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叙事与宋代散文研究
分类
作者 李贞慧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用晦”与“读者重建”:试论中国历史叙事的两项特质

 第三节 “互见”书法与散文历史叙事

第二章 史学视野下的集部“私传”书写:试论欧阳修<桑悍传>的文史意义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以“捕盗”为叙事主轴的人物传记

 第三节 不完整的当代人物“传”

 第四节 史学意识与文史“互见”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史家意识与碑志书写

——以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所书吕、范事及其相关问题为讨论中心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互见”:置於当代文献脉络中的书写意识

 第三节 欧《碑》、富《志》有关吕、范争议记事之异同

 第四节 “大节”:价值判定与叙事安排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互见”与“文约事丰”:以欧阳修碑志中“范仲淹贬饶州”及“庆历党议”之叙事为例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范仲淹贬饶州:事件之“主题(主词)化”

 第三节 “重出”与“不书”:程琳《墓志铭》《神道碑》与蔡襄《墓志铭》阅於“范仲淹贬饶州”事的书写

 第四节 “庆历党议”的多重叙事:历史复杂面貌以及个人立场的表述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互见”与宋人的文、史建构

——从苏轼么论商鞅》谈起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论商鞅》:同时批判“商鞅之学”与“桑弘羊之术”

 第三节 《论商鞅》与《司马温公行状》之“互见”及其意义

 第四节 “互见”与司马光的历史建构:以“常衮辞禄”为例

 第五节 余论:“互见”思考下的宋代散文研究议题构想

第六章 传中变调:重读苏轼《方山子传》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方山子”不等於“陈糙”

 第三节 亦侠亦隐的人物性格及其象徵意义

 第四节 岐路徘徊:叙事结构下的抒情底蕴

 第五节 中国叙事传统与《方山子传》

 第六节 结论

第七章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後记

内容推荐

李贞慧所著的《历史叙事与宋代散文研究》以“互见”为中心,探讨这一源自于史学的书写意识,如何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被欧阳修运用于集部散文的写作当中,更由于苏轼、司马光等人之仿效,成为连结经注、史学与文集,以留存历史记忆,引导价值判断的重要方式。本书还以苏轼《方山子传》为例,说明宋人史学意识发达,史笔无所不在,本与史学关系密切的集部“传”,不再以“补史之阙”或以备史官採择为唯一书写目的,出现了游走于虚实之间的“託传”。本书旨在以中国“抒情传统”、西方叙事理论为参照系统,说明中国历史叙事的特质,及其与宋代散文之关系。

编辑推荐

李贞慧所著的《历史叙事与宋代散文研究》以中国抒情传统、西方叙事传统为参照系统,说明历史叙事是中国文学中与抒情传统并行的叙事传统之主流。作者发现在唐宋文集中有大量的历史叙事,指出这是散文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并特别以欧阳修为例,以“互见”为中心,探讨这一源自於史学的书写意识,被运用於散文的写作当中;继而探讨此特殊的表达方式所呈现的意义。另外,本书也留意到游走於虚实之间,以寄寓个人情志为主的“托传”,并以《方山子传》为例做了阐释。本书经过这样的论述,宋代散文中一个一直被忽略,却很重要的面向,就被触摸到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