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只收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涌现出来的被称为晋军崛起时期代表作家公开出版、发表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分别为:成一的《游戏》《顶凌下种》,周宗奇的《新麦》,张石山的《镢柄韩宝山》,韩石山的《女儿的嫁妆》,王东满的《柳大翠一家的故事》,柯云路的《新星》《三千万》,李锐的《厚土》,张平的《法撼汾西》《姐姐》,钟道新的《超导》,燕治国的《小城》,哲夫的《长牙齿的土地》,蒋韵的《我的两个女儿》,赵瑜的《强国梦》,王祥夫的《拾掇那些日子》,吕新的《瓦楞上的青草》共十八种。此外,本丛书编选了一集《“晋军崛起”论》,意在进一步深化对晋军崛起作家的学术研究。成一著的《顶凌下种》是该丛书之一。
成一著的《顶凌下种》集结作者在1979—1989期间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十余篇,表达了作者丰厚的社会主义文学经验。
顶凌下种
“老田,”县委潘副书记回过头来,向坐在小车后座上的农林局副局长问道,“这个高明海听话吗?”
“潘书记,”老田显得很认真地回答书记的问题,“高明海是个党性很强的老同志。四七年,老明海就是大道口的农会主席。有一回,区上来了指示,要他抓一个叫高富丕的通敌分子。可是传话的人传成了高洪奎。这高洪奎就是他爹呀!你说他咋办?二话没说,把他亲爹捆到区上去了!”
“哈哈,有意思,有意思!”潘副书记放纵地大笑起来。
同老田一起坐在小车后座上的刘秘书也大笑了。
“那是过去了,民主革命时期。现在呢?”潘副书记痛快地大笑一场之后,又问了。
老田又显得很认真地说明着大道口大队党支部书记高明海的现在,仍然是讲着具体的故事。然而,不知是老明海的新故事有些逊色了,还是潘副书记的思路已经转到了别的方面,老田显然感觉到潘副书记是听得不那么感兴趣了。
吉普车在公路上高速奔驰。公路两旁那高高的白杨,一株接一株飞快地向后闪去。光秃秃的树冠已能依稀望出淡薄的鲜色了。而那一块块、一条条开始返青的麦田,更呈现出明显的绿色。田野上,到处都是人群、车辆、牛犋、拖拉机。
潘副书记出神地望着吉普车驰向的前方,看上去心情很好。他大概只有三十七八岁,比老田年轻许多。胖胖的体态,英俊的面目,很是讲究的仪表,使他显出一种不凡的气度。在这个1976年的早春,他似乎充满着一种异样的激动。
“到大道口好好干一场!”这句话,潘副书记已经对老田和刘秘书说过许多回了。现在,当吉普车向着大道口奔去的时候,他更有力地重复着这句话,“你们看看近来报纸的版面上覆盖着什么!铺天盖地!真激动人心啊!”他忽然把大声的感慨,变成了神秘的低语,“尤其是省里姚部长来信透露了两校精神,我是再也坐不住了。这回要尽快打开局面,拿出经验,引起轰动,将他们的军!”“他们”两字,他说得很重,充满了很强的自信力。
刘秘书会心地连连附和着什么。老田则依然显得很认真地聆听着。
“小刘,前年秋天我们一调到这个县,就在贾庄打了一个漂亮仗,半个月就拿出批注经验,引起轰动,省报都登了……”
刘秘书很光彩地又连连附和着什么。
吉普车仍在高速奔驰。潘副书记英俊的脸上浮出了生动的微笑。显然,他又习惯地沉浸在对自己不凡才能的欣赏之中了。把事情办得很出众,在他看来是极容易的。但要引起轰动,关键就在于时机了。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全市有名的造反派头目,那就是不凡的才能适逢其时显露了出来。但后来,他未能做成市委常委,那也是时机不好。虽然后来他不得不通过姚部长的关系,暂到这个远郊的县份做一名副书记,但走马到任,就大显才华,那也是碰上了好时机呵。现在,又是多么好的时机!所以,他激动异常;所以,他充满了自信力。他觉得这回只带了小刘和老田下来,已经足够了。老田在大道口蹲过几年点,熟悉那里的一切,这就省去了自己从头“开荒”,有利于尽快出经验。小刘是自己带来的,而且有生花的笔头,这当然不可少。但是,这个高明海……
“小刘,你同大道口联系过了吗?”吉普车就要进大道口村了,讲究仪表的潘副书记习惯地整理起衣着来。
“打过三次电话了,潘书记。末一次是高明海亲自接的。”
然而,当吉普车驶进大道口宽敞的大队部院中停下来,潘副书记从容下车后,却没有看到在他印象中总是老庄户人模样的那个高明海。其他干部也不见出来迎接。只有一个年轻女娃不慌不忙地从挂着广播室牌牌的屋里走出来。
“喂,你们大队的干部呢?县委潘副书记来了!”
“哎呀,明海叔他们等了一前晌哩,后晌也早早来等着,这才刚刚出去呀!”那女娃娃仍是不慌不忙地说。
刘秘书有些恼火了,大声说了几句什么。
“快去广播上喊一喊吧!”老田提醒那女娃道。
“哎呀,你看偏又停电了!”
刘秘书急得团团转。他正要冲着那女娃发作,潘副书记却十分和蔼地对那女娃说:“小闺女,你去找找吧,行吗?”
“我去找吧。”很熟悉大道口的老田忙对那女娃说,“你快招呼潘书记进屋歇歇吧。”
老田匆匆走了。但是,潘副书记却没有进屋接受招待。他显得很悠闲地踱出了大队部院,极有兴致地欣赏着这个他第一次来的村子的村貌。不断同紧跟随着他的刘秘书评论房舍的别致,街道的整齐,树木的繁多,空气的新鲜,等等。忽然,他对满街白墙上写着的大字标语,发生了更大的兴趣。P1-3
晋军崛起是新时期文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反映地域创作实绩、特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和关键词。“晋军”所指,是以成一、周宗奇、张石山、韩石山、王东满、柯云路、李锐、张平、钟道新、燕治国、哲夫、蒋韵、赵瑜、王祥夫、吕新等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晋军崛起,是山西文学创作界继赵树理、马烽等山药蛋派作家之后又一次群体性、规模化的展示。他们继承了山药蛋派作家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表达了丰厚的中国文学经验,标志着山西当代文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贡献。直至今日,他们依然活跃于中国文坛。
《山药蛋派经典文库》出版后,山西省委宣传部决定继续策划、组织编辑出版《晋军崛起文学档案》,系统梳理晋军崛起时期(1979一1989)的文学收获和有关资料,对总结文学创作经验,传播当代文学经典,彰显中国文学精神,促进文学繁荣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本丛书只收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涌现出来的被称为晋军崛起时期代表作家公开出版、发表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分别为:成一的《游戏》《顶凌下种》,周宗奇的《新麦》,张石山的《镢柄韩宝山》,韩石山的《女儿的嫁妆》,王东满的《柳大翠一家的故事》,柯云路的《新星》《三千万》,李锐的《厚土》,张平的《法撼汾西》《姐姐》,钟道新的《超导》,燕治国的《小城》,哲夫的《长牙齿的土地》,蒋韵的《我的两个女儿》,赵瑜的《强国梦》,王祥夫的《拾掇那些日子》,吕新的《瓦楞上的青草》共十八种。此外,本丛书编选了一集《“晋军崛起”论》,意在进一步深化对晋军崛起作家的学术研究。
为保持作品历史原貌,除对一些明显错讹和不合出版规范处进行更正之外,其余均尊重原文,不作修正。尽管我们已经做最大努力,但难免仍有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