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名师1+1导读方案)》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在1886年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这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全书以主人公恩里科的口吻,讲述了从四年级十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他在校内外的见闻和思想活动,中间还穿插了多篇父母为他写的劝诫性的文章,以及老师每个月在课堂上宣读的感人肺腑的故事。
该书自诞生以来,被译成了一百多种文字,成为公认的一部富有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使孩子们了解到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充满勇气与活力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相信通过阅读此书,孩子们会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熏陶和影响!
意大利小说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名师1+1导读方案)》是一本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该书通过描写四年级小学生恩里科身边发生的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反映了意大利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提倡爱国、善良、勇敢、宽大、无私和博爱等精神。书中每一章、每一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写对国家、社会、民族的爱,还是表现对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爱,处处都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读来写得真实,富有亲切感,因此也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虽然这是一本主要写给九岁至十三岁的学生看的书籍,但对于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也是一本颇有裨益的教育经典。
雪球
16日,星期五
漫天雪花仍然不停地飘舞着。今天上午从学校回来的路上发生了一件糟糕的事情。一大群孩子刚跑到大街上,就用石头般坚硬、沉甸甸的大雪球互相追逐打闹起来。【比喻:用“石头”比喻雪球,形象地点明了雪球的结实、坚硬。】人行道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一个男士向他们大喊:“小家伙,住手!”就在这时候,在大街对面忽然听到一声尖叫,接着只见一个老人的帽子落到地上。老人双手捂住脸,摇摇晃晃地走着。在他身边的一个孩子大声喊道:“救人哪!救人哪!”
人们一下子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原来是老人的一只眼被大雪球打中了。见到这种情景,孩子们闪电般地四散逃跑了。当时我父亲正在书店看书,我在书店门口等他。我看见我们班的几个同学朝我这边急忙跑过来。他们混在人群里,装模作样地看书店的橱窗。【动作描写:写出了孩子们想关注事态发展的不安的样子,写得很可爱。】其中有衣袋里总是装着大面包的卡罗纳,还有科列帝、小泥瓦匠和集邮爱好者卡罗菲。老人身边已围了一大群人。一个警察和另外几个人一边威胁一边问:“是谁?是谁干的?是不是你?告诉我们是谁扔的?”他们一个个看孩子们的手是不是被雨雪弄湿了,以找出扔雪球的孩子。
卡罗菲就站在我旁边。我发现他浑身发抖,脸色煞白得像死人。
“是谁?到底是谁干的?”有人大声喊道。这时,我听见卡罗纳低声细气地对卡罗菲说:“鼓起勇气来,是你干的,快承认吧。要不然,他们就得抓别人,你不就成了胆小鬼?”
“我不是故事的。”卡罗菲回答,身体像树叶一样颤抖。【动作描写:表现了卡罗菲怕担责任的心理和极度的恐惧。】
“没关系,尽你的责任吧。”卡罗纳一再开导说。
“我没有胆量去!”
“勇敢点儿,我陪你去。”
警察和人们喊得越来越凶了:“是谁?是谁干的?眼镜都打碎了!碎片扎进了眼睛里,眼睛都快瞎了。真是一伙土匪!”
我想,卡罗菲吓得快要瘫倒在地上了。卡罗纳语气坚定地对他说:“跟我来。我保护你。”卡罗纳抓着卡罗菲的胳膊像扶一个病人似的把他推到众人面前。人们瞥了卡罗菲一眼,一切全明白了。有几个人举起拳头要打他,卡罗纳站在中间喊道:“你们十几个大人能这样对待一个孩子吗?”那些人不敢动手了。警察抓住卡罗菲的手,推开人群,把他带进附近一家面包铺,受伤的老人也在里面躺着。我一见到老人,就认出他原来就是跟他的小侄子住在我们楼五层的老职员。老人躺在长椅上,眼睛上敷着一块手帕。 ,
“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吓得半死的卡罗菲抽泣着连声说。
两三个人粗暴地把卡罗菲推进面包铺里,大声喊叫说:“跪到地上请求宽恕!”说着,把他按到地上。这时候,有个人用他那两只粗大的胳膊把卡罗菲扶起来,语气坚定地说:“现在他已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别人无权再伤害他了。”原来这人是早已知道详情的校长。校长这么一说,大家不再吱声。校长对卡罗菲说:“快向老人赔礼道歉,请求宽恕吧。”卡罗菲抱着老人的膝盖放声大哭起来。那老人呢?伸手摸了摸卡罗菲的脑袋,抚弄着他的头发。【动作描写:从动作上写出了老人对孩子的宽容。】这时,所有在场的人异口同声地说:“去吧,孩子,回家去吧!”
父亲把我从人群中拉出来。路上他问我:“恩利科,在这种情况下,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错,承担自己的责任吗?”我回答说有勇气。他又问:“你能做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吗?”我回答:“能做到,爸爸!”
P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