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立人大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丰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王丰著的《孙立人大传》详细记述了著名抗日将领孙立人的坎坷而辉煌、耿介而坦荡的一生。传记既感人肺腑,亦令人扼腕。本书作者收集了大量历史资料,也走访了孙立人的许多部下,其通过真实的故事来叙述孙立人的一生,这些材料是忠于史实的,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内容推荐

孙立人将军在国民党诸多将领中,是非常有特色,也颇为传奇的一代名将。他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抗战中他是国民党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

尤其在远征滇缅与日寇作战中,他战绩辉煌,这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内战时他曾一度击败中共名将林彪。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主持编练国民党军,也很有建树。但1955年,他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从此,关于他的一切事迹,也长期遭到国民党的雪藏,令人颇费猜疑。

由王丰著的《孙立人大传》从孙立人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现代军事讲起,全面还原了这位抗日军神坎坷而辉煌的一生,解开了他身上的诸多谜团,如在国民党军遭黄埔系军官排挤的过往,戴笠对他由恨生敬转变的真相,抗战中他活埋日军之谜,与蒋介石、蒋经国交恶的之由,美国曾想用他取代蒋介石……作者收集了大量历史资料,尤其是走访了孙立人的许多部下,通过真实的故事来揭开历史的真相,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可谓一部关于孙立人传记的扛鼎之作!

目录

第一章 铁与血的性格型塑从私塾到弗吉尼亚军校的铁血教育

第二章 不开八行书 从排长干起

第三章 一心救亡图存 岂知深陷是非圈

第四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五章 常胜军威震异域 中华魂光耀异邦

第六章 惊天一击震倭寇 打垮久留米师团

第七章 神秘之军麦利尔中美混合支队

第八章 访欧美举世同钦 见麦帅惺惺相惜

第九章 孙立人、杜聿明因内战成死对头

第十章 台湾练兵与蒋氏父子共结仇隙

第十一章 美国刀锋下的蒋介石政权

第十二章 “五二四事件”美国伸黑手

第十三章 幽囚与平反

第十四章 尾声与蒋介石父子的生死斗

附录一 我远征军与军委会往来密电

附录二 蒋介石与蒋经国、宋美龄等人往来密电

试读章节

第十章 台湾练兵与蒋氏父子共结仇隙

为将者,既善于统兵打仗,亦必须善于练兵。近代中国很多军事强人是起自练兵,小站练兵的袁世凯是一鲜明例证。

孙立人毕生共有四次练兵纪录:江苏东海县税警团、贵州都匀缉私总队、印度兰姆伽新一军,再加上台湾凤山,是孙先生第四次练兵。而其中尤以台湾凤山练兵,堪称是孙先生后半段人生跌宕起伏、祸福荣枯的关键点。

1947年5月,孙立人由于和杜聿明之间的矛盾,他黯然挥别了东北战场,返回南京。他分别会见了陈诚、白崇禧、蒋介石。第一次见蒋介石,蒋没有对孙的行止有所安排,只要他留在南京听候命令。第二个月,蒋介石再次接见,蒋要孙立人当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孙立人告诉蒋介石,值此用兵之时,办军校欲救党国之危亡,显然缓不济急,还是让我去练兵吧!我可以为党国练就三十万新军。蒋介石问孙立人,依你看来,在什么地点练兵最适宜?孙立人说,练兵的最佳地点当然要选远离战场之地。数日之后,国民党当局发布人事命令,任命孙立人为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训练司令部司令。

1947年夏秋之际,国民党军还有三百六十万军队,但多半属于作战能力较差的二线部队,蒋介石忧心如焚,希望靠孙立人为他尽快培训出能战的部队。孙立人告诉蒋介石,你急也没有用,训练能征惯战的队伍不是一蹴而就,必须一切从新做起。孙立人强烈建议在台湾练兵的优点,他特地搭飞机到台湾,花了三天时间,由北而南,基隆、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冈山、左营、凤山、屏东……几个日本人留下来的陆军基地都视察了一遍,发现凤山的基地最完备,那里原本是日本一个联队的军营,有足够的现代化训练场地与营房设施。

回南京之后,面报蒋介石同意之后,便展开到台湾练兵的岁月。练兵和打篮球、训练球星是一样的道理,球星的诞生,必须要有种子球员,孙立人练兵也有一批从一而终的种子部队。他首先从原东北新一军教导总队,调来了第九期官兵四百多人,作为台湾练兵的种子部队。然而,随同孙立人踏上台湾练兵征途的,是陆军训练司令部的官兵一百余人,他们随着孙立人乘着美军登陆舰,从上海来到台湾基隆。他的副手贾幼慧,亲自到基隆码头迎接老长官莅临,孙立人秉持着说干就干的实证主义精神,先在基隆码头发表讲演,训勉他的子弟兵:你们要知道,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最敬重“国军”,我们官兵到台湾之后,一定要严守军纪,自重自爱,爱护台湾的老百姓。

从1947年孙立人踏上祖国台湾的土地,到1949年国民党整个败退台湾岛,实际上在凤山新兵训练基地,共培训了七个师的国民党军。

但是,中国历史上向来如此,做事难,做人更难。孙立人的部属王筠回忆孙先生上任陆军训练司令,国民党军内部勾心斗角,矛盾丛生的现况:“民国三十六年‘政府’尚未撤退来台时,孙先生即被任命陆军训练司令部司令并兼南京第一训练处处长,我于八月奉调司令部第一组组长。是时训练司令接手蒋经国所掌管的青年军,后者就是‘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而来的重庆的八个青年师。当副处长率我们去预干局接收时,情况只是做了个简报即开始接收,当时经国先生没去,接收过来的业务只交过来一个人易劲秋,是政工组组长;故在交接过程中,总共只有两个人出面,似乎不太愉快。”

从王筠先生的回忆可以见证,早在1947年孙立人与蒋经国之间,似乎已经隐伏了彼此相斗的心结与伏笔。

这个道理是再明显不过的了。中国近代以来,大凡手上拥有军队的,都免不了有拥兵自重,把手底下军队当成自家武装队伍的旧习陋规,任令再怎么有“革命思想”的人,心胸再怎么豁达,即便像蒋经国这样的人,也不免把青年军当成是自家嫡系人马。而如今一旦大权旁落,一部分青年军精英成为孙立人麾下,蒋经国自然是万分不舍与满肚子不高兴的。

但是,蒋经国也应该明白,那八九个师的青年军,也并不是孙立人存心要从蒋经国手里硬生生抢过去的,而是受到时局所迫,国共内战的战局逆转,让国民党军的兵员告紧。那八九个师的“十万青年十万军”可是蒋经国的心头肉。陶涵(JayTaylor)在他写的《蒋经国传》中指出:“蒋介石接受儿子的建议。决定以其中九个师的编制(大约万名官兵)组织起这样一支知识青年新军。……蒋委员长替这支新军正式取名‘青年远征军’,派军政部长陈诚为总司令,蒋经国出任青年军政治部主任。蒋委员长把青年军政治部归属在军事委员会训练处之下,并不隶属总政治部管辖。这个不寻常的做法使得蒋经国和青年军享有独特地位,不受原有军中政工制度节制。蒋经国决心培训出一个真正有效率、强悍的政治作战干部。到了年底,征集及自愿入伍的青年军人员已有十四万人。蒋经国的军官得以从中组成九个师的兵力番号为第二○一师至二○九师,以及一支三千人的女青年作战辅助大队。”

在抗战晚期,蒋介石已经开始有系统地培植蒋经国这支被惯称为“太子系”的人马,固然谈不上为长子的接班铺路,但至少彰显了蒋介石有时仍不免“爱子之心甚于爱国”。而国民党军在北伐统一过程中固然是以打倒军阀为要务,但到了跃马中原取得天下之后,且又不免潜意识与实际作为中潜藏着民初军阀治军的心态,把自己带过的部队当成自己的禁脔,有人敢碰便是犯了大不敬。蒋太子似乎难以免其俗。所以陶涵引述“根据青年军退役老兵的说法,蒋经国一本平日习惯,每天早早起床,与新兵一起做操,然后检查厨房、厕所。”

P151-15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