五坊小儿”会弄一袋子蛇放在你家门口,并且说: “这些蛇是用来抓鸟的,你暂时给保管一下,可别饿坏它们,要是朝廷抓不到鸟,怪罪下来,你可担待不起。”面对这种情形,小老板唯一能做的就是消财免灾,好话说尽再送上金银珠宝,五坊使才会带上他们的蛇满意地离开。李诵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对这类情况深恶痛绝,登基之后,他支持“二王八司马”集团全力打击宫市,五坊使当仁不让地成为整治重点。 第二,禁止进奉。以往节度使有的每个月给皇帝进一次贡,叫做月进,有的每天进一次贡,叫做日进。后来很多刺史等地方官员也跟着学,这样一来皇帝的小金库是越来越充实,但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官员的钱哪来的?还不是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在“二王八司马”努力下,李诵取消了月进和日进,各级官员按照规矩正常给朝廷进贡即可。 第三,整治贪腐。历朝历代、国内国外,贪腐永远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家不可能繁荣昌盛, “二王八司马”掌权后严惩贪官污吏,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见到成效,唐朝终于有了再次崛起的苗头。 当然,实际情况是唐朝并未在李诵手中崛起,因为他仅仅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就升职了,接班的唐宪宗李纯英明神武,但他跟“二王八司马”不是一伙的。 “二王八司马”是做了些对国家很有利的事情,但对国家的危害也不小,李纯登基之后很快便处理了这个集团,王丕、王叔文这“二王”都被贬官,另外,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韩泰被贬为虔州司马,陈谏被贬为台州司马,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韩哗被贬为饶州司马,凌准被贬为连州司马,程异被贬为郴州司马。这八个人都被贬成司马,因此,该集团被称为“二王八司马”。 “永贞革新”仅仅持续一百四十多天便宣告失败,这里面虽然有运气不济的成分(支持王叔文的顺宗因病退位),但更重要的还是集团本身有问题。 王叔文、王{丕一个擅长下棋,一个擅长书法,都不擅长政治,规规矩矩当个官尚且不易,何况身居高位,还搞“改革”这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做不好也在大家预料之中。 除了能力之外,还有品格的因素,二王自身都有很大问题。 王1丕爱财如命,肆无忌惮地收受贿赂,为充分享受金银财宝带给他的乐趣,专门做了个超大号的柜子,把钱财装在柜中,晚上和媳妇在柜子里搂着金银珠宝睡。(《资治通鉴》记载:专以纳贿为事,作大匮贮金帛,夫妇寝其上。) 至于王叔文的所作所为更是注定他终将失败。为了能把国家大权握在手中,他大肆提拔自己人,只要他们这个集团内部有人说“某某人可以当某某官”,过不了几天,那人肯定就会上任。另外,王叔文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依靠互相吹捧来制造声势,伊尹、周公、管仲、诸葛亮等历代的贤相都被搬出来当他的陪衬,大家都以贤相自比。 王叔文等人认为自己跟历代贤相不相上下,但其他大臣并不这样认为。 P2-3 后记 从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国到公元907年唐昭宣帝李祝亡国,共有二百九十七年,这期间包括武璺废唐建周的十五年,不管是姓李的当皇帝,还是姓武的当皇帝,这近三百年的时间确实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精彩的时期,有大盛也有大衰。 隋朝末年,太宗李世民带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李世勋等人南征北战,平定天下。“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登基,跟魏徵、长孙无忌、李靖、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马周、褚遂良等人开创太平盛世,后世称这阶段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李世民驾崩后,软弱的高宗李治很不争气,娶了父皇的妃子——武媚娘,很快,大权就掌握在武媚娘手中,这个心狠手辣又极具政治天赋的女人杀掉很多该杀的和不该杀的人,扫除障碍,登基称帝,改名为武璺.。虽然女皇登基之前和在位期间社会有很多问题,但整体上依然呈上升趋势。 武矍死后,社会一度不稳,年轻有为的李隆基脱颖而出,铲除奸邪,开创“开元盛世”。“开元盛世”的土壤更加肥沃,他有“贞观之治”和武璺时期的大发展为基础,取得的成绩更加骄人,社会进入全盛时期,更是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物极必反! 李降基骄傲了! 骄傲的李隆基把政务委托给奸相李林甫,表面上看社会依然保持着繁荣,但繁荣背后开始腐败,终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社会由盛转衰,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中,有宪宗李纯的“元和中兴”,也有“小太宗”之称的宣宗李忱的灵光一现,但其他皇帝要么昏庸、要么无能,最后在四座大山——宦官乱政、朋党之争、藩镇割据、农民起义——的压迫下,唐朝社会终于土崩瓦解。 朱全忠称帝后,李存勖(李克用之子)、李茂贞、王建、钱谬、杨渥(杨行密之子)等人纷纷称帝。 李存勖建立后唐。 李茂贞建立岐国。 王建建立前蜀国。 钱缪建立吴越国。 杨渥建立吴国。 除上述几国之外,另外几个唐末时期的割据势力也纷纷建国称帝,但他们的戏份跟上面几位比起来少了很多,本书由于篇幅原因未作介绍。 这些国家和后梁、后唐等合称“五代十国”,该时期中国再次形成四分五裂的局面,这样的乱世不可能有所谓的繁荣,甚至连最基本的稳定都做不到,终于,经过几十年混乱后,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中国社会再次迎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繁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