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翼先生是少年儿童非常热爱的儿童文学作家,为我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解放后,除了编辑刊物、培养青年文艺工作者外,张天翼先生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儿童文学创作中去。
《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儿童文学文集)》是作者的一部家喻户晓的童话,文中通过一个孩子在宝葫芦的帮助下做了坏事,最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邪归正的故事。童话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孩子的幻想,其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儿童文学文集)/大师童书系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张天翼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天翼先生是少年儿童非常热爱的儿童文学作家,为我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解放后,除了编辑刊物、培养青年文艺工作者外,张天翼先生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儿童文学创作中去。 《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儿童文学文集)》是作者的一部家喻户晓的童话,文中通过一个孩子在宝葫芦的帮助下做了坏事,最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邪归正的故事。童话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孩子的幻想,其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儿童文学文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58年创作的童话,讲的是王葆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切;一天他的愿望实现了,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和同学下棋想吃掉对方棋子,棋子马上就飞到他嘴里。然而,他的宝贝不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带来痛苦,他毅然把这个宝贝抛弃,“轰”的一声后,原来这却是自己做的梦,他从此改正了缺点,认真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试读章节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你们也许要问: “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么?”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 “那,我怕冷。”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 这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你爱洗就让你洗。可你得讲个故事。” 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 “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 什么!剪脚指甲呀?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 “那,非得讲故事。” 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头大花驹,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头——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想到自己: “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 “那可就省心了。”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再棒也没有的向日葵。” 可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可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 “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嗯,还是从头说起吧。 那天是星期日。我九点钟一吃了饭,就往学校奔,因为我们科学小组要做一个电磁起重机,十点钟开始。 可是那天真憋气:同学们净跟我吵嘴。例如我跟姚俊下的那盘象棋吧,那明明是我的棋占优势,我把姚俊的一个“车”都吃掉了。可忽然——不知道怎么一来,姚俊的“马”拐了过来,“叭”将我一军。我的“老帅”正想要坐出来避一避锋,这才发现对面有一只“炮”,隔着一个“炮架子”蹲在那里。我问姚俊: “你那个‘炮’怎么摆在这儿?” “早就在这儿了。” “什么!早就在这儿了?怎么我不知道?” “谁叫你不知道的!”——哼,他倒说得好!P1-5 序言 儿童文学是什么?我相信对这个问题的追问,要比对于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追问更为普遍。在中国儿童文学界,对这一问题给出的定义有很多种。 儿童文学是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 ——蒋风著:《儿童文学概论》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方卫平、王昆建主编:《儿童文学教程》 对儿童文学最简明的界说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 ——吴其南主编:《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 ——王泉根主编:《儿童文学教程》 应该说,上述四种儿童文学的定义都明白易懂,而且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人们对于儿童文学的理解。我自己也写过《儿童文学概论》一书,在写作过程中,我回避了给儿童文学下明白易懂的定义这一方式,而是提出了一个儿童文学成立的公式——“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想通过对这一公式的阐释,来回答儿童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我在书中说—— 我提出这个公式的前提是否定“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这两个公式。 在儿童文学的生成中,成人是否专门为儿童创作并不是使作品成为儿童文学的决定性因素(很多不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作品却成为儿童文学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至为重要的是在儿童与成人之间建立双向、互动的关系,因此,我在这个公式中不用加法而用乘法,是要表达在儿童文学中“儿童”和“成人”之间不是相向而踞,可以分隔、孤立,没有交流、融合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成关系,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复杂性、艺术可能、艺术魅力正在这里。 这个公式里的“文学”,一经与乘法关系的“儿童”和“成人”相乘也不再是已有的一般文学,而变成了一种新的文学即儿童文学。 在儿童文学的生成中,“儿童”、“成人”都是无法恒定的、具有无限可能的变量。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我提出的公式里,“儿童”、“成人”、“文学”的数值均至少等于或大于2,这样,它才有别于“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这个公式,即它的结果至少不是6,而是8,如果“儿童”、“成人”、“文学”的数值是3,那就不是加法结果的9,而是乘法结果的27。可见“儿童”、“成人”的精神内涵越丰富,“相乘”之后的儿童文学的能量就越大。 一旦儿童和成人这两种存在,通过文学的形式,走向对话、交流、融合、互动,形成相互赠予的关系,儿童文学就会出现极有能量的艺术生成。 …… 作品是以什么性质和形式存在,是一个观念中的形态,是作家的文本预设与读者的接受和建构共同“对话”、商谈的结果。如果一部(一篇)作品被某人认定为儿童文学作品,那一定是那部(那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形式与某人的儿童文学观念发生了契合。儿童文学的观念不同,就会划分出不同的儿童文学版图。 作为《大师童书系列》(中国儿童文学大师全集书系)的序文,我花了如此多的篇幅谈论儿童文学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现代”思想意识建构的一个观念,为的就是避免陷入这套书系所选作品是不是“实体”的儿童文学这一认识论的误区,进而认识到该书系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我感到,这套《大师童书系列》的出版,对于以往儿童文学史话语中的“儿童文学”概念,作出了内涵和外延上的拓展,主编梅杰是依据自己的儿童文学观念,衡量、筛选作品,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建构出了这样一个大师级别的儿童文学世界。如果由另一位儿童文学学者来编选此类书系,所呈现的一定会是有所不同的面貌。从梅杰的选文来看,这套丛书运用的是一个更为宽泛的“儿童文学”概念——可以给儿童阅读的文学。这一选文思路,不仅对于儿童文学理论、史论研究者具有启发意义,而且会给儿童读者呈现出一片具有广阔性和纵深度的阅读风景。 我由衷地祝贺“中国儿童文学大师全集书系”的面世! 2015年4月16日 于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书评(媒体评论) 张天翼是一位著作等身的杰出作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天才的儿童文学作家在他一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多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如《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宝葫芦的秘密》《罗文应的故事》……这些作品所具有的开创性和局限性为后来的作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主编眉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