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斌勇敢
孟祥斌,1979年出生,山东省齐河县刘桥镇刘桥村人。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浙江金华某部副连职机要参谋。
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到市区购物。11时20分左右,在经过通济桥时,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余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不顾江水寒冷,跳水救人。
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再次沉入水中。13时40分,被打捞起来的孟祥斌被送往医院急救,但是却没能挽留住他年轻的生命。
12月4日,在孟祥斌的葬礼上,浙江金华市近3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华市殡仪馆o,为舍己救人的英雄送行。
孟祥斌当选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残疾长秋
纪长秋,1962年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生前,他是长春市某社区的低保户,虽然身有残疾却自强不息,靠开个小卖店,四处打零工,为同样身有残疾的妻子和患有白血病的儿子撑起了一片清苦却晴朗的天空。
2009年9月29日14时26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吉林省长春市西朝阳路支行内发生了惊心一幕:劫犯李广庆用自制火枪威逼3名营业员离开办公区,抢走17万元巨款后跳窗逃离。
经过此地的纪长秋在听到“有人抢劫”的喊声后奋不顾身·地追了过去。李广庆向追赶的人群接连扔出了三颗类似手榴弹的自制爆炸物,巨大的气浪把附近住宅楼几户人家的玻璃震得粉碎。但纪长秋依然没有退缩,紧追其后。
仓皇。逃窜的李广庆劫持了一辆出租车,紧迫而来的纪长秋一把拉开车门将其按倒在座位上。穷凶极恶的歹徒举枪对准纪长秋的面部,扣动了扳机。
47岁的纪长秋倒在了血泊之中,他没有能再醒过来。
纪长秋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英雄翁婿
王茂华,男,1983年出生,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1966年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王茂华的岳父。
2010年3月21日下午2点45分,伯塘村村民李兴武家中发生大火,6名儿童被困屋内。当时,王茂华刚回到自己家,看到几米外李兴武家冒出了浓烟。王茂华立即跑过去,“不好,着火了!”他一边呼喊岳父来救人,一边冲进李兴武家。房内火苗翻滚,浓烟呛人。王茂华一手一个抱出两个小孩。谭良才也冲进去救出两个小孩。当王茂华听说里面还有孩子,立刻第二次冲进火场。几分钟后,王茂华第2次从火海中抱出一个小女孩。此时,他的衣服上已经着了火,他刚放下抱着的孩子,准备扑灭身上的火苗,几个孩子哭着喊道:“里面还有1个小孩!”王茂华和谭良才第3次冲进火海。就在这时,突然房子里响起爆炸声!烈火引燃了放在角落里的煤气罐,谭良才和王茂华被气浪先后冲出房屋,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于2010年10月治疗康复。
王茂华、谭良才报评为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最美妈妈
吴菊萍,1980年生,浙江省嘉兴市王江泾。镇人,在阿里巴巴品控部工作。
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30分,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正在楼下路过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了粉碎性骨折。
吴菊萍也是一名母亲,事件发生时孩子只有七个月大,还在哺乳期。在坠楼女孩生死关头的瞬间,明知巨大的冲击力会造成伤害,她还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去,这样的牺牲精神让人感动,被称为“最美妈妈”。
吴菊萍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和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最美教师
张丽莉,1984年出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张丽莉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P78-80
《榜样故事》一书终于要出版了,这个读本的完成应该说经历了一个认真而严谨的研发过程。
我从1985年走上讲台开始就从事中学政治学科教学,后来做中学校长,再后来一直从事中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教研,与德育工作已有了30多年的缘分,感情颇深。
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愈益感到作为德育工作者责任之重大,愈益感到当前的中小学德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受现在一些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启发,针对一些教师对古代经典的内容研究不深,对精华与糟粕甄别不够的实际问题,我觉得应该开发一个适合当代小学生的德育文本供学生诵读,在诵读中引领学生继承中国优秀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是,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编写一个以榜样故事为内容的德育读本的计划逐步成型。
2013年春节后,我开始广泛地搜集中国古今的各类道德榜样故事,从《三字经》《弟子规》《二十五史故事》《中国典故故事大全》《龙文鞭影》《德育课本》中的故事,到新中国成立后历届“道德榜样”“模范人物”“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好人”等的故事,乃至网络上各种德育书籍中涉及的人物,只要是道德榜样的故事尽可能做到没有遗漏,搜集汇总的故事有上千个。
在完成了故事搜集之后,我首先对所有故事做了一次初步的归类,有了一个感性的基础。然后,对历代道德规范的“德目”进行了认真的研析,从“五伦”到“三纲”、“五常”,从旧“八德”到新“八德”,从“三个主义”、“三德”到“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再到“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认真分析,结合已有素材最后确定,我们的读本共设11个德目,包括孝老、亲情、仁爱、诚信、义勇、俭朴、勤学、自强、爱国、敬业、清廉。其他重要条目,如“守法”、“明礼”、“知耻”等,因缺乏充足的典型素材没有纳入本读本。
接下来,便是对榜样人物和故事进行精选的过程。在人物故事精选时,我坚持做到:必须为真人真事,有史可查,而非传说;人物必须品行高尚,故事必须典型感人;每个篇章基本限定为19个人物,这些人物的事迹尽可能体现每个德目中德育要求的不同侧面;适当照顾古今、男女分布。
之后,就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修德四字经”的撰写,榜样故事的精编,注音注释的标注等,整个过程中真正是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直到2015年春节,读本的初稿才基本完成。
初稿完成后,为了使这个读本更趋于完善,有多位专家和长者也为其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心血。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厚粲教授虽已八十七岁高龄,还在百忙中抽时间对书稿进行了审阅,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榜样故事》的书名就是在她的建议下确定的。南皮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邢家训前辈对书稿进行了审阅,并欣然作序。南皮县原文联主席王清玺先生带病审阅了书稿,并题了词。南皮县原第二中学校长张宝信先生逐字逐词审读了全部书稿,为本书质量把关,并作了《跋》。在与这些前辈的交往中,我一直被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学习毅力深深地感动着,从他们身上我真正理解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义。
2015年3月,经过南皮县校本课程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修德四字经》(《榜样故事》原名)开始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实验推广。2015年5月,“《修德四字经》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推广研究”课题被沧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为重点课题。当年下半年,《修德四字经》校本课程实验学校已达到了34所,实验班级155个,实验教师137人,实验学生近6000人。2016年4月,本课题被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为“十二五”规划课题,这充分表明了教育专家对这个读本和课题实验的基本肯定和高度关注。至今一年多的初步试验表明,由于本读本和课程重榜样引领,形象生动,深受实验学校广大师生的欢迎,本课程的实施对有效落实校本课程计划和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和清元主任对课题的开展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南皮县教育局局长张立勇、副局长陈敏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教育局曲科义、于桂峰、许元明、苑国明等同志倾注了很多心血,确保了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这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我对给予过我帮助的各位长辈、朋友、实验教师和学生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衷心期望能有更多的学校师生和学生家长参加到《榜样故事》诵读活动中来,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竖起榜样,指明方向。
我是1998年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退休后,县委令我接任老主任张跃庭同志的班,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体会到,做好下一代工作的确意义重大。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对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重大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前程,关系到未来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受社会转型的环境影响,多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给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十八大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此,需要全社会深入地研究青少年道德教育规律,并投身于实践。
张福庄老师多年从事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丰富的德育实践经验,他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出发,潜心钻研,精心编撰了《榜样故事》这本书。这本书所设11个篇目,即孝老、亲情、仁爱、诚信、义勇、俭朴、勤学、自强、爱国、敬业、清廉,基本涵盖了当代人道德修养的各个重要层面,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又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收录的榜样故事也都很感人。为了让孩子们便于学习,他精心编写了《修德四字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如果孩子们能够通过诵读《四字经》,将榜样人物的事迹牢记在心,认真向他们学习,可断言他们一生的路不会走偏。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德育读本。更难能可贵的是,张老师已将《榜样故事》引进了课堂。现在,我们南皮县已有34所小学开设了《榜样故事》校本课程,近6000名学生在诵读《修德四字经》。这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在孩子们的心灵上已结出了美丽而高尚的果实。民国初期湖州的蔡振绅先生曾编辑过一本《八德须知全集》,现在的书名是《德育课本》,书中按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分篇,共收录了768个感人的道德故事。蔡先生在自序中谈到了编写此书的缘由:他的父亲因得子较晚,为亲自教育两个儿子,辞去了公职。从四岁开始,他父亲每夜口授一则古人的嘉言懿行,内容均不离“八德”范畴。一年当中,除去除夕日和元旦,从未间断过。父亲讲授的道德故事使他受益终生,到了晚年,他便将童年所铭记的八德故事汇集起来,并考证史实编成了此书。蔡振绅先生用自己切身的体验印证了榜样的教化作用。蔡振坤先生的故事启示我们,作为家长、老师应该多多地关注孩子们的道德养成,更多地强化榜样教育,引领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据此,我期盼着《榜样故事》读本能在社会上广加流传,期盼着《修德四字经》走进更多的课堂,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张福庄著的这本《榜样故事》按“孝老、亲情、仁爱、诚信、义勇、俭朴、勤学、自强、爱国、敬业、清廉”分篇,基本涵盖了家庭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方面。共包含约200个典型的道德故事,涉及榜样人物200多个。这些人物的德行堪称世人之典范,从而使本书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生动性、示范性,能很好地唤起读者的共鸣,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张福庄著的这本《榜样故事》包含了211个典型的道德故事,涉及榜样人物200多个。其中的《修德四字经》重榜样引领,通俗易懂,为学生喜闻乐见。有可能引发一次小学生诵读《修德四字经》的热潮。
本书中的榜样故事都是真人真事,都很典型、感人。
本书是很优秀的德育读本,可供各地小学开展德育校本课程使用。也可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作为作文素材参考书,作为语文、历史、品德学科教师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