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尼克惊讶地发现,盖茨比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心爱的旧情人黛熙。盖茨比曾因贫穷而失去了黛熙,为了找回爱情,他不择一切手段成为有钱人,建起豪宅,只是想让昔日情人来小坐片刻。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缥缈的梦,真正的悲剧却在此时悄悄启幕……
《了不起的盖茨比(全译本)》是世界文学史上"完美之书",村上春树,海明威,塞林格疯狂迷恋。 菲茨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也颇有特色。除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外,本书还收录了《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重访巴比伦》、《富家子弟》和《冬天的梦》。
菲茨杰拉德,美国小说家。相信大多数中国读者对他的了解都是起源于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全译本)》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描写了20年代贩酒暴发户盖茨比所追求的“美国梦”的幻灭,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盖茨比与黛西的恋爱和分 手本来是个很普通的爱情故事。但作者出手不凡,把盖茨比热恋的姑娘当做青春、金钱和地位的象征,当做靠手段追求富裕物质生活的“美国梦”。
菲茨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也颇有特色。除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外,本书还收录了《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重访巴比伦》、《富家子 弟》和《冬天的梦》。《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是他别致的小说之一,作品充分发挥了他幻想的特质,像是出自爱玩超现实主义理念的意大利小说家 (比如皮兰德娄或卡尔维诺)之手;《重访巴比伦》则是菲茨杰拉德的抒情代表作,有着作者自身的灼痛烙印的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忏悔与决心,让人细细品味,感 人肺腑;《富家子弟》堪称现实主义的杰作;《冬天的梦》中的象征和意境回味深远。相信这一些列的作品,能给广大读者以深刻的阅读体验。
我住在西卵,是这两个地方中相比而言不那么时髦的一个。也许这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标签,并不足以表现二者之间那种罕见怪异而又很不吉利的对比。我的房子旁边就是两座每季租金要一万二到一万五左右的大别墅,它就这样被夹在中间。右边的那一幢,有一个大理石砌成的游泳池,以及一片占地面积多达四十多英亩的草坪和花园——这就是盖茨比的公馆。这时我和盖茨比先生还不认识。相对而言,我自己的房子实在是很丑,幸好它很小,人们一般不容易注意到,因此我才能够舒心地欣赏一大片海景以及我邻居的部分草坪,并以与百万富翁为邻而感到骄傲——只需每月支付八十美元我就可以享受到所有这一切。
河湾的对面,就可以看到那些光彩夺目的东卵豪华住宅区那些洁白的宫殿式大厦。那个夏天的故事正是开始于我开车去那边,到汤姆’布柯农夫妇家吃饭的那个晚上。黛西是我的远房表妹,而汤姆是我上大学时就认识的朋友。大战刚结束的时候,我还在芝加哥他们家住过两天。
汤姆擅长各种运动,并且曾是纽黑文有史以来最出名的足球运动员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国家级的球星了。他在二十一岁就已经取得了极其优异的成就,从那以后,他的一切就都不免显得好像有些走下坡路的味道了。他家里十分富裕,在大学时他那肆意挥霍的举止就已经引得周的异议。现在他离开了芝加哥迁到东部来,搬家的排场更是令人震惊不已。简单举个例子,为了打马球他曾经从森林湖伊利诺①运来了一群专用马。和我同时代的人中竟然还有人阔绰到能够干这种事,实在是令人欷欺不已。
我并不知道他们来到东部的原因。他们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先是在法国住了一年,后来又搬过几次,都是去有人打马球的地方,而且周围的人都很有钱。“这次是最后一次搬家了,”黛西在电话里说道。可是我却并不相信,我虽搞不明白黛西的想法,但是我觉得汤姆会略带点怅惘地永远飘荡下去,他会迫不及待地去追求,哪怕是一场足球赛中不可多得的戏剧性的令人振奋的场面。
就是这样,在一个略微有点风的晚上,我开车到东卵去看望这两个已经有些不太了解了的朋友。他们的房子比我料想中的还要富丽堂皇,一座乔治王殖民时代式的大厦,红白两色相间,赏心悦目,面朝着海湾高高耸立。葱翠的草坪从海滩一直铺向门口,足足覆盖了四分之一英里的路面。房子正面还有一排敞开着的法国式落地长窗,迎着午后的暖风,在夕阳的辉映下闪闪地发着金光。
这幢豪华别墅的主人汤姆·布柯农穿着一身骑装,两腿分开站在前厅的门口。与在纽黑文时相比,他的样子已有了不少改变。现在的他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体格健硕,头发呈稻草色,嘴边略显强硬,举止十分桀骜不驯。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经常流露出异常傲慢的眼神,总是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他的腿已经把那双锃亮的皮靴填满了,并且还把上面的带子绷得紧紧的。当他转动肩膀时,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大块非常发达的肌肉在他那薄薄的上衣下面不断抖动。这是一个健强有力的身躯,一个彪悍的肉体。
他有着粗犷的男高音,这加重了他原本就给人的性情暴戾的印象。他说起话来经常带着一种长辈训斥晚辈的口吻,即使是对他喜欢的人也不例外,因此在纽黑文的时候,对他恨之入骨的就不在少数。
“你可别以为我对于事物的看法就是一定的。”他说道,“只不过是由于我力气比你大,看起来比你更具备男子汉气概而已。”我们虽然属于同一个高年级学生联谊会,关系却并不十分亲密,但是我总感觉到他非常看重我,经常带着那特有的显得有些粗犷、蛮横的神气,大概是一厢情愿地希望我也喜欢他。
我们在和煦的阳光下愉快地聊了几分钟。
“我这地方相当不错,是个好住所。”他说,眼睛却不停地向四周望来望去。
他用一只手臂把我转过身来,伸出巨大的手掌,向我指点着眼前的景色。就在他这不经意的挥手之间,便把一座意大利式的凹形花园,半英亩香气浓郁的玫瑰花园,还有一艘在岸边随着浪潮起伏的汽艇涵盖在内了。
“这地方原本是石油大王德梅因的。”他又用力把我的身子转过来,客气地说,“我们进屋去吧。”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我们走进了一间宽敞明亮的玫瑰色的大厅。在这栋豪宅中镶嵌着如两颗明亮的水晶的落地窗,半掩着,在外面嫩绿草地的映衬下,显得晶莹夺目,闪闪发光。一阵轻风穿堂而过,将洁白的窗帘吹动起来直抛向天花板上的装饰;然后又轻轻拂过绛色地毯,宛如风吹海面一般留下一道阴影。P6-7
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美国小说家。相信大多数中国读者对他的了解都是起源于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书中主角杰盖茨比也成为人们拿来与菲茨杰拉德相比较的人物。人们通常都会问小说作家这个问题: “你的角色拥有多少你的特质?”对作家史考特‘菲茨杰拉德,也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来说。答案是“很多”。因为他的经历加深了他对美国社会的认识,为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感性的素材。
菲茨杰拉德于1896年9月24日出生在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他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对“爵士时代”的描述,而那也是他所成长的年代。史考特的名字是以远房亲戚法兰西斯·史考特·凯伊的名字来命名的,法兰西斯也就是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的作者。菲茨杰拉德在圣保罗从小就被以美国贵族的养成方式培养长大,但是他写作的主要动力却是来自高度浪漫的想像。
菲茨杰拉德从学校毕业之后,他选择进入军队服务。当他驻扎在雪瑞登营的时候,遇到了泽尔达·莎伊瑞,而且与她相恋。为了赢得泽尔达的芳心,菲茨杰拉德在1920年重-5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人间天堂》。这本小说记叙了菲茨杰拉德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时的时光,反映了一个年轻人为努力追求爱情与工作上的成就而奋斗。并由此出了名,小说出版后他与泽尔达结婚。婚后携妻寄居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
1925年,菲茨杰拉德出版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而世人也认为这是他最杰出的作品。虽然这本书一开始并不畅销,但是这本关于美国物质美梦的小说,却成为美国文学小说的代表作,受到大众的喜爱,广泛阅读和评论。进而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菲茨杰拉德成名后继续勤奋笔耕,但婚后妻子讲究排场,后来又精神失常,挥霍无度,给他带来极大痛苦。他经济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莱坞写剧本挣钱维持生计。1936年,他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几乎无法创作,精神濒于崩溃,终日酗酒。1940年12月21日进发心脏病,死于洛杉矶,年仅44岁。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描写了20年代贩酒暴发户盖茨比所追求的“美国梦”的幻灭,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盖茨比与黛西的恋爱和分手本来是个很普通的爱情故事。但作者出手不凡,把盖茨比热恋的姑娘当做青春、金钱和地位的象征,当做靠手段追求富裕物质生活的“美国梦”。盖茨比为了追求黛西耗尽了自己的感情和才智,最后葬送掉自己的生命。他天真地以为:有了金钱就能重温旧梦,赎回失去的爱情。可惜,他错了。他看错了黛茜这个粗俗浅薄的女人,他看错了表面上灯红酒绿而精神上空虚无聊的社会。他生活在梦幻之中,被黛西抛弃,为社会冷落,终于铸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而其文中描写爱情与理想时所表现出的一股哀伤,像一股细流流露在字里行间,正是反映出作者本身对美国梦的失望。菲茨杰拉德在别处也提到过这部小说的重心正是放在”美国梦“的幻灭上。
盖茨比“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盖茨比从年轻时就一心要追求“一个绚丽得无法形容的宇宙”:
买际上长岛西卵的杰伊·盖茨比来自他对自己的柏拉图式的理念。他是上帝的儿子……因此他必须为他的天父效命,献身于一种博大、庸俗、华而不实的美。
一旦爱上了“黄金女郎”,“他那些无法形容的憧憬和她短暂的呼吸就结合在一起了”。黛西成为他理想的化身,尽管她早已移情别恋,尽管他清楚地听出“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他仍不改初衷,固执地追求重温旧梦。
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并不是由于她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到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
因此,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献身精神也超越了世俗的男欢女爱的恩怨。为了重温旧梦,他不惜投身纽约金钱世界的污泥浊水,但是他对财富本身和花天酒地的生活并无兴趣,出污泥而不染。
抱着一个太久的梦幻,他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一定透过可怕的树叶仰视过一片陌生的天空而感到毛骨悚然,同时发觉一朵玫瑰花是多么丑恶的东西,阳光照在刚刚露头的小草上又是多么残酷。
他的灵魂在受难,但是他无怨无悔,从一而终,“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小说叙述者从一开头就表白从不轻易褒贬人物,却在和盖茨比诀别之前理直气壮地喊道:“他们是一帮混蛋,他们那一大帮子都放在一堆还比不上你。”所以,盖茨比是“了不起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所以成为一部不朽的名著,与其形式和写作上的特点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了客观与抒情、现实与梦幻、理想与象征、顺叙与倒叙、铺陈与简约等手法,运用完美的和谐统一体,这部作品有极其深刻丰富的含义与内涵。对小说人物本身的刻画也突出了重要的时代的特点。盖茨比是20年代典型的美国青年。他的遭遇正是欢歌笑舞的“爵士时代”的写照。
菲茨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也颇有特色。除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外,本书还收录了《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重访巴比伦》、《富家子弟》和《冬天的梦》。《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是他最为别致的小说之一,作品充分发挥了他幻想的特质,像是出自爱玩超现实主义理念的意大利小说家(比如皮兰德娄或卡尔维诺)之手;《重访巴比伦》则是菲茨杰拉德的抒情代表作,有着作者自身的灼痛烙印的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忏悔与决心,让人细细品味,感人肺腑;《富家子弟》堪称现实主义的杰作;《冬天的梦》中的象征和意境回味深远。相信这一些列的作品,能给广大读者以深刻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