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昌、周感芬主编的这本《区域教育文化纵横》从《教育文化论坛》于2009年第一期开辟的“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栏目中精选了50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主要涉及阳明心学与教育、黔中教育文化、石门坎教育文化、沙滩文化与教育、清水江流域教育文化、影山文化与教育、戊戌状元夏同稣、浙江大学与贵州八个方面。
阳明心学与教育
阳明心学与贵州
吾心自有光明月——阳明良知学简论
论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深远历史影响——以黔中王门为中心视域的考察
中晚明的讲会运动与阳明学的庶民化——从东亚比较的视角出发
王阳明论立志与主一
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影响
王阳明书院理念与朱熹之比较——以《教条示龙场诸生》与《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例
黔中教育文化
黔中教育文化的历史印迹
既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古代贵阳教育
调适与转化:清末民初黔中教育简论
贵州留学日本学生与贵州辛亥革命
民国时期贵阳教育发展述论
青岩古镇的历史追溯及教育文化价值探析
石门坎教育文化
石门坎教育文化
石门坎文化对苗族社会发展的启迪
贵州石门坎苗族教育人类学田野考察
从边缘崛起:石门坎文化现象背后的驱动力
石门坎文化现象中的苗人主体地位
石门坎“教育神话”对当代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基础
教育的启示
沙滩文化与教育
沙滩文化及其影响
“沙滩文化”揭秘:文化与教育交融
夜郎故地文化史上的奇葩——遵义沙滩文化述论
莫与俦对遵义沙滩文化的影响
没有坐过讲台的两位女教育家——“西南巨儒”郑珍的母亲和女儿
莫友芝生平人品与主要学术成就评介
清水江流域教育文化
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教育文化
教化、“归化”与文化——清代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地区与法律有关的教育文化事象
明清时期清水江下游天柱地区教育变迁——以碑刻史料为中心
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官学教育
略论清代清水江流域的义学教育
明代大儒孙应鳌的教育活动及其教育思想述评
影山文化与教育
影山文化与教育
影山草堂百度春秋——从读书堂到藏书楼的百年变迁
“影山文化”源流述略
略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从莫与俦、郑珍献身教育说起
莫友芝治学精神解读
莫友芝搜求地方文献和校勘大型史书的巨大贡献
戊戌状元夏同稣
夏同稣状元与教育
夏同稣的状元渊源述略
夏同稣创办广东官立法政学堂史实考辨
夏同稣殿试策对证述
夏同稣:一个传统士大夫向近代知识人转型的典型样本
浙江大学与贵州
“文军长征”——浙江大学办学于遵义、湄潭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特色探析
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对贵州科技教育的影响
天时地利人和——浅析遵义对浙江大学西迁的促进作用
试论浙江大学西迁办学之精神
解读《湄江吟社诗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