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乡愁到高原》是新锐作家马国福的精品散文集。全书是一个远离青海高原故乡的游子在距离故乡2000多公里之外的江海平原留给故乡的眼泪和笑容。少年往事、高原风情、生存状态、草木风物让我们在都市的空间里体味另一个世界里的别样风情荷画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无限乡愁到高原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马国福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无限乡愁到高原》是新锐作家马国福的精品散文集。全书是一个远离青海高原故乡的游子在距离故乡2000多公里之外的江海平原留给故乡的眼泪和笑容。少年往事、高原风情、生存状态、草木风物让我们在都市的空间里体味另一个世界里的别样风情荷画卷。 编辑推荐 ★著名作家丁立梅、王开岭、张丽钧、周海亮、雪小禅联袂推荐! ★《无限乡愁到高原》是著名新锐作家马国福经典散文精选集。马国福是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读者》《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等签约作家。他的作品多次获奖,近百篇文章入选各地的中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中高考“热点”作家。 ★《无限乡愁到高原》宛如都市化进程中一曲呵护乡村美感,守住故乡尊严的赞歌和挽歌。梦回故乡的乡村美学,发自肺腑的都市乡愁,探究草木的幽微表达,感恩原乡的赤子情怀,根系高原的醇厚真情,在这里一一呈现。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筑巢,发现故乡之美,表达故乡之痛,回馈故乡之恩,召唤我们以感恩之心守住共同的美丽乡愁。 目录 第一辑 花蕾上的故乡 花蕾上的故乡 年知乡愁 故乡,心灵的疼痛来自何方 孤独羊倌的夏天 火车驶过刘家村 每一棵树都有一个名字 10年前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想念那些久远的树 一个村庄的夜晚 坐在夜晚的田埂下 第二辑 每一粒麦子里都栖居着故乡 故乡,一个人的《诗经》 晨听鸟语 从清晨出发的盐 粮事 每一粒麦子里都栖居着故乡 树有大德 卧在春天的门前 一块块石头匍匐在大地上 掌心里的故乡 第三辑 跟着炊烟回家 到村庄里阅读 方言河 跟着炊烟回家 流给一个村庄的眼泪 每一块地都有一个名字 我们的庄廓,我们的根 向一群消失的麻雀忏悔 一只驻足在我梦境里的羊 走进草木深处 第四辑 所有的雪都扑向故乡 惆怅的田园 对着麦子微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故乡痣 刘家村的核桃熟了 杀猪过年 一卷成春 所有的雪都扑向故乡 清淡出尘 长江在南通撒了个娇 第五辑 风吹老了什么 风吹老了什么 剪羊毛 开荒去 拾发菜 拾穗者 挖土豆 群里的故乡 石匠的黄昏 榆钱树越来越少 木香中老去的木匠 第六辑 在乐都大街上泪流满面 活着的祖先 橘子酸,橘子甜 给母亲留一道门 手机里的母亲心 麦田中央的母亲 身后事 麻花背后的故乡 来生,我愿做哥哥的哥哥 在乐都大街上泪流满面 试读章节 花蕾上的故乡 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前世的灵魂,它的飞翔是为了找寻最初的家园。无论身居何处,我头脑中总是萦绕着这样一幅画卷: 月光如银,倾洒村庄。薄雾似纱,妖娆故乡。虫鸣鸟唱,狗吠牛哞,阡陌繁忙。瓜果飘黄,唇齿留香。花朵峥嵘,岁月沧桑。 友人从故乡来,给我带回一包故乡原野里采摘的干花。在岁月的风尘中缩水的干花,像一位暮年的美人,尽管花容失尽,但气魄依旧。铮铮花枝如同一双干瘦的手臂,把故乡紧紧握在手中,高过我的头顶。 花蕾上的故乡,一位青春的少女!枝繁叶茂了谁远走他乡的牵挂?花蕾上的故乡,大雁飞过,菊花插满谁暮年的花发?时间无垠的荒野,拉长了谁无尽的守望? 一朵花就是一座宫殿。深入一朵花的内心,在岁月的脉络里积聚一个人生命全部的芬芳和眷恋。 我一直认为,每一个游走他乡的人,都是一棵移动的草木。他的树冠可以高过尘世的头衔,他的声名可以远播千里,而他的根,这灵魂的穴位,却一直固定在故乡的那方水土之上,由故乡汲养着。 生活是一种缺失。惆怅一个远离故乡的人,心中始终涌动着一种深不见底的乡愁和惆怅。这种铭心的惆怅被缺失的理想碰伤。他在远方挣扎着,用方言和拳头缩短理想与生活的距离,用信仰和力量改变着铅铁一样生硬的目光和感叹。他常常在城市的夜晚,看不见月亮的时候,悄悄用方言发掘隐埋的疼痛,然后一遍遍默念在地图上不见踪影的故乡的名字,亲人麦香一样熟稔的名字。故乡的地位无法体现在有限的地图上,而故乡的名字却如一坛发酵的酒酿一样烂在心窝。这个时候,一朵开在故乡泥土上的花朵,瞬间就能将他醉倒,一句穿行于故乡的方言即刻就能将他被他乡的钢筋划开的伤口缝合。 那泥土捏就的名字是一根治疗伤痛最好的银针。那细细的尖针,准确无误温柔而又直接地扎入我们的穴位,我们就会明白,当一个人把故乡供奉在灵魂的殿堂,他将以怎样的风骨在尘世间傲然行走。 生命伊始,一把手术刀剪断了我们与母亲的血肉牵连,脐带断在生命的源头,而骨肉之爱仍在脉管里汨汩流淌。人与故乡也是如此,无论空间距离再远,时间跨度多长,跨越时空连着一根脐带。你的成败荣耀,你的欢笑泪水,都与这根无形的脐带息息相关。 你忘记故乡的时候,故乡一直惦念着。你悄然伤痛的时候,故乡先你而痛。你的一切总会有人在背后关注着。 有个乡亲,自小参军,后来在省城高就,退休后放弃城市的种种优越条件回到故乡,住在泥水斑驳、屋檐上长满荒草的老房子里。他请人用泥土和自家院落里的木头重新修缮老屋。他把自己的退休金捐给村庄,修建了校舍。有的人不解,问他:“你那么有钱,何必回到农村受这个苦?你用钢筋水泥重新砌个别墅,那有多舒服。”他说:“我就喜欢这泥土和木头的味道,这比什么都令人安心。你去闻一闻田野里飘来的那些花香,你就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年轻,不觉得岁月苍凉。” 假日里的一个夜晚,我曾和老者随意坐在故乡的田埂上就着月光闲聊。他说,一个村庄,只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有一种爱父母、爱子女、爱故乡的精神,这个村庄的未来肯定不可限量! 是的,村庄是一艘从我们生命源头驶出的大船,历尽岁月的风尘,它总会载着我们回到源头,膜拜自己的土地。这是一生一次的出行,我们可以一无所获回到老地方,但只要有爱,我们就有了一切。回到故乡,路上曾经的风光荣耀就只是烟尘,太不重要了。 花蕾上的故乡,给种子寻觅安居的胎居,让汗水找到发酵的道路。润雨读懂时间的咆哮,时间跨过一道断桥。把花蕊当做笑脸,纵是失落也能储蓄前行的豪情;把萌动的胚芽当做利箭,再迷离的旅程也了无牵挂。 有时在重大节日,明亮的月光下朝着远方祭拜时,我在思考,一个村庄的一百年、一千年,无非是草木枯荣一百次、一千次,土地翻耕一千次、一万次。那个夜晚可能起风了,可能下雨了,也可能是村庄自己在走动,树木自己在说话。炊烟在村庄的上空袅袅地飘着,颜色各不相同,哪家的日子好过,炊烟像个精明的会计,最清楚不过了。在这时间的轮回中,炊烟的起起落落间,究竟流淌着怎样千锤百炼的精神,让生于斯安于斯的人们,生生不息的眷恋? 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前世的灵魂,它的飞翔是为了找寻最初的家园。总有一天我会回到故乡,在一朵花的穴位里追寻幸福,在一把农具的锋刃下,躺成一垄柔软的泥土,长满花朵,沾着泪水欢笑。 P3-5 序言 用一生去爱我们的故乡 从一个人对故乡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母亲的态度。 城乡两元世界里,随着生活空间的位移,人口的流动日益频繁。时代在深刻变革,城乡距离、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改变,让“乡愁”成为当下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 “留得住青山绿水,也留得住乡愁。”这是这个纷繁时代,我们集体的夙愿与呼唤,既体现庙堂之高的家国意志,又凝聚芸芸众生的朴素情感。 故乡是乡愁的母体。作为一种文化的河流,是“乡愁”滋养着我们流动的生命里最柔软的那部分。古人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诗句如铀,高度浓缩了我们对故乡的情感。愁,源自爱,源自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那方土地的眷恋,它不是脆弱的象征,是一种美的寄托,更是我们和故乡之间唇齿相依,彼此眷恋与守望产生的灵魂的化学反应。 故乡的星空、山川、田野、河流、草木、鸟雀、风物、美食、方言、民俗、人们……诸多的物象与意象基本构成了我们生命最初的记忆,当我们在岁月长河中与故乡拉开距离,那里的酸甜苦辣、风霜雪雨、阴晴圆缺、花开花落、生老病死就深深地给我们的生命烙上了一生都不可更改的文化记忆。我们远行,不论走得再远,我们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自我,而是与故乡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我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需要认知博大的故乡,认知那里的一切。 每一个离开故乡的人都会有这样深切的感受,生长在那里时,因为种种牵绊,为了所谓的人生理想,故乡似乎成为牵绊我们的绳索,我们急于挣脱,竭尽所能努力早点逃离,似乎到了外边的世界,我们所谓的人生抱负才能因为远离了故乡而增添光彩。可当我们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繁华,我们回头,才发现,原来最温暖、最思念的还是故乡的气息。这气息或许是梦里萦绕着儿时母亲的一声呼唤,或许是一种美食;或许是夕阳西下时林梢间那一抹温馨的炊烟;或许是我们年少时在旷野里的一声呐喊;或许是故乡的阡陌里那些在泥土地里俯首的亲切背影。故乡,就像我们生命坐标里的原点,我们围着这个原点努力延伸自己生命的纵轴和横轴,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给我们前行力量的始终还是故乡那并不起眼的原点。于是,故乡就成为一种矛盾的心情,我们在爱恨交加中和她不离不弃,这种爱恨交织的感情,让我们对故乡的认知在时光的变迁中渐渐变得深刻起来。 从20岁离开故乡青海乐都,到古城西安上大学,再到江苏海安工作,随后工作调动到江苏南通市,18年间,我在4个城市工作生活过。承蒙故乡那方水土的恩赐和亲人的教导,无论我走到哪个城市,一直都能遇到好的师长前辈、志同道合的朋友,始终能感受到温暖和幸福。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能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汲取不同地域的文化营养,敏于观察生活并把自己的体验变成文字。工作之余,我坚持不懈地写作,先后出版了10本书,取得了一些微薄的成绩。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故乡的恩泽、乡愁的恩泽、孤独和敏感的恩泽。我也常常感慨,是我的经历,让我有了今天。我们通常用“吾心安处是故乡”来定义我们适应他乡生活后的感受,但我一直认为,故乡是有层次感的。人们常常用第一故乡、第二故乡,甚至第故乡、第四故乡来概括自己生活变迁地域的认知度,每一个故乡都是一个母亲,她们在我们灵魂的天平上,根据各自的分量排布着,忠实记录着我们在生命的不同时段所努力的分量。每一个故乡,都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爱,这种爱,不仅仅是一种狭义的表白,而是一种精神的担当和回报。 这几年,我特别迷恋许巍的歌,总觉得他的每一首歌都是非常美的诗歌。请允许我引用他的歌《故乡》: 天边夕阳再次映上我的脸庞,再次映着我那不安的心,这是什么地方依然是如此的荒凉,那无尽的旅程如此漫长。我是永远向着远方独行的浪子,你是茫茫人海之中我的女人,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总是在梦里我看到你无助的双眼,我的心又一次被唤醒。我站在这里想起和你曾经离别情景,你站在人群中间那么孤单,那是你破碎的心,我的心却那么狂野。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故乡,你总为我独自守候沉默等待,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总是在梦里我看到你无助的双眼,我的心又一次被唤醒,我站在这里想起和你曾经离别情景。你站在人群中间那么孤单,那是你破碎的心,我的心却那么狂野。总是在梦里我看到你无助的双眼,我的心又一次被唤醒。总是在梦里看到自己走在归乡路上,你站在夕阳下面容颜娇艳,那是你衣裙漫飞,那是你温柔如水。 这是许巍对故乡的认知,深深地打动我心。身在异乡,每到特殊的时令节日,我总是感到很落寞,我不愿矫情地去伪饰,尽管我在南方过得很好,但我总觉得因为时空的莫大距离,我与故乡之间隔着一条河、一片海,海水汹涌时,我的乡愁也在不断涨潮。便捷的现代通信消解着距离的隔阂,我经常频繁和亲人和故乡的人通话、视频,及时了解那里的消息,故乡的消息也随时传递到我心里,但再便捷的工具和手段也无法减轻我心底隐隐的疼痛和想念。是别离,让我变得稳健,是故乡把我行走在繁华中的心唤醒,让我不负那方土地的期许,保持泥土的谦卑与秉性,迎风前行。 西方作家福克纳有句名言:“我的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是值得好好描写的,而且,即使写一辈子,我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一个写作者可写的东西很多,但故乡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广袤概念。故乡,就像一座桥,把我们从小视窗送往大世界。很多时候,我很自我地认为,支撑一个写作者的原动力来自于他最初的故乡。基于这种源动力和生存经验,他才不断地推开走向比故乡更大的外部世界的大门,去表达他的发现和认知。 故是一条永远流动的河流,生命初始,我们顺流而下,层峦叠嶂、芳草碧连、一树烟花,到最后,阅尽人事、栏杆拍遍、繁华看尽,我们必得逆流而上,到我们的生命源头去,把自己站成一块碑,相依相偎到天荒地老。 我在远方,很多的岁月,用文字为我走过的地方叩首。我也常常回眸,审视曾经的我所得的拥有,每一次回首,无一不是故乡恩赐的春秋。 故乡,它永远是精神的粮仓,那里储存着我一生的种子……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