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泛娱乐”被业界公认为“互联网发展八大趋势之一”。
同时,国内小米、华谊、阿里数娱、百度文学、艺动、通耀、360等企业纷纷将“泛娱乐”作为公司战略大力推进。
“泛娱乐”一词被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中央部委的行业报告收录并重点提及。
2015年12月16日,浙江乌镇举行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泛娱乐战略也再次受到众人的关注。
韩布伟著的《泛娱乐战略(精)》分享了打造明星IP,和基于明星IP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思路、经验;案例详实,集合了腾讯、通耀、阿里、百度、华谊等多家企业的泛娱乐战略方案。
“泛娱乐战略”是指打造“围绕明星IP、开发多种文化创意产品体验”的创新业态。
“泛娱乐战略”较早被腾讯公司确定为公司级战略。腾讯在腾讯游戏的基础上,相继推出腾讯动漫、腾讯文学、“腾讯电影+”共四大实体业务平台,目前已基本构建了一个打通游戏、文学、动漫、影视、戏剧等多个业务领域的互动娱乐新生态。
2015年,国内小米、华谊、阿里数娱、百度文学、艺动、通耀、360等企业纷纷将“泛娱乐”作为公司战略大力推进。
韩布伟著的《泛娱乐战略(精)》分享了打造明星IP,和基于明星IP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思路、经验;案例详实,集合了腾讯、通耀、阿里、百度、华谊等多家企业的泛娱乐战略方案。
内容为王PK中心化
在传统媒体人心中,“内容为王”无异于金科玉律,包括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纽约时报》、新浪网、YAHOO等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中心”,无不以优质的内容争取受众,而在新媒体时代,又出现了以平台和渠道为主导的“中心化”趋势。到底这两种信息传播模式孰优孰劣,或者谁将笑到最后,先让我们来作初步探讨。
“内容为王”是由全球著名的传媒集团美国Viacom公司CEO萨姆纳?雷石东提出的。雷石东的逻辑是只有以更优质的内容获得更多的受众接受,才能增加媒体发行量,从而扩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这样才能卖出更多、更高价的广告。因此,“内容为王”这种传统媒体商业模式的核心是用内容吸引用户,再以用户量来卖广告,而广告价值的标尺就是发行量或收视率。
因此,“内容为王”的实质,主要是进行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抓住了最上游的起点和最关键的卖点,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这种模式无疑是正确而成功的。不过,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包括媒体的生态环境、受众的阅读习惯,以及内容的生产机制和信息的流通渠道等,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泛娱乐产业,在新媒体时代,到底“中心化”的玩法有效,还是应该继续沿用“内容为王”的模式,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第一个角度,内容优质是否就意味着能被更多受众接受?在传统媒体时代,优质内容具有稀缺性,而且读者获取内容的渠道有限,获取优质内容更要付出高成本。因此,受众对优质内容的接受度更高,受众也愿意为优质内容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也许这个逻辑存在的基础已经被彻底颠覆了。因为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不可避免出现信息过载,而优质内容的价值也随之急剧降低。与此同时,大量同质化内容的出现,之前的优质内容很容易被替代。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让自己的内容做到绝对的独家和不可替代,那么“内容为王”是否具有价值则值得商榷。
第二个角度,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的出现,人们获取内容的渠道大大增加,付出的成本也随之降低,不用再去订报纸,也不用去报亭,而只需打开新闻网站,登录微博微信,或者下载一个App,就可以满足获取资讯的需求。
由于用户阅读习惯和传播渠道的改变,渠道与终端的价值因此不断提升,而内容的价值却在下降。如果没有渠道与终端优势,即使再优质的内容,可能也不能为读者所看到,而占据渠道和终端优势的内容,即使本身并不具有高质量,也受众广大,传播更广。
也许这已经是一个渠道与终端等中心化的时代,例如,创新工厂曾经投资了一个App分发平台和分发渠道豌豆荚,同时,豌豆荚也是一个App搜索引擎,希望凭借搜索引擎的模式在市场上分一杯羹。在豌豆荚总游戏中,有80%~90%的收入都归豌豆荚所有,可见产品的利润已经为渠道商占据多半。现在的许多行业,尤其是游戏业,似乎都在为渠道打工。类似的例子还有360手机助手和QQ应用宝等。
还有一个例子是小米模式,之前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一直说:“我们的小米不是一个硬件厂商,我们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确如此,小米不仅仅是一个硬件厂商,更是一个强大的渠道,而小米手机等硬件只不过是提供一个平台。
从2013年的1870万部,到2014年的4000万部,再到2015年预计的7000万部手机,可以估计,到了2015年底,小米的终端用户会超过1亿。此外还有庞大的非终端用户群,保守估计这个数字也会超过2亿。也就是说,通过小米这个渠道出来的任何应用,至少会有1个亿的用户。而这是绝大多数创业公司想都不敢想的事,有太多的公司还没发展到100万的用户量就被市场淘汰了。
设想一下,如果某一天小米突然宣布,我们要进军电子商务了,要做一个类似淘宝或者天猫、京东那样的C2C、B2C电子商务平台,同时进行内部推送,那么只需一个晚上,小米就将拥有超过1亿的用户量,而其中的每个App又可以为小米带来巨额利润,即使小米手机不能赚大头,小米推出的十几、几十个一亿以上用户的App也会让小米公司市值翻倍,这就是渠道这个“中心化”的威力。P46-48
自从“泛娱乐”一词于2014年初被收录进文化部的产业报告之中,便迅速成为席卷互联网发展的一大浪潮,其中尤以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井喷现象表现得最为突出。无论是电影IP、游戏IP,还是歌曲、自制剧、工具书等IP,都实现了鲤鱼跃龙门,锦上添花让目前整个内容产业都显得异常发达。
所谓泛娱乐,是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多领域的跨界连接。而IP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核心元素,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一段视频都可以成为一个IP,而通过这个IP,打通众多领域之间的壁垒,实现连接一切则是泛娱乐的终极目标。
为什么要实现跨界联合呢?其原始动因是大数据这种隐性资产通过各领域之间的跨界,实现数字价值的变现。而BAT(指的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互联网巨头)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当我们还在谈论IP商业模式高度发达的美国,还在艳羡核心IP已经被好莱坞和漫画巨头把控的时候,BAT已经将触角伸进了“生态”领域。
不管影视、游戏行业争抢各种020、大数据、大IP、产品经理等大战打得多么火热,BAI、却开始大谈“生态”圈建设。腾讯正着力打造“泛娱乐”生态圈,阿里巴巴也将娱乐宝和淘宝电影票引入到阿里影业,打造电影生态。
毫无疑问,对于影视和游戏等娱乐行业来说,关注BAT的动向犹如企业家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政策动向一样重要,因为似乎“影视公司最后都会为BAT打工”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在互联网行业有一个说法,“产品型公司值十亿美金,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美金,生态型公司值千亿美金”。BAT正是处于金字塔顶尖的生态型公司,市值7000亿美元的苹果也是。
而小米、360、京东等则属于平台型公司,都采取拼命并购投资和布局上下游周边业务的策略,主要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生态链,最终实现千亿美金市值的升级。而其他大部分都是产品型公司,包括游戏公司、行业垂直网站等,基本上维持在10亿美金级别。
而生态型公司与平台型公司、产品型公司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用户、资金和其他一切资源上面,形成的是一个生态圈,而不是形成一个平台,更不是满足于生产产品,这才是生态型公司。
生态型公司以一切创意为资源,因为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而创意的时代已经大踏步来临。因此,创意既是资源,又是资本,改变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模式,真正实现媒介互通,万物互联。而每一个普通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创意源泉的角色,因此人人都是创意达人,也是一切资源和资本的原动力。
而生态型公司依托的则是粉丝经济,因为IP造就一大批粉丝,粉丝的情绪资本形成共振化的粉丝社区,最终为IP衍生品埋单。将粉丝经济用得炉火纯青的代表是苹果公司,这个被上帝咬掉一口的苹果,以无招胜有招,通过硬件产品、在线服务和消费软件的三级跨界布局,在全球积累了市值超过4.4万亿的苹果粉丝,真正将粉丝营销做到极致。
其实,生态型公司的核心点仍然是IP,阿里巴巴宣布投资《小时代》,将流量经济变为粉丝经济,还将周星驰、王家卫、陈可辛等高IP指数的港台知名导演纳入麾下,拉拢演员赵薇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以畅销书《从你的世界路过》为强大IP,创作《摆渡人》作为电影首秀,都显示了阿里巴巴围绕强IP进行资源配置,布局泛娱乐生态圈的决心和策略。
百度在IP争夺战中也不甘落后,导演王晶加盟百度旗下的爱奇艺影业,总裁李彦宏更亲自给韩国男子团体Ex0一M颁发“百度音乐推广先锋”奖。在游戏领域,其独家发行的2015动漫IP手游大作《蜡笔小新大冒险》安卓版正式首发上线。
腾讯则着手建立自己的导演工作室,公司影视业务经理说:“腾讯未来不仅会签约一批青年导演,也会签演员。我们要为我们的90后、00后量身打造产品。”在腾讯“电影+未来”的合作名单中,既有可能出现韩寒这样的新锐导演,也有可能出现陆川这样的著名导演。腾讯主要从文学、动漫、游戏三大板块打造出“同一明星IP、多种文化创意产品体验”的创新业态。
其实,无论是网络文学、影视作品、音乐、游戏还是动漫IP,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跨界,最终形成生态产业链,美国、日本等成熟娱乐市场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成功的范例。例如,以IP授权为连接点,开拓泛娱乐疆土的迪士尼模式,还有由IP“价值运作”替代IP“挖掘变现”的漫威模式,以及以漫画为起点,发散到影视、游戏、玩具等领域的日漫产业模式,都是可供参考的模型。
对于泛娱乐公司而言,与收购优质IP、多元化推广IP和IP的授权开放策略同样重要的是进行IP的底层设计,顺应泛娱乐的生命周期,从起点接入产业链,布局整个IP闭环生态系统,以价值观和哲学观塑造IP,以慢动作培育IP,而不是采用完全的“拿来主义”,才能在泛娱乐退潮后依然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