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渡认识很多种植物,和他一起出游是很兴味盎然的。大地上的植物交由津渡讲给我们奇特而神秘的故事。他是一个通识之人。现在,不觉间,津渡又成了一个通灵的人,他懂鸟语,能知晓某个安静的夜晚,某种声音是何种鸟发出的,并大致能传达出鸟们的精神或者情感诉求,并与之同契。我们人类真应该像津渡一样把每一只鸟当神灵或天使看待。我们费了多大的劲才能与云朵稍稍接近啊。《鸟的光阴》提供了人和自然的清新关系。津渡以诗人的悲悯情怀,出没于山水之间,将尘世中的困扰置于身后,在鸟的身上,张开想象力的翅膀,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鸟的光阴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津渡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津渡认识很多种植物,和他一起出游是很兴味盎然的。大地上的植物交由津渡讲给我们奇特而神秘的故事。他是一个通识之人。现在,不觉间,津渡又成了一个通灵的人,他懂鸟语,能知晓某个安静的夜晚,某种声音是何种鸟发出的,并大致能传达出鸟们的精神或者情感诉求,并与之同契。我们人类真应该像津渡一样把每一只鸟当神灵或天使看待。我们费了多大的劲才能与云朵稍稍接近啊。《鸟的光阴》提供了人和自然的清新关系。津渡以诗人的悲悯情怀,出没于山水之间,将尘世中的困扰置于身后,在鸟的身上,张开想象力的翅膀,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内容推荐 《鸟的光阴》属于“走读大地”系列之一。本书是系统描写鸟类生活习性的人文随笔。作者津渡历时9年,足迹遍布浙北,反复深入华东地区最大的候鸟迁徙地,重点考察了100余种鸟类的形态、声音、习性,以及鸟类的迁徙、营巢、觅食和繁衍,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全面展现了鸟类的生活环境、习性及现状。 目录 螟蛉子 喜鹊 窗前的鸟 近水知鸟 鸟踪难觅 湿地上的水鸟 秦山鹭影 农人和鸟 笼子里的囚徒 水上的翡翠 棕头鸦雀 黎明前的鸟鸣 傍晚的时刻 早上的歌唱 与鸟为邻 长山鸟情 西山的鸟 海岛上的鸟事 鸟巢 五月的雏儿 苦恶鸟和它的一家子 未长大的鸟儿 观鸟小叙 巫子山岛下 去瓦山 湖上看鸟 朝夕葫芦山 尖山的见闻 在尖山的沼泽地里 雪天的鸟 鸟名存录 后记 试读章节 西山的鸟 去西山只有两件事,一是去看志摩,二是去看鸟。志摩的墓在那里,衣冠冢,却也并不冷落。一年四季,每每总有一两枝时令的鲜花,静静地躺在石碑下。游人有心,那是志摩生前没有想到的吧。志摩的一生,是“爱”与“别离”。斯人已去,他那首名扬四海的诗镌刻在墓道上,最后的故事与唏嘘埋藏在泥土里。恋爱中的人感念他的痴心,献花与他,或许也寄予了对另一半的期许。外地来了诗人,我总要带他们前去拜谒,一是去凭吊诗人,二是去看这道风景。他们如何想,我不得而知。我自己心下明白,爱与诗歌不死。 前天,嘉兴的一位诗人举办诗歌朗诵会,当晚本地的诗人去了很多,也有外地的诗人前来捧场。昨天,照例结伴去游西山。拜祭完志摩,他们上山去了。我却与山东来的一位朋友留在山隅。他是害酒,身体不适。而我,当时却是埋藏了小小的心思。从长椅正对着的棕榈树树顶望过去,正好是一排高大的榉树和青冈树。它们树冠高悬,洁净的树干反倒像是在密林中开辟了一块“空地”似的。树底下包围的圆石边,居然跳动着两只画眉。这美丽的鸟儿,一只低下头去啄食,另一只竟然半竖起了身子左右观望。满地茶褐色的腐叶,夹杂黑色的斑点,与它棕褐的羽色融为一体,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但是它偏过头来,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醒目的“白色眼圈”,和眼圈后延伸的白色眉纹。审视一番后,它可是鸣叫了起来,“啾啾,啾,咭咭,咭噫——,啾啾,咭咭,啾喂噫——,啾喂噫——,啾儿喂,啾儿喂”,几乎是一段完整的唱腔。然而,它们好像大吃一惊,就此扑腾腾地飞走。原来我已在不知不觉中贴紧了棕榈树树干,朋友不明白我在那里干什么,走过来时惊动了它们。 这样的事情,我能奈何?二零零八年深冬的一个下午,也是在西山上,我在山径上看到一小群太平鸟从林缘飞下来,它们在黄杨与十大功劳之间的坡地上觅食。我赶紧伏下身去,举起望远镜,希望看个究竟。还没等我看上两分钟,山道上就来了摩登的“两位”。男的一头爆炸式的红头发高高耸起,女的两条肉色的丝袜,这装束打扮与太平鸟的模样倒也十分应景。可惜他们走过来时,又是吹口哨,又是打响指,还不忘在狭窄的山道上停下来亲吻。他们几分钟内的举动,却把我二三个小时的等待白白破坏,把我的肺也差点气炸。 我只好告诉我的朋友,这里有鸟。在哪里,他问我。呶,呶,你看这里,那里,都是,我指指点点,对他说。在青冈树的节疤上,树杆上,生出的根须上,乱石,腐叶间,蹦蹦跳跳,活跃着一大群黄腹山雀。它们是不太怕人的,“嗞噫—嗞噫,嗞噫—嗞噫”,吵闹个不停,在那里任性地追赶嬉闹,两只一伙,或三只一伙,从地上跳到树上,从树上跳到树下,不停地变换位置。随着它们的飞动,眼下的颊斑与颈后的点斑,还有背上的两排星斑,闪烁个不停,它们又扬起翅,把两翅下的细羽扇得让人眼花缭乱。还真是呢,我的朋友说,真小啊,也真好看。我只好掩饰我的内心,胡乱咿咿唔唔作答,算是应付了过去。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出行,我这样敷衍,心里其实非常羞愧,但我也只能这样子作答。倘若我想说得更加明白,反倒是让他们如坠云雾。几分钟的路程,我能看到数十种植物,问他们,他们只会告诉我,看到了树,花,草。我能在几片随风飘起的树叶间看到飞过去的鸟,而他们丝毫没有感觉,好像只看到了树叶间的天空。关注的东西不同,看到的也永远不一样。 朋友们陆续从山上下来了,他们看完了山上的塔。留在山腰的朋友,立即和他们拢成一堆,七嘴八舌地说起山上的见闻。而我,却只有默然。我来西山数十次,几乎从来就没有过登上山顶的愿望。只有一次,我看到在山脚下,看到一只红隼在塔顶上迎风展翅,曾一欲登临。但它扶摇而上,不知道究竟要飞往何处,让我彻底平息了念头。我曾经写过:江南风物,恬静、温软与阴柔之美,我以为雨天、水,花雕与丝绸,约得一半;小山平畴,长林碧草,文字风流,那是另外的一半。我心里隐隐有些东西,深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向无大志,只是一个默默感受山野清风、鸟音林趣的人吧。志摩的墓,现在被繁密的树冠遮蔽,那里有青霭霭如同车辇顶盖一般沉下去的树影,而鸟鸣如同星辰一样,漫山地覆盖。我与志摩不同,但我理解他的心,九泉之下有灵,他也应该明白我的心吧。我同样相信,自然与诗歌同在,自然也是诗。P107-110 后记 将近九年的时间,我都在湖山里转悠,是为稍微远离尘嚣,寻找些诗意。观花看鸟,是沉浸在自然里的趣境,我至今仍不能得窥门径。这些小文字,断断续续写了六七年,算不上自然科普的研究,在专业行家眼里难免存在诸多谬误,我身边的朋友们,他们一再鼓励我结集成册,至今仍让我感到汗颜。 仓促之下,这本小册子未免有殊多遗憾。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我只能利用周末或长假外出观察,足迹也仅限于浙北的嘉兴,而尤以海盐、海宁、嘉善三县较为集中,所以涉及的也仅是本地的留鸟和过境的候鸟。本地的一些鸟儿,比如发冠卷尾、绣眼、寿带等等,我与它们机缘甚浅,都只有匆匆一瞥之缘,故而书中未能提及,这是我尤为难过的事。倘若我还有心力,就留待以后再续。 这本小册子,生物学家张师叔勇兄提供了专业的摄影图片,诗友臧北兄和张文兄做了辛勤的校对并提出修订和出版意见。在此,谨表谢忱。我也感谢米丁先生和雨来先生,他们陪同我在野外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感谢我妻子的理解,她纵容了我孩童般的心性和疯癫。感谢生活。 津渡 2016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津渡是一个通识之人。现在,不觉间,他又成了一个通灵的人。他懂鸟语,能知晓某个安静的夜晚,某种声音是何种鸟发出的,并大致能传达出鸟们的精神或者情感诉求,并与之同契。我们人类真应该像津渡一样把每一只鸟当神灵或天使看待。 沉河 津渡兄的文字,是一个诗人为这个时代保留的通往自然的退路;或者说,是回归之路上的津和渡;当然,还是付之鸟翼的希冀、缅想和思无邪。 朱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