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歌仔戏<芗剧>邵江海研究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林晓峰主编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序:根生芗江畔花开日月潭

上编 歌仔戏(芗剧)论

 芗剧艺术通史之一:渊源和流派

 歌仔戏“七字调”的形成与发展

 歌仔戏与芗剧的交流

 台湾歌仔戏的形成、发展及启示

 芗剧与歌仔戏的声腔之本——锦歌

 歌仔戏的雏形——台湾宜兰本地歌仔研究

 “杂碎调”的形成与演变初探

 “杂碎调”的艺术初探

 从芗剧“杂碎调”与台湾歌仔戏声腔的交融看闽台文化血缘

 闽南歌仔戏20世纪下半叶的繁荣与变迁

 当代两岸歌仔戏交流史话(1949~2012年)

 都马班来台始末

 音清韵秀的“都马调”

 从民族音乐学观点谈歌仔戏音乐的研究——举曲趣不同的实例试析“都马调”的曲调特性

 “咸水腔”歌仔戏的历史与现状

中编 邵江海论歌仔戏(芗剧)

 芗剧史话

 台湾歌仔戏主要唱腔“七字仔正”是从锦歌的“荡卦调”演化而来

 台湾歌仔戏的“大调”(含“背思”)是从锦歌的“五空仔阳光”发展而来

 来自锦歌的早期台湾歌仔戏朗诵体的“杂念仔”调《鸦片歌》《乌猫乌狗》

 台湾歌仔戏的“哭仔调”与闽南“哭丧调”的关系

 歌仔戏中的“乱弹”“曼头”“柴桥韵”“急忙忙”与闽南古老戏曲的演化关系

 从锦歌“杂念仔”中吸取养分改变节奏扩展韵脚来创作戏曲新腔“杂碎调”

 台湾歌仔戏历代演员艺人是创作发展歌仔戏声腔的不朽功臣

 芗剧编剧教程(讲义提纲)

 一粒原子弹

下编 邵江海论

 一代宗师邵江海

 邵江海与芗剧

 歌仔戏宗师邵江海的音乐原创

 论邵江海剧作的语言艺术

 邵江海歌仔戏闽南话唱词对白语言特点

 草根“做戏仔” 人民艺术家——纪念邵江海先生100周年诞辰

 苦难、执着与“歌仔”涅槃——兼论邵江海曲词艺术的底蕴

 《陈三五娘》邵江海改编本研究

 邵剧《李妙惠》诗韵论析——兼与闽南方言歌谣韵律比较

 歌仔戏《李妙惠》戏文赏析

 邵江海的闽南风情——读邵江海歌仔戏剧本《白蛇传》随感

 歌仔戏剧本创作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以歌仔戏《邵江海》创作为例

 歌仔戏艺术的新境界——评新编现代戏《邵江海》

 回忆我父亲邵江海

 邵江海教我演戏——纪招治回忆恩师邵江海

 邵江海教我如何编写剧本

 回忆我为邵江海录音的往事

 传承邵江海艺术 弘扬歌仔戏文化——龙海市歌仔戏(芗剧)艺术发展综述

 后记

内容推荐

林晓峰主编的《歌仔戏<芗剧>邵江海研究》讲述了歌仔戏<芗剧>是全国三百多种地方戏曲中,唯一由台湾同胞和福建人民共同培肓发展的剧种,迄今有百余年历史。福建漳州地区的”锦歌”随先民开发台湾宜兰石头城时进入台湾,并结合车鼓小戏的身段和民谣小曲发展威歌仔戏。后来,台湾歌仔戏又回传闽南,在海峡两岸盛行。

抗日战争时期,以邵江海为首的闽南歌仔戏艺人创造出新兴声腔”杂碎调”,井用”杂碎调”演绎出一批改良戏剧目,使台湾歌仔戏在闽南大地焕发异彩。1948年底,漳州南靖县都马抗建剧团入台演出,带去了邵江海的改良剧目和“杂碎调”声腔。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台湾歌仔戏卢腔和改良戏“杂碎调”均源自福建九龙江下游”芗江”一带,遂名为”芗剧”。而邵江海作为”芗剧”主要创始人,被两岸歌仔戏迷尊称为“一代宗师”。

编辑推荐

歌仔戏(芗剧)与邵江海研究论文集,分为歌仔戏(芗剧)论、邵江海论歌仔戏(芗剧)、邵江海论三大部分,林晓峰主编的《歌仔戏<芗剧>邵江海研究》主要论述歌仔戏(芗剧)的历史源流、发展历程、艺术价值及当今状态等,探讨经典歌仔戏(芗剧)作品的艺术风格及文化意义,以及展现代表人物邵江海对歌仔戏(芗剧)创作的重大贡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9: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