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重温时——“五七干校”的历史回望
一
我曾有过一次难忘的黑龙江之行。
从佳木斯出发,沿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而行,直至兴凯湖。那是秋天收获的季节,三江平原上的北大荒一望无际,延伸着红的、黄的色彩,煞是壮观。比起在云贵高原,或者在江南水乡看到的大一块小一块的色彩分割,似乎这里才显出了大自然的恢宏气势。行走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我强烈地感到了人可能永远只是大自然的一种点缀。
那次到北大荒是去采访农垦系统。大概和同行人的兴趣有所不同,从踏上那块人们早已熟悉的土地之日起,在感慨拓荒者的艰辛、伟大的同时,我就无法摆脱一种历史的追寻。我不能不一次又一次想象着我所认识的一些老前辈,他们当年作为“右派分子”被发配到这里之后如何度过难熬的时光。聂绀弩、刘尊棋、丁聪、吴祖光……从他们那里,我早已听到过不少发生在这里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但只有当自己呼吸到这里的空气,踩着他们流过汗水和泪水的土壤,历史的感受才会更为深切。
最让我震动的是在兴凯湖农场。
在去北大荒之前,我听歌唱家张权讲过,她的丈夫莫桂新在被打为北京音乐界的“大右派”之后,被发配至兴凯湖,很快就在那里死了。她不清楚真正的死因,即便都是“北大荒人”的朋友们,说法也不一致。我在兴凯湖农场住下之后,借来场志翻阅,只在上面看到一句简单的记载:1958年9月,因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大约有十多人去世。
我去那里还是在七八年前,场志中所讲的具体是什么病我已记不清,但所说的时间,正是莫桂新去世的时间,想必所记的十多人中就包括了他。可是,我从当地一位老农垦那里,又听到了另外一种说法。当莫桂新一行“右派”被发配到这里之后,负责管理他们伙食的管理员,从中克扣贪污,把他们的粮食拿去倒卖,使他们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后来这件事被在北京的家属反映上去,北京方面要派调查团来了解。于是,场方在调查团到来那天,立即改善伙食。这些长期饥饿难耐的人们,忘记了自己的肠胃已经变得十分脆弱,不能一下子承受过多的食物和油腻。他们拼命地吃。结果,几乎所有人都立即腹泻不止,直到肠胃病蔓延,不少人相继死去。莫桂新是他们中的一个。作为一个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著名音乐指挥家,就在那样的环境中竟以这样一种方式走完了他的人生。
听了这个故事,我的心情久久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沉郁和悲凉充溢。我想,回到北京之后,最好不将这样的传闻告诉张权,尽管它极可能就是事实的真相。事情已经过去三十年了,何必再以这样的传闻来刺痛她的心。
我把它一直埋在心底。最终我也不清楚张权生前是否知道了这个故事。 P1-2