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奋
哪堪清薄
成名后的小冬,爱慕者众多,其中有一个是奉系军阀张宗昌。这位张大帅在军阀史上算得上赫赫有名,前有林语堂特地撰文写他,近有李敖为他撰写文章,外号“长腿将军”“三不知”“狗肉将军”“混世魔王”等等,更是现代厚黑学的祖师爷。他不知自己麾下兵有多少,账上钱有多少,连他自己女人有多少也不知道,最壮观的一次带着八十多个妻妾上街显摆、扰民。虽认字不多,大老粗一个,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还是山东大学的创办人之一。
从小冬初登台后,张宗昌便对这位文艺界清秀俊美的坤伶表现出了心驰神往。孟小冬从上海去京城时,在济南停留了一段时期做演出,恰恰也在济南的张宗昌起了歹念,所幸后来接到上司张作霖的电报紧急赴京公干,小冬才躲过一劫。
乱世里,女子要替自己做主,没有个依靠是万万行不通的,即便你人前尊贵,走下戏台,你不过是个逗人取乐的戏子,何况还是一个柔弱且貌美、名声在外的单身女子。京城是小冬的福地,她在此名满天下,也结识了一干梨园行的老前辈,梅兰芳自不必说,连他的原配夫人王明华也有心拉拢小冬,替她丈夫与小冬之间的婚事穿针引线,帮看小冬嫁入梅冢。
旧时的女子在现时看来当真是体贴入微,处处替她们家的男主人张罗,连娶妾之事都细致地揽过来,乍看似真不介意多几个女人来分享丈夫,仔细想一下,除此而外,大屋下的女人还能有别的选择吗?不如自己替丈夫选一个,好坏说出去都是夸自己贤惠。所以,王明华的选择,不能不说是安着点私心的。
只要家里女人多了,事情就绝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何况,梅家大屋下的男男女女个个都是名角儿,群英荟萃。
王明华知道自己的病好不了,表面上以养病为名避走天津,家里上上下下都交给福芝芳一手打理,实则是看不惯她的处事独揽,用今天的话说叫“霸道”。梅兰芳身边的几个朋友也不喜欢这位二房夫人,精于勤俭持家的女人对和丈夫“混”在一起的一班狐朋狗友都挺感冒,不上进不说,还威胁到了夫妻间的相处,本来嘛,当家的到处挣钱养家,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回面。
一边是军阀张宗昌的隐患,另一边是梅家大夫人和戏友的撮合,梅孟的天作之合是顺理成章之事。关于这段旧事的记载可见署名“傲翁”的作者在天津《北洋画报》上刊载的一篇文字,如下:
梅娶孟这件事,最奇的是这场亲事的媒人,不是别人,偏偏是梅郎的夫人梅大奶奶。据本埠大陆报转载七国通讯社消息说道:梅大奶奶现在因为自己肺病甚重,已入第三期,奄奄一息,恐无生存希望,但她素来是不喜欢福芝芳的,所以决然使其夫预约小冬为继室,一则可以完成梅孟二人的夙愿,一则可以阻止福芝芳,使她再无扶正的机会,一举两得,设计可谓巧极。不必说梅孟二人是十二分地赞成了,听说现在小冬已把订婚的戒指也戴上了。在下虽则未曾看见,也没得工夫去研究这个消息是否确实,只听说小冬已肯决心嫁一个人,与我的希望甚合,所以急忙先把这个消息转载出来,证实或更正,日后定有下文.诸君请等着吧!
伶人们在台上唱着缠绵悱恻的折子戏,戏迷们穷追不舍挖掘角儿们的情真意切处,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婚后的小冬过起了“金丝鸟”的日子,惹得从前一众戏迷深感遗憾。二十多年后,上海另一位女子说过:最恨的事,一个有天才的女孩忽然结了婚。她就是张爱玲,这句话不知是否是受此影响的有感而发,从时间上推算,她们是在同一个时代里红透了的两拨人。
在台上演惯了男儿身的孟小冬,性格中怎能不沾些男儿气呢?若是换作别人,受点委屈,守着像梅大师那样的男人,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好归宿。她早生了那么多年,才华横溢、独立、倔强、傲气,通常这些词汇用来形容男子才贴切,而她这样的一个女子,即便放到现在,真有几个男人能不在心里先倒吸一口凉气?纵然她爱的人是梅兰芳。(P8-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