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傲慢与偏见(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故事围绕贝内特一家几个女儿的婚姻大事展开。达西先生倾情于二女儿伊丽莎白,但由于她听信谗言而对达西产生了偏见。经过一连串有趣的周折后,误会终于得以消除。达西克服了傲气,伊丽莎白也改变了对他的偏见,最后两人终成眷属。
富有的年轻男子总要娶妻,这是举世公认的真情实理。
正因为这个举世公认的真情实理已家喻户晓,像这种单身男人,一搬到新地方,邻居们就算对他的脾气性格完全不了解,也会马上把他看成是自己某一位女儿应得到的一笔财产。
“我亲爱的本内特先生,”本内特太太有一天对丈夫说,“你听说了吗?内瑟菲德庄园到底还是租了出去。”
本内特先生说,他还没有听说此事。
“确实出租了,”她继续说,“朗太太方才来过,她把这事都跟我说了。"
本内特先生没有回话。
“嗨,难道你不想知道是谁租的吗?”太太急得嚷了起来。
“既然你想告诉我,我听一下也无妨。”
这句话引得太太饶有兴趣地讲下去了:
“我说,亲爱的,你可要知道,朗太太说,内瑟菲德庄园是被一个来自英格兰北部的小伙子租去的,他家境富裕;星期一那天,他是坐着驷马轿车来看房子的,一看就十分中意,马上和莫里斯先生谈妥了,说要在‘米迦勒节,①以前搬进来,而且他的几个仆人下个周末就要先住过来了。”
“这小伙子姓什么?”
“宾利。”
“结婚了,还是单身?”
“他没结婚,亲爱的,是个单身汉!一个腰缠万贯的小伙子,每年有四五千镑,这对咱们的几个女儿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
“你这怎么讲?关女儿们什么事?”
“我亲爱的,本内特先生,”太太回答说,“你的脑子简直太迟钝了,就连这点也没有想到?我正琢磨着他说不定会挑中我们的哪个女儿当太太呢。”
“他住到这里来,是这样打算的吗?”
“打算?真可笑,亏你说得出口!但是,或许他会相中女儿们中的一个,所以他一来你就得赶紧拜访他。”
“我觉得没有那个必要。你带着女儿们去就行了,或者干脆让她们自己去,那也许更好一些,因为你这样漂亮动人,一点儿都不比她们中的任何一个差,要是一块儿去,宾利先生说不定倒先看上你了。”
“亲爱的,你把我捧得太高了。我确实也一样美过,但现在我可不敢说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了。一个女人,有了五个长大成人的女儿,就不应当再为自己的美貌多费心思了。”
“如此说来,女人并不总是为自己的美貌多费心思的喽。”
“不过,亲爱的,宾利先生搬来后,你真应当去看看他呀。”
“实话跟你说吧,我可不大同意这件事情。” “请你站在女儿们的立场上想一想,哪怕只是想一下,无论她们中的哪个,要是跟这样一户人家结亲,那该是多好啊!威廉爵士夫妇决定要去拜访他,完全为的是这个。你知道,他们一般是不会拜访新邻居的。不管怎样你必须去,你要是不去,叫我们母女几个怎么去拜会他呢?”
“你想得太多了。宾利先生一定会很乐意见到你们的。我可以写一封短信让你带去,就说不管他想娶哪一个女儿,我都很高兴地答应他。当然,我在信中得特别夸赞小丽琪几句。”
“我劝你最好省省。丽琪没有胜过其他女儿的地方,我觉得,论端庄标志,她比不上简的一半;论脾气随和,她也比不上莉迪亚的一半。可你老是偏向她。”
“她们谁都没有多少值得夸奖的,”他说,“她们和别的女孩儿一样,又傻又蠢;倒是丽琪和她几个姐妹比起来还算伶俐点儿。”
“本内特先生,你怎么能讲出这种侮辱自己亲生女儿的话来呢?你成心让我生气,好叫你取乐。你一点儿都不体谅我神经衰弱。”
“你错怪我了,亲爱的。我非常看重你的神经,它们是我的老朋友。至少也有二十年了,我总是听见你一本正经地谈论它们。”
“唉!你都不知道我有多痛苦!”
“不过我真心地希望你认真保护好自己的神经,那样的话,像这种每年收入4000镑的阔少爷,你就可以亲眼看着他们一个个搬来当你的邻居了。”
“要是你不去拜访他们,就算有20个这样的人搬来,对我们而言又有什么用!”
P1-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