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礼仪故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选编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袁肖救爷爷

讲述者:杜玉芬/采录者:傅小娟/采录时间:1987年/采录地点:双鸭山市尖山区

从前,有一户袁姓人家,父亲袁冲已年过花甲,是个瘫痪十多年的病老头。老伴去世后,全靠儿子、儿媳服侍。时间一长,儿子、儿媳就都不耐烦了。

有一天,儿媳和丈夫袁荟商量说:“老头没几天活头了,我看趁早把他送出去算了。省得活受罪!”袁荟马上领会了妻子的意思。第二天,他到西山里砍了一捆“金扫条”,用半天时间编好了一只“金笆”。到晚上,儿媳走到老头的床边,特别和气地对老头说:“爹,你整天躺在家里闷得慌,明天我舅舅家的孩子结婚,我和袁荟想让你也去热闹热闹。”老头说:“我病病殃殃的,不想去了,还是你们去吧。”儿媳说:“你有病不要紧,袁荟编好了一只金笆,你坐里边,我们拉你去。”老头见儿媳今天特别和气,还以为是一片好意,便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袁荟夫妻把老头抬到金笆里,坐稳之后,用手推车推着直奔西山坡。走了一段路以后,老头觉得不对劲,便对儿子儿媳说:“到你舅舅家,不该走这条路啊?”袁荟说:“今天是绕道走。”过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了西山坡上,袁荟停下车,把脸一沉,说:“我们服侍你已好多年了,今天,你的阳寿已到,看在父子情分上,不忍心整死你,只能让你自己去死吧,喂熊还是喂狼,那就看你的运气了。”说罢,他把金笆往地上一搬,便和媳妇推着空车回家了。

晌午时候,袁荟的儿子袁肖放学回家,没看见爷爷,就问妈妈:“妈妈,我爷爷上哪去了?”袁荟媳妇把事情毫不隐瞒地告诉了儿子,并对儿子说:“那老头炕上吃炕上拉,太埋汰了,今天把他送出去,以后家可就干净了。省下钱给你买新衣服穿,我的好儿子只要你好好读书,要什么都给你。”袁肖听了母亲的话后,什么也没说,向母亲要了点零钱,到街上买了一块熟肉和二两白酒,跑上西山找到爷爷,跪在爷爷面前说:“爷爷,您饿了吧,请您喝点酒吧。”老头见孙子心眼这么好,不禁流下泪来。袁肖对爷爷说:“爷爷,您先在这儿喝着,把金笆给我。”爷爷说:“你要金笆干什么?”袁肖说:“我有用。”说完,他慢慢地把爷爷挪到草地上,背上金笆就往山下跑,他边跑边对爷爷喊:“爷爷,您等着,一会儿就有人来接您。”

袁肖跑回家中,把金笆放在一旁,转身对爹妈念起了顺口溜:“六月里的太阳像团火,袁肖我背着金笆有话说,一来劝爹把意转,二来劝母孝公婆。若不然你二老到了花甲日,我也拿金笆送你们去西山坡。”袁肖唱完,对爹妈说:“今天我背回金笆,请爹爹把它挂到屋子正中,等你们老了那天,我背你们用。”

袁荟夫妇听完儿子的话,相对无言,不寒而栗。半晌后,两人只得跑到西山坡,又把老头接回来了。从此,袁荟夫妇再也不敢虐待老头了。

故事小火花:

袁荟夫妻嫌弃瘫痪在床的父亲,用金笆把父亲背到山上扔掉了。孙子袁肖孝顺、聪明,用同样的方式告诫父母要孝顺老人,给自己做好榜样,终使父母回心转意,把爷爷接回家来。

知道中国,多一点:

孝文化: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扇枕温衾”“卧冰求鲤”等二十四孝故事,广为流传。

日积月累

敬老得老,敬禾是宝。——谚语

P2-4

后记

《中国故事库》中所选用的多篇精彩的民间故事,全部来自《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以下简称《十部文艺集成》)中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作为汇集了海量民间智慧的《十部文艺集成》,它秉承了中国盛世修志的文化传统,以超乎中国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广度和深度,对民族民间文艺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普查和挖掘,系统地收集和保存了我国各地各民族的民间优秀文学艺术遗产,记述了其历史与现状。这是一套气势恢宏,具有中华民族深厚文化传统和独特民族风格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鸿篇巨制。

《十部文艺集成》的整理和出版,凝聚了众多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的心血与智慧,同时也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瑰宝,并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散落在民间的无形精神遗产变为有形文化财富。它不仅为研究中国民族民间文艺,研究中国的社会、历史、宗教、民族、风俗提供系统、丰富、可靠的资料,也为繁荣当前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将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具体到《中国故事库》丛书的编写过程中,面对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我们对其进行了仔细的遴选和编辑。首先在规模上确保每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一篇故事入选,同时也尽可能多地采纳了那些来自少数民族的故事。其次,针对本书的主要阅读对象,我们从思想内容和审美趣味两个方面对故事做了适当的筛选和取舍,侧重选择了一些趣味性强,易于青少年理解和接受的故事。另外,我们还在每篇故事的篇首完整地注明了故事的讲述者、采录者、采录时间和采录地点等信息。这些信息大大增强了故事来源的现场感,也表达了我们对故事背后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敬意。最后,我们还在不破坏民间故事原味与语意的基础上,对部分故事进行了适当的润色和修改,以使读者的阅读更加顺畅。

《中国故事库》系列丛书能够与读者见面得益于众人的努力,除了前面提到的民间文艺工作者之外,还要向协助本书出版的朋友们致以谢意。最先要感谢的是光明日报出版社的诸多同人,尤其是潘剑凯社长的大力支持,以及钟祥瑜、焦春华两位编辑的辛勤付出,没有了他们,《中国故事库》系列丛书就只是徒有空想,始终无法穿上漂亮的书衣。刘先福、阿比古丽尼亚孜、张远满和李洋四位同学在故事遴选和后期校对这两个环节贡献良多,他们的努力为本书提供了品质保障。此外,本书能够顺利付梓也离不开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和中国节日志编辑部的王学文、崔阳和魏玮,他们也在出版过程中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当然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恳请广大读者朋友们予以指正,对于您的帮助我们不胜感激。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目录

第1篇 百善孝为先

 袁肖救爷爷

 张县令审不孝子

 虐待老母,活人变驴(蒙古族)

 有孝感动天,无孝遭雷打

 一母二子(门巴族)

 两兄弟卖爹(佤族)

 三个光棍认母(藏族)

 孙思邈的药引

 丁兰刻母

 佛爷和母亲(蒙古族)

第2篇 敬人者,人恒敬之

 劈山救母

 国王与瓜农(维吾尔族)

 客人至尊(乌孜别克族)

 马四赔礼(回族)

 鲁班帮徒

 孔夫子向范丹借粮

 谢玄投师

 燕王问路

 不忘恩师

 马娘娘寻舅舅

 千里送鹅毛

 一家和睦值万金(土家族)

第3篇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尧王传舜

 孔子识人

 颜回烧粥

 先贤燕子

 扁鹊拜师

 鲁班拜师

 陈振东收奇徒

 孔子师项橐

 父子比高下(门巴族)

 石葫芦

 宰相的度量

 爷孙情

 王状元移地教子

 树要从小扶,人要从小教

第4篇 忠诚敦厚,秉政清廉

 晏殊伴读

 王尔烈教太子

 不事二主

 洪母斥子

 唐太宗认错奖敬德

 与皇上下棋

 李侗智警张三府

 海瑞母亲六十大寿

 海瑞罢官归田

 一瓤橘子望丈母,礼轻情意重

后记

内容推荐

国家耗费10万多人力,20余年时间,完成了“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项目。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利用其中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建成了拥有4万多个故事的“中国故事数据库”。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选编的这本《中国礼仪故事》的礼仪故事就是从中精心挑选而出,为孩子们奉上一份真挚的礼物。

编辑推荐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选编的这本《中国礼仪故事》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曾陪伴过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孩子,它们如同空气,与我们同在。我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都曾托着稚嫩的下巴,眨巴着清澈的眼睛,坐在任何一个能够驻足的地方,倾听这些故事,幻想他们的世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