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黒丫(民间抗日的意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洪涛//薛飞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梁洪涛、薛飞著的《黒丫(民间抗日的意志)》是一本长篇小说主要描写了,冀鲁边区中心乐陵县盛产金丝小枣,其中有被日本人觊觎良久的枣中珍品——无核金丝枣,有国民政府独创的“红税”,抗战爆发前的乐陵县遭遇百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素有“斗地打石粮”的小枣却迎来丰收年,彼时的金丝小枣身价倍增,成为枣乡人民眼中无比金贵的救命粮……在《黒丫(民间抗日的意志)》一幅枣乡儿女保枣护枣、抗日救国的壮烈画面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内容推荐

梁洪涛、薛飞著的《黒丫(民间抗日的意志)》讲述了:冀鲁边区中心东陵县盛产金丝小枣,其中有被日本人觊觎良久的枣中珍品——无核金丝枣。1937年东陵县遭遇百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素有“斗地打石粮”的小枣却迎来丰收年,彼时的金丝小枣身价倍增,成为枣乡人民眼中无比金贵的救命粮。

这一年的农历三月廿八东陵县举办千年信子节,日本女间谍吉田樱子悄悄潜入枣乡进行经济侵略,以陈黑丫、罗长水、王锅腰、郭大锤、薛郎中、马枣生、田枣枣为首的枣乡儿女成立枣林大刀队奋起反击,与日本鬼子和国民党保安团斗智斗勇,保卫家乡,保卫爱情,谱写了一曲抗税、护枣、保家园的英雄之歌……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多方碰撞信子节

第二章 千丝万缕娃娃亲

第三章 阴谋初探无核枣

第四章 雪上加霜收红税

第五章 正面对抗保安团

第六章 万众一心抗红税

第七章 巧取棒种再探枣

第八章 鬼魅觊觎救命粮

第九章 阴谋收枣计中计

第十章 颊河灯会初较量

第十一章 鸳鸯乱点逼婚记

第十二章 高价收枣藏阴谋

第十三章 调虎离山救长水

第十四章 再人虎穴探情报

第十五章 风声鹤唳碣石山

第十六章 前事不忘后事师

后记

试读章节

1937年农历三月廿八这一天,是东陵县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信子节。“信”即尊崇,“子”即指出海的童男童女,信子节,就是怀念出海未归的童男童女的节日。

公元前209年农历三月廿八,秦始皇为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派方士徐福带领千名童男童女从东陵出发下东海,到了东夷日本岛落地生根。临走前,徐福除了带着种子、药材、蚕茧和生活用具外,还捎去东陵县的一株金丝无核枣树苗栽在了东京西郊的一座古寺内。乡亲为了纪念出海未归的童男童女,每逢甲子年的农历三月廿八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由几十名壮汉抬着信子架四街展示,架子上有6-8名儿童表演节目,名日“信子节”。后来,乡亲们嫌60年一届的信子节太过漫长,于是缩短周期改为每5年一次了。

信子节在东陵县乡亲们眼里,比过年都重要,这一天,四邻八村的乡亲们都会涌进县城去看热闹。当然,朱集村的挂掌女陈黑丫也不例外。黑丫二十来岁,长得粗胳膊长腿,黑黑的皮肤,说话粗葫芦大嗓,但长得并不算丑。此时,她正在磨刀石上“噌噌”磨扁铲。

黑丫的家坐落在朱集村西头,土坯墙的农家小院,两扇栅栏门。院里有两棵老枣树,枝头已长出一寸长的嫩芽。在一棵枣树的下面,拴着一头小黑驴。

三间北屋,房檐上挂着一串串红辣椒、玉米锤儿、干透了的扁豆角。两间西偏房,一间是柴火棚子,一问是驴圈。靠近屋门的旁边,有一口水缸。黑丫就在水缸旁磨着扁铲。

头发花白的黑丫娘,因在娘家排行老三,人称“三娘”。此刻她坐在门槛上,望着闺女满怀心思。

“丫头,这届信子节俺估摸着人少不了,人多车多,骡马就多,你别光顾着看热闹,要留意那些需要挂掌的骡马。还要留意下顺风红枣货栈,也就是你婆家那边的动静,听听老罗家是啥意思。”

“婆家婆家,俺还没见过女婿的面呢!谁知道他是红脸关公,还是黑脸张飞?再说了,俺一个闺女家,怎么好意思上门去打听人家啊?”黑丫急急火火地嚷着。

三娘慢条斯理地说,“你这孩子,你平时捉弄你娘的心眼子呢,不会假装去串门要口水喝打听啊,你也甭管人家是红脸黑脸了,关键你和罗长水这小子是从小定下的娃娃亲,这事儿可改不了。”

“谁说的娃娃亲就不能改?想改就能改了,不想改就改不了!”

“快别乱说了。你这黑丫头,听说罗长水从天津求学回来了,这次信子节上没准你就能见到。”黑丫满不在乎的态度让三娘有些恼火,她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抬手从屋檐上掰了几个红辣椒,往屋里走。

黑丫不屑地冲娘的背影做个鬼脸,“那就见一见,如果不合俺的眼,这门亲事俺可不认!”  这当口,穿得花枝招展的邻居姑娘田枣枣闯进来,“怎么?人家罗长水可是红枣货栈的少掌柜呢,你不认,别家的姑娘还抢着认哩!”说完嘻嘻笑起来。

田枣枣是黑丫的死党,两人从小一块长大,她心思缜密,经常帮粗枝大叶的黑丫出主意、解围。

黑丫磨好了扁铲,从盆里撩了把水洗了洗铲刃,直起身,“哼,俺黑丫不认的爷们儿,谁爱抢谁抢,要是俺认定的爷们儿,谁也甭想从俺手里抢走!”

田枣枣咧咧嘴,“大话放早了,收不回的。”

黑丫仰起脸,“谁放大话了,你不信,抢一个试试!”

田枣枣笑,“‘姐妹夫,不可掳’,俺决不会抢,但不代表别人不抢哦。”

黑丫也笑,“好,俺就等着那个‘强盗’出现,看看她是何方神圣,长的三头还是六臂!”说着话,黑、r把扁铲背在背上,锤子别在腰里,铁掌和钉子揣进兜里,从枣树下牵过小黑驴,麻利地翻身上驴。然后,伸手把田枣枣拉上去,“走,咱俩去信子节凑凑热闹,看看他罗长水到底是啥样的人。”

两人姑娘骑在一头毛驴上,叽叽喳喳地出了家门。

02

太阳拔竿子高时,东陵县四邻八村的乡亲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穿着新衣裳,打扮得头齐脚齐,脸上漾着欢乐的笑容,齐呼呼地涌进了县城,然后奔西关广场而来。广场中心搭起了两台三四丈高的信子架,外观呈“古”字形,由木杆、铁棍绑制而成,竖杆的顶端用铁架、木板搭起平斗形空中舞台。舞台四周插满了五颜六色的彩旗,煞是好看。架子下端压着许多磨盘,重达数吨,以稳定架子和高杆上的空中舞台。

抬信子的32个壮汉穿着绣红边的黑衣,8个lO岁左右的参祭儿童穿得红红绿绿,全都干净利落地站在信子架旁边。黑丫和田枣枣骑着小黑驴来到广场,两人下驴,黑、r把驴拴在旁边的树上,拉着田枣枣在人群里穿梭,东瞅西瞧。

人群的外围出现一位皮肤白皙、长得俊俏、穿着时尚的大眼睛姑娘,牵着马往台子跟前走来,目光犀利地扫视着人群。

大眼睛姑娘与黑丫打了个照面,黑丫倒吸一口凉气,“这闺女长得比俺还俊,但眼神咋这么狠呢?”P1-3

序言

我们两个是已经慢慢“老去”的七。后,文风迥然不同的文字爱好者,这一次因为机缘巧合聚到一起,共同去讲述一段让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曾经我们几个文友去参观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在陈列室里,一位鹤发童颜的耄耋老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神情凝重地注视着陈列架上一柄锈迹斑斑的扁铲,然后,对着扁铲深深鞠了三个躬。我们发现,老人眼里噙满了泪花。

对于文字的钟爱与敏锐,促使我们去探究表象背后的故事。老人了解到我们的身份后,毫不保留地讲起这柄扁铲的来历——

“这把扁铲可是有来头儿,它是我父母留给我的唯一遗物,当年我母亲用它为东陵四外两乡的骡马挂掌,用它杀了无数个日本鬼子,最后用它砍开关押乡亲们的铁栅栏,救出了上千人……”

老人说,他姓罗,祖籍乐陵市朱集镇,现居住在省城济南,曾任省城某高校教授,已退休多年,但每年清明都要回老家上坟祭祖。

“你们跟我来。”罗老先生带我们来到纪念馆后面的烈士陵园。枣林里竖着无数革命烈士的墓碑,我们跟在他身后绕了好大一圈儿,最后在一座刻着“陈黑丫、罗长水烈士之墓”的墓碑前站定。

“这就是我母亲和父亲的墓,这里藏了他们太多的故事,他们特别的爱情,他们不寻常的抗战……有机会我一一讲给你们听。”

罗老的话激起了我们强烈的探求欲,我们承诺可以把故事整理出版,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父母,了解那段历史。罗老先生沉吟良久,最后答应在东陵多住些日子,把他所知道的他父母的故事全部讲出来。

为了更好地追溯、还原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嘴里不那么完整的故事,我们去了故事的发生地——罗老的家乡朱集镇。朱集镇是乐陵市金丝小枣主产区.种植枣树超过400万株。罗老带我们去了德润枣业的万亩小枣基地,这里是一片老枣林,春天的枣树刚刚发芽,罗老一边讲述,一边感慨,“七十多年前,我的母亲、父亲就在这里生活、战斗……”

我们和罗老在朱集镇待了三天,在走访中又有了更多的收获——见到了故事中一些主要人物的后人,比如黑丫的闺密田枣枣的女儿,黑丫的追求者郭大锤的侄子,以及薛郎中的外甥等等。在这些后人断断续续的讲述里,一幅枣乡儿女保枣护枣、抗日救国的壮烈画面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特别要说明的是,为了整体情节的需要,出版时特将故事发生地定在纯虚构的地名——东陵。

后记

这部小说一共16万余字,我们从2015年1月开始动笔,至6月中旬完稿,历时半年终于完成。小说写完了,掩卷沉思,有许多师长、领导、文友在此要由衷感谢,他们为这部小说的创作、出版提供了帮助与支持,如果没有他们,小说写不出,也出不了。

第一个要感谢的人是葛老。这部小说,最初是由同名电视连续剧本改编过来的,而电视剧本的发起人正是年过八旬的葛孚常老先生。葛老是乐陵文坛的前辈,我们在交流、整理资料时,产生了要合作电视剧本的想法。但因种种原因剧本搁浅,最终以小说的形式面世。在此,感谢葛老的引路!

第二个要感谢的人是一位编辑。她的网名叫缘分二月。是一家知名文学网站的编辑。她是个才华横溢且古道热肠的人,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她对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安排付出了大量心血。后来她因个人原因不再上网,因此失去了联系,甚是遗憾。感谢缘分二月的付出,希望见到小说后能够联系我们。

第三个要感谢的是两位文友,庄肃川先生和刘刚先生。小说中,罗长水是个喜欢吟诗作赋的人,而我们对诗词却是门外汉,于是邀请庄先生作词一首,刘先生作诗一首。感谢两位挚友,你们的大作为小说增色不少。

最后,要特别感谢德州嘉诚集团的董事长张泉霖先生,他对小说的出版给予了鼎力支持。更要感谢东陵德润枣业的总经理孙卫红先生,他为我们采访、创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感谢两位企业领导,对文化事业的无私支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